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09-11-11 23:26:09
|
显示全部楼层
北京神秘医话————那是一种对生命新的解读,一切如灵异般美妙,向你展现一个中医与灵异的世界1 q9 k/ F0 S6 S& Y
第四章——惊
$ A# M( } C+ \3 s/ x! t 当年我的太师爷医术非常高超,据说他自幼就是个学医的天才,不但对黄帝内经、伤寒论等书有极高的造诣,还熟悉后世医家的各类医书。5 V6 N, O; x. D7 C4 v1 Y8 W1 Z+ V
; D9 b5 h2 Q: B+ ? 太师爷十九岁时拜了当时京城的一位著名医家为师,这位医家对金元四大家的医术都很有了解,据说这位大师的祖上曾是朱丹溪的弟子,故此太师爷又对补阴派的理论有了一套新的认识,太师爷出师后边行医边继续研究医术。/ c u" e7 {2 ~+ n& i
( i3 g6 l3 B1 t9 n
数年后,他便旁通了攻邪派、补中派、清凉派等三家的医术思想,医术更是大进。又过了几年,太师爷便名声大震。2 |7 ~& v, i! f; h/ t8 U
0 R: {& k- p9 Z* A: u: l. b. w
就在太师爷成名后不久,突然接到了他师父给他的急信,说是他师父患了绝症,将不久于人世,请他去见最后一遍。: r r6 Y, e$ H8 p3 u
( m! T# ?% _/ l. A$ p! Q, S
太师爷急忙从外地赶回了京城,他见到那位大师时,大师的家人已经开始准备后事了。而大师本人也已经进入了昏迷。
7 z+ x% t# e# n) ?1 G
& Z! p/ b( w2 m* V$ B, N 太师爷进了大师的卧房后,没有说什么,只是默默坐在床头,给大师诊了脉,他这一举动明显令大师的家人起了厌恶之心。! E' N6 ] d: T) X- P( \, @: M4 Y
* W N) x, o3 Q* a' U9 }. B+ `9 [
试想以大师的医术,尚且不能自我医治,何况太师爷这个做学生的呢?
& {" `, i$ h6 Z$ O+ y6 v$ @! K
/ G: P K/ U4 S 不想太师爷诊了脉后,居然向大师的家人问起了病情。家人不便不说,便简单的说了一下,原来大师几个月前出门行医,回来后便得了一种怪病。3 S ^6 m2 I D% a: ]
' y/ b% c; F ?" c1 p/ \ x 这种病倒也不要命,只是一旦听到大的声响,便会吓得晕倒,醒来后与常人无异,可是但凡再听到大的响声后,便又会晕倒。+ l, z! J! E- c# [5 J
4 N3 b4 ? R$ S3 v) \6 P
如此下来一年,大师的身体开始撑不住了,他本就年老,身体虽然一向强健,却也受不住这种刺激,最后终于还是病倒了。
" c" g' L& O$ u3 i, V& ~: l
1 K8 y# W+ D( q2 k4 p 太师爷听完家人的叙述,又给大师诊了一次脉,沉思了一会,然后便将大师的儿子请进了卧室,大师的儿子并不学医,一直在外经商,他见过太师爷诊病,自然也知道太师爷的医术高明,故此对太师爷到没什么厌恶感。
6 k7 l* g! k, T+ o1 z& n, h0 D
6 P$ X1 m$ S2 G3 F; d1 w 太师爷告诉他,大师显然是受了某种惊吓,才会患上这种怪病,使得太容易被惊吓到,本来这个病不是很难治,但不知为什么,大师却耽误了一年。
7 ~9 D S5 z& L, ?
