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加入灵隐岛
查看: 1642|回复: 1

中国儒家文化简史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1-21 14:50:3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已经很难描述儒家文化在春秋战国前是以什么样的形态存在了,不过可以肯定的是,在社会发展的同时,环境孕育着儒文化的雏形。只等待着适当的时间到来,就会开花结果。至于为什么这个社会环境能孕育出儒家文化而不是希腊文化,罗马文化,我除了能告诉你地理位置的不同外,也只能再告诉你这也许和史前文化也有说不清道不明的关系了。
    
    如同现在的商品总有一个品牌代言人一样,历史进行到春秋时,儒文化也挑选了一个文化理念代言人。于是孔夫子先生从课堂讲台走上了历史舞台。在大部份人的传统观念,孔夫子不过是一个弱不禁风的文绉绉小老头,不过非也。现在让我们这小部份人告诉你(真理是掌握在小部份人手中的,就如中国的财富分配一样),孔子身材魁伟,人高马大,是个彪形大汉(你要说他玉树临风我也没办法),人称“长人”。而且力大无穷,能举九鼎(怎么,不相信?不相信才对,当然是骗你的了,秦武王当年举一鼎就把自己给举到阴间去了)。不过孔子的确是力士,而且是家道正传,他老爸就是当年逼阳大战时力举城门的鲁国勇士,战斗英雄叔梁纥。不过好像他老爸不善长泡妞,据史记载66岁才找到一小老婆。年纪说出来男人肯定都要流口水,才二十岁。真是老牛吃嫩草,不行,这比喻太粗俗,压该是一树犁花压海棠。
    
    他老爸姓叔,可是他为什么不叫叔子而叫孔子,这问题可以解释一下:
    “叔”是排行,不是姓氏。孔子祖上是宋国贵族,所以孔子姓“子”。
    孔,是他的“氏”。
    孔子祖上“孔父嘉”遭宋国之乱被杀,家人逃到鲁国,以“孔”为氏。姓仍然是“子”。
    自秦之后,姓氏才开始混而不分。
    
    孔子家道贫寒,小时候什么脏活累活都干过,练出一个好身体。孔子先生喜欢的运动是“翘国门之关”,也就是单手举起城门上的大门栓。门栓合抱粗,重几十斤,估计现在的知识分子能举起来的没几个。丰富的职业给了孔子兄阅历的世情经验,“知礼”的兴趣以致他不像他老爸一样一辈子只吃力气饭。靠着自学,孔先生在牛背羊角的自然间,在仓库的保管品劳累间,在操作丧事,赞礼的悲喜间,提炼着人情世故,思虑着天地人伦。在他三十岁时,他明白了他后面几十年应该所做的事。
    
    孔子在我看来,最大的成就就是整理了先期在历史上比较杂乱的原始儒思想,让之形成一套整齐有形的学术体系,提出了两手观点:礼与仁。礼简单来说就是等级制度,非礼貌礼仪。礼的形成有助于社会的稳定,这是很明显而见的事,因为我还没看到任何不要规章制度的社会。仁就是道德情操,中国号称礼仪文明之邦,这和儒家的仁有很大的关系(不过号称自己是礼仪之邦,也等于骂别人是野族蛮夷,从这点上来说,也不太“仁”)。中国人的道德,有很大部份建之于上。
    
    孔子于儒学还有一大贡献就是为他的学生编定了几本教材:《诗》《书》《礼》《乐》《易》《春秋》,使得儒学以经书的方式承传。另外就是教授了一大批学生,使儒学的星星之火,漫延在中华大地的时空上。只等待着适当的时候引燃干柴列火。
    
    孔先生的儒学,利在守成而非开拓。所以在春秋战国时期,一直游离在国政君权之外。不过面包总是会有的,牛奶总是会有的,只要等待着,野百合也有春天。
    
    顺便解说一下什么叫“儒”:儒在当时其实是一种职业,在祭祀、葬礼、婚礼上当主持人,是为儒。孔子当时就从事着这么一种职业。后来“儒业”扩大到礼义啊,占卜啊,音乐啊,也就是什么六艺。再后就统称孔子一门为儒者,儒学。
    
    附几则孔先生小故事:
    孔先生游历江湖在宋国时,因宋国司马因“不仁”受到孔先生责难,便起杀心,孔先生的学生都催孔子快跑,孔先生说:“上天赐我圣德,奈之我何?”
    
    孔先生经蒲地,被当地人扣,双方不合,大打出手,不敌。迫之无奈逼盟不去卫国,于放之。上路即传向,去之卫。学生问:“难道俺们可以违背约定吗?”孔子却理直气状的说:“靠要狭达成的盟约,老天也不承认。”率众义无反顾去了卫国。
    
    有一人问孔子:“我有一老乡,为人正直,他老爸去偷了一只羊,他就去揭发,这算不算讲道德?”孔先生答道:“老子偷羊儿子应该隐瞒啊,怎么能去告发呢。隐瞒不说才叫正直。”
    于是后人受到启发,说“儿不可告父”,推而极之,是“民不可告官”。不合礼制也。
    
