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加入灵隐岛
查看: 2564|回复: 2

中国历史2『谁不给加精,我就咬谁!』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5-9 14:52: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70、佛教在元前后丝绸之路由印度传到中国,对后世的中国文化产生深远影响。东汉时中国道教在民间兴起。
: J7 g: t3 C& v/ t4 I! `  U- K  71、东汉将亡之际,刘备、曹操、孙权争夺天下,此后各种大小战争不断,著名的有官渡之战、赤壁之战,还有夷陵之战。最终的结果是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史称三国(公元220——280 年)。
' g; Q7 H, q6 g' w  72、三国时期有几位彪炳史册的著名人物,如:诸葛亮是智慧的化身,曹操有雄才大略,关羽是忠义的英雄。他们受到后世中国人的尊崇。   $ F8 Z6 K2 g3 i6 d
  73、晋朝(公元265——420年)时的炼丹家葛洪,在冶炼各种矿物的过程中,了解到一些矿物的性 质,总结出不少化学知识,他写的 《抱朴子》堪称一部原始化学的重要著作。   
, k6 j! U( B( y4 y/ W  74、《水经》是汉朝桑钦的一部河道学专著,但记述过简,有缺漏。北朝(公元386——581年)郦道元以 此书为纲要,详加注释,取名《水经注》。   , l; L0 B& y! D- L& R/ R
  75、《水经注》记述了1252条水道河流,连许多历史事件、人物、传说神话、文物碑石等各种史迹故闻, 都有涉猎。全书30万字,是部综合性的地理学巨著。    : H  E3 |. S' ~8 ]  z' A

- T6 J8 u3 v# t5 p' N- R1 |
+ h! P6 E, [* k+ t+ s兰亭序(摹本)
# {9 e; b% S3 J$ S" ^& h/ M+ E5 l
2 \/ X' q% q% v' n
1 A0 V0 Q8 G5 U; F  76、王羲之是东晋(公元317——420年)杰出的书法家。据说他年轻时常临池写字,就池洗砚,使得池水尽黑,故有“墨池”之说,相关的名胜有多处,推浙江绍兴兰亭。1 u) C  l# d: l, S0 y
  77、公元53年三月初三,王羲之等人在兰亭饮酒赋诗,共得佳作四十余篇,编为一集,王羲之亲为作序并书写,称为《兰亭序》(右图),是中国书法的绝代佳作。真迹惜已失传。   
, }2 r( y: j, D  e% f; @, u7 a  78、瓷器的制造工艺比较复杂,故瓷器的出现比陶器晚。从商周起才有原始青瓷。经过漫长的发展过程,到了东汉晚期,中国已能大批生产胎坚质细、色泽翠艳的青瓷。三国两晋时期,南方越窑所生产的青瓷最为有名。
  n+ B/ M" G4 N( O$ t  79、从三国的吴国开始近400年间,连续有六个朝代在 南京建都,后人称南京为 “六朝古都”。
" W, y/ @4 T# V5 w. T* U0 A  80、三国时代的大数学家刘徽,最早提出了圆周率的计算方法 “割圆术”。他从圆内接正多边形入手,求得圆周率的近似值为3.14159。
  o( c6 i, B% F: B  81、南朝的数学家祖冲之,得到小数点后七位数的圆周率在3.1415926和3.1415927之间。这比欧州 数学家计算出同精度的圆周率早了1000多年。   # u3 E3 n) M! @7 {
  82、经过四、五百年战乱,公元581年隋朝建立,589年,隋文帝杨坚重新统一中国。
" Z! m: S3 N6 M  f; _( \! G  83、隋文帝是个明君,他励精图治,治国有方。十几年后,各地府库皆已盈满,无处再容纳粮食布帛。因此隋朝的典章制度后来都在唐朝得到继承,有的长期为后世沿用。   / d" g& m+ S- B9 h3 O
  84、隋朝创立了科举制,后又设进士科。"科举”即分科举士,“进士”即晋仕之意。隋朝创立的科举制,沿袭1000多年,直到清末才终止。
