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加入灵隐岛
查看: 2461|回复: 10

点评中国历史上的十大胖子们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5-13 22:01:5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点评中国历史上的十大胖子们0 o/ a' d0 `1 m; G

5 F9 |" l( H3 U1 d- ]1 z! }1 j
中华民族是胖子层出不穷的民族,早在《左传》就有记载一个言而无信的胖子被人取笑为“食言而肥”,也因此引发了一场变故。这里选了十个胖子,入选的标准绝对主观,因为书虽然读了不少,但读的时候不精,读完也渐渐淡忘。就是在自己记得比较清楚的人里,选了十个而已。
3 C; g  @; z0 p4 V2 }; o
* m" k3 Y% @3 }; E7 C9 o5 w  1、大腹便便——边韶
2 q4 U5 p9 L$ [2 X0 p8 {1 d6 @* u4 |+ A4 F
  边韶,字孝先,东汉人。他很有学问,门下弟子有几百人。但这个胖子有个习惯,喜欢白天睡觉,虽然说白天睡觉在儒学早有传统:孔子门下的高才宰我同学就喜欢白天睡觉,孔子骂他,但宰我口才好,孔子讲不动他。按理说老师骂学生白天睡觉,天经地义,学生挑剔老师就乱了辈分。但边孝先的门下,空气很民主,弟子也敢说老师。弟子编了个歌取笑老师:“边孝先,腹便便。懒读书,但欲眠。”这首歌就是成语“大腹便便”的来历,虽然在今日,这词几乎是孕妇专用。- J8 Q# N* c) c$ {; a
. ?7 O: x- i- i' e- I- y
  这个可爱的弟子忘了两件事情,第一,白天睡觉也许只是假寐,第二,白天睡觉的人一般口才很不错,比如那位白天睡觉的祖宗宰我,连孔子也承认他的辩才在孔门数一数二。; M3 \) w8 h& \0 \

' }8 E; c  H8 j( W  v  这下子,边孝先耳朵灵,听到了,嘴巴更快,马上对上了:“边为姓、孝为字。腹便便,《五经》笥。但欲眠,思经事。寐与周公通梦,静与孔子同意。师而可嘲,出何典记?”1 L$ q4 P+ z8 @; p9 ~  m

$ @/ m3 o4 Q2 Y  v( n5 |; i  边胖子为自己的大肚子辩护,说那是五经笥,里面装的全是学问,胖的不是脂肪而是经典的真知灼见,肚子越大,学问越多。他以自己的才思敏捷证明了一个真理:胖子除了有重量的保证,还是有质量保证的。后来许多读书人的大肚子都自称或被人吹捧为满腹经纶,相比之下,还是苏东坡苏大肚子的“一肚子不合时宜”,比较实在。
) b4 F0 H, c+ E3 X  y5 q& B1 G  D5 P
  不过也揭示了一个客观真相,给不愿自己体重沉沦的爱美之人敲了警钟:“但欲眠”和“腹便便”还是有一定的关联的。; b5 Q: S0 V8 K$ W$ d

& ?7 @3 R# ?- i1 L# W) |  姓名:边韶
9 M5 C% g. W/ t9 G
- }; O  M& X2 J9 z+ u) H  头衔:东汉学者
! y: y2 D: |8 j) l" c; s) [
+ O: _& @! t. s; t8 Z# B  肥胖指数:★★★
" M- f- [! P2 }8 e8 \. a* ]7 P7 R. o* o5 i- G+ o. j. [% X6 P/ n
  总体评价:胖得有创意(《五经》笥的造型),肥得有自信) s( N5 g& E7 u# ]9 t
# F3 n/ c$ [# |- h7 b1 [" S
  2、燃脐达曙——董卓! T6 R, s# [" e- w
6 ?/ N& Z2 N- }! b3 e$ x4 D
  论四大名著《三国》,董卓比罗贯中功劳更大,没有董卓的专权祸国,哪里有孙刘曹家的脱颖而出,没有董卓残暴无能,哪里能凸显三国豪杰的英雄本色?
3 J% x: V  z1 i7 s. @+ G& P: \6 f8 q& ]- z5 K- h! @! P' s
  何进下诏让董卓率凉州兵马进京诛杀宦官,没有想到董卓进京后作威作福,废了皇帝,杀了不少无辜的重臣,军纪败坏,纵容士兵残害平民。外地军队进京的结果实在可怕,也难怪北宋政府宁可国家积贫积弱也要养80万禁军在京城自救。
( a5 |  X* |$ f5 P3 b7 j. @0 v6 G) L; Q. ~+ h# I3 t8 Y
  董卓多行不义必自毙,发达得快死得也快。最后王允策反了吕布,杀死了董卓。董卓暴尸三日,董卓人很胖,肚里肥油流满地,看守的人插了捻子在他肚脐眼里,当蜡烛烧,居然亮了一整夜,叫人搞不明白他究竟有多少脂肪呢。% i7 V* z8 F$ E: B+ b! d' I