    其实“礼”与“仁”并没有错,而是在于实行到什么程度。不过,天下聪明人多的是,我们还是留给其它人来说,这不,过一百年多年,孟先生出场了。
    
    如说孔子是儒家文化集大成者,那孟子就是孔子思想的发扬者。他说出了很多孔子憋在心里说不出不能说不敢说的话。孟先生上场就很有气魄: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于世,舍我其谁也。不过由于本事太大,四十多岁还没找到工作。孟先生对于儒文化,重点就是推动了“仁”。在“仁字诀”的指导下,他说出了:“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对世袭制,孟子言:“君有大过则谏,反复之,不听,则易位”“君之视臣如草芥,则臣视君如寇仇。”以致朱元璋当上皇帝后看到这些话,大为恼火,言现之若在严办不可。不过在当时,孟先生的仁学总是没有什么市场,在一个群雄毕起,战火纷飞的年代,讲仁者,无异于自杀。梁惠王就不客气的对孟子说:“迂远而阔于事情”,打发走人。孟子之仁,道理虽好,不过却不现实。《吕氏春秋》说:“仁者能仁于人,而不能使人仁。义者能爱于人,而不能使人爱。是以知仁之不足以治天下也。”虽然你能对人仁义,但却不能指望别人也像你一样仁义。《吕氏春秋》看来很明白人性本恶的道理。所以,曾有算卦者给魏惠王算卦,魏惠王叫算卦者算算自己为人如何。算卦者说:“大王非常之仁。魏惠王大喜,问:“那算算我的功业大多”。算卦者说:“那只能亡国。”“为什么?”“因为人一旦仁义,就不忍诛杀,就会饶恕有过错的人。仁者大方,会奖赏没有功劳的人。有错不罚,无功却奖,亡国之因。谓之仁政亡国。”
    
    混世不如意,稷下有学宫。孟先生带着自己的行囊,再次异乡的旅途。不过,在笺石星饭的岁月里,骤山骤水的行程中,孟先生恐怕做梦也没想到在未来的客乡里,自己会培育出另一个儒家大宗-------荀子。
    
    荀子不同于孔孟的是,并无多少从政理想,一生都安于搞他的学术研究。早年在稷下学宫留学后,就去了楚国兰陵,终老于此。如果说孟子是发扬了孔子的仁,那荀子就是发扬了孔子的礼。孔子说“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荀子则说:“从道不从君,从义不从父。”不同于孔孟的性善论,荀子更多的认为“人性本恶”,于是提出一手礼,一手法,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基于此,爱开玩笑的历史,就把法家的集大成者------韩非子,安排成了荀子的学生。
    
    荀子思想肯定“天行有常(规律),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即肯定自然界的运行法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并提出了“制天命而用之”的人定胜天的思想。政治上,他主张礼治法治并用。一方面仍很重视“王道”,提倡“礼义”;同时主张“法后王”,同意武力兼并天下,用法禁、刑赏治理国家。所以他的一些思想又为法家所汲取。在人性问题上,他针对孟子“性善论”提出“性恶论”,认为人性本来是恶的,“其善者伪也”,即经过后天改造才变善。这本身仍是唯心主义的。但他特别强调后天学习的重要性,反对“生而知之”的先验论是具有进步意义的。他认为人的知识、品德不是天赋的,是后天经过礼义教化、学习改造获得的。他写《劝学》就是为了勉励人们努力学习,“积善成德”,成为有知识有修养的人。
    
    
    综上所述,儒文化在春秋战国时代,发展成了一门独立的显学。我们不妨把这一时期的儒学称之为原始儒学。这一时期的儒学,新兴而蓬勃,初成而纯正,学明而致远。可以说是儒文化的一个本性期,学人都还保有着自己的思想自由,言论自由。有论则发,有兴则尽。原始儒学还存留着轻君贵民,重仁薄权,知优则仕的一些思想。孟子说:“士之仕,犹农夫之耕。”荀子的“从道不从君“比之孔子的“以道事君”则更进一步。儒文化肯定着知识分子的参政议政,甚至是改政的权利。更旗帜鲜明的指出儒者并不是为君主服务,而是为本身的儒家理念而奋争。这大大有别于后期的被用作当统治工具使的儒文化。春秋战国这一段中国思想史上最为自由奔放的时期,为儒文化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可以说,知识分子生在那个年代,是幸运的,纵观中华五千年思想黑暗的历史,只有这短短的一瞬间如闪电划过黑夜,启发着智慧的光芒。孟子见一国之君之不顺,可言:“望之不似人君”,现在可以吗?颜蜀见齐宣王,敢直呼其名“王前”,现在可以吗?君王礼之有差,就敢拨剑相向,现在有这个勇气吗?不得不承认,在某些方面,我们还不如这些2000多年前的古人。他们有着选择的自由,有言论的自由,有思想的自由,有迁徒的自由,有结社的自由。他们敢作敢为,敢作敢当。不奴言拍马,不低首哈腰。人们尊守着做人的尊严,保持着个人的独立,坚持着自我设定并公之于众的原则,履行着自己所笃信的主张。虽是春秋战国之乱世,却是自由思想之华章。
    
    但儒学作为一种哲学来说,也有外评不佳。尼采曾说:“中国的孔儒哲学是庸俗的道德把戏,黑格尔甚至认为所谓的中国哲学并不是真正的哲学,在世界哲学史上无足轻足。孔子哲学只是一种道德哲学,一种常识道德,这样的道德哲学在那个民族都能找到。儒学里很少提到“人是什么,人从何处来,将去之何处”这样的终极关怀问题,而操心的都是现实生活的生存状态。儒者都是些实际的世间智者。撇开民族的情绪,不得不承认这些夷族蛮人说得很有道理。
    
