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1,王兆相将军人称“黑狸虎”,剧说将军每临危难都能化险为夷,国民党士兵中皆传说:“王兆相每次遇到危险,他身后就跃出一只黑狸虎,把他背走啦。”
* @3 i8 Q) N3 G6 z D: G% ] X
! Y% e+ |: w* [5 u" J 2,罗云少将外号“铁脑壳”( Y4 D9 t0 f/ M f
! s0 Z+ w, u- o, H- y 湖南省邵阳县(今新邵县)人,1900年11月13日出生于邵阳县罗家坪一个贫苦农民家庭。1928年7月参加平江起义。同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红三军团四师排长、连长、营长、团长。在中央苏区历次反“围剿”斗争中,他主动承担艰巨任务,敢打敢拼,英勇顽强。率领连队参加攻打于都、安远、安福等战斗,每次都首先登城,被誉为“爬城将军”。1934年,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进入紧急关头,在江西广昌县境,他主动向军团长彭德怀请战,带领全连抗击敌人一个团的进攻,打退了敌人多次进攻,战斗持续了一天一夜,共歼敌700余人,缴获了一批枪支弹药和军用物资,创造了以少胜多的光辉战例。红四师树他为“模范连长”,红三军团授予他“战斗英雄”称号,中央军委授予他“三等红星奖章”一枚。长征时,他腿部负伤,拖着伤腿,拄着拐棍,克服了难以想象的艰难困苦,走完了二万五千里长征,胜利到达目的地。( y( v; n7 `8 G0 T
+ a; }) R9 Y3 v. e; N* j9 X5 T+ M0 A% J 1937年冬,任八路军暂编第一师三十团团长,率部参加晋西北王寨战斗,歼敌200余人,荣立大功一次。抗日战争中任八路军留守兵团教导第一旅一团副团长、团长。解放战争时期,任军分区副司令员、司令员等职。+ L5 P0 v1 @) f% t" R
& Z# r( F& z, u( y: G6 ]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先后任湖南衡阳军分区司令员、湖南省军区副司令员。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1968年11月在广州病逝,终年68岁。( N' E8 K# `! o* O
- r! M) |$ m: W- f1 o, l: B 胡耀邦曾在一份材料上批示:“罗克贵(即罗云)同志系井冈山时代的老同志,他作战很勇敢,素有‘铁脑壳‘的绰号”。; ]5 X& U8 ]6 F% V1 |
7 V; R+ g; H' N- s8 M* ?
3,杨国宇:"洋大人"。他是四川人个子矮,抗战时129师有人叫他四川锤子,他认为是骂人的话很不高兴,有人反其道而叫他"洋大人",就这么叫开了。80年代邓小平一次接见,有关领导向邓介绍到杨时,邓说:我认识,他是"洋大人"。
+ j1 a' O% X0 P; N. R% q; ?
6 @2 l: H1 B0 C1 ]& k 4,谢富治:"谢老转"。主要是文革中转的太快。
" _8 p$ c. A4 R+ b7 U% m m6 n8 D- l1 i
5,康志强:"康大肚子"。这应该算外号了。这是康讲话不注意,自己给自己定的。在南京海院时有几个小护士偷偷给他起了这么个外号,别人不知道,偶然让他听到很是生气,有次在近千人的男女军人参加的大会上,他狠狠批评了小护士给他起外号的事,可是在会上他粗话连篇,散会后有些男军人笑的肚子痛。海院的学员是全海军分配的,在海军中也就传开了。& `1 U- A3 J# e J/ C0 f: u
' y, l1 ~( Z' P3 | 6,刘昌毅:"刘拐子"。腿不太好。50年代有部电影,主人公就是依据他当年的斗争历史为素材塑造的。记得影片中应该是这个绰号。现在青岛的一些上点岁数的普通老人,问刘昌毅是谁,基本不知道,可一说"刘拐子",很多人知道这是北海舰队的刘司令。
# o5 }0 x2 D0 G& M" ]7 b* r9 l; R
7,赵北源:"赵胖子"。确实胖。他在非工作时间没有架子,和参谋干事的关系比较融洽。有时他自我称呼就叫胖子,开玩笑时偶尔叫"胖参谋长"也不生气。
2 q i* l" [5 Q7 G7 y% ?- {; u" L4 P5 W% m5 b
8,李作鹏因为能喝酒,被四野的人叫做“大烧锅”。
' z# v. I Y* z
5 g! q+ h3 E& G% y. a; \# I 9,张仁初将军的疯子外号可不是什么可炫耀的。那是在山东的一次战斗,将军不注意战术,“不怕牺牲”,虽然获胜却损失了很多长征骨干。当将军向罗帅“请功”时,被批评的话语。% o) o% ^0 v! ^8 j$ ?8 o
U2 p" `. s! b: T# Q# D+ y 当然也有另一说:他文化水平不高,可身经百战,打起仗来,眼珠子一瞪便不顾一切,不把敌人消灭绝不罢休,人们给他起了个绰号叫“张疯子”。
; d: y; O L/ }8 X/ Y. ~ ^2 W" ]% |' C* f
10,江燮元将军,人称“江黑子”。
- f. y' ^8 A1 i8 _% e2 B5 M1 E6 c5 a3 d( ~" h. s7 X/ ]- l f# y