3 y  W  C1 J- p  j- m  姓名:董卓
' B1 i; e7 c- p) k1 {' x2 h' b
1 y, S' ]" N5 P$ u" D  头衔:东汉太师8 j7 ?7 ]0 z6 {) S" a$ h

- N+ |% l5 n0 z* @6 E) ~7 J  肥胖指数:★★★★
& b3 g: I: E  n, a) x; i6 @" [, @4 \. J  ?$ A
  总体评价:发挥余热 燃脐达曙
4 @6 U5 S! z8 v+ T5 I4 L, s& ?; Z+ v! g# k4 n4 W
  3、减肥失败的王胖4 P5 X7 B7 f4 }: z- O

1 Q0 \/ o0 Z5 x' L9 ~  这位胖子姓王,他爸爸是一个帅哥,至少王爸爸王济自以为帅得天怒人怨,只在宝贝外甥卫玠身边才感觉到“珠玉在侧,自惭形秽”。卫玠的美貌很有名,据说他英年早逝是被人“看杀”的。卫玠清瘦,给人“不胜绮罗”的美感,但王胖子和这位表兄弟正好相反。再说,除了卫家表兄弟,还有裴家表兄弟,都是新生代名士,一个个都把自己的胖儿子比下去,王爸爸感觉很没有面子,于是思想儿子这么胖的原因。$ x* u* g% y- Q  Y; C; h! |0 y5 [4 @

; F; j+ r( @  }2 E$ C& C9 t' K2 N3 R  王爸爸王济是个出名的奢侈狂,生在一个出名奢侈的西晋时代。他是晋武帝的女婿,一次请岳父吃饭,皇帝觉得女婿家的乳猪特别味美,就请教秘方。答案是“人乳蒸之”。这下子,皇帝也吃下去了。由此可见王济家烹饪之精心,营养之丰富。
+ e/ l% L% S, p( k! o* y
7 a9 G! k3 x: O1 M  王济觉得儿子胖,就是营养太好,于是勒令儿子只许吃糠。结果,过一段时间再看,儿子更肥了。和猪吃得一样,怎么能不长得和猪一样?
& a7 l: N/ C( o
4 x7 B" J; w9 [. @4 q5 m: M  史书记载,王济有两个儿子,老大叫王卓,老二叫王聿,老二日后娶了公主,估计公主不会嫁胖子,胖子应该叫王卓。但如果真的是大胖子娶了公主,倒也给老爹报了一箭之仇:王济虽然是驸马,但娶的那位公主是个瞎子,而且又凶又爱吃醋。
2 z, }3 \' N5 I5 J( p. H& G; i2 Z2 d$ u
  王胖吃糠减肥失败,过了两百多年,又有一个胖子进行了减肥的尝试。他叫萧子隆,一个性情温和的南齐王爷,吃的减肥药叫“芦茹丸”。本来偶对减肥古方很有深入研究的欲望,想弄明白到底“芦茹丸”是什么东东,但接下去看到书上两个字“无益”。唉,萧隆之也失败了,于是偶的兴趣大减。
8 M2 [  y, |4 H' p# P) p" x
* c( d$ g" O2 I  u) {0 Z  在一千年前低下的医学水平之下,王胖子之类想减肥,却只沦为人们笑谈。" `( q5 h& |& ]6 T2 o: D