    世道烟云,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儒家到了秦始皇的手中,遭到了一记重创------腰斩。谁叫韩非子说出“儒以文乱法,侠以武犯禁”这样的话呢,奉行法家主义的始皇帝,怎么能理受得儒生淳于越当庭政批呢?于是在李斯的建议下,轰轰烈烈的兴起了一场古典文化大革命。
    
    其实这也是环境改变的使然,从周朝的分封制过渡到秦朝的集权制,知识分子们已经不可能再像从前一样随意评议时政,扰乱朝纲。秦始皇清醒的认识到,暴力产生的政权,必须靠着暴力维护。要有一个稳定的社会环境,必不能让儒生们再“各以其学议之,入则心非,出则巷议,非主以为名,异趣以为高,率群下以造谤……”于是,该焚的焚,该坑的坑,这样一来,不光是儒生,中国的知识分子都变得老实多了。
    
    当然,看到这里你也别骂始皇帝混蛋,其实一切也不过出去政治需要,某某人不是还曾说过吗“别人骂我们是秦始皇,我承认,不过我要补充,你骂得还不够”
    
    另外有一点特别提醒大家的是-----焚书坑儒也罢了,李斯这家伙在这里还开了一个不好的
    头,也就是“以吏为师”,给眼睛不太好的同志提醒一下,不是“以史为师”,而是以“以吏为师”。当官的也许懂得法规,但未必会思想。再说了,当官能有几个能懂法规?在中国这样一个严重人治的社会里,我怀疑绝大部份都不懂,稍懂一点的,也拿着法规去干犯法的事去了。不过古人有云“思想诚可贵,法规价更高,若为当官故,两者皆可抛”。虽不会思想不懂法规,但当官的却有权利去扭曲,阉割思想,支配思想。于是,历史到了这一步,某些方面就发生了质的变化。
    
    
    在这里,让我们把历史的眼光转向汉朝,先来看看刘邦对儒学的态度。实话实说,历史的记录里刘邦对儒生可以说没什么好感,往儒生的帽子里撒尿也就是他的光荣事迹,但这并不造成他在政治上感情用事。也许是吸取了前秦暴政灭亡的教训,刘邦的治国方略已从法家向儒家靠近。谋士陆贾写了《新语》一书,认为秦朝“不仁义”,“用刑太极”,以致夭折。应该轻徭薄税,休养生息,对知识分子嘛,也不要管得太严,可以宽松的,就睁只眼闭只眼。而儒生叔孙通治定朝礼整治礼议取得的好效果,更让刘邦直接的体会到了“做皇帝的风光”。
    
    既然尝到了好甜头,谁不愿意继续呢?公元前140年,汉武帝刘彻正式采用了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全国大兴儒家教育,兴办太学,设五经博士,建立博士子弟优选官制
    
    其实这时候的儒学,已经和前面我们提到的原始儒学已经面目皆非。现在的“新儒学”,已经掺进了更多的法家思想,因为统治者明白,治国治家,法家为家。不过法家一是名声太不好听,二是不得人心,所以俺们就来给他披上一件儒家外套,瞧,仁义礼智信,漂亮又美丽,多好!儒家的“仁义”为核心的政治观与道德观,为统治者提供了一套专制的理论基础。而“天人相与”、“君权神授”则又声明了统治者的合法性与长期性。再者“三纲五常(三纲为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五常为仁义礼智信)为政体提供了有效保障。如此多用,何乐不为?
    
    如果说在秦朝时儒学受到了腰斩,那在汉代,儒学无疑是受到了强奸。后世后代,无非是翻新花样的轮奸罢了。所以,知识分子儒家化,就意味着知识分子奴才化。因为儒学本身,已是被统治阶级利用改造,熊十力说得好:“自汉代以迄清世,天下学术号为一出于儒,而实则上下相习,皆以尊孔之名而行诬孔之实。”自此中国人,深受口是心非之害。而汉宣帝的太子非议用刑太深,提出宜用儒生,汉宣帝则更是说得明白无比:“汉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杂之,奈何纯任德教,用周政乎?且俗儒不达时宜,好是古非今,使人眩于名实,不知所守,何足委任?”
    
    从此"儒学"成为"儒教",中国文化暗中已是大一统-----思想自由、学术自由已成昨日黄花;中国知识分子只有读经一条独木桥可走!这件事的直接后果是抑制了读书人独立思考的冲动与可能性,遮蔽了人性中至为高贵的自由精神,以一种毫不宽容、攻乎异端的文化霸权姿态斫丧着思考者的理性和想象力,把民族推向愚昧的深渊,统治者赖此有了控制思想、以思想定罪的理论依据。进一步说,中华民族从文化角度看,有了一个丑陋的逻辑--天是有意志的,道是永恒的(董仲舒:"天不变,道亦不变");一切真理已在儒学经典中完成,异端邪说等同于旁门左道;文人的前途(乃至于国人的前途)在于做官,做官就要读书,读书就要读圣贤书,圣贤书就是所谓"六艺之科、孔子之术",除此之外,生活再无别的意义。
      董仲舒继商鞅、李斯之后,又一次断送了中华民族或可能有的另外一种前途,将中国推上了苍白而又单调的狭路。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自董仲舒后,中国再无迥异于中央集权的国家管理模式出现;以至于与世界文明发生无可避免的碰撞时,我们只能像个盲人或小丑一样的被动的应付。
    