11,刘亚楼将军,人称“雷公爷”。
, A- O) G4 T1 f& Y* v' `! u- W& k4 w/ ~" E
12,梁兴初将军,绰号“梁大牙”。少时曾打铁,又称“梁铁匠”。
; [2 p* r' W* _5 s
9 ~4 M0 ?: W& ? 13,罗瑞卿将军,戏呼“罗长子”。. o( B1 L! p9 v8 H5 D7 \. E$ R
0 J G. l6 u# C0 T
14,陶勇将军,陈毅元帅的三个虎将之一,有“拼命三郎”之美誉。, W+ D; F6 K' K% w/ A7 {8 u
" S" {; |( }% Z" O, G 15,孙毅将军,被毛泽东主席誉为"孙行者"、"孙胡子"7 Y- }5 y3 }2 v3 q+ i2 p9 q
Q! T6 s. t* _; H
16,罗文坊将军,曾被共和国老帅们誉为“九门提督”“!~开国大典之后,李克农在北京饭店专门为我们安全保卫人员设宴庆功,在会上周总理、李克农和一些老帅端着酒杯走到我面前时,有人说:来,跟‘九门提督’(当时北京老城墙共有九门)干杯!一时间,笑声、碰杯声、赞许声充满了宴会厅。从那以后,‘九门提督’的绰号就给我叫起来了。以后,每逢我到军委开会,一些老帅们还风趣地喊我‘九门提督’。”. ^+ |1 G- ]2 t
/ z* ^* I( R! V8 z 17,开国中将王近山,绰号“王疯子”。
3 J# q$ y4 }5 Y' ]0 U5 y; }9 `
, }: @ a7 _5 N1 h 18,开国中将万毅有一个文雅的绰号“酒窝将军”。; v( y/ t2 @+ ^6 h' l, u7 |
! o8 b4 \: T5 p1 b8 X 19,贺炳炎,绰号“贺小龙”,人称独臂将军。, Z9 a* I& S2 p) b7 ^
+ ]. _" {, ]& ] 20,开国中将皮定均:“皮猴子”,“皮老驴”,“皮老虎”。
4 f- j0 t& L; z# Y' U' H) x- H* x5 H' r# V. i
21,贺龙叫“贺胡子”;
2 D0 i4 L) {( P0 y; V, C
( X* L, J l+ J7 [! `: H, u 22,王震叫“王胡子”;7 Z7 ]. H& w+ x
+ d$ U8 M0 q5 o3 n1 Q4 B 23,许世友叫“许和尚”( B& }: b3 K' ~2 F+ r$ u% @4 H
$ r7 ]: G1 L- b( H 24,丁盛:“丁大胆”,腰斩7军;0 y3 B, g5 O$ U; R
4 f( d5 ~$ d3 i$ s/ q 25,周志坚:“周铁匠”;
, S3 U4 p8 A6 W( h2 k0 f5 `
0 C5 n6 z/ s0 u# m* _; @ 26,吴瑞林:“吴瘸子”。: e* h& J" X' u
" g2 |& [: O. x5 d, a6 r 27,李作鹏:李瞎子,海军大院里哪个小孩不听话,家长就会说“李瞎子来啦”,这时即使再跳皮的孩子也不敢作声了,呵呵。 W# O$ y, T+ D9 s2 C
& T7 X* G) [" t: f) h4 A
$ d! V$ X) g' g- [& c
28,吴法宪:吴胖子
9 F2 W) J% ]% i, l( w4 N' p! R% b5 }& J; l7 [5 [$ e4 B
29,詹才芳:“斋公”;
) _! s) R' l. }0 A- I$ T" e
, T k6 n. r) G 30,韩先楚:“好战分子”;旋风将军: d0 _, Q) V( ^! b8 u a
" ]7 a$ V ^7 L* n7 `. @
31,谭震林:“谭老板”;
$ H% ~5 \5 c/ I4 x. d8 X5 S# y3 v* I: e; v
32,胡炳云:“胡老大”。
6 J |: u) K1 z* E9 n. g' A3 C1 f p8 @; I! N* Y. C4 y9 Y
33,齐钉根将军,人称“齐猛子”。
6 d: v H$ A* ~, h) [
. n; S' C" W- t! b, V8 I9 Y 34,龙书金将军,人称“短臂将军”。4 D$ u G0 Q' F( G
; W+ w" w. Y3 H& A3 O2 r0 c, q5 d
35,原安徽省副省长杨效椿:外号“老杨头”; v1 ?. d# e4 l1 m: q
- T& W. }+ f$ W9 o3 V( B8 c& r
杨效椿曾任新四军4支队江北游击纵队新8团政委,1940年新四军2师6旅18团政治处主任,1941年新四军2师6旅淮南独立团政委,1945年新四军2师6旅副政委,1946年华东军区淮南支队司令员,1947年5月华东军区江淮军区第4分区司令员,1948年华东军区皖北军区巢湖军分区政委,建国后任安徽省合肥市市委书记兼政协主席,省委常委,安徽省革委会副主任,安徽省副省长,于76年10月3日逝世。 c3 H/ S n, c. G
5 ]- z+ \: W/ M3 ~' w; ^# J/ i
外号“老杨头”的来历:44年伪军师长沈均儒的部队被杨效椿所部达垮后,新四军的《新民主报》刊登战斗捷报中,称沈均儒为“沈梢子”,沈均儒得知后恼羞成怒称杨效椿为“老羊头”,此事传开后,大家把“羊”改为“杨”,称杨效椿为“老杨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