' i0 A+ J+ B( X; u  肥胖指数:★★★★5 y" r8 z5 @2 }" Y
* S% P2 B2 S: P0 r; Y. ^
  总体评价:喝水也长膘,割肉也难瘦。
2 R' _( T5 v5 k  ]0 i& H4、坐塌宝座——桓玄
( i, @0 A% u, Q% S) ^$ E# S9 ?- \# W- {, Z) C; C3 a- I
  这一位胖子叫桓玄,他爸爸也很有名,就是一代奸雄——桓温。桓温有一句名言:不能流芳百世,也要遗臭万年。但以国人的记性,你想流芳和遗臭都不容易,更别说万年百世的空话了。比如战国时代的吴起有一身出将入相的全才,于公于私好事坏事都做了不少,但现在还有多少人知道他呢?
% k8 Q1 y4 o! g' R3 @* G" c: B* v: X: t
  桓玄听信了爸爸的话,准备实践这句话,要流芳或者要遗臭,最高效的方式就是当皇帝,成功了,就是高祖光武,万世景仰;失败了,也是王莽,千秋骂名。5 b6 i4 h5 z3 T5 ^3 G" `9 z
# q$ ?9 r* I& _; i& u4 U3 J* [
  篡位对别人很难,但对有个好爸爸的桓胖而言倒不难,只要他有毅力克服所有善意恶意的劝阻,一意孤行去做这件有灭门危险的大事。一意孤行没有错,有人的独断独行叫英明,有人的独断独行叫愚蠢,天意、民心和历史三者都很势利,只青睐成功者。但桓胖失败了,所以他的一意孤行错了,是亲痛仇快的蠢事。终于,流芳百世和遗臭万年都不可能,他只是在历史上演出了一场可耻的闹剧。
5 J8 p6 r$ v7 p( u! ^
- H% t! F) ?0 _9 b  桓玄的篡位大典上,就有不祥之兆。他坐在皇帝的宝座上,居然把下面的地板坐塌了。在这个尴尬的时刻,桓玄的心腹殷仲文出来打圆场,说:“皇上仁德深厚,地不能载。”其实,哪里是仁德厚,只是肉太多罢了。
2 h! N+ Y- G4 U5 }! l3 \( M# ^6 K1 G( p, Z+ l: o  ~1 _
  由于人胖,桓玄不能骑马,发明了徘徊舆,施转关供自己出入迅捷方便。他另一惊世之举是只立一庙。按规矩,改朝换代当皇帝的话,要立七庙。王莽篡汉时候,贪多,立了九庙,被后人讥笑,白白多死了两头牛羊,桓玄牢记王莽的教训,但走到另一个极端,只追父亲桓温为宣武皇帝,只立这一个庙,连爷爷也不祭祀,因为他认为他们的名位功德都不合格,不配享受祭祀。桓玄太谦虚了,像侯景,关于自家的祖宗先辈,他就知道老爹叫侯标,但他篡位的时候,也像模像样地立了七庙。刘裕家、高欢家、陈霸先家的祖宗要多寒碜有多寒碜,他们也老老实实立七庙,其实光宗耀祖的代价也无非多杀些牛羊充少牢太牢。所谓祖宗的德业,不是吹出来就是编出来的,连儿皇帝石敬塘都敢说自己是汉代名臣石奋的后代。桓家好歹也是名门,祖父桓彝是晋朝的功臣烈士,他都没有份受祭祀,真冤。传说桓玄正是因此激怒了祖宗的在天之灵,获罪于天,各地连连降下灾难。8 W1 a- N. ?  k

& S+ e. J, e/ {# X+ W) A- g  只立一庙的做法倒也不是桓玄发明的。孙权当皇帝的时候也只立一庙,还吝啬到只追封创业的哥哥孙策一个王爷的头衔。不过孙家的家世倒真的是非常寒碜,比起刘备赫然可考的皇叔身世,和曹家堂而皇之把太监(曹腾)追赠为大皇帝的脸皮,孙家还是选择沉默最明智了。! X. A% ~* t8 ?5 D3 ?9 E

  s6 X0 _9 v( \8 R  桓玄当了皇帝后,大政糊涂,小事则精明,心眼特多,臣下奏章的错别字病句,他一一指出,证明自己英明不可欺。历史上有些兢兢业业的皇帝,被人笑不像皇帝更像官吏,没有帝王的大气。而桓玄的精细,何止是像官吏,简直就是三家村学究。以学究的作风来统驭天下,结果可想而知。桓玄篡位不到半年,就身死国灭,时年三十六岁。
5 K( L  n5 g- K$ \8 U/ G0 n: o+ I2 i; H- @. ?. g/ Q  o
  桓玄坐塌皇座,马载不动,其实还有人比他更邪门。《宋史》上记载,大将梁迥很胖,一般的船载了就沉,这才是“登楼楼坍,坐船船沉”的境界。桓玄还差得远。
' P0 E" f- T! x2 q5 t" Y4 k3 \9 H! ]" y  i5 B; r. n
  姓名:桓玄, ^* v9 a- a9 x! I: _0 W0 X" q

; e! t& i- M. l' D* ~1 b  头衔:大楚皇帝' ]3 |' H( C$ C1 q
! ?6 ^6 t3 W& Y7 N4 @; C1 n! M) ~( s
  肥胖指数:★★★★
* C* U! A! R8 \, I/ K- O! A6 h. p: ]5 Z0 b
  总体评价:肚大量不大 肉多心更多, E( D2 H) x. m" V