, K; p. K. L% M; K  85、隋朝时,中国经济的重心已开始南移,大量的粮食财富从南方运往全国,为此,公元605年,隋炀帝下令开凿贯通南北的大运河。
' x/ j. T8 l8 n' }/ j) R  86、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南至余杭(今浙江杭州市),北达涿郡(今北京通县),全长2000多公里,沿河修了堤道,栽种了柳树。 ( d, B5 K. N$ ?+ s* |- T
    % f0 F9 I& H5 p/ S
李世民像
, w4 c( C/ `3 N. l, t1 b
8 v, C- X! Y7 B( j1 C87、隋朝工匠李春营造的赵州桥(原名安济桥),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石拱桥,也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石拱桥。此桥的单孔大拱跨度为37.37米,完全用石块砌成。   
/ g5 b! b# F  a& B  \  88、公元618年,唐朝(公元618 ——907年)建立。626年,李世民继位当了皇帝,即唐太宗(左图)。唐太宗十分注意安抚百姓,他经常引用古代荀子的话:“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以警醒自己,告诫朝廷官员。   ( u' l' W+ e. {2 w( E; ~
  89、中国历史上的帝王中,唐太宗最善于兼听纳谏。他鼓励臣下直言切谏,且常能屈己纳谏。 % h9 M& u. L; I( r. ?. F" [$ W1 s
  90、魏征是唐初名臣,他常说“兼听则明, 偏信则暗”。一生对皇帝据理力谏达200多次。 ! H4 _% ^9 F  y
  91、魏征病逝后,唐太宗惋惜不已,他说:“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魏征没,朕亡一镜矣!”  
4 h1 B+ s( O: J) d5 I! [9 r% u唐玄宗李隆基 5 d  t" n1 z, f$ H, t! T! i; u7 G

! A1 p2 T, D/ ?2 y0 x# R8 V4 |, b. Y
  92、唐玄宗李隆基(右图)开元年间(公元713——741年),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最为繁盛的时期,号称“开元盛世”。当时的都城长安(今陕西西安)有百万人口,各国的使节、商人、留学生数以万计。四方珍奇积聚,极盛极富。   4 k6 {6 ]5 K5 R" V# T% r0 s4 `1 ]" e8 x
  93、唐朝廷在广州设市舶司(其长官称为市舶使),专管海外贸易。( u! y/ P2 I9 @8 q( ]; M  m4 o9 h
  94、唐代开始,东南沿海许多商人纷纷扬帆出海。他们每年九、十月间,乘着东北季风南下东南亚各国经商,待来年三、四月间再随着东南季风“回唐山”。这些在东南亚“住蕃”和移民的“唐人”,成为最早的华侨 。
2 {+ [+ p7 p3 Q% [  95、唐后,许多国家都把盛唐的中国人及华侨称为“唐人”,他们聚居的地方就成了唐人街。 " n. s! `' ^" b$ u# R
  96、唐朝多才子,更多有不屈不挠舍生取义之士。著名者如玄奘只身徒步往天竺(印度)取经,过沙漠、翻雪山,越丛山峻岭,闯林莽沼泽,九死一生,历时19年,行程5万华里。   3 p+ X5 _: [/ k# n. @& V$ b# L
  97、唐朝天宝初年,鉴真和尚乘船五渡东海挫败,几度死里逃生,历经12年磨难,虽双目失明,信念仍不减当年,六渡沧海终于成功,终老日本,成为一代宗师。   
0 ]3 ]# x4 B& G3 v* f  98、唐贞观十五年,文成公主远嫁西藏,带去许多工匠、技艺、典籍、物种,对西藏的开发起到积极作用。
