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加入灵隐岛
查看: 6401|回复: 20

《孔子·做人做事智慧全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5-10 14:31:5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第一章德行智慧

攻其恶,无攻人之恶

原文

樊迟从游于舞雩之下,曰:“敢问崇德,修慝,辨惑。”

子曰:“善哉问!先事后得,非崇德与?攻其恶,无攻人之恶,非修慝与?一朝之忿,忘其身,以及其亲,非惑与?”

——《论语·颜渊》

译文

樊迟与孔子漫步于春台之下,问:“请问怎样(才能)崇尚品德,除去邪念,辨别迷惑?”

孔子说:“问得好!先要去追求然后才能得到,这不就是崇尚品德吗?攻击自身之恶,而不要攻击别人之恶,不就除去邪恶了吗?为一时忿恨,甚至不顾自己的性命,以至连累父母,这不就是昏惑吗?”

故事

严于责己,宽以待人

樊迟比孔子小三十六岁,是孔子最小的学生之一,求知欲很强。对于他提出的仁、智、德问题,孔子根据樊迟的情况,有针对性地予以回答。

樊迟深知老师的核心思想是“仁”,曾三次向老师请教“仁”。

孔子说:“有仁德的人正视并克服困难,而后有收获,就可以叫做仁了。”

孔子又说:“所谓‘仁’,日常生活中要恭敬,办事要认真,对人要忠诚,即使去毫无文化的野蛮地区,也不能丢掉这些品德。”

孔子还说:“‘爱人’便是仁。”

樊迟问:“什么叫明智?”“什么叫智?”

孔子答:“对鬼神敬而远之便是明智。”“了解人,提拔正人(即品格、才能、道德好的人)便是智。”

一次,樊迟跟着老师游观雩坛,问:“怎样增进德行,改正过失?”

孔子答:“做事争先、受禄在后,这不就是增进德行的方法吗?严厉责己而不责别人,这不就是改正过失的态度吗!”

两户邻居

有两户人家紧邻而居,东家的人和乐相融,生活幸福美满;西家的人经常争吵,天天鸡犬不宁。这种情形引起了一位社会学专家的兴趣。

社会学专家问东家的人说:“你们一家人为什么从不像西家人那样经常争吵,而能够和睦相处呢?”

“因为我们一家人都认为自己是做错事的坏人,所以能够互相忍让相安无事;而他们一家人都认为自己是好人,因此争论不休大打出手。”东家的人如此回答。

社会学家又问:“这是怎么回事呢?”

东家人回答说:“譬如有一个茶杯被打破了。在他们家自以为自己是好人的情况下打破杯子的人不肯认错,还理直气壮地大骂:‘是谁把茶杯乱摆在这里的?’摆杯子的人也不甘示弱地反驳:‘是我摆的,你为何不小心把它打破了?’彼此间不肯认错,不肯退让,僵持不下当然会吵架了。可是我们家,如果谁不小心打破茶杯,就会抱歉地说:‘对不起,是我疏忽打破了杯子。’而放茶杯的人听到也会回答:‘这不全怪你,是我不应该将茶杯放在那儿。’像这样坦白承认自己的过失,互相礼让,怎么会吵架呢?”

社会学专家点了点头。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

原文

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论语·为政》

译文

孔子说:“以德从政,就像天上的北极星,在它所在的地方,满天星辰都环绕它运行。”

故事

做仁德之人

一天,子路、子贡、颜回三个学生一起向孔子请教什么是仁?什么是德?如何做仁德之人?

颜回开门见山地问:“老师,什么是仁?如何做到仁?”

孔子严肃地回答:“克制自己,恢复周礼,就是仁;以周礼为标准,时时处处严格要求自己,使自己的言行符合周礼,就可以做到仁了!”

“太精辟了!”“太好了!”“真便于遵循!”三位弟子赞扬道。

子路问:“老师,什么是德?怎样做才算是崇尚道德?”

孔子答:“思想不走邪路,对国家尽忠、对父母和长辈尽孝、对他人讲仁和义,这便是德;自己在道德的范畴内做人、做事,用道德规范自己,并用道德教育百姓、处理政治和人际关系,这样做就可以说是崇尚道德了。”

子路接着问:“譬如,我若当将军带兵打仗,不妨让子贡、颜回做我的校尉,鼓角齐鸣旌旗飘,攻城必克,夺地必取,百战百胜。老师,我如果能做到这样,能算个有德之人吗?”

孔子回答:“武夫,勇敢的武夫而已!”

子贡抢过话茬说:“子路谈及两国交兵,双方正值死亡惨重之时,十分需要一个和平使者从中斡旋,只有我有此才能,使交战双方明白利害与大义,劝说两军首领罢兵息战。不过,我还缺少两个随从,子路、颜回倒是挺合适的。老师,您说我这种行为算得上讲德吗?”

孔子恳切地回答:“子贡,你是个擅长言辞的外交人才呀!”

“哈哈哈……”颜回以笑代言。

孔子问:“子渊为何如此?难道你不想有所作为吗?”

颜回风趣地说:“文武之道被他俩占完了!文臣武将保江山,子渊只好站一边。”

孔子说:“随便述志,难道你不想干些事情吗?”

颜回说:“我的志向是辅佐圣明君主,广施教化,使纲常正,伦理明,无异端邪说,无征战杀戮,男耕女织,其乐融融,万物各得其所。若如此,仲由之勇,子贡之辩,又有何用?”

孔子面露悦色,赞扬说:“颜回主张普及纲常伦理,天下都以礼行事,不征杀,不施辩,和睦生息,共享安乐,这就是人们应当崇尚的道德呀!如果能够看到天下太平,我就是马上去死,也心甘情愿啊!”

子贡说:“老师的知识如此丰富,真是天才!”

孔子说:“非也!我这点有限的知识,也是学而知之。”

子路问:“老师,您给我们讲了仁和德,怎样做一个仁德之人?”

孔子郑重回答:“做仁德之人,必须爱学问,好学,谨言懂行,知错必改,以有修养、有道德的人为榜样匡正自己……”

颜回说:“铭记老师教诲,定做仁德之人!”

“对!对!”子路,子贡一致赞同。

这是洗人民澡

林肯是美国第十六届总统。

他是一个“乡下佬”,出身于一个拓荒者的家庭。竞选时,他没有专车只是买票乘车。每到一站,朋友们就为他准备好一辆耕地用的马拉车,他便站在车上,开始了竞选演说:

“有人写信问我有多少财产。我有一位妻子和一个儿子,都是无价之宝。此外,还租有一个办公室,室内有桌子一张,椅子三把,墙角还有大书架一个,架子上的书值得每人一读。我本人既穷又瘦,脸很长,不会发福。我实在没有什么可依靠的,唯一可依靠的就是你们。”

他对南方蓄奴制度持鲜明的反对态度,加上往日的声誉,使得这位被誉为“诚实的林肯”的人一举击败了竞选的对手——大富翁道格拉斯,就任美国的总统。

就任总统后,南方的一些反对派爆发了内战,他日理万机,非常繁忙,但他仍坚持在白宫规定的接待日里,接待从上层绅士小姐到下层兵士农民的各类求见者。他和许多来访者一一握手,每次接见后,胳膊总要麻木一个晚上,医生劝阻说:“这有损健康,还是停止这种接见吧!”林肯拒绝说:“这是洗人民澡啊!”