" T' V- E3 K( w0 B  Ps: 据有人考证,他祖先就是《三国》里的桓范,人称智囊。因为桓范是司马氏的敌人,所以桓家对先人事迹讳莫如深。
! z% t4 g5 C, N  x% E' t: I9 c  s% Z7 b- W1 U! v' m
  5、徒丧储位——元恺' m9 K7 l; _9 p) K7 H1 p
: K7 x) u) _) Q! P, H- q
  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是备受历史课本赞扬的壮举。其实在当时,孝文帝是连哄带骗,先斩后奏地把群臣拖到洛阳的。当时人可没有现在的学者那么深明大义,夸孝文帝高瞻远瞩,至少孝文帝的太子元恺就不以为然。
' S2 y' l, D$ Z: g  z# g$ `: t1 M5 u
# @0 O4 O( Q9 Z/ }" E  元恺十四岁了。孝文帝崇拜汉族的文治,作为他的太子自然要读圣贤书。元恺整天被师傅们包围着啃着自己毫无兴趣的儒家经典。皇帝给他订了婚事,但女方还小,不能过门,于是先娶了两个小老婆,因此皇帝准备给他放半天假,和那两个女孩子聚聚。但儒臣们马上反对,说读书才是正事。皇帝认同了。
# m4 U7 ?3 m  {' ?6 W. s$ w; Y5 Z
+ t: S  d8 l8 K/ {! d  元恺很胖,老被关着读书,也难怪这么胖。因为胖,他特别怕热,受不了洛阳的炎热天气。而且胡人以高大肥胖为美,汉族人却讲究人物秀丽,估计这位胖太子用汉族的审美眼光看,实在一般,就算不是痴顽。加上洛阳是都市,人多,不能如大漠草原,驰骋骏马,元恺觉得很压抑。孝文帝要求大家穿汉服,元恺很讨厌汉族的服装,但是不能不在父亲面前穿着做做样子。总之,元恺就在洛阳郁闷地做着太子。洛阳的奢华,他不会欣赏,儒家的典章,他更是厌恶。他向往的是凉爽广阔的草原,是自由驰骋的人生,是鲜卑人传统的生活方式。抛弃民族的传统,失去自己希望的生活方式,扭曲自己的天性摆汉化的排场,就算可以君临天下又有什么意思呢?8 R( A: S5 Z% e6 X7 K4 i
3 a0 V4 N7 G' [* ]* d4 S; u/ k5 m
  十四岁是叛逆期。叛逆的元恺宁可抛弃太子之位,也想回到北方。
) j2 F& P$ u" ?$ N+ z4 F- _7 S6 E7 {8 l3 b+ w
  孝文帝离开都城,太子元恺感到自己的机会来了,他擅自出京城,向北方进发.......
5 R' {! l5 _( c* \6 J" G1 P" @5 U- m5 L
  最终,他为自己对自由和传统的向往付出了惨重的代价。他被孝文帝抓回来,痛打一顿,足足躺了一个多月。
+ ^" R- I& D" U  k8 P3 O( d0 v; Q. _
  孝文帝知道自己勒令改汉姓穿汉服说汉语的汉化政策,引发许多鲜卑贵族的反感,他不希望自己死后,辛辛苦苦的改革政策被继承人全部废除,他的王位必须传给赞同并能坚持汉化政策的儿子,因此,他非废了太子不可。
+ {5 p3 P4 x" [& y4 Y& H) Y2 y- c6 q% m9 b
  废太子被囚禁起来。对于孝文帝而言,让废太子的活着,仍不心安。元恺是一个炸弹,对反对汉化的人们而言,是一面旗帜,也是一个筹码。总有小人明白皇帝的心思,告密太子谋反,孝文帝就送去毒酒。元恺死的时候,才十五岁。他绝对不曾想到自己擅自离开洛阳会有这么惨重的后果,这是他胡人思维所无法理解的。4 j- p; f! F. m& N! Q/ t. n

$ f0 r  `( x7 F: ?# W1 O3 q2 f% ?$ z: F  北魏的制度是杀母立子,王子立为太子之前,要杀掉生母,据说是为了防止母后干政。但无论在这残忍的制度被废除前还是被废除后,都有太后干政,秽乱宫闱,只不过之前是嫡母,之后换成生母。元恺被废被杀,他亲生母亲算是白死了。可怜的女人啊。9 y2 W2 F7 Y/ v3 |6 N/ N* m
" b7 [, v$ Z# \% t/ T
  元恺死了,但厌恶汉化的势力还在。针对孝文帝强制汉化政策的反弹是可怕的,北方六镇的反叛葬送了北魏的政权。而宇文泰的西魏草创之初,为了收买人心,还把重臣的汉姓全改为鲜卑姓,唐朝先祖李虎就一度被改成叫大野虎。后来自然改回来了,而且李唐还像模像样地学汉人的避讳。当时,尿壶叫虎子,这就犯了先祖大野虎的讳,要改要改。
: Q4 F3 v, e% y( ^+ @* B% m9 a( {. f, x4 [8 z
  姓名:元恺
3 ?& ?+ M3 N! }- f. c, b9 H* D3 [0 d7 R+ u& {4 f
  头衔:北魏太子( D5 s8 k0 ^' U! G

7 t- m4 f% t9 ]  肥胖指数:★★★
5 o6 w. P; P) H% x, K
. c7 G! n  G0 c3 c8 ]  r2 \& c$ Q  总体评价:肉多心眼少 怕热不怕死% ?% o  E8 T3 d5 n

