|
楼主 |
发表于 2010-5-26 08:50:21
|
显示全部楼层
【左权牺牲,彭德怀悲痛之余决定“搭台”再干】# a, N' ^5 r- A
. W! Z! T' O: f, }6 ^$ E/ a针对日军的作战企图,根据敌我双方的情况,彭德怀和左权果断决定:跳出日军的合击圈,向东转移,必要时可转入“敌后之敌后”的冀西一带。
: H. [3 o& O9 R3 p/ v2 E! q/ u5 t! _/ i, }! v+ A
日军发现八路军分路突围的意图后,便急速收缩包围圈,并用更加猛烈的炮火向突围队伍进行轰击。日军的飞机也在不停地向突围队伍投弹、扫射。为了八路军总部的安全,左权令作战科科长王政柱陪同彭德怀在警卫连的掩护下先行向北突围,由他来殿后指挥机关人员的突围。下午5时左右,左权带领突围队伍来到十字坡西北的山垭口。这是日军组织的最后一道火力封锁线,冲出这个垭口就等于胜利了。6 l+ n! y7 r/ X2 P! G/ n
5 X; Z5 u' a* q' v& V6 W为了确保安全,左权要求跟在他后面的突围人员全都卧倒,等他走过山岗没事后,其他人员再行通过。然而,谁也未曾想到,就在左权即将翻过山岗进入安全地带的时候,几发罪恶的炮弹袭来。硝烟散去,左权倒在了十字坡上,弹片击中了他的头部。一代抗日名将,就此走完了他37年短暂而光辉的人生历程。* V& p, P; N' z' M, E
H2 L' I, X; G& Z% W( i在日军的这次大“扫荡”中,八路军总部和北方局遭受了前所未有的重大损失:除左权壮烈牺牲外,总部司令部通信科科长海凤阁、野战政治部组织部科长李文楷、锄奸部科长李月波,北方局调查研究室主任张衡宇,新华社华北分社社长何云等,也都为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另外,北方局秘书长张友清,总部后勤部政治部主任谢翰文、军工部政委孙开楚等人在突围中被俘。% k! H; w% S3 u8 d3 X0 B$ W( Q
" `9 q7 N( }. z6 V8 w
自5月25日夜接到一二九师关于“八路军总部遭敌袭击,北方局和总部人员分路突围,总部电台中断,情况不明”的报告后,毛泽东、朱德焦虑不安,彻夜难眠。 27日,毛泽东、朱德再次接到一二九师的报告:彭德怀率部由石灰窑向西北方向突围,左权突围中阵亡,罗瑞卿、杨立三向黑龙洞方向突围后,再次与敌遭遇。”+ P7 h4 g" D" X: t
) x# H" i7 [% L/ ?看完电报后,毛、朱两人相对无语。他们为党失去左权这样年轻而优秀的军事人才感到莫大的悲痛,同时也为罗瑞卿、杨立三等人的安全担心。所幸彭德怀已经突围,八路军总部也就一定还在战斗。毛泽东提笔起草了一封给刘伯承、邓小平并转彭德怀的电报:“悉总部被袭,左权阵亡,殊深哀悼。瑞卿、立三已否脱险?甚念。目前总部电台已全部损坏,建议总部暂随一二九师行动。”9 U+ _: k4 P. o3 B
/ T1 |$ t: I- L# |$ h7 [
再说罗瑞卿、杨立三率部于5月25日突围后,又四次遭到日军的合击,机关人员也有一定的伤亡,好在两人最后安全脱险。彭德怀得知这一消息后,喜出望外,马上电告其归队。他在6月15日给中共中央书记处的电报中,将这一情况也作了报告。
) t n/ R# i8 V
5 [' ^. e4 W( _: }毛泽东、朱德等人在获悉华北前方战况,彭德怀准备“搭台”再干的建议后,当即对华北敌后抗战的严峻形势作了全面分析,特别是此次八路军总部被袭,左权阵亡,教训十分深刻。中共中央书记处经过反复讨论,最终达成一致意见并致电彭德怀:为了确保安全,避免类似情况的再次发生,八路军总部最好由晋东南迁至晋西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