    
    
    董仲舒在对策中提出了五项重大建议:?
      (1)建立明堂礼制,约束贵族行为;(2)建立培养官吏的国家太学,从民间选贤良,为平民知识分子开辟通仕之途;?(3)提出一套天人学说,用以约束警策皇帝;(4)限制豪民占田,节制土地兼并;(5)以儒家经典统一政治思想,建立国家主流意识形态。
    
    不过,也有敢于起来反抗强奸的人,“独尊儒术”也为儒家知识份子带来了议政自信心的增强,士人阶层壮大。西汉末年的儒家知识份子已开始借用“五德终始论”,要求实施“禅让制”。 儒家知识份子眭孟上书禅让,杀!,儒家知识份子盖宽饶上书禅让步,杀!毕竟不离那战国风云的年代才300年,儒生们还有着那未曾完全驯化的血,在东汉的最后年代,儒生的血在烧。
    
    我们知道,由于秦始皇先生的焚书坑儒,儒学已是被弄得只能偷偷摸摸的口头相授,这种口头相授传下来的儒学,由于是由秦汉通用的隶书记载,被称之为“今经文”。我们的“经学大师”董仲舒,就是为此为底本,再加上法家,墨家,阴阳家而弄出他的“新儒学”。
    
    可想而知,这种口传儒学与孔孟时的儒学相比,不知道已经变形成什么样。每个人都可以把自己心里想的添加去,把不合我意的删下来。如此一来,“原始儒学”岂不绝种乎?也是天不绝儒学,汉武帝末年,就在天下儒生痛心悸首彻底绝望时,晴天霹雳一声响,六月飞雪映红阳。有人在孔子旧宅的墙壁夹层中发现了包括《尚书》《论语》在内的一大批儒家经典,原是孔子第九代孙孔鲋所藏。全由六国时期的蝌蚪文书写,我们不妨称之为“古文经”。于是乎,一些有胆有识的儒家知识份子,拾起这从墙缝里拣来的武器,向“新儒学”挑战。
    
    以桓谭、王充为首的儒生,站在复兴“原始儒学”的立场上,猛抨被统治者官方化,权力化的“新儒学”,大反“怪力乱神”。桓谭因一再上书请禁谶纬,差点被处死。后来的王充也是辞官走人。
    
    从东汉中后期开始,因“原始儒学”的复兴,一些在朝知识份子的御用文人色彩渐渐淡化,取而代之的是“以天下为已任”的自信,王符写了《潜夫论》,仲长统写了〈昌言〉,崔是(“是”上面还有一个宝盖头,五笔打不出来)写了〈政论〉,荀悦的〈申鉴〉而赵壹的《刺世疾邪赋》则代表了当时儒家知识份子的心声。
    
    这一股复兴势力延续了数百年,无论是在反对“新儒学”,还是反对宦官擅权和外戚干政的斗争中,它都起到了核心作用。不过,只可惜结局不怎么好,东汉桓、灵二帝时期发生的党锢事件,被监禁,被杀,被流放的儒生达千余人之多。这次“儒学复兴”运动,不过是在一潭将成死水的水中扔下了一块石头,荡起一些波澜而已。随着又一个乱世的到来,儒学与儒学知识份子,又等待着另一轮的强奸。(未完待续)
    
    对文化,艺术,人文社科感兴趣者可加群号15309182进行交流。
    本群为思想交流群,推荐好书,分享资源。
    
    ===========================================================
    
    中国儒家文化间史(唐宋元明清篇)
    
    
    昏然睡醒人间梦,一灯如豆好著书。 :)
    
    
    隋唐时期,值得重点一提的就是科举制度的产生。杨坚所初创,并在唐王朝所发展完善的科举制度,影响了中国一千三百年之久。科举制度的产生,打破了魏晋时期的九品中正制选官制度,使得贫寒子弟也有可能通过此途走上仕途。当然,在唐王朝,科举制度的完备更多是出于一种政治需用,特别是在唐初期,通过主持科举,掌控了人材的动向,更以相抗衡依然势力强劲的门阀士族。这一点,在李世民执政后不久就修改《氏族志》上就可以看过。
    
    《氏族志》不仅是一部贵族的名册录,更是一本贵族的权力谱。书里明确规定了门阀制度的巨大权力,是贵族限制君权的一把利剑。李世民修《氏族志》,目的可以说有三:一是安抚士族,稳定人心,二是保障了皇权。三是通过加入了一些有功之臣的族姓,为以后打压这些特权阶层,埋下了伏笔。
    
    但实行科举制之初,却受到不少传统士大夫的抵触。以前是生下来就可做官,现在却要苦读诗书通过考试。所以在实际操作中,不少贵族直接就走后门了,依旧靠着家庭背景与政治地位来做官。而且就算是参加考试,在经过“贡选”这一关时,拥有钱权的贵族的机会明摆着就要大上很多。但李世民毕竟是有魄力的君王,一边在加强科举的完善,另一边就直接因才纳人。平民知识份子只要能力,就直接安插上来,如我们熟知的魏征等人就是这样提上来的。
    长此下去,效果卓然,传统士大夫的势力逐渐缩小。
    
