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加入灵隐岛
查看: 823|回复: 1

吉林发现4处辽代皇帝行宫“春捺钵”遗址群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1-23 00:20: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吉林省考古工作者在进行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时,日前在该省西部发现了4处辽代行宫“春捺钵”遗址群,在其附近还采集到大量的古钱币和陶、瓷片等物品,均为辽代、北宋年间制造,这在我国尚属首次。. u9 [  I5 y3 U( g" v& `
8 H% E5 s) X( @4 J1 ^3 X
  辽(公元907年至1125年)是中国历史上五代十国两宋时期以契丹族为主体建立、统治中国北部的封建王朝,为中国北部的社会发展和民族融合作出了贡献。辽代虽有首都“上京临潢府”(位于今内蒙古自治区巴林左旗林东镇),但其政治中心在“捺钵”。“捺钵”既是辽代富有民族特色的政治制度,又是处理政务的行政中心。
0 r5 R. D6 |" R0 x$ a9 I; x& a+ v4 X: G
  “捺钵”系契丹语,汉译为“行营”、“行宫”。辽代契丹族皇帝与中原汉族皇帝不同,不是常年居住在京城,而是随季节、气候和水草的变化,四时迁徙,进行“春水”、“夏凉”、“秋山”、“坐冬”等活动。因此,形成了“春捺钵”、“夏捺钵”、“秋捺钵”、“冬捺钵”的制度。  |2 e0 N/ z  _% s& X

8 }: V) e* x) Z: f" Z  j- e  新发现的4处辽代“春捺钵”遗址分别位于吉林省乾安县赞字乡科铁公路线北的“花敖泡”南侧、让字镇藏字村北侧和正东位置以及地字村附近。乾安县文物管理所在遗址群发现了上千个土台基,最多一处发现土台基500余个,延续范围近4公里之长。土台基中有圆形、长方形,其中最大的圆形土台基直径长达30米、高约1.5米。考古工作者还在遗址群附近采集到大量的古钱币和陶、瓷片等物品,均为辽代文物。
$ r: c+ g$ v6 ]0 J! P; i# f/ Y; u) P+ Z  C9 @& q& N: w
  史载,辽代的“四时捺钵”中的“春捺钵”位于现在的吉林省境内,其他三时“捺钵”均分布在内蒙古自治区东部地区。根据这些依据,考古学家初步认定在乾安县发现的这些遗址为辽代皇帝“春捺钵”遗址群。
发表于 2010-2-5 12:11:24 | 显示全部楼层
在哪啊!我怎么不知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灵隐岛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灵异志

GMT+8, 2025-11-5 18:57

灵隐岛灵异社区

© Since 2006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