! k$ W: k1 r+ l- h9 ^; b  Ps: 像这样的崇尚落后野蛮文化的太子也并不是只此一个,千古一帝李世民的大儿子李承乾就因为喜欢突厥人的生活方式,也被废了。
, e# o+ M) [0 @/ [
/ P/ [8 l7 o* b( {. C  6、韬光养肉——高延宗
. y; b, w* V# H' e. U) C* O& |% k& ^$ m5 b* j2 m
  高延宗的父亲和哥哥都是有名的美男子。史书记载他父亲高澄的相貌是“脸薄眄速”,脸上少点肉也少副帝王相,所以在禅让大典前被刺客砍了,但不知道怎么的生个儿子却是“坐则仰,偃则伏”的胖子。2 a( R! j! s9 `& u5 A4 b

* G. L! ^7 u* }$ b  父亲死后,高延宗被荒淫残暴的叔父高洋抚养,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也学了高洋的任性妄为,淘气非常。高洋当皇帝的时候,没有人敢管他,高洋死后,他被六叔高演痛打以示惩戒,这一顿鞭子把一个男孩打成男人,延宗终于有所收敛。
( I6 _- w8 s  y6 x* W  w9 w/ N+ R+ B. n( q: p- N, _
  著名美男子兰陵王高长恭是延宗四哥。高长恭大破北周威震两国之后,搞了个余兴节目,摆出兵阵,让兄弟们兄弟们参观,大家都夸老四厉害,只有延宗不吃这一套:“四哥真不是个大丈夫,换了延宗,早趁胜打到长安,灭了宇文一家了。”有这么的雄师,不打敌人,却对兄弟们耀武扬威,也难怪延宗不以为然。不过,延宗也太苛责四哥了,因为北齐的实力早只能自保,倒不是因为对手北周如何如何富强如何如何英明,而是北齐的皇帝们太乱来太残暴。$ I, q% y) ~; e' C
$ w! p" j8 Q7 F! U
  延宗的三个哥哥(河南王高孝瑜、河间王孝琬、兰陵王长恭)先后被他们的九叔皇帝高湛和其子高纬无辜杀害。为了消除天子的猜忌,延宗从崇拜叔叔高洋晚期的放任癫狂,而变为学习高洋早期的韬光养晦。他在养晦的同时,自然也多多养肉,就变成了那种“坐则仰,偃则伏”的宝样,大家都笑他,对这么个大肉团,昏庸无道的北齐后主高纬也不再疑心。- V) E8 N/ V' B% \5 u
+ r) i  D% z8 L* ^* I( n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如果不是国难在即,延宗大约会这样过一辈子,做一个平庸但寿终的胖子。但亡国的危难让他不得不挺身而出。
7 R6 H( L3 Y) R* Z8 |" X% }
" K" `; J) ^, f% `  当时,北齐的根据地——太原(晋阳),兵临城下岌岌可危。后主逃跑了,延宗苦劝未果,只能自己组织力量抵抗宇文邕。军队对后主彻底绝望,一致推举延宗为皇帝。延宗迫于群众呼声,当了皇帝,年号“德昌”。延宗本是个笨拙可笑的胖子,但这时“赫然奋发,气力绝异,驰骋行阵,劲捷若飞”,就是说延宗这个胖子动作敏捷有力,像飞一样。这有点像NBA的奥胖,体重虽然吓人,但动作还算敏捷。延宗拚死力战,打退了宇文邕。宇文邕准备回老窝凉快去,但由于北齐叛徒段畅一再说城内空虚,宇文邕再一次发起攻击,晋阳被攻陷,延宗被俘。史书记载,当时北齐人以为敌人已经撤军,都去喝酒庆祝,结果全都醉倒了,另一方面,延宗想关闭城门,但城门口尸体太多,关不上门。这座大门洞开的醉汉之城怎么能抵挡得住宇文邕?晋阳失守。东魏-北齐军真是一支无厘头的军队,莫名其妙的糗事,从高欢时代就有不少,现在是最后的奋起,也是最后糗了一回。这一战很有名,《说唐》的开篇就提到这一战。