南北战争中,林肯和许多老百姓一样,把儿子送去参军,他的夫人忧心忡忡,总统便对夫人说:“玛丽,多少可怜的母亲都已忍痛作出了这种牺牲。送走了她们的儿子。把罗伯特送上战场,这是为了国家的命运啊!我们有什么不能牺牲的呢?”


君子之过

原文

子贡曰:“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从皆仰之。”

——《论语·子张》

译文

子贡说:“君子有过错,就像日蚀月蚀。有了过错,人人都会看见;改了过错,人人都会景仰。”

故事

正视己错,有错即改

鲁哀公六年(公元前489年)初夏,孔子一行离陈过蔡,到达负函(今河南信阳市)。负函原属蔡国,后被楚国侵夺。楚昭王授命沈诸梁(即叶公)治理。孔子决定在负函休息—段时间,弥补前几天陈、蔡绝粮七天给大家体质带来的损失。同时,也可以趁机顺访叶公。

子路迷茫不解地问:“叶公何许人也?为何去拜访他?有一个传说,叫‘叶公好龙’,他家的器物上画着龙,房木上刻着龙,而龙进入他家,他却吓得面如土色,拔腿就跑。如果是他,这样的人怎么值得拜访呢?”

孔子笑着说:“‘龙’仅是传说中的能走会飞、兴云降雨神异之物,谁也没见过。实际上,叶公家里来的那条‘龙’定是一条大蛇。有些蛇是伤人的。叶公为避害离去,有什么不应该呢?我所说的这位叶公,姓沈,名诸梁,字子高,因被楚昭王封于楚国的叶城,是叶地的主宰官,故称叶公。叶公是一位为楚国,为叶地做过许多好事的贤人,所以,不管他‘好龙’、还是‘不好龙’,我都要去拜访他。访贤就是敬贤、爱贤,学贤!”

沈诸梁得知孔子登门拜访的消息,惊喜万分,一边命人准备宴席,一边率队出迎。

居住就绪、盛宴款待之后,叶公在客厅向孔子问政请教。

沈诸梁恭恭敬敬地问:“我作为叶地的主宰官,怎么从政才能把辖境内治理得更好?”

孔子问了叶地的情况之后,聚精会神地思考了一阵子,神态凝重地说:“叶地并不富裕,乱子也多,要治理好这个较穷的地方,需做好多方面的事儿。”

叶公问:“最重要的事儿是什么?”

“从政,最重要的事儿在于赢得民心。得民心者知天下,得民心者亦能治理好所管辖的地方。”稍一停,孔子接着说:“近者悦,远者来。”孔子还对这句话作了补充:“‘近者悦,远者来’,也适用于治国:与邻近的国家和睦相处,邻国黎民喜悦,而距离远的国家也愿意来交往。”

叶公激动地说:“圣人一言重千金,在下一定按夫子的要求去做。”

孔子与叶公自由地交谈起来,一问一答,十分得体。

叶公还提出了一个事关孝道的问题。他说:“有一件事,时常萦回脑际,亦请夫子赐教。……我的家乡有个很直的人,他的父亲偷了人家一只羊,他便去丢羊的人家通报。这个很直的人是孝还是不孝?”

“父子关系是最亲近的特殊关系,按现在社会上公认的道德标准,这个很直的人做法应视为不孝。”孔子进一步以肯定的口气说:“我们家乡的正直人跟此人不同:父亲替儿子隐瞒,儿子替父亲隐瞒,正直也就在其中了。”

“对,对!”叶公连声赞同,而坐在孔子身旁的子路听了却感到很不舒服,但碍于面子,没吭气。

晚饭后,子路走进老师的居室,直截了当地问:“老师,您对叶公说,正直的标准是‘父为子隐,子为父隐’,我觉得这话说得不对。正确的道德标准应当是非分明,而不应互相隐瞒过错。不然,怎么理解表明人的美德的名言——‘闻过则喜’、‘有过则改’、‘大义灭亲’呢?”

孔子被子路问得语塞,但并没生气,仔细思考了一会儿,语重心长地说:“仲由啊,你真不愧为一个正直的好人!这次,又是你直接指出了我失言之错。请你转告叶公,就说我说的那八个字:父为子隐,子为父隐’说错了,应予纠正,勿让错言流传误人。”

子路听后,微笑着点了点头,翘起大拇指,转身离去。

子路对叶公说:“子高先生,我老师让我转告你,他说,他说错了一句话——‘父为子隐,子为父隐’。夫子还特别提醒,‘勿让错言流传误人’。”

“夫子正视己错,有错即改,这也是圣人的高明之处啊!”叶公敬叹之余,又问子路:“我只感孔子伟大。但我很想具体知道孔子的为人。您长期在夫子身边学习、生活,您觉得,夫子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

子路沉思了一会儿,感到难以用几句话评价老师的为人,闭口不答,转身去问夫子。

孔子抱怨说:“仲由啊!你为何不对叶公说,孔丘就是这样一个人:发愤勤学,废寝忘食,诲人不倦,乐而忘忧。甚至,他连自己老了都不知道啊!”

子路点头赞同。

石油大亨的道歉

保罗·盖蒂是西方首屈一指的石油大亨,他把大部分的时间花在油田里和他的雇员一起工作。有一次发生的偶然事件,虽然其本身不太重要,却让盖蒂认识到,和员工建立良好的关系多么重要。

这天,盖蒂在油井工地上注意到一个名叫汉克的搬运工动作懒散,他生气地骂起来:“你在干什么?振作起来,笨蛋!”骂完之后,他还咆哮一声。

“好的,老板。”汉克平静地回答道。不过,他还是奇怪地看了盖蒂一眼。

汉克的神态让盖蒂莫名其妙。不一会儿,他了解到汉克有手伤。汉克本来可以回去接受治疗,但他因为不愿让工友和老板失望,于是留了下来。得知这个情况后,盖蒂走到汉克身旁,说:“抱歉!我刚才不应该发火。我开车送你进城去找个医生看看你的伤手。”听到老板这句话,汉克和他的伙伴久久地瞪着盖蒂,然后他们笑了。

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原文

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论语·颜渊》

译文

孔子说:“君子成全别人的好事,不帮助别人成全坏事,小人却和这相反。”

故事

君子知善恶

在邹邑衙署内,孔子由颜回陪同,听取邑宰孔忠述职,其中,谈及对一桩婚姻案件的审判。过程是这样的:

一天上午,衙署内来了两男一女打官司。原告是六十余岁的老财主姬原。被告是姬原的仆人、姬原儿子的伴读,叫李文秀,他英俊朴实,文武双全,年庚十八;另一个,则是原告与被告争夺的美人,她叫甄小玉,如花似玉,芳龄十八春。

原告姬原首先诉道:“昨天上午,我派人赶马车为我迎娶小妾甄小玉。途中,李文秀和几个蒙面人突然出现,劫持小玉窜入高粱地逃跑了,其他迎亲的人都傻了眼。我得知此情后,派出一千人马找了一夜,直到天明时,才在峄山的山洞里找到了李文秀,他和小玉睡在一起。我有婚约在此,请孔老爷做主,还我小玉,严惩罪犯李文秀!”