    下面我们来谈一谈唐朝时的教育情况。
    
    随着战乱的结束,天下一统。休养生息,国力上升。曾经萎缩的教育事业,又开始慢慢兴旺了起来。各州有州学,各县有县学。首都长安更有三个高等教育机构:开放于低级官员或平民的“国子监”;开放于普通贵族的“弘文馆”;隶属于皇太子主办的高级贵族大学“崇文馆”。
    学校所用教科收,只限于儒家的“五经”,并且是由孔颖达重新注解过的“五经正义”(也称为九经),以此为标准统一。于是,儒家学派的思想领域再次缩小。学生只须研习弄懂九经中任何一经,便可由唐政府授予官职。
    
    教育发达,科举发达,科举中榜及第,便成了儒家知识份子的最高目标。聪明才智人士为了从这一条窄窄的缝隙里进入政府,不得不把精力全消磨在“九经”上。如此,思想一统,李世民终可高兴的说:“天下英雄都被我装到口袋里了”。
    
    
    顺便说一句,修改了《氏族志》的,除了李世明,还有武则天。武则天一登基便下令改《氏族志》为《姓氏录》,规定“皇朝得五品官者,皆升士流”,更以打击贵族知识份子。
    
    唐朝时期,除了值得一书的科举制度处,便是韩愈、柳宗元为首为掀起的“古文复兴运动”了。儒学复兴是从唐中叶啖助、赵匡和陆质对《春秋》的探索及其对经学传统方法的突破上开始的。《新唐书•啖助传》载:“大历时,助、匡、质以《春秋》,施士丏以《诗》,仲子陵、袁彝、韦彤、韦苣以《礼》,蔡广成以《易》,强蒙以《论语》,皆自名其学”这里的“自名其学”,说明了中唐以后,有一部分儒家开始突破传统经学的束缚,用自己的思想、观点来理解儒学。
    
    佛教的传入与道教的兴起,改变和影响了中国古代的学术结构与知识体系。魏晋隋唐以来,佛道之学演化为一股在中国文化史上有巨大影响的新兴学术思潮,儒学的地位受到了严重的动摇。在这个严峻的事实面前,如何挽救日益衰落的儒学地位,对应佛道两家特别是佛教的挑战,便成为儒家学者迫切需要解决的时代课题,也是完成儒学复兴的一个重大学术问题和理论问题。于是韩愈顺热而出。韩愈在儒学方面最大的贡献就是为儒学构建了一个“道统”。在《原道》中,韩愈说:
    
    曰:斯道也,何道也?曰:斯吾所谓道也,非向所谓老与佛之道也。尧以是传之舜,舜以是传之禹,禹以是传之汤,汤以是传之文、武、周公,文、武、周公以是传之孔子,孔子传之孟轲。轲之死,不得其传焉。
    
    韩愈构建这个虚拟的道统,以便用来与佛教法统相抗衡。这样,韩愈就否定了两汉经学在传承孔孟道统方面的意义和地位,同时也表明了自己将要继承儒家道统、复兴儒学的文化使命。同时,韩愈又撰写了《师说》一文,对儒家的师生关系作了阐述,指明了其重要性。为了宣扬儒学之道,韩愈又对佛道思想和六朝以来盛行的骈体文给予了猛烈的批判,因而与柳宗元等人发起了古文运动,使文章成为传播儒学的新途径。 经过韩愈的努力,古文运动在晚唐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一直持续到北宋。韩愈的道统论和古文运动,表达了唐宋之际儒学复兴的时代要求,对宋代学术思潮的勃兴产生了很大影响,由此引发了一场深刻的学术变革。它突破了儒学的作用和意义,促使许多知识分子把注意力转移到儒学上来,影响到学风的转变。
    
    说到儒家文化,宋朝绝对是它的一个成熟期。科举制度创立发展完善于唐代,但到了宋朝才真正做到。宋朝每科的所取人数通常为唐代十倍以上,并且考试制度严密,实行“弥封制”与“誉录制”,使作弊现象大为减少。贵贱同平,很多平民子弟通过科举入政,著名的如有欧阳修、梅尧臣、苏氏父子、黄庭坚等。科举制度久日久远,已深入人心。不同于隋唐的是,宋朝政府更认识到了儒家文化对维持社会稳定的作用,于是更为注重对儒家文化的宣传、教育,恢复儒学的绝对正统地位。在科举的考试内容上,几乎全是儒家一统。取消了隋唐以来的诗赋、策论,立论必须依据儒家经典,在教育上也是作为国家基本政策来抓,达到了有史以来最为发达的程度。对待知识份子,也比较宽容自由,宋政府本身也是“重文轻武”。
    
    宋朝的藏书机构也很发达,国立图书馆为崇文院,下有“昭文馆”、“集贤殿”、“史馆”,“崇文院秘阁”。 昭文馆负责搜集和保管图书,集贤殿负责对藏书校正,史馆负责搜集史料和编写史书,崇文院秘阁负责保藏珍贵书籍与字画。但崇文院的最大贡献,则是编写了四部大头著作:《太平御览》《太平广记》《文苑英华》《册府元龟》,延续了文化的传播与传成。还值得一提的是宋朝时期的印刷术在民间大规模普及,这些外在的条件都为儒学的发展提供了条件。
    