5 Y: F1 H4 P8 Z/ u% y* {. H1 G# q9 M8 m1 i/ g9 u
  十二月十三日,后主逃走,十四日,延宗继位,十五日,晋阳失守。人们说延宗是“两日天子”,而说德昌这个年号,拆开来,正好是安德王两日。真是冥冥之中,自有天意。
# C8 O: |* \& W% h6 n( F
# o* E. X5 @  c) V; x; Z& h  大势已去,延宗在晋阳的苦战,不能力挽狂澜,但至少证明了他自己,为自己赢得同情和赞誉。同时代的颜之推在名作《观我生赋》中称赞延宗:“壮安德之一战,邀文武之余福,尸狼藉其如莽,血玄黄以成谷,天命纵不可再来,犹贤死庙而恸哭。”说延宗比刘备那个杀了儿子妻子哭死在祖庙里的孙子好多了。
  K, p! L' w: t$ J5 v. K- g4 \) R& ]& T. \; i/ G3 d$ B) w8 w( c9 }
  史家对他的评价是“安德以时艰主暗,匿迹韬光,及平阳之阵,奋其忠勇,盖以临难见危,义深家国。德昌大举,事迫群情,理至沦亡,无所归命”。% E1 }4 o* n+ y
' s) Q" r0 g( R# B
  总之,大势已去,天命在彼,非战之罪!高延宗同志是个好胖子。
% q- N, o3 F9 M1 n6 v1 {1 l
  X+ d) A! e; u2 x! O+ Y  姓名:高延宗
; V% w% G/ `1 u1 |3 g! j) S& j1 b, b/ }/ H" n3 z
  头衔:北齐安德王,兼职了两天皇帝
: ~. @% E/ ~/ V3 v# U1 h! @. B9 _" E, F
  肥胖指数:★★★★
6 X# V4 g0 h8 @# i% a: \" b" X* j4 E0 w- W; `
  评价:我很胖,可是我很敏捷! n, E* }4 @% _5 c6 g4 C9 ?, A
7、冷蛇绕大树——唐惠庄太子捴
* Q4 M, p" x' ~
3 e  Y6 H$ p4 _7 k4 I  唐玄宗是个很有特色的皇帝,其中特色之一就是他被众多胖子包围,如大家都知道的安禄山和杨玉环。今天就讲一个没有什么名气的胖子——玄宗的二哥——惠庄太子捴。别看到XX太子的名号,就以为阿捴是昭明太子那样的名家,其实唐玄宗的兄弟们一个被封为让皇帝,其余都追封为太子,除了一个早死的。
9 i# e" c7 ^9 }: Z
6 y- e1 g$ A7 n6 w' y  唐朝皇室有改名的爱好,这位李捴原先不叫这么怪的名字,他叫李成义,是唐睿宗的次子,唐玄宗的二哥,玄宗妈妈当了昭成皇后,“成”字就成了皇妈专利,其余人都得改名。那个时候,唐朝的皇帝很能生,不缺继承人,因此不是每个龙种都被当宝贝。想想也是,养王子要花多少钱?又不是穷人家多一个儿子就往锅里多加一勺水就行。王子长大了结婚要花钱,要封地,要俸禄,要赏赐......皇帝临幸宫女,图的也无非一夜风流,为之买单,居然还是天文数字,实在不合理。因此身份低微的宫女生的龙种,常享受不了王子的待遇,李成义的母亲柳氏是下等宫女,李成义本来也当不成王子。但李成义出生后,武则天抱给一个僧人看,僧人说:“这孩子是西域大树之精,养他有利于兄弟。”这么搞笑的迷信理由就让武则天决定把李成义编入王子名单里。0 I* g2 @) X1 Z& f/ j# S) |) m" E4 L