李文秀辩称:“我与小玉邻村同庚,我们十岁那年,由双方老人定亲,现有婚约在此。五年前,我家因父母患重病需医、父母病故后发丧破产。我无奈,投身姬原家当仆人,还给他儿子当伴读。前天,小玉来姬家看望我,姬原见小玉年轻貌美,顿生歹心,当即取200两银子亲自到甄家逼婚。小玉的父亲不同意,姬原老贼命狗腿子放下银子,硬拿着我岳父的手在他事先写好的婚约上按下手印。昨天,突然抢亲。岳父急忙暗自对我说:‘小玉早就是你的人了,你可以半途劫亲,领她远走躲避,我拼上命,也要跟姬财主打官司。’原委就是如此,请孔老爷为小民做主!”

甄小玉当堂作证:“李文秀所说俱是实言,姬老贼逼婚抢亲,罪该万死,我宁死不从姬贼,我是文秀的人,请老爷做主,成全我们夫妻吧!”

我猛拍惊堂木,喝令:“大刑伺候!”那姬原连忙瘫地认罪。

我当即判决:“李文秀与甄小玉乃合法婚姻;姬原恃财作恶,逼婚抢亲,欺压良民,本应坐牢。本宰念你能够认罪,从轻处治;第一,重打四十大板;第二,责令你去甄家谢罪;第三,你逼婚时放甄家的200两银子,作为罚金,补偿你对小玉的伤害!”

姬原叩头如捣蒜,连声说:“小人愿挨打受罚,小人愿……”

孔忠讲完这桩案件,问:“侄儿这样判决,可以吗?”

“可以,可以!应当这样判!”孔子接着说:“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也就是说,作为君子,应成全人家的好事,不成全人家的坏事!”

颜回问:“老师,‘君子成人之美’,是一句箴言,这句话是否还有其他解释?对一方是‘美’的事,而对另一方就可能是‘恶’,双方角度不同,利益不同,对‘美’与‘恶’的标准也会不同吧?孔忠谈到的这桩婚姻案件不正是如此吗?”

“颜回说得对,你是个肯动脑筋的人哟!”孔子恳切地回答:“只有站在公正、仁德的立场上,才能确定‘美’与‘恶’的标准,才能真正做到‘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当然,这句话说起来容易,要真正做到,还必须有君子之德。

颜回、孔忠不约而同地说:“记下了,记下了。”

成人之道

第一次登陆月球的太空人其实共有两位,除了大家所熟知的阿姆斯特朗外,还有一位是奥尔德林。当时阿姆斯特朗说过一句话:“我个人的一小步,是全人类的一大步。”这早已是全世界家喻户晓的名言。在庆祝登陆月球成功的记者会上,一个记者突然问了奥尔德林一个很特别的问题:“阿姆斯特朗先下去,成为登陆月球的第一个人,你会不会觉得有点遗憾?”

在全场注视下,有点尴尬的奥尔德林很有风度地回答:“各位,千万别忘了,回到地球时,我可是最先出太空舱的。”他环顾四周笑着说,“所以我是由别的星球来到地球的第一个人。”大家在笑声中,都给予他最热烈的掌声。

言忠信,行笃敬

原文

子张问行。

子曰:“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

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

立则见其参于前也,在舆则见其倚于衡也,夫然后行。”

——《论语·卫灵公》

译文

子张问行为。

孔子说:

“说话忠诚守信,做事厚道谨慎,即使到了野蛮落后之域也会畅通无阻。

如果说话不忠诚实信,做事不厚道谨慎,即使在本乡本土,又怎能行得通?

站立时,要像这些话就在面前。坐车时,要像这些话就刻在车辕横木上,这样就处处行得通。”

故事

忠信笃敬

子路问老师:“一个人应当怎样做才能到处行得通?”

“必须做到忠信笃敬。即:说话忠诚守信,行为厚道恭敬。”孔子严肃地说:“一个人,如果说话忠诚老实,行为厚道庄重,即使到边远的地区,也能行得通。反之,说话不诚实守信,行为不敦厚恭敬,即使在本乡本土,也是行不通的。应做到这样:站着的时候,就仿佛看见‘忠信笃敬’这四个字高高地立在前面;坐车的时候,又仿佛看见,忠信笃敬,这四个字刻在车辕的横木上。如果这样想,并照此做,走到哪里都能行得通。”

子路把“忠信笃敬”四个字写在自己的衣带上,时刻以此鞭策激励自己。

诚实至上

我永远认为诚实至上,但是对于这条箴言的体会,从来没有像二次世界大战时在训练营中那样亲切。我不大擅长赛跑,所以在越野赛中很快就远落人后,一个人孤零零跑着。

转了弯,是个岔路口,一条路,标明是军官跑的;另一条路,是士兵跑的小径,我停顿了一下,暗自咒骂做军官的有许多便宜可占,但是仍然朝着士兵跑的小径跑去。

没想到过了半个小时我已到达终点,名列第九。我说一定是他们弄错了,我从未跑过前10名,说实在的,连前50名也没有跑过。主持赛跑的军官笑着说:“今天你不是跑了前10名吗?”

过了好几个钟头,大批人马到了,他们跑得筋疲力尽,看见我们悠闲自在地喝着咖啡,觉得奇怪。那时我们大家才醒悟过来,在岔路口诚实不欺,多么重要。
 楼主| 发表于 2010-5-10 14:32:04 | 显示全部楼层
义以为质,信以成之

原文

子曰:“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

——《论语·卫灵公》

译文

孔子说:“君子做事以道义为基础,依礼仪来实行,用谦逊的语言来表达,用诚实的态度来完成。这样真是个君子啊!”

故事

庸人、士、君子和贤人

有一次,孔子受鲁哀公之邀,到王宫谈论仁义道德。

孔子说:“现在的人可以分为四类:庸人,士,君子,贤人。”

鲁哀公问孔子说:“请问什么样的人可以叫做庸人呢?”

孔子说:“所谓的庸人是说:嘴里不能说出好话,心里不知道忧虑,不知道选择贤人善士寄托自身并借以除去忧难:行动不知道该做什么,任由七情六欲支配着自己,这样的人就可以叫做庸人了。”

鲁哀公说:“很好,那么什么样的人可以叫做士呢?”

孔子回答说:“所谓士是指:他虽然不能全部知道做事的方法,但是还能够有所遵循:虽然不能把事情做得十全十美,但是肯定有所处置。所以他不追求知识的渊博,而追求知识的正确;不追求语言的冗杂,而追求所说的话正确;不追求行为的杂多,面追求所做的正确。这样,他所掌握的知识,所说出的话,所做的事,就像生命和肌肤一样不可更改的。因此富贵不能增加他,贫困也不能减损他,这就是士。”

鲁哀公又问:“那么什么样的人才算是君子呢?”

孔子回答说:“说话忠诚守信,但是内心不以为这是什么了不起的品德,做事讲究仁义,但是并不以此为骄傲,思虑明通,但是言辞上并不争强好胜。所以他舒舒缓缓的不怕别人可以赶得上,这就是君子。”

鲁哀公说:“夫子说得对极了!您能告诉我怎样便可以是贤人呢?”