    1043年,面对国弊政害,范仲淹发起了庆历新政,失败。,王安石接过重任,发起了举动更为彻底的政治改革。并引起了宋朝知识份子的党派支持:以王安石为领袖支持新法的新党;以司马光为领袖反对新法的旧党。王安石没有力量把反对新法的旧党全部赶出政府,无法像商鞅一样得到强力支持以行作为,皇帝赵顼无法跳出宋国立朝传统,只能把反对派贬出中央下放到地方。但问题就出在这上面,新党的改革,必须要靠地方政府来执行。而现在却是由反对派来执行改革,结局可想而知。
    
    宋代儒学的发展高峰,就是“理学”的出现,理学家周敦颐首先喊出了口号“文以载道”。而后继而来的程颢程颐兄弟,以及他们的传人,理学集大成者朱熹,更是个中代表。
    
    程颐是党派之争中的洛党领袖,也是“理学”开创者,师从唯心论哲学家周敦颐.加之所吸引的一些佛家学派和道家学派的思想,而形成他所提倡的理学。这些学说,到了朱熹手里,更进一步被他光大发扬。
    
    以前我们常提及五经(诗,书,礼,易,春秋),朱熹把《论语》《孟子》及礼记中的两篇《大学》《中庸》合订一本,称之为四书。
    
    理学压制性灵感情,“存天理灭人欲”这口号听起来就有点吓人。而且对待妇女的贞操问题上,非常严厉。范仲淹的母亲在范仲淹父亲死后即行再嫁,无人轻视,但在程颐后,则重视起了贞切问题。曾有人问他:“寡妇贫苦无依,能不能再嫁?”程颐断然说道:“绝对不能,有些人怕冻死饿死,才用饥寒作借口。饿死事小,失节事大。”理学的一大特质就是对于牺牲别人的生命财产幸福,无不十分慷慨激昂,鲁迅总结说是“吃人的礼教产生”。理学行使到实际生活当中,一大弊端就是道德标准之高与现实行为脱节。因为要求高,更导致国人的言行不符,己做不到高要求,却施之于别人身上以达自己私利。理学之害,可以说是从精神上毒化了国人,性情上催残了国人,更容易生成一个小人社会体系,不讲道德(因为道德太高谁也达到不了)只求私利,不为大义只唯小利,不求公正只维已存。
    
    不过平心而论,宋之理学,儒家人士还是行之有正,但发展于后,却是培育出来所谓的“假道学”居多。
    
    朱熹一生著述讲学不辍,慢慢形成了较大的影响。但却更让他名扬天下。慕名而来听学者日渐增多,信者日众,逐形成一学派。反对派以“组党结社”为名,称之为“伪学逆党”,请求皇帝处死。皇帝从宽处理,撤官灭学。但六年后又行开禁,理学依然传之甚广,受之甚众。更因为理学家把持了国家考试大权,知识份子更是被围圈而入。
    
    附朱熹诗三首:
    
    春日
    胜日寻芳泗水边,
    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
    万紫千红总是春。
    
    观书有感
    半亩方塘一鉴开,
    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兰
    漫种秋兰四五茎,
    疏帘底事太关情?
    可能不作凉风计,
    护得幽香到晚清。
    
    顺便说一句,爱国英雄文天祥是朱熹的第三代弟子,《正气歌》,《过零丁洋》人皆闻之。也曾说出:“节,不必为君守,当为江山社稷守,为自身守”的壮言。
    
    宋朝时期的儒家文化发展,总结有如下:
    
    1儒学主体地位的确立,儒学道统最终得到了确立。儒家道统自韩愈提出之后,在宋代得到了儒家学者的普遍认同和赞许。从宋学诸派到南宋朱熹、张轼和陆九渊等,无不提倡“道统”。
    
    2经学重新获得了新生。六经是儒家经学的核心,宋儒摆脱了汉唐章句之学的束缚,直探经旨本源。经学是宋代学术思想的核心,在儒学中一直处于群学之首、万学之源的特殊地位。正是宋儒这种新的研经方法,使宋代经学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峰。据《宋史•艺文志》记载,宋代的经学著作达1304部之多,其中尤以《春秋》学和《易》学著作为多,分别为240部和213部。这些著作反映了宋代学术界对儒家经典的重视,并从这些经典中恢复了原始儒学的开放性和生命力,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儒学已成为两宋时期中国学术的主体。
    
    3儒学最终完成了哲学化和伦理化的过程。宋儒在探索儒学的过程中,主要以心性义理阐发儒经,从而形成了所谓的“义理之学”。周敦颐“濂溪学”、邵雍“象数学”、张载“关学”、二程“理学”、王安石“新学”、司马光“朔学”、朱熹“理学”、陆九渊“心学”等,对宇宙本体论和心性论进行了广泛的探讨,从而最终完成了儒学的哲学化和伦理化。
    
     4“经世致用”的精神得到了倡扬与复活,逐渐形成“以学治己”、“以学治人”、“以学治天下”的人格风范和内心精神世界。
    
    
    元朝,是中国知识份子的一个被放逐时期,汉人地位下降,第一等为蒙古人,二等为西夏人与西域各族人士,三等为契丹、女真,及少数北方汉人,四等为南方汉人。读书人的作官之路科考也被废止,虽在1313年又恢复,但分人放榜,蒙汉难易的现象继续歧视着汉族知识份子。儒家文化在这一时期并无甚大发展,儒家知识份子的精力全发泄在杂耍剧场里的元曲上去了。
    