* L, ~* _3 `: u. j1 z  99、 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她改国号为“周”。武则天富权略,能用人,掌握政权达40余年,死后,唐中宗复位。
8 I, ^8 s. h7 T& Z    
& {# }- V$ w9 Y4 P: z6 l唐三彩贴花纹龙耳瓶
: I" p$ `( ]# S( {4 b3 S5 i( y( b* w, M8 L" s- {  S
100、唐玄宗早期政治清明,任用贤相,称为开元盛世,但晚年因宠爱杨贵妃,酿成“安史之乱”,长安沦陷,从此唐朝由盛而衰,一蹶不振。   
  Y. j  P7 O1 I* _! S0 J  101、唐朝工匠用各种矿物烧制出青、绿、黄三种艳丽的彩色陶器,所以叫唐三彩(左图)。唐三彩作品多为人物或动物俑,个个造型生动,栩栩如生,为艺术珍品。   
  Y: C: e7 [$ @$ _  102、唐代的绘画风格十分注重线条的变化,不论是凡人常物,还是云中的飞天神仙、反弹琵琶的歌女舞妓,都给人以“天风飞扬,满壁风动”、“毛根出肉,力健有余”的美感。
- J* M  ?/ \' p0 ]; {6 B  103、唐代天文学家中最有成就的是僧一行(原名张遂),他通过观测,证实了太阳的运行速度是不均匀的,时快时慢。僧一行还大规模实测了子午线的长度,这在世界上是第一次。   & n$ P; L- s" x2 Y7 ^0 L
  104、中国古代历史上有“六大古都”,它们分别是陕西西安、河南洛阳、江苏南京、北京(以上四地曾是几个朝代的都城)、河南开封和浙江杭州(分别是北宋和南宋的都城)。   
. l9 z' J8 I' g  105、唐朝时期,中国是东方最先进的国家,日本先后派了十多批遣唐使到中国学习,人数多时达五六百人。这些日本谴唐使回国以后,积极传播中国的社会制度和文化,促进了中日的友好关系和文化交流。   
& d" T2 g* o8 P, ]$ w/ Y% H% T8 R" J  106、公元907年,唐朝节度使朱温废掉唐朝皇帝,建立梁朝,历史上称为后梁。此后的50多年里,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个朝代,相继统治黄河流域,合称五代(公元907——960年)。同一时期,在南方各地和北方的山西,先后出现了10个割据政权,总称十国。到公元960年,宋朝建立,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结束。   
  w( T) _/ U/ u: \! [6 ~  107、公元960年,后周大将赵匡胤在陈桥驿(今河南开封东北)发动兵变,手下将士们把黄袍加到他身上,拥立他为皇帝,取国号为“宋”,定都在开封,历史上称为北宋(公元960——1127年)。赵匡胤就是宋太祖。4 `" d; z( x2 e$ c: e7 k
  108、宋太祖为了巩固统治,采纳宰相赵普的建议,加强中央集权。他设酒宴,解除了石守信等人的兵权。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杯酒释兵权”。
; ~$ n5 t: I/ ~) D  109、王安石是北宋著名的文学家和政治家,他被宋神宗任命为宰相后实行变法,整理财政和军政,称为“王安石变法”。后来由于司马光等人的强烈反对,变法维持不到十年就结束了。
1 e2 O" A' K  [$ g, i! x1 S  110、北宋时期官员包拯,为官清廉,刚正不阿,人们把他当作清官的典型,尊称他为“包公”、“包青天”或“包龙图”。中国民间流传着许多有关包公的动人故事,表达了人们对他的敬仰之情。   + x+ A! m! M2 E% t0 ?0 |! U
  111、五代十国时期,各地佛教盛行。宋朝时宋太祖下令雕版刻印《大藏经》,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印刷佛经。
, j1 i4 M. M% x+ Q  o5 [3 M, ]  112、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相当发达,火药、造纸、印刷术和指南针一起被称为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 K2 h* B0 Q3 C