孔子回答说:“所谓贤人是说:他做事合乎规矩。但又不违反他的本性,言论足以作天下的表率,但是又不会因此而损伤到他自身,富有天下却并不蓄积财物,财物施舍给他人,但并不担心自己受贫,这样的人就可以叫做贤人了。”

做事先做人

小李和小高都是公司新分来的大学生,两人被安排在同一个部门,做同样的工作,在工作能力和工作业绩上也不相上下,但两个人在为人处世方面却有很大不同。

小李比较“直爽”,见到人要么直呼其名,要么小赵老王地喊。有一次,小李的顶头上司张经理正在会议室接待客人,小李突然出现在门口,大声喊:“老张,你的电话。”刚刚35岁的张经理,竟被人喊老张,又是当着客人的面,而且喊自己的人还是自己的部下,自然心里很不舒服。

而小高就不同了,见到谁都毕恭毕敬的,小心翼翼地喊张经理、马主任,没有职务的,她就喊陈大姐或刘大哥,年龄稍长的职工,她就喊郭师傅。

小李只有上班时才来公司,下班就走人,与公司里的人也没有过多交往。小高就不同了,她下班以后,看有人没走就会留下来,与人家聊聊天,说说闲话。谁有什么困难,她也会尽力帮助。当然,她也经常向别人求助。

有一次,她来到张经理的办公室,说有一件大事,务必请他参谋参谋。原来她表妹参加高考,想请经理“指点一下,看填什么志愿好”。张经理很高兴、很认真地给她分析了近几年的就业形势,然后慎重地给她提了一个建议。

后来,张经理手下的一个副经理调到别的部门主持工作了,公司决定采用公开竞聘的方式选拔新的副经理。小李和小高因为都是本科学历,又都是业务骨干,符合公司规定的竞聘条件,于是,两人都报名竞聘。评委由公司中层以上干部和职工代表组成。竞聘的结果大家可能已经猜到了:小高以绝对的优势击败了小李,成为公司最年轻的中层干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5-10 14:32:33 | 显示全部楼层
仁者必有勇

原文

子曰:“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

——《论语·宪问》

译文

孔子说:“有道德的人一定能说出有道理的话,但是能说出有道理的话的人,不一定有道德。仁人必定勇敢,但是勇敢的人不一定就有仁德。”

故事

比较勇武

孔子的弟子子夏在卫国的时候,一天下午正在赶路,忽然看见迎面飞奔来一辆马车,驾车人是王宫使者,子夏高声问道:“发生什么事了?你跑的这么快?”

使者满脸是汗,气喘吁吁地说:“大王午睡起来,要我去召勇士公孙?NB333?。”

子夏一听要请勇士,觉着自己劝勉卫灵公的机会来了,他说:“如果不是公孙?NB333?,但是其勇武和公孙?NB333?一样的人可以吗?”

使者定睛细看子夏,见他长得身材高大,全身上下透出一股英武之气,应不在公孙?NB333?之下,便说:“也可以。”

子夏听了,就跳上使者的马车,说道:“拉我回王宫。”

使者领着子夏去见卫灵公,卫灵公见公孙?NB333?没有来,生气地问使者道:“我命令你去召勇士,为什么召来一个儒生?”

使者说:“回大王,我去召公孙?NB333?,路上遇见此人,他说自己与公孙?NB333?一样地勇武,所以就把他带来了。”

卫灵公说:“原来如此,那先请先生坐下,再去召公孙?NB333?来!”

一会儿,公孙?NB333?来了,他听说子夏来了,以为子夏要抢他的位子,便一脸杀气,气势汹汹,持长剑直奔子夏而来。子夏面不改色,端坐不动,对公孙?NB333?说:“收起你的剑,我要和你谈谈勇武。”

卫灵公也说:“公孙?NB333?,收起剑来,我也要听你们二人谈论谁更勇武。”

子夏对公孙?NB333?说:“如果我和你一起跟随大王西行会见晋国的赵简子,赵简子披头散发,手持长矛,见此情景,我急速走到赵简子面前,对他说:“诸侯目见,不穿朝服不合乎礼节。您若不换上朝服,子夏将割下头颅把血溅满你全身。”赵简子听罢,便会回去换上朝服会见我们大王。在这件事上,你敢这么做吗?”

公孙?NB333?面有惧色,回答道:“我不敢。”

子夏接着说:“你输给我一次了。我又和你跟随大王向东到齐国,会见齐国君主,齐国君主座椅上有双重褥垫,而只给我们大王一个褥垫,我会大步向前,对齐国国君说:‘按照礼节,诸侯见面,不可居高临下地交谈。’说罢,我上前从齐国君主身下抽出一个褥垫,使他与大王平起平坐。在这种情况下,你将怎么样?”

公孙?NB333?沉默片刻,脸色变红,说道:“我不敢这么做,不如你勇敢。”

子夏此刻如身临沙场,双眼炯炯放光,一脸英武之气。他继续说道:“你不如我勇敢两次了。我又与你一起随大王走到野兽出没的旷野,有两头大野猪猛冲过来追赶大王,我拔出长矛与野猪搏斗,刺杀野猪后回到大王身边,你将如何?”

公孙?NB333?此刻满脸是汗,深深地低着头,不敢正眼看子夏,半晌才说:“我的确不如你勇敢。”这时,公孙?NB333?显得不知所措,完全被恐惧震慑住了。可见他不过是一个以暴凌弱的乡野村夫而已。

子夏说道:“你之勇敢不如我三次了。所谓高贵的君子,上不惧怕拥有万辆兵车的大国君主,下不欺侮平民百姓,对外保持礼节人格,庄重而高傲使敌人不敢侵犯,对内经得起威胁迫害而使君主不受危害。这是君子的长处,也是君子最可宝贵的品质。那种以自己的长处掩盖短处,以强欺弱,欺凌无辜百姓、横行于街巷之间的人,是君子最深恶痛绝而民众要共同讨伐的。这种人怎么有颜面在君王面前讨论勇武呢?”

公孙?NB333?听到这里,脸色由红变黄,羞愧得无地自容。

卫灵公见子夏如此大义凛然,刚勇而智慧,相形之下,公孙?NB333?则表现出粗野无知、欺软怕硬而不通仁义的本性。就对子夏说:“寡人虽然不聪敏,但我愿意选择先生的勇武精神。《诗经》上说:‘不侮辱弱小,不畏惧强暴。’正是先生所说的意思啊。”

真正的勇者

病人的子宫长了瘤子,给她开刀的是一位名医。可偏偏名医也有误诊的时候,下刀以后,豆大的汗珠就冒上了他的额头:子宫里长的不是肿瘤,是个胎儿。

名医陷入了痛苦的挣扎:要么继续下刀,硬把胎儿拿掉,然后告诉病人,摘除的是肿瘤;要么立刻把肚子缝上,然后告诉病人,看了几十年病,这回他居然看走了眼。

三秒钟的内心挣扎,名医浑身湿透。三十分钟后他从手术室回到了办公室,静待病人的苏醒。

“对不起。”只见他站在病人的床前说,“太太,请原谅,是我看错了眼,你只是怀孕,并没有长瘤子,所幸及时发现。孩子安好,你一定能生一个可爱的小宝宝!”

病人和家属全惊呆了。然后,病人家属突然冲了上去,抓住名医的领子吼道:“你这个庸医,什么东西!”

有朋友笑这位名医:“为什么当时你不将错就错?说它是个肿瘤,又有谁知道!”