    忽必烈去,朱元璋来。这个中国历史上极度专制的封建政权,开始了一个中华文明的黑暗时代。明朝统治的三百年,是愚昧的三百年,是退化的三百年,它对中国及中国人人性的伤害,触远极深。
    
    我们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论述。
    
    1对人权的摧残。
    稍稍有些理性人,都会认识到对人性的蹂躏,那怕是对个人的蹂躏,无疑也是对人类整体的犯罪。但在一个只有皇权思想的社会里,又怎么会存在这样的认识呢?明朝时期,大规模的建立起摧残人权的的政务机构,诏狱系统成立。在政府正规的司法系统外,先是创立了锦衣卫,而后又创立了东厂,西厂,内厂。
    
    锦衣卫完全脱离司法控制,认定罪犯后,就逮捕拷打,逼出口供,然后内部处决。就是这样的一个非理性机构,朱氏家族都认为还有理性存在。已是发展出更为恐怖暴力的特务机构。全国布满了秘密警察,任何蛛丝马迹,一举一动,早上发生晚上就可至皇帝耳朵。
    
    另一种直接对人权进行摧残的,就是廷杖。所谓廷仗,就是在大庭广众之下,对罪人用木棍对进行拷打。上自宰相,下至平民,无人能于幸免。施刑时,宦官高坐中央监刑,其他政府官员陪坐两旁。宣判诏书后,即被伏倒在地,用麻布从肩绑住,使之不能转动。再把双足捆绑,四方拉定,只露出臀部腿部。击打时,受刑人痛苦难忍,大声哀号,头脑撞地,尘灰满口,胡须全部磨脱,惨不忍睹。至于其它内部酷刑,更是令人发指。这一套,朱元璋用来对付全体中国人。
    
    而在英国,却颁布了《大宪章》,保障人权,非经过法院审讯,对人民不得逮捕监禁。
    2绝对专制体制的完成
    封建社会发展到明朝,已到极致。绝对专制体制,由此形成。在政府机构上,进化形成到极权顶峰。
    
    同在英国,建立起国会,约束君主权力。
    
    3文字狱
    我不知道在其它国家是否有这种现象,但即使有,恐怕也难以与我国相比。所以,我认为这是我国国粹。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像中国一样如此惧怕老百姓言论写作思考的权利,过去是,现在是,将来是不是,我不知道,所以我们还是谈论明朝。朱元璋出身卑微,做了帝王后心里估计有些扭曲。所以看到有些文字时,要比一般人更多玩味。须知文字的解释不在于客观的表达,而在于当权人物的主观认定。如此一来,国人又背负了一个文字的十字架。
    
    浙江府学教授林元亮,奏章上有“作则垂宪”,处斩;北平府学赵伯彦,奏章上有“仪则天下”,处斩;桂林府学蒋质,奏章上有“建中作则”,处斩;则本是则,无奈朱元璋要想成“贼”,讽刺他曾做过小偷。许元奏章上有“体士法坤,藻失太平”,但朱元璋要想成法坤为“发髡”,藻失为“早失”,意为讽刺他曾当过和尚,早失太平,这谁也没有办法。许元又成为一个刀下鬼。运气好的当为杭州府学徐一X(抱欠这个字打不出),他的贺表里有“光天之下,天生圣人,为世作则”一句,光者秃子,生者僧也,则者贼也,朱元璋读过后,也怀疑自己是否多虑,于是饶了他一命。
    
    同在西方,却已是进入文艺复兴,挣脱了中世纪黑暗的枷锁,进入了一个光明的时代。
    
    以上所说,就是儒家文化发展到明朝时期的政治社会背景,明朝时期,我们主要说一下八股文、明朝学制对儒家文化的影响及王阳明的学说。
    
    历史发展到明朝,知识份子的进仕之路已唯有科举一条,而这华山一条路,却是越走越窄。朱元璋规定考试范围只以四书五经为限,四书五经又以朱熹所注解的为限,试卷格式也有规定。到朱棣时,又进一步加以约束,只以八股文为范。
    
    我没做过八股文,不知道做起来是怎么回事,但根据资料,解释是一篇文章中不多不少包括八股。一股即两个或者四个完整的句子。形式严格,不能改变,稍稍一动,就不是八股。但八股文的严厉更是体现在精神方面。按规定,写八股文,不能发挥自己意见,只能有儒家圣人的语言,看起来道貌岸然,实际上空洞无一物。实际上就是严厉禁止个人独立的思想,自由的意志。
    
    于是,无数的读书人都走入了这条异化的道路,不仅之于顺从,更与之融为一体。本应该是大哭大悲的事,却被弄成了大喜大乐,世情之荒唐,让人叹息!从此中国人,绝大多数已不是思想的主人,而是成为思想的奴隶。国歌中曾唱道:“起来,不愿意做奴隶的人们”。如果思想不自由,奴隶起来了还是奴隶。
    
