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楼主 |
发表于 2010-5-8 18:59:44
|
显示全部楼层
对于李宗仁来讲,他制定的防御计划很简单:将日军先头机动部队拖入台儿庄巷战,赢取重新集结兵力的时间,最后对市内的日军进行围歼。正如李宗仁所料,日军第5和第10师团一路猛进,钻入了中国军队的包围圈。此前,李宗仁将中国军队在台儿庄外围分成5个据点部署,其中4个据点各包括4个军的兵力,他们的任务就是挖战壕隐蔽,放日军过去,然后切断其联系。李宗仁亲自率领一支由第30、第42、第51、第41、第44、第60、第46、第22和第75军以及4个独立师组成的强大部队,准备对日军实施致命一击。 . ^( n/ P& i$ a h- b
% W/ T/ r: y9 Z
台儿庄的防御重任就落在了国民党第2集团军的肩上了。他们挖掘了大量战壕,同时配备了机枪,用于扫射跟在装甲车后面的日本步兵。而日军坦克为了保护步兵,通常会加速前进以试图消灭中国军队的机枪阵地。当日军坦克冲到中国防御阵地一百余米时,中国装备有反坦克炮的装甲车就会冲出阵地与日军坦克厮杀。当日军坦克冲到战壕附近时,中国军人就会勇敢地跳出来将绑扎成捆的手榴弹扔向坦克履带下面。中国最有效的反坦克“武器”是那些浑身绑满了炸药誓与敌坦克同归于尽的敢死队员们。由于缺少步兵的支援,日军的坦克根本没有发挥多大的作用,很快被消灭干净。 ' ~6 @7 D S; f. @& J" D
% j0 y$ `: d. C8 [& W% |: R
经过两个星期艰苦卓绝的战斗,国民政府第2集团军高达70%的人员阵亡。李宗仁命令幸存的勇士们利用夜间袭击日军以挫败其攻击计划。李宗仁同时还下达了死命令——任何人不准后退,否则就地正法。而此时,行动迟缓的日本陆军北方集团军主力在山东腾县遭遇到了中国军队的猛烈阻击,驻扎此地的是从四川急调过来的第41军。该军作战英勇顽强,特别是第122师,整个师包括师长王铭章在内全部阵亡,没有一名军人投降。最终,他们成功地抵抗住了日军近乎疯狂的进攻,收紧了包围圈。
0 b: h$ t# ]& q; U! L: M: G! [8 P" C- {
- I! Q6 J+ ~/ E, l+ _( b 在中国军队奋力抵抗日军第5、10师团的时候,李宗仁命令他的主力部队从南面也就是日本帝国陆军的背后发起攻击。日军不但损失了最精锐的两个师团,而且速战速胜的希望也被彻底击碎。到1938年4月时,在中国领土上的110万日本陆军中有25%或阵亡或受伤,到1939年时,这一数字已经超过了50万。 ; f& z# Z- ^! o! p, e
. \3 g- b) p0 A! Z3 x3 f3 |
台儿庄战役的受挫使日军学乖了不少,在此后的6年时间里,日军没有发动过一场装甲突击行动,直到1944年“一号作战”的时候第3坦克师团南下。台儿庄战役并没有给日军造成致命的打击,但却极大地鼓舞了中国人和中国军队的士气,它表明中国军人的血肉之躯可以挡住日军的装甲部队,它们并不是不可战胜的。 ' F( c6 V2 e7 R9 V! v; R
- I" R6 K3 |% i0 J
最终,日本人在从中国东北增兵30万的情况下还是占领了徐州,但是他们并没有消灭掉一支中国军队。而中国守军以3万人阵亡的代价,有序地组织起了撤退。此次,日本帝国陆军再也不敢使用装甲部队进行追击了。
: j) z6 H! _; [- e5 C+ h广东方面的坦克作战 - }+ i, a& ]8 k
, g3 e: F, f2 r% n
号称“南天王”的陈济棠,在1927年蒋介石掌握了国家政权后,在广东不断私人加强力量,以备将来和蒋介石对抗。1936年,陈济棠从英国进口了12辆轻型坦克和15辆装甲车,组建了一支新式的机械化部队——战车大队。
, v. F. Q. Q7 F6 d# ~/ {: z. w6 |/ h! V9 B: d: i
坦克是维克斯6吨坦克,装甲车中有14辆是两吨半重型号,装轻重机枪各一挺,载员8~10人;另一种是指挥车,重5吨,装20毫米炮一门,重机枪两挺,轻机枪一挺,载员14人。12辆坦克编为一个战车中队,装甲车编为装甲车中队,总称战车大队,第一任大队长由邓鄂担任。1936年陈济棠反蒋不成,被迫下野,广东部队由余汉谋接掌,战车大队几易指挥官,1938年日军登陆广东时,战车大队大队长是曾留学德国的曹绍恩中校,战车队驻地在广州皇婆洞原中大试验农场。
9 S! u% U8 r+ H. J8 i1 r3 z' ]' Y- D' Z( m9 x. w
1938年10月12日,日军登陆澳头、淡水,随即向广州方向前进,15日攻陷重镇惠阳,余汉谋决心在增城一线组织防御。16日晚,战车大队受命驰援增城方向,17日晚到达增城附近,受186师指挥(作者提到186师完全没有任何的支援提供,诸如情报、通讯、补给等等),18、19两天,战车大队都在构筑阵地和进行战斗准备。20日晨,战车大队鉴于敌情严重,将6辆坦克布置在第一线,6辆在第二线,第三线是从装甲车上卸下的20毫米炮和机枪,装甲车则隐蔽在树林中,全体人员进入阵地,准备作战。天刚破晓,日机开始空袭,炸毁装甲车5辆,人员伤亡数十人。随后日军出动数十辆轻型坦克冲击(186师仍然没有任何支援),战车大队撤退必经之路上的一条桥也被炸毁了,装甲车中队人员只好将车辆爆破后,向后撤退。战车中队则只有一辆能够突围,后来作为教练车使用。广东军队的战车大队一战便全军覆没。1939年,日本陆军省责成石川岛汽车制造所根据从中国广东缴获的维克斯6吨坦克研制可水陆两栖使用的战车,最终出现了一种SRIII型水陆两用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