名医淡淡一笑:“可我知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5-10 14:33:00 | 显示全部楼层
君子去仁,恶乎成名

原文

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去(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论语·里仁》

译文

孔子说:“发财和做官,这是每个人所喜欢的,如果不用合乎道的方法得到它,君子是不会妄有的。穷困和卑贱,这是每个人所厌恶的,如果不用合乎道的方法摆脱它,君子也是不摆脱的。君子离开了仁德,怎样成就他的名声呢?君子即使像在吃饭这么短的时间也不会违背仁德的,就是在最急迫的时候也一定和仁德在一起,在颠沛流离的时候也一定和仁德在一起。”

故事

勇士不丧失精神

弟子们跟着孔子周游列国来到陈国,陈国君主对孔子师徒很尊敬,但又不委以重任。他们滞留在陈国,除了读书、听孔子讲解《诗经》和礼仪等学问外,便没有什么重要的事情可以干了。

一天,子路和巫马期两个人来到野外去打柴,这时已经下午,太阳正慢慢地向西方落下。子路和巫马期边打柴边聊天,突然一阵轰隆隆的车马之声呼啸而至。他们抬起头一看,只见满天的黄尘中跑来一队车马,浩浩荡荡,一眼看不到头。马车上的人身穿绫罗绸缎,一派富贵之相,他们在马车上谈笑风生,逶迤而来。马车走到山脚下便停住了。车上的人下来,停好车马,便在草地上席地而坐,拿出酒杯开怀畅饮,酒令和欢笑声在山脚下回荡。

子路看着百步之外的这种富贵生活,心中感慨万千,他见巫马期静静地看着眼前的情景沉默不语,于是问道:“巫马期,他们真是够气派啊!如果让你停止学习,便得到这样的富贵荣华,永远也不去见孔子,你愿意吗?”

听到这话,巫马期突然长叹一声,一下子把柴刀扔在地上,怒目而视子路,说道:“我曾经听孔子说过,‘勇士不能丧失精神,仁人志士不能见利忘义。’你不了解我吗?还是想试探我?难道你说的意思就是你的志向吗?”说完,巫马期不等子路说话,转身走到一块石头边坐下,眼睛望着即将落山的夕阳。

子路的脸“腾”地一下变得通红,心中惭愧,又见巫马期凛然义愤的样子,他心中十分佩服。他知道巫马期对这种荣华富贵根本没有放在眼中,便自己反思道:“是我自己被眼前的这种豪华气派诱惑得动心了吗?我离孔子教诲和追求的君子人格还差得很远呀!”

子路回来后,像一个做错事的孩子,他惭愧得把事情向孔子说了一遍。孔子见子路内疚的样子,没有说话,转身拿过琴弹了起来。琴声先是舒缓悠扬,渐渐地慷慨激昂起来。孔子神色严峻,两眼微闭,思绪随琴声飞扬。一曲弹罢,孔子沉思良久,轻轻地说:“你羡慕那荣华富贵,难道我的理想不能实现吗?”他像是问子路,也像是在问自己。

这时子路已经惭愧地无地自容,垂手恭立在孔子身边,对孔子说:“子路愧对老师,愧对巫马期。”

寻求珠宝

西域来了一个经商的人将珠宝拿到集市上出售。这些珠宝琳琅满目,全都价值不菲。特别是其中有一颗名叫“珊”的宝珠更是引人注目。它的颜色纯正赤红,就像是朱红色的樱桃一般,直径有一寸,价值高达数十万,引来了许多人围观,大家都啧啧称奇,赞叹道:“这可真是宝贝啊!”

恰好龙门子这天也来逛集市,见了好多人围着什么议论纷纷,便也带着弟子挤进了人群。龙门子仔仔细细地瞧了瞧宝珠,开口问道:“珊可以拿来填饱肚子吗?”

商人回答说:“不行。”

龙门子又问:“那它可以治病吗?”

商人又回答说:“不行。”

接着问:“那能够驱除灾祸吗?”

商人还是回答:“不能。”

龙门子说道:“真奇怪,这颗珠子什么用都没有,价钱却超过了数十万,这是为什么呢?”

商人告诉他:“这是因为它产在很远很远没有人烟的地方,要动用大量的人力物力,历经不少艰险,吃不少苦头,好不容易才能得到它,它是非常稀罕的宝贝啊!”

龙门子听了,只是笑了笑,什么也没说便离开了。

龙门子的弟子郑渊对老师的问话很不解,不禁向他请教。龙门子便教导他说:“古人曾经说过,黄金虽然是重宝,但是人生吞了它就会死,就是它的粉末掉进人的眼睛里也会致瞎。我已经很久不去追求这些宝贝了,但是我身上也有贵重的宝贝,它的价值绝不只值数十万,而且水不能淹没它,火也烧毁不了它,风吹日晒全都丝毫无法损坏它。用它可以使天下安定;不用它则可以使我自身舒适安然。人们对这样的至宝不知道朝夕去追求,却把寻求珠宝当作唯一要紧的事,这岂不是舍近求远吗?看来人心已死了很久了!”

龙门子所说的“至宝”,就是指人们自身的美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5-10 14:33:16 | 显示全部楼层
孟懿子问孝

原文

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

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

樊迟曰:“何谓也?”

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论语·为政》

译文

鲁国政府的大官僚孟孙问什么是父母对待儿女和儿女对待父母的正确原则,孔子说:“父母对待儿女和儿女对待父母的正确原则是:父母不要违背自己对于儿女所应尽的责任,儿女也不要违背自己对于父母所应尽的责任。”

故事

亲情与责任

外出时,孔子的学生樊迟为孔子驾车,一路上孔子告诉樊迟说:“刚才孟孙问我什么是父母对待儿女和儿女对待父母的正确原则,我对他说,父母对待儿女和儿女对待父母的正确原则是:父母不要违背自己对于儿女所应尽的责任,儿女不要违背自己对于父母所应尽的责任。”

樊迟说:“你所说的父母对于儿女和儿女对于父母所应尽的责任究竟应该怎样具体地表达呢?”

孔子说:“父母对于儿女和儿女对于父母所应尽的责任,简单地说这就是:父母在其有生之年,应像理性所要求的那样去做一位完全合格的父亲和一位完全合格的母亲。这样,对于儿女来说,当这两位完全合格的父亲和母亲去世之后,儿女也应像理性所要求的那样为父母举行葬礼,并应像理性所要求的那样去缅怀纪念他们。”

不要再邮寄拐杖

小时候父亲曾让我猜过一个谜语:“生出来四条腿,长大了两条腿,老了三条腿。”我怎么也猜不出来,父亲哈哈大笑:“那是人啊!”这笑声至今还在耳边回荡,父亲却已拄上了拐杖。

我写信给兄弟姐妹,告诉他们:“年迈的父亲走路需要拐杖了。”不知是我没写清楚还是他们没读懂,每人都邮来一根拐杖。

母亲过世早,父亲又当爹又当妈担起双重的责任,省吃俭用,含辛茹苦,把爱心全部倾注到自己的儿女身上。

我成人后为了生计东奔西走,稍有空闲便困守案头,何曾注意过父亲的心情?父亲常走进我的房间,在我身边静静坐上一会儿,之后又回到自己的屋中。从里面传出电视机反反复复的开关声……