  113、沈括是北宋时期的著名科学家,对天文、历法、音乐、医药、数学等很是精通。他在所著的《梦溪笔谈》一书中,记载了自己丰富的研究成果。此外,他还记录了当时劳动人民的许多发明创造,比较有名的如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术等。0 c0 n, r' F1 Q: `
  114、印刷术的发明和推广被誉为世界文明之母。北宋时期,毕升在雕版印刷的基础上发明了活字印刷,大大提高了印刷效率。大约200年后,这一技术传到其他国家,对世界文明的发展进程起到推动作用。   
4 W3 _; Q8 T: s, S8 G/ s  115、火药的发明与中国古代的炼丹术有密切关系。因为火药具有很强的杀伤力,唐朝末年,被广泛应用到军事上。宋元时期,火药技术有了更大的改进。后来火药的制造方法传到阿拉伯,又从阿拉伯传到欧洲各国。
- S6 K: T0 y. o: \8 c  e0 x1 _  116、在很早的时候,中国就发明了指南针。北宋时期,人们创造了适用于航海的指南针,把航海事业推向了新的时代。这一时期,中国的造船技术在世界上也最为先进。   
9 q9 T) p* P1 M+ H  e  117、北宋时期大量开采金、银、铜、铁等矿藏,铜钱是当时的本位货币,铸造量非常大,在今天东到日本、西至欧洲、非洲的广大地区都有出土。 0 [/ a  m8 x2 b8 [& _+ b
  118、两宋时期的制瓷业非常发达。宋瓷品种繁多,花纹秀丽,并大量出口海外,江西的景德镇已成为中国著名的瓷都。
. s2 C% ]6 N" U" a2 P# g  119、宋朝时期,市场上流通货币以铜钱、铁钱、金银等金属货币为主。为了携带方便,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出现“交子”,这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纸币的使用为商业繁荣提供了便利条件。    7 P, g! \4 a0 x
司马光像
! Z% f" }  p7 E
+ F' @! {* \. g: q  120、宋代的针炙学和法医学成就突出,《洗冤集录》是中国第一部系统的法医学著作,比西方同类专著早了300多年。/ k0 i2 Y! O0 k" y; M
  121、司马光(右图)是北宋著名历史学家,他用了19年的时间编写的《资治通鉴》,是一部著名编年体通史,叙述了从战国到五代1300多年的历史。   3 a; ]! l( u" }
  122、宋朝末年,宋江领导的一批民众在山东省梁山一带起义。后来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浒传》就是以此为背景创作的。
6 c, }  q. @! f' S, E* q& }  123、宋朝时期,中国境内还有一些其他民族建立的政权,如契丹族建立的辽,女真族建立的金,党项族建立的西夏等。1127年,金朝的军队攻破开封,俘虏了北宋的皇帝宋徽宗、宋钦宗父子,徽宗的另一个儿子赵构称帝。逃到南方,在杭州建立政权,历史上成为南宋(公元1127-1279年)。
9 s0 u: R: F! L- b- @  w/ o0 {9 ^  124、岳飞是南宋的抗金名将,他率军北上以收复被金军占领的宋朝领土,却被秦桧等人以“莫须有”的罪名害死。岳飞葬在杭州西湖边上。后人为了纪念他,在他的墓前放了用生铁浇铸的秦桧等人的跪像,表示对奸臣的强烈憎恨。   
$ [3 I" f  v* [  125、1271年,忽必烈建立元朝后,大举进攻南宋,南宋著名的将领文天祥组织军民抵抗,失败后被俘虏。元朝统治者采用各种方式劝他投降,他宁死不屈,写下了《正气歌》和《过零丁洋》等诗篇,表现了不屈不挠的民族气节。《过零丁洋》中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两句,成为千古名言。
! Z" i5 Q3 t5 C/ ?0 H% U    . y" n6 d+ R6 s  u( o