% V! _3 ~9 j0 Y  F6 \# x  真怀疑李成义的母亲是不是贿赂了那个和尚。
# R# F" [6 C% b0 R, ^, X) I% q- ~! T* \; k" ^+ H
  李成义母亲身份卑微,自己当然和皇位无缘,因此唐玄宗对他很放心,让他天南地北作了一圈大官,最后寿终。/ ?5 J  t% J5 g! f; ~* |
& a* }1 |1 P8 O7 `9 N+ \
  史书上说李成义“仪形环伟,善于饮啖”,那个“环”字还是很形象的,就是肚子上围了个救生圈。/ o1 m# A( L. O/ M& z7 C

  `# s4 b5 \1 C1 I  李成义肥得肚子垂到小腿,要用白练绑起来才能出门。到了夏天,热得不行。不过他有个好弟弟,唐玄宗的宝贝可不少。他送给哥哥两条南国进贡的冷蛇,冷蛇不会咬人,又大又长,冰凉宜人。成义把冷蛇裹在肚子的肉堆里,马上就有“晶晶亮,透心凉”的感觉。好一幅南国冷蛇绕西域大树图。
9 U- I7 |$ O3 t1 N
5 e$ Q" h/ q7 t. Z% S  李成义夏天怕热,冬天怕冷,就让宫妓们坐在他身边,给他挡风御寒,号称"妓围"。而他爱吃爱喝,喝醉了就放在锦绣大兜兜里,让mm们抬他回房间,这么个大胖子,当他的女人,还真是体力活。
& j5 }; ]( {1 q0 W0 h; K7 R. w: i$ u# p/ c% [8 t! P
  不过李成义没有子嗣,难道他身边那么多mm,只是当挡风墙或者搬运工,而没有用在正途上?: U3 a- D! [3 ~3 S. D. `
! K2 \  `7 u$ }& H2 s
  姓名:李捴(旧名李成义)
) x+ M2 x, @, q/ Z. m$ w& q& x2 m% P+ X9 ~( u
  头衔:大唐申王,追谥惠庄太子
7 }8 G# g7 G+ t- e& [9 e, L) j, I) h1 I. L' I
  肥胖指数:★★★★★
: J: g; A1 X# f7 r, L5 i( ]% ?& w/ X% v6 {  `' S
  评价:前世西域大树精 今生盛唐大肚王1 p( @' S$ z9 u& a7 r) {
6 \" r* ?+ Q. e! ^
  8、盛唐终结者
' k+ L* U0 s% v5 p1 G. _7 Q  Q1 D  H( Z% U. Q* ]& S: O
  对高延宗而言,肥胖是保护色,而对于安禄山而言,肥胖简直是护身吉星,让他数次逢凶化吉,连他生命中最大的贵人也是胖女人杨贵妃。
1 J& b: w5 w, M- e. j* Z* U
5 `, }8 o" }4 I2 v! \# W& N. w& p  安禄山少时部落倾覆,但一个落难穷小子能把自己养得这么肥,智商情商肯定不低。他在边境当牙郎,就是买办兼翻译,也许是谋生太艰难,即使对于通晓九族语言的安禄山也是如此,他不得不靠偷鸡摸狗来提高自己的生活水平。一次偷羊的时候,他被捉了,将军张守珪要乱棒打死他,安禄山大叫:““大人不想灭奚和契丹吗?为什么要杀壮士!”他肥大的身躯也帮了他的忙,张守珪见他的体形,动了怜才之念,赦免了他,以后安禄山就跟着张守珪混,还当了张守珪的养子。不过安禄山也付出了代价,因为张守珪嫌他胖,安禄山不敢吃饱。以前是没有东西可吃饱,现在有东西吃又不得不节食减肥,安禄山在一千多年前就体味了现代社会物质丰富和体重沉沦间的dilemma。: ]' O5 u# r: c& |& V
/ N2 v5 T6 t) w- O/ e7 `; }9 S
  一次,安禄山违背军令贪功冒进,要被杀头,唐明皇李隆基也被安禄山肥壮体形打动了,不顾宰相张九龄的反对,释放了安禄山,后来还重用这个胖子。安禄山用金钱和手腕为自己打点,同僚以及朝廷使者都说安禄山好,安禄山就一步一步把握大唐的重兵。当时,张守珪早死了,安禄山没有人管,身体养得特别肥胖,大肚子垂过膝,重量三百斤三十斤,走路由左右抬着才能迈得动身子。他乘马入朝,每个驿站都要换马,普通马儿驮他往往要累死,所以驿站还要专门为他选用骏马,驮得五石土袋的马才能使用。而且马鞍也是特制的,马鞍前要装个一小鞍,用来放安禄山的大肚子。
% j! |) Q$ M5 c/ K8 v% Y
0 j1 V8 j- g% c  不过这个大胖子在唐明皇面前跳起胡旋舞,居然旋转自如,迅捷如风,让热衷文艺的明皇龙心大悦。一次明皇笑安禄山胖,问:“你大肚子里是什么?”安禄山回答说:“只有一颗赤心。”5 @( o/ k% j$ O" b, S! F

7 }/ {7 E' d1 z1 Y; x  这个看似纯朴天真的胡人,奉承起有奉承价值的人来却精明得不着痕迹,叫皇帝无法不喜欢他。8 m! g- R& b& _5 b0 |; |4 J

* q% ?$ S# m# ^; x  安禄山知道杨贵妃宠冠六宫,于是认比自己小18岁的杨贵妃当干娘,野史里干娘和干儿的丑闻满天飞。明皇从儿子手里抢了杨玉环,如果干儿子安禄山真和玉环有一腿,也是报应不爽。不过,杨玉环原配老公是俊秀王子十八郎李清,唐明皇也是帅叔一个,她能看得上安胖?. T) L' V2 E3 f/ i# E$ D# D

- C7 c8 V* n3 p2 v7 x  贵妃的堂兄杨国忠原来对安禄山恭恭敬敬,安禄山上殿,人太胖,行动不便,杨国忠还搀扶他。不过后来两人反目,杨国忠屡屡奏安禄山谋反,唐明皇倒无所谓,但安禄山没有那么好的定力,因为野心也因为自保,他以清君侧讨伐杨国忠为名真的反了。, }- r9 L7 D' m, }

) v5 d1 @9 ]8 y# e3 O: o$ q% V8 d  这就是终结盛唐时代的安史之乱。
8 g* n# j! F+ J  Q+ j( Q1 C+ y: G" ]" @
  安胖子后来称皇帝,但他眼睛瞎了,身体胖,有病,脾气恶劣,身边的人都受不了他。儿子安庆绪怕自己储位不稳,谋划杀害父亲,乘安禄山睡觉的时候,指使人在他的大肚子上猛砍一刀,血和肠从腹部流出数斗,最终致命。安庆绪当即在床下挖了一个数尺深坑,用毡子裹着安禄山的尸体,连夜埋在坑中。
& @7 m3 H) R- b( h1 Q: P/ {' S( s0 j% S% `" W; L
  这就是安胖的最终下场。
* i. z; Y, R  I& q$ P  M+ |3 T# e. r8 ^# o
  安胖死后,叛乱最终被平定。但是,唐王朝就此在藩镇之乱、朋党倾轧和宦官擅权中沉沦..... 1 R( x( z2 e/ }5 L3 [