那一天,我问父亲是不是生病了,他含着泪说:“你就是再忙,也该与我说说话……哪怕一个小时……”父亲的话令我惶恐。我捧起父亲那双日渐枯槁、布满青筋的手失声痛哭,那曾经是一双多么有力的手啊!而今,拐杖限制了他的自由,水泥墙使他脆弱孤独。

我要让年迈的父亲得到儿子时时送来的温暖。

傍晚我搀扶着父亲去河边散步,我对父亲说:“我要永远陪伴着你。”“不要这样说,孩子……”父亲又落泪了。

不过,我知道,这次父亲的泪水是甜的,不是咸的。我写信给像种子一样散布在各地的兄弟姐妹,告诉他们:“不要再邮寄拐杖了,因为父亲身边有我。”

10众恶之,必察焉

原文

子曰:“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

——《论语·卫灵公》

译文

孔子说:“对于一个人,大家都厌恶他,一定要认真考察一下再表示自己的态度;大家都喜欢他,也一定要认真考察一下再表示自己的态度。”

故事

用金试颜回

颜回家贫,在孔门弟子中是最出名的。颜回平时又不善言谈,更使一些富家弟子看不起他,有时还借故污辱他。颜回从不和这些同学计较,只是一心用功读书。

一天,有个同学的铜方圈(镇纸)丢了,就怀疑是颜回偷的。虽然大家在颜回面前旁敲侧击,颜回依然镇静自若,不理不睬。这样,同学们更怀疑是他偷的。

一天放学后,同学们都到孔子面前说颜回偷了同学的铜方圈,开始孔子不信,可告状的一多,孔子生气了,没想到自己门下竟会出现小偷,决定把颜回赶出学堂。可转念一想,颜回偷方圈又没人亲手抓住,假如不是他,不是白白冤枉了一个好孩子吗!孔子想了想,就拿出一锭金子写了几个字,说:“那就试试他吧。”

饭后,又见颜回第一个来到学堂。他一脚踏进教室门就被一个硬东西碰了一下,颜回低头忽见脚下有一个白纸包。打开一看是一锭闪闪发光的金元宝,纸包上写道:“天赐颜回一锭金。”

颜回笑了笑,取出笔也在上面写了几个字,又把金子包好放在原处,然后走到自己座位上,取出经书放声诵读起来。

过了一会儿,有人趁颜回不注意,把那纸包拿给了孔子。孔子打开一看,纸包上又多了一行字:

天赐颜回一锭金,

外财不发命穷人。

孔子看了默不作声,那些诬赖颜回的弟子们也都低下了头。

后来,丢失的铜方圈找到了。那个同学找颜回道歉,颜回只是一笑而已。

从此,孔子更加器重颜回了。颜回也不负师望,不仅学问大进,而且品德修养也居孔门弟子之首,成为孔子三千弟子、七十二贤中的头一名。

大师的悲哀

1929年的一天,徐悲鸿(现代画家,1895~1953年)应几位朋友之邀,去参观在京举办的一个中国画展览。

宽敞的大厅里,一幅幅装裱精致的画令人眼花缭乱。徐悲鸿看了一会儿,感到很不痛快。由于不少作画者墨守成规,闭门造车,致使画面死板,毫无新意。他正思忖着,忽然一幅挂在角落里的画引起了徐悲鸿的注意。他仔细端详品味着画面上那几对虾,只见它们体若透明,摇须摆尾,生动逼真,笔法娴熟。这位曾经观赏过世界许多艺术珍品的画坛巨星,以他那善识人才的慧眼,发现了一位出类拔萃的人才。想到这里,徐悲鸿暗自点了点头,随即叹了一口气。

“徐先生,这齐白石是个60岁的老头,听说他以前是个木匠,画得是不是不怎么样?”

“不,我是为这个怀才不遇的人感到惋惜,真没想到在这角落里还藏着一位杰出的国画大师啊!”

“哈哈,您真会开玩笑,把一个性格怪僻、土里土气的乡巴佬当大师!”

徐先生的脸色严肃起来:“我不是在开玩笑,我不仅要去拜访他,而且还要聘请他当教授,这样的人才不重用,实在可惜。”

“什么,请齐白石当教授?”友人望着离去的徐先生感到不可思议。

徐先生拜访齐白石回来,兴奋地对人说:“齐白石真是一个难得的人才,我要尽一切力量帮助他。”

几天后,徐先生果真聘请齐白石任北平大学艺术学院(徐悲鸿任该院院长)教授,他并亲自乘车接齐白石到校上课。一年后,由徐悲鸿亲自编集作序的《齐白石画集》问世了。它似一阵春雷,震撼着当时保守势力猖獗的中国画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5-10 14:33:33 | 显示全部楼层
博学于文,约之以礼

原文

子曰:“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

——《论语·雍也》

译文

孔子说:“君子广泛地学习传统道德文献,用礼仪来规范自己,其言行也就不可能离经叛道了。”

故事

人厚不会薄

一天,齐国派使臣来向孔子请教问题,因孔子与这位使臣见过面,便把他让进屋里。

孔子与使臣谈话,颜回在一旁倒茶。一不小心,颜回的大袖子把茶杯碰到了地上,摔了个粉碎。这个茶杯是孔子专用的,因而格外爱惜。颜回怕孔子知道了生气,就偷偷地把杯子的碎片藏在袖筒里,又拿出个新的,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继续倒水奉茶。颜回见孔子并没有发觉,心里沾沾自喜,心想,躲过了一场责怪。

使臣请教完,孔子与颜回送使臣出门,等使臣走远了,正要回屋,忽见一群发丧的走来,孝子哭得嚎天动地。

颜回见景,说:“自古常理,人死不会活呀!”

孔子一旁接话说:“人厚了也不会薄呀!咱师徒这么多年,还有什么事要遮遮掩掩的呢?”

颜回听孔子话中有话,知道孔子已知道了打碎杯子的事,满脸羞愧。

孔子说:“茶杯摔碎了没什么,跟我说一声不就完了,何必为这点小事儿掖掖藏藏的呢?”

颜回见老师原谅了自己,急忙把袖筒里的碎片扔了。

我画不出,我还得努力啊

俄国的列宾是世界著名的现实主义画家,他的代表作品《伏尔加纤夫》、《宗教行列》、《临刑前拒绝忏悔》等作品早已成为世界画廊里的珍品。

列宾获得巨大成功,但为人极为谦逊。

一次,列宾接到一位文学家写来的信,信上说:“列宾,你以自己杰出的作品证明,你是一位伟大的画家……”

“伟大?谈不上,太过分了。”列宾竟像一个受表扬的小学生,脸立刻红了,他自言自语着,似乎感到无地自容。他马上给文学家回信,写道:“我是一个很平凡的普通人,您是知道的,可是您却要把我送到一个宏伟的高台上去,假如我真爬上了高台,您看见了这么一个渺小的人站得那样高,也会发笑的。”

这是真情的流露。因为列宾从来不满意自己的作品,而他参观其他艺术家的作品展览会时,总是一边细心观摩,一边喃喃地说:“这幅画太好了,我画不出,我还得努力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5-10 14:33:55 | 显示全部楼层
君子尚德

原文

南宫适问孔子曰:“羿善射,??荡舟,俱不得其死然。禹、稷躬稼而有天下。”

夫子不答。南宫适出,子曰:“君子哉若人!尚德哉若人!”