    八股文已是悲哀,学制更是哀上加哀。明朝教育完全官办,纯粹是培养奴隶的基地,这里举些例子以论:
    学生上课时无椅子,全部站着听。有不懂的问题问老师,必须跪下听解。
    违反了校规,就得打屁股,重者就充军。宋纳升得朱元璋赏识,执行起规定来异常认真,许多犯规学生活生生被饿死,还有些学生不堪学业重负上吊自杀。
    学生不准擅入学校厨房,不准品论学校伙食,不准在宿舍里唱歌、喝酒;不准穿其它衣服;不准在吃饭时喧哗;不准……
    当然也有反抗的,赵麟就为其中之一。曾因繁重的学习压力和严酷的校规,贴出一个大字报。事发不久,就被棒打一百,充军发配云南。但此事被朱元璋知道了,于是一声令下,砍头挂于校门前示众。并对学生训话如下:
    
    今后学规严紧,若无籍之徒,敢有似前贴没头贴子诽谤师长的,许诸人出首,或绑缚将来,赏大银两个。若先前贴了票子,有知道的,或出首,或绑缚将来呵,也一般赏他大银两。将那犯人凌迟了枭令在监前,全家抄没,人口迁发烟瘴地面。
    钦此。
    
    ------------------------------------------愚民向来不与暴力分割。
    
    儒学在明代,也出了一个宗师级人物,这就是王阳明。理学从宋时的身体力行,已成为了现在的满嘴仁义道德,一肚子男盗女娼。面对这种情况,王阳明的“心学”发展了起来。王阳明的学说承传于陆九渊的“心即理”学说,大致说来包括两方面:一个是致良知,另一个是知合一。致良知就是实行心理上的自觉,既然知道了这个道理,就要去实行这个道理。而实行这个道理,就是知合一。仅知道道理而不去实行,就不是真正的知道。
    王阳明的学说对于儒家文化的发展,起了深远的影响。虽然他本人一生不顺,屡受打击,但在中国文化史上,却留下了自己伟岸的一页。
    王阳明的心学后期渐入空幻渐界,逐转衰弱。
    
    
    清朝,是我们要来叙述的最后一个朝代,儒家文化的发展,并没有因满人的入侵而败落,相反,在康乾盛世,又得了复兴,这当然也有政治的因素在里面。儒文化也成了满人治汉的一个武器。康熙亲自主编了《朱子大全》与《性理精义》,把朱程理学定为官学。儒学又有了回光返照时的神采。
    
    值得一提的还有清朝的文字狱,规模之大可创纪录。比较有名的有如下:
    刘正宗出诗集,张晋彦写序有“将明之材”。清政府认为此句诡谲难测,刘正宗绞死,张晋彦处斩。
    最大的文字狱庄廷珑的《明史》案。
    戴名世的《南山集》案。
    汪景祺的《西征随笔》案。
    查嗣庭的“维民所止”案。
    邹汝鲁的《河清颂》案。
    轰动一时的曾静案等等等………这个名单开下去,恐怕还要开很长。而文字狱所造成的影响,却深远莫及,国人的在严酷的环境里,那里还敢说什么真话,马屁精神一统天下。儒家知识份子,更是一头埋在古书里,两耳不管窗外事,潜心钻研,搞考据训诂工作去了。
    
    不过总还是有一些清醒的人,比如戴震,就大彻大悟道:“酷吏以法杀人,后儒以理杀人,浸浸乎舍法而论理,死矣,更无可救矣。颜元也说道:“千余年来,率天下入故纸中,耗尽身心气力,作弱人、病人、无用人者,皆晦庵(朱熹)为之也”,“程朱之道不熄,周孔之道不著。而袁枚却更为突进,对欺世盗名的的朱程理学,他大加鞭挞。对风行的经学考据,他嗤之以鼻。但个别人的呐喊,怎能抵得过众余人的强音?在大环境的逼迫下,到道光年间,我们连这个别人的呐喊也几乎不闻了。
    
    清代儒家知识份子,曾国藩也可一说,面对着声称“敢将孔孟横称妖,经史文章尽日烧”的太平天国洪秀全,曾国藩充分利用了儒文化向心力,来打赢这场可以说是文化形态上的战争。
    戊戍三杰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秉乖着儒家知识份子的良知道义,面对家国危难,也毅然挺身而出,救国难于水深火热之中。
    
    最后,我想用于成龙的一句话来作结尾:“经史子集千卷万本,无非仁义礼智;程朱理学滚瓜烂熟,无非天地良心。”读书至此,无话可说!
    
    
    至此,这一篇中国儒家文化间史,我想可以划上了句话了。虽然在清后,中国为正统的儒家知识份子已经断绝,但儒家的精神,却仍浸透在国人的灵魂当中。如何来面对这样一种深深影响了我们的文化?如何来面对文化传承的问题?如何发展自己的文化,又如何来协调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间的关系?若我这一篇小文,能让诸位对儒家文化有个大致了解,更能促使各位进行思考,其幸大矣。
    

    参考资料文献:《略论宋代学术史的时代特征》 韩毅:著
     《中国人史纲》 柏杨:著
     《中国儒生另类史》 沈戎:著
     《中国学术思想通史》 人民出版社
     《中国传统文化的陷阱》 端木赐良:著
发表于 2010-1-21 18:02:40 | 显示全部楼层
黄泉大哥,,我算是服了,,,你真是不发则已,一发惊人啊,,寡人再也不敢管你叫潜水帝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灵隐岛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灵异志

GMT+8, 2024-5-16 13:08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