7 i5 @- d8 h1 G0 d  中华帝国全盛的一页也就此翻过了。" z& @0 v; m# F; w( _9 u
杨大肚进厕筹——杨愔. d% U3 @; q1 g  s2 H1 e

0 X! O( e2 T) P. m  其实,杨愔早年肯定不是个胖子,或者早年他是个身手敏捷的胖子。当年大将军高澄正同杨愔等商量政事,刺客兰京冲进来要杀人,杨愔动作那个快,抄道厕所逃走了。这是他生平第一次在史书上和厕所结缘。, i; Z- |4 O: w  j7 L: b4 J  }0 r

( c2 V6 G9 E. w, W# I% s  b  有第一次,就有第二次。第二次就是高澄的弟弟高洋上厕所,杨愔给他递厕筹(就是当时的手纸),而看看他们的身份:高洋是皇帝,杨愔是宰相。以宰相之尊,为皇帝提供如此无微不至的服务,杨愔是空前,也是绝后。高洋见杨愔肥胖,就叫他“杨大肚”,而且一度想剖开杨愔的肚子看看,研究一下里面究竟是五经还是肥油,幸亏被人劝阻。但高洋还是把杨愔鞭打得背后血湿透官服,接着把杨愔活着扔进棺材,三番两次想钉上棺材钉,但还是忍住了。毕竟,杨愔是他的宰相,他这位天子虽疯疯癫癫,但有宰相主持大局,人称“主昏于上而政清于下”。如果天子疯了,加上宰相被活埋,真不堪设想。高洋疯狂中的最后一丝理智让他始终不敢把棺材钉钉上。* h4 m- H2 k6 ]; ~; [
$ f/ o. w8 E9 s' G
  后来,高洋死了,备受神经病皇帝折腾的群臣在送葬的时候,都只是干号,没有眼泪。只有杨愔一个人哭得特别伤心,真不知道是因为杨大肚同学肚子大因而度量更大,不记旧恨,一心忠君,或者引用点现代心理学来解释——SM出来的感情是最可靠的。
% O$ A# o: I$ ]
: v2 r" c' N! p5 `% _0 g% y* Q  或许,杨愔在借皇帝的灵堂哭自己。历史一次又一次证明:暴君一死,并不是云开月明,相反,往日为暴虐所压抑着的各方力量都蠢蠢欲动,腥风血雨在即。也许这可以称之为“后暴君时代瓶颈”。" i" _& C2 e" z& |
# s" W/ M- k& S; H( S% z0 ?
  一年后,新帝被废,杨愔身死。& z; x9 ^5 d& i/ w
3 L. Q+ g: K2 B+ Z
  姓名:杨愔4 \3 S7 i4 o/ _' j( u1 o
. p2 n, c5 ^7 j
  头衔:北齐宰相: r: t: I  H7 v
" Z; ]8 S2 j9 l  J* z% }8 i; T& G
  肥胖指数:★★★0 ?9 c; }5 m9 c) j1 O4 B

% j! _/ ~3 j* A' u+ O7 u9 n" Q  评价:出得宰相堂,当得厕所长
发表于 2007-5-13 23:59:08 | 显示全部楼层
恩~~~可怜的胖子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5-14 09:50:37 | 显示全部楼层
要是有图片就可一看看他们有多胖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5-14 12:08:05 | 显示全部楼层
你怎么不说有照片,哈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5-14 15:22:34 | 显示全部楼层
他们要是还有照片那:
, a7 d+ s$ e% Z1 ]! K. e2 \" C
! [3 A4 E! j* |9 z1 z张国容都给来你讲故事/马记给你说评书一样还笑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7-4 03:39:45 | 显示全部楼层
修正下,其他人不說了,就董卓
2 S1 ]# e1 r( }& w. ~  T, Z; L! ^肥胖指数:★★★★★(最高)
6 K6 Y* z  ]0 b( h9 h有一段描述董卓的,他從臺階上走下來沒幾步,就累得要兩個人扶他走,不然就會累趴下的,至少其他9個人,多多少少還能走兩步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7-4 04:52:28 | 显示全部楼层
LS签名真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7-4 06:44:03 | 显示全部楼层
贵妃醉酒。; n4 ^+ G0 d! T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7-4 09:14:45 | 显示全部楼层
........胖子好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7-4 09:56:58 | 显示全部楼层
胖的可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灵隐岛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灵异志

GMT+8, 2025-9-19 01:23

灵隐岛灵异社区

© Since 2006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