——《论语·宪问》

译文

南宫适向孔子问道:“羿擅长射箭,?NB334?擅长水战,但都不得好死。禹和稷亲自下地种庄稼,他们都得到了天下。”

孔子对这话没有回答。等南宫适出去后,孔子说道:“这个人可是个君子啊!这个人确是个崇尚道德的人啊!”

故事

以德服人

南宫适是孔子学生中德行很好的一个。一天他请教孔子一个问题,提到后羿。古代传说,当时天上有十个太阳,被后羿用箭射下了九个,只剩下现在的一个太阳。后羿会法术,有些丹药,吃了能长生不死。奔月的嫦娥,原是他的妻子,因为偷吃了他的丹药,就飞到月宫去了。这是中国古代的神话。南宫适说:“后羿凭他射箭技术和武勇,为有穷国君,想称王而最后不得好死,被他的臣子寒浞杀掉了。”南宫适又讲到寒浞的儿子,他力气大得能“荡舟”,即可以把在江海里航行的船,一手抓起来在陆地上拖着走。后来也不得好死,为少康所诛。南宫适举这两个例子,说明想靠自己的武力去征服别人,没有好结果。

另一方面他举出禹王、后稷的例子。后稷是唐尧的农师,对于我国农业的建立,他的功劳最大;他也是周朝的祖先。南宫适说禹和后稷,没有羿、寒浞儿子那么大的雄心和本事,自己规规矩矩去种田,很平凡老实的人,最后都得到了天下。禹是自己得天下,后稷是他的子孙得了天下。南宫适举出两种人:一种人不择手段,即使一时成功,似乎了不起,但最终还是要倒下来;另一种人则是踏踏实实地做他分内的工作,反倒有好的结局。这两种人到底哪一种对?他只提了这个问题。孔子听了以后,并没有答复他,但孔子从他提出的问题和举出的事例,看出他的头脑清晰,观念正确。

孔子当时没有答复南宫适的问题,等南宫适走出去后,孔子就告诉其他同学,南宫适这个人思想这样正确纯正,真是了不起的君子,这才是最高的品德。孔子认为一个人只要重视德行,有好的操行,就是一个可以称道的人,一个高尚的人。

我实难从命

实验室里烟雾腾腾,瑞典科学家诺贝尔正在忘我地工作,他的哥哥找来了,说:“诺贝尔,我正在整理我们家族的家谱,你是名闻世界的人物,没有你的自传怎么行呢?你写份自传吧。”

“哥哥,不用吧。”

“那怎么行呢?”诺贝尔的哥哥劝说道:“弟弟,你写自传并不是为你自己,也是为我们家族呀!你写吧。我们家族的家谱里有你的自传,就会增添光彩的!”

诺贝尔还是不同意,他哥哥就反复劝说,最后,甚至是哀求了:“弟弟,你是怕耽误你的时间吗?如果那样,你就口述,我来记录、整理吧。”

“我实在难以从命。”诺贝尔态度谦逊,但语气坚定地说,“我不能写自传,在宇宙漩涡中有恒河沙粒那么多的星球,而无足轻重的我们,有什么值得写的!”

原来如此!他认为自己做的一切,只是为人类该做一点点事而已,为什么要拿对人类的一点点贡献去换取荣誉呢。因此,他始终不答应。

诺贝尔的哥哥只好叹息着走了。而诺贝尔,又埋头搞起实验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5-10 14:34:09 | 显示全部楼层
言之不怍,为之也难

原文

子曰:“其言之不怍,则为之也难。”

——《论语·宪问》

译文

孔子说:“说大话而不惭愧,好像十分容易,可是具体做起来却很困难。”

故事

敏于事而慎于言

有一次,夫子给弟子们讲解“言行”一词及“言与行的关系”。

孔子说:“言行谓之言语与行动。关于‘言与行的关系’,我已讲过多次了,最基本的在于‘敏于事而慎于言’,多做少说,做好说少,先做后说,说到做到,不说大话、空话、过头话。对此,你们还有什么认识?”

子路说:“在言与行的关系上,确实有些人言行不一。例如,在我的家乡卞地有如此兄弟俩。老大叫卞敬,家里很富,他为了骗仆人多出力,便对他们说:‘只要你们为我拼命干活,年终每人发给你们50两银子!’结果,仆人辛辛苦苦干了一年,他多方借故,每人只给了5两银子;老二叫卞武,是个吹牛不用割口的人。一天,他向泉地的刘老汉求亲:‘老伯,在卞地,我的家庭院落最大,站在房门口,看不清楚院墙。如果你女儿嫁给我,有享不完的荣华富贵。”刘老汉暗自去卞地打探,得知:卞武是个败家子,父母双亡,分家时分得的家产已被他花光了。眼下,只剩下三间空房,连个院儿也没有,站在房前怎能看清楚院墙泥?这次,卞武吹牛谋亲的图谋又落空了。”

子贡说:“有些人好说大话,说了不兑现、不负责。对此,老师是怎样看待的?”

“其言之不怍,则为之也难。”孔子解释道:“那种大言不惭(说大话不惭愧)的人,做起来就困难了。”

为自己说过的话负责

著名经济学家李嘉图九岁那年,有一天在放学的路上,看见一家百货商店的橱窗里摆放着一双鞋口有皮毛的鞋子,式样很新,从没见有人穿过。李嘉图心想,要是穿上这双鞋子同学们肯定会很羡慕,于是就想买来满足一下自己的虚荣心。

回到家里,他吵着要家里人把那双鞋买来。大人们都说:“你没有看清那双鞋的样子,买来也不一定适合你穿!”

李嘉图说:“我就要那双鞋子,别的鞋子都可以让给弟弟妹妹穿!”

父亲答应给他买那双鞋子,不过条件是买来一定要穿,直到穿小为止,李嘉图爽快地答应了。

可是当鞋子买回来李嘉图才发现,这是一双木鞋,是专门用来做样品的,穿起来不但不舒适,而且在马路上行走时,还会发出很大的“咔哒、咔哒”的响声,让别人都盯着他看。本来是想满足一下自己的虚荣心,结果反而在同学面前丢尽了脸,甚至全校都认识了穿木鞋的李嘉图。为了让声音小一点儿,他走路的时候不得不尽量放轻脚步。

一位要好的同学问他为什么不换一双舒服点的鞋子。他说:“我已经把我的几双鞋子都送给弟弟妹妹,没鞋可换了:再说我已经答应我爸爸必须把这双鞋子穿小,才能再换别的鞋子!”

那个同学又说:“我可以从家里为你带来一双鞋子,你在学校里偷偷地穿,放学回家再换上那双木鞋!”