" [. b8 O2 }& u) m- U 大师的儿子听了这话,虽然不怎么相信,但是知道父亲可能有救,自然也是极为高兴地,于是便急忙问治疗的办法。8 v% V& \4 G* F/ g
@/ ~# n! T# a: @; c 太师爷淡淡的说:“首先要取上等珍珠粉三分、当归和熟地黄各一两半、人参、酸枣仁、柏子仁各一两。犀角、茯神、沉香各半两。然后用蜂蜜调和成丸,以辰砂作为外衣,做成每个两钱重的药丸,等师父醒来后服下一丸,就可以暂时无忧了。”! B' u+ c+ ~9 n: r F
7 ^- Z* V$ P$ W: n# C+ i& ]3 ~ 那大师的儿子见到太师爷说的极有自信,心里也很振奋,于是便赶忙令家人去准备这种药丸了。太师爷也利用这段时间用薄荷煮了一碗汤,放在床边等大师醒来。3 `+ y) ?, e$ x2 P. l8 B
~+ W5 B& N. E8 R) ]+ K1 j5 d 在床边坐了一阵后,太师爷好像突然想到了什么,又叫一个家人去了一面锣来,吩咐那人站在门外,嘱咐那人说:“我和师父谈话时,你听到师父说到辰砂时,便开始不断敲锣,声音越大越好。”
o4 R: Q5 J" C. F6 u0 K
- |- F. F6 `) z 那家人听了吩咐,似乎有些胆怯,太师爷给了它一块银子,道:“你不必担心被罚,即使不成,我也会全力保全你。” h4 w& T4 Z }) T& `! F
# @* B) A h$ D 那人听了这话,方才放下心来。7 X6 H i; W& ?% l4 n: I0 R
药丸做好后不久,大师便醒了,太师爷刚忙劝大师服下了药丸,大师却不知为何,竟极不愿意服药,太师爷连番苦劝之下,大师才将药丸服下。
# S7 q! t. I. R2 v6 e, q5 ?( t0 F& a
太师爷见大师服下药便道:“老师,五脏中的每一脏都有阴阳,人的精神不安,大多时候都是因为肝胆与心中的阴阳两气出了问题,我方才用的药丸中的珍珠粉针对肝胆和心,都有调节作用,珍珠性质和味道属于咸寒一类,可以平息肝气中阳气的强悍盛大,又不过分伤害肝气,而它对于心气,则有安抚调和的效果,可以让心气中的一样调和,令人精神安宁,您看我这味药用对了吗?”
2 Q: B0 r/ x7 Z: w- `
; T) v! b: u( B, I8 H/ r# K 大师怪异的看了太师爷一眼,点了点头说:“珍珠另有清肝明目的作用,对于精神不安之人,确实是很好的。”* N- I& g7 |6 ?/ E
2 ~5 w1 ^7 U8 T# s 太师爷见大师说话,脸上露出了喜色,又道:“我用可以镇心神。安抚魂魄的龙齿作为君药,配合珍珠粉,又用酸枣仁养心肝胆之气,令其恢复平和的常态,酸枣仁的性味属于甘酸一类,特别是它的性质平和,对于您的虚弱身体,也有大的效用。”9 _# c, W5 L4 k# j
4 B6 F1 c- i0 u( I 大师听完太师爷的话,认可的点了点头,言语间似乎是在说,后继有人了。
( T `- \6 g9 R# l5 p" n7 \, t. `( o* u1 Y' E( y
太师爷接着道:“柏子仁,也是平和药物,不但可以养心中之气,还可以同时对先天之本所在的肾中之气有调养作用,它对神智作用极大,就好像位在战阵最后的将军一样,虽然不参与战斗,却也负责着战阵最脆弱的一环。”5 o" R7 {2 O% \; W6 p+ r
5 R$ Y: V7 ?9 q$ `8 ?" [* `2 R7 [& G 大师见太师爷说的兴起,便道:“西洋人以为咱们中医所说的魂魄是鬼魂,实则不然,中医之魂,指的是用来滋养对于我等人类生命最为重要的精神活力的一种物质,若是此物不安,人便没了活力,自然也就谈不上什么健康了,而所谓魄,则是人体吸收食物后的营养物之别称,又可指肉体中的重要部位,古人有肝藏魂,肺藏魄一说,其实那等鬼魂之说可比拟的。”% n+ ?( F' \+ t# H4 R+ B' T) P
7 B. {1 a# I# v- x* Y
太师爷见大师终于有了丝精神,便紧着道:“人参补气。熟地补血,茯神补益心神,犀角专治惊吓,这四位药则是四原守卫中军的大将,在治病之余,顺便补养了您的身体。至于沉香则有调节脾胃的效果,对于身体内部的混乱之气,可以极快的压制。您猜猜我用了什么作了药衣?”+ i, s, `5 I- `# z% q$ u! ]; H P
% t0 j: t7 S. B0 \3 ?) g# E( [; I' {
大师见太师爷还要考他,也不怪罪,随口道:“安神定志,辰砂妙,这个也能拿来考师父么?”
. w+ E& |9 Y* }& v) h
* u6 r/ z+ N6 m$ I1 y大师话音刚落,随着太师爷诡异的一笑,窗外响起了巨大的锣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