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加入灵隐岛
查看: 2167|回复: 2

九鼎与传国玺之谜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5-9 21:46: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中国皇帝,即是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思想的总领袖,又是宗教的总教主。中国的皇权,既无所不包,又至高无上,更神圣不可侵犯。万事万物皆包含在皇权之内。自梁武帝佞佛,元魏诸帝佞佛后,一些帝王信心丧失,才拜倒在神坛之下。此话说来太长,暂略也。4 V8 ^) s1 g; N4 O  ~
    % _4 h4 \) k3 I+ {
  有人以为中国古代(汉以前)无宗教,我不敢苟同。中国古代只是没有神学宗教罢了,中国古代也有宗教(自然宗教),不过在夏商时期,宗教融入了王权(即以后的皇权)。% b$ O! Q* p1 s! ]  ?' l7 H  ^
    3 h5 |* _3 c" g/ B6 T& J# d' \
  秦始皇,汉高祖,以及所有的皇帝,都不仅仅是人世间的最高领袖,也是彼岸的最高领袖(天之子也),其地位至高无上。为了维持皇权的神圣性,人们编造出无数的神话。九鼎和传国玺的传说,便是其中典型的例子。
* i# u! }/ H) T7 w6 O# J5 U  / `# c/ G* n7 K6 x1 ]1 g
  先说九鼎,最早的记载在《左传》中。鲁宣公三年,楚庄王观兵(检阅军队)于周郊,周天子使王孙满劳师,楚庄王问鼎之大小轻重。王孙满曰:“在德不在鼎。”并说大禹时,“贡金九牧,铸鼎象物”。以后鼎迁于商,载祀六百。再后,“商纣暴虐,鼎迁于周”,“成王定鼎于郏鄏,卜世三十,卜年七百”。但是,王孙满并未说,周之九鼎,就是夏商传下来的,此一可疑也。秦始皇灭二周后,将九鼎运往咸阳,一鼎入水。秦始皇二十八年,始皇帝派人入泗水去捞。但泗水在彭城(徐州),不在洛阳以西而在其东面,二可疑也。汉王刘邦入咸阳,也未见九鼎,灭项羽,又不提周鼎,三可疑也。至于王莽,董卓,曹操播乱时,也不提周鼎,四可疑也。据《周易》,卦中有鼎,鼎与革二卦皆有鼎故革新之意。可知鼎一方面要经常擦尽锈痕,另一方面要重新铸过。不可因今日重视“铜绿”“玉斑”,而认为古代的鼎也是锈痕斑斑,越古越好也。9 M( ~3 G) K/ p
  
/ P; |8 _0 j6 D. T  }1 I: a; Z  传国玺也是如此,大家知道玺乃印章也,而印章要印在纸上。秦始皇时,蔡伦未出生,无纸可用。有人发现,蔡伦之前已经有纸,但也是在东汉。秦时无纸也。西汉已前,玺的作用不外两个,一是,在封泥上加记;二是用做符号,象征权力(所谓文官用玺,武将上用符)。所以,所谓传国玺的作用,不外是一个象征也,与后世的“加盖大印”有本质的不同。此一。
0 G% r% c0 J2 P  `0 [" ~; n. z  
1 J* w; n  n" t) j6 L% i  二,和氏壁者,璧也。璧是内有圆孔之玉饼,厚度有限。吾所见之玉璧,最厚者不过两厘米,就算再厚一点,也无法琢成今之一寸见方,有何希奇?史记中初次写到玺,乃秦王政九年嫪毒(上为土,音矮)做乱,盗用王玺。《秦始皇本记》注引张守节《史记正义》,引崔浩云:李斯磨和璧做之,汉诸帝世传服之,谓传国玺;引韦曜《吴书》云,璧方四寸,上句交五龙,文曰:“受命于天,既寿永昌”。《汉书》云,文曰:“昊天之命,皇帝寿昌。”这是史籍中首次提到传国玺乃用和氏璧研成,方四寸。秦时一尺约今之23厘米。方四寸,约今之十厘米,世上竟有如此之厚的璧耶?而且,关于玺文的内容有二说,一曰“受命于天,既寿永昌”;一曰“昊天之命,皇帝寿昌”。如此重要的东东,岂能所说非一也?/ Y) |# J7 H# `/ ]; y0 O6 I
  
8 j. o  H  Z2 u0 J* u/ R  |  三,近人冯玉祥,溥仪皆有回忆录,在谈及1924年北京政变,溥仪被驱出宫之时,问及传国玺之事。溥仪云:后赵石勒时(?),就已经不见。5 O& _+ J% f9 V$ a* X( J; t1 l% g8 \
  : g0 O/ q3 v7 Z& U- k" e& C
  四,皇太极所得乃元朝的传国玺,更不值得一谈。
( f" p  `2 Y5 p/ q2 _) W. z" F    p( N) _; Q" Z5 v
  综上所述,这两个历史之谜,只能说是,皇帝为使自己地位神圣化所编造出来的神话。
发表于 2007-5-9 22:26:22 | 显示全部楼层
据说玉玺在五代十国时期和后唐末帝一起焚毁了& V' U! z& h8 B! z* V; ]6 F

. I2 w5 p* s; \' Y这么好的一件宝贝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4-12 22:46:46 | 显示全部楼层
皇权才是实在的,其他都是浮云都是工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灵隐岛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灵异志

GMT+8, 2025-4-27 03:45

灵隐岛灵异社区

© Since 2006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