李嘉图说:“谢谢你,可是我不能那样做,我已经和爸爸有约在先,我爸爸已经按照约定给我买了这双鞋子,我也必须遵守约定一直穿着这双鞋子,不然就是不守信用。我爸爸说,不讲信用的人是永远不会有成就的,一定要让守信成为习惯。”

就这样,李嘉图一直到脚长得穿不进去这双木鞋的时候,才开始换别的鞋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5-10 14:34:24 | 显示全部楼层
道听途说,德之弃也

原文

子曰:“道听而途说,德之弃也。”

——《论语·阳货》

译文

孔子说:“路途中听到传言就四处传播,这种不负责任的态度是对道德的背弃。”

故事

眼见为实,耳听为虚

秋季的一天晚上,孔子与几个弟子在杏坛谈天。

孔子说:“我喜欢听你们讲故事,今天,就随便闲聊吧。”

齐国籍的学生叔鱼说:“齐国宫廷发生了这样一件事。在齐都的大街上,有一个人对另一个人说:‘叔孙辄确实要谋反,我路过时,亲眼看见他在城外暗自练兵呢!’这时,在大街上行走的三个齐宫的人(一个大夫、两个差役)均听到了这话,虽没议论,但各自心中有数。当天,一差役偷偷去后宫向齐景公禀报:‘我在大街上听两个人议论,亲眼看见叔孙辄准备谋反。’景公听完,没当回事儿。第二天,又一差役去后宫禀报此事,引起了景公思考。第三天,一位大夫也到后宫向景公禀报情况。景公勃然大怒:‘众口一词,必有其事’。遂下令把叔孙辄将军斩首。斩刑刚过,传来鲁国费邑宰叔孙辄叛乱被大司寇平定的消息。景公联想齐国将军叔孙辄被斩前连喊‘冤枉’的情景,方知是因两人姓名相同,错杀了叔孙将军,于是,下令,厚葬叔孙将军,并重金补偿其遗属。”

卫籍学生琴牢说:“在卫都帝丘也出过一件稀罕事儿。教书先生文良娶妻颜倩,颜倩丽质超凡,且有才气,邻居们都说文良有福气。而没过几天,文良突然写下休书,把颜倩休了。文良为何休妻,原来他的叔伯兄弟、表兄弟们纷纷告诉他听到的街谈巷论。诸如‘颜倩和几个男人私通,给文良戴绿帽子了’……文良连续听到这些舆论,不容颜倩解释,盛怒之下,把休书交给了颜倩,并当即赶她回娘家。颜倩回到娘家,向父母说明情况,便欲寻死。颜倩的父亲颜志仁是个文人,足智多谋,他对女儿说:‘为父自为女儿洗清污脏之方,你且静候。’果然,颜倩回家不到一天,帝丘北门外的财主皮牧便亲自上门求婚。颜志仁说‘你能说明白你为何喜爱小女?小女已出嫁,你又用什么办法使他丈夫休她的,这事便可办好。如果你没有真心,不说实话,请皮财主立即回返。’皮牧是个毒辣贪色、心智不足的蠢货,他一听求亲有门儿,便将派人散皮谎言的做法和喜欢颜倩、夺回颜倩的目的说了出来。颜倩立即去官府告状,皮牧无奈,只好从实招供,受到重刑、重罚。真相大白,文良收回休书,夫妻和好。

惠叔兰问:“老师如何评说这两件事?”

“道听途说,德之弃也。”孔子果断而恳切地说:“路上听来的便在路上传播,这就是道听途说,这是有道德的人应该抛弃的做法。”“所以,不能轻信道听途说,道听途说害人害己。”

筛选消息

一个人慌慌张张地跑到一位得道高僧那儿,说:“我有个消息要告诉你……”

“等一等,”高僧打断了他的话,“你要告诉我的消息,用三个筛子筛过了吗?”

“三个筛子?哪三个筛子?”那人不解地问。

“第一个筛子叫真实。你要告诉我的消息,确实是真的吗?”

“不知道,我是从街上听来的。”那人回答。

“现在再用第二个筛子筛一下吧。”高僧接着说,“你要告诉我的消息应该是善意的吧?”

那人轻声地回答:“不,刚好相反……”

高僧再次打断他的话:“那么我们再用第三个筛子,这个令你如此激动的消息很重要吗?”

“不是特别重要。”那人不好意思地回答。

高僧说:“既然你要告诉我的事,既不真实,也非善意,更不重要,那么还有说的必要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5-10 14:34:39 | 显示全部楼层
三人行,必有我师

原文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论语·述而》

译文

孔子说:“几个人一同走路,其中一定有我可以学习的人,我选择好的地方来学习,看到不好的地方便作为借鉴而加以改正。”

故事

小儿辩日

孔子师徒周游列国时,有一天,路过楚国的满城,见到这里湖光山色,秀丽如画,便停车观赏游览。

正走着,忽然看见前边路旁有两个小孩正对着天空指手画脚,争论不休。看上去,两人争论得还非常激烈,互不相让。

孔子走上前去,微笑着说道:“二位童子,何事如此争论不休?”

甲童指天画地地说:“我们在争辩这轮红日,何时离地面最近。”

孔子吃了一惊,小小年纪,竟然提出了这样连大人也想不到的问题,可见楚国的教化不同凡响。孔子对这两个孩子和他们所提出的问题很感兴趣,便不顾赶路,凑上前去,十分关注地问:“依你之见,太阳何时离地面最近呢?”

甲童理直气壮地回答说:“早晨和晚上,太阳离地面最近。”

孔子追问道:“为什么呢?”

甲童解释说:“日出和日落的时候,太阳很大,像车轮一样大,中午的时候太阳像盘子一样大。但凡我们看一件东西时,离着近就大,而离着远就小,所以我说,早晨与晚上太阳离地面最近。”

孔子皱眉想了想,觉得甲童说的的确有道理,不禁脱口赞道:“好,言之有理!”

乙童抢上前来,辩驳道:“有何道理?早晨与晚上,太阳红彤彤的,我们感觉很凉爽,而到中午,则灼热炙烤,就像靠着火盆和热汤似的。但凡我们感觉一种会发热的东西,离着近时热,而离着远时凉,所以我说,中午太阳离地面最近。”

孔子的眉宇又皱了皱,感到乙童也说得很有道理。

人们都说孔子博览群书,上知天文下晓地理,没想到这个问题还真把他难住了,一时不知如何说是好。两个孩子瞪着大眼睛盯着孔子,等待他的解答和评判。孔子目瞪口呆,无言以对。素来实事求是,从不掩饰自己的缺点和不足的孔子老老实实地告诉孩子,这个问题他也并不明白。

两个孩子很感失望,其中一个说:“人人都说你是一个无所不知的圣人,可是你也有不知道的啊!”

大胆说“我不知道!”

在一个著名烹调师的妻子举行的一次晚宴上,布朗先生在和女主人以及另一位男宾交谈时,发现女主人的神情不那么自然。

忽然,女主人指着桌子上一个黑色金属用具,看上去像一种电动烤肉铁架,说道:“这种特别的工具是用来做‘热吃干酪’的,你们知道‘热吃干酪’是怎么回事吗?”

刚想说知道,那位男宾叫了起来:“是吗,完全不知道。什么是‘热吃干酪’?是牛排的一种新吃法吗?”

听到这些话,女主人露出了微笑。她向我们做了详细介绍,而且渐渐地变得喜笑颜开了。

听完这些,布朗先生才恍然大悟,原来‘热吃干酪’并不像自己所想的是一种什么奶酪三明治,而是干酪火锅的一种吃法。这一课使布朗先生受益匪浅:不但弄清了一件原以为知道的事情的本来面目,更重要的是,布朗先生看到了自己身上的一个主要缺点,那就是以为自己什么都知道。

抱着一种学习的心态与人交往,不但显示了你的谦逊,而且你确实也能学到不少东西。大部分人都有一种“好为人师”的心理需求,他们会很欢迎你这位“学生”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灵隐岛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灵异志

GMT+8, 2024-5-16 03:40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