忽必烈像 / i* v0 |, p3 ]
. N  x; h& m4 G* A7 S
126、蒙古族是中国北方一个古老的民族。12世纪末,铁木真经过十多年战争统一了蒙古各部,1206年被推举为蒙古的大汗,尊称为“成吉思汗”,意思是“坚强的君主”。
6 w2 n9 q9 m  K8 V5 q  127、忽必烈(左图)是成吉思汗的孙子。1271年他建立了元朝(公元1271——1368年),称为元世祖。元朝在成立过程中及成立以后,发动了大规模的扩地战争,向西一直打到欧洲的多瑙河流域,对世界历史发展进程产生了重大影响。 + h0 |, W8 {  V8 z
  128、在中国历史上,元朝的疆域比以往任何朝代的都要大。元朝实行行省制度,对全国实行有效的统治。元朝的首都大都,是闻名世界的商业中心,大都就是中国现在的北京。   
/ d, H6 a# V( a/ `) E0 s/ }2 G  129、元朝中后期,棉花已在全国范围内广泛种植,棉纺织业发达。棉布成为江南人的主要衣料,这是中国古代经济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元朝的黄道婆,推广了黎族人民先进的棉纺技术,对棉纺织业的发展做出巨大贡献。
/ ?2 m! r2 k$ A% e  130、元朝时期,中外交往频繁,著名的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写下《马可波罗游记》一书,生动描述了大都、杭州等城市的繁荣景象,激发了欧洲人对中国的向往。   
. O# k# h6 Y, c" [! o! s6 v  131、元朝时期有大批信仰伊斯兰教的波斯人、阿拉伯人迁入中国,他们同汉、蒙、维吾尔等族长期杂居相处,互相融合,开始形成一个新的民族回族。   
+ d5 o5 \, n7 |3 V  132、元朝同许多国家和地区有贸易关系。福建省的泉州是元朝最大的港口,在当时和埃及的亚历山大港并列为世界第一大港。泉州生长着很多刺桐树,故以刺桐城闻名于世。% I- b, Z" Q  @7 S: h" A
  133、1368年,朱元璋率领农民起义,推翻元朝政权,建立了明朝(公元1368——1644年),朱元璋即明太祖。明初定都南京,后来,明成祖把都城迁到北京。  
2 m( q8 d1 P  Y8 O" u' Z  z; b郑和下西洋宝船模型 $ t6 ^: c2 K" }" x# f
& V- n, V9 \( F" S; _$ N( N8 L
  134、1405到1433的近30年间,郑和率领的船队先后7次下西洋,到达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郑和下西洋宝船模型(右图) " ?% s  l+ R. \
  135、1417年,苏禄(今菲律宾)国王带领300多人访问中国,归国途中病逝于山东,明成祖派人为他举行隆重葬礼。明朝以后,中国多次修护苏禄王陵,表达了中国对这位菲律宾友好使者的悼念之情。   9 @8 C/ C' A9 h+ v7 }: o* ?
  136、明朝时期,日本海盗商人经常在中国东南沿海一带骚扰。他们勾结明朝土豪奸商,到处抢掠财物,杀害百姓,给中国沿海造成极大的祸害。这些强盗被叫做“倭寇”。明朝大将戚继光组织军队,给倭寇以痛击。1565年,戚继光联合俞大猷,把横行百余年之久的倭寇全部消灭。   , C5 V5 f% B9 E$ B3 ?1 q& q8 a
  137、明朝后期,顾宪成和高攀龙等人在江苏无锡的东林书院讲学,他们经常在书院里议论朝政,抨击当权者,这些人被称为“东林党”。当时大宦官魏忠贤专政,凶险残暴,东林党人不怕迫害,指斥魏忠贤等人为“阉党”,与他们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   
( x/ e- t+ H9 z1 t# @) A' {0 ?    
. ~4 ~5 P/ v& W0 c9 i. U永乐大典内页 9 M1 _0 j# W- d- z8 }, c# D) [3 Z
5 E, Q% q( M7 X% P4 [
138、明朝规定用科举制度选拔官吏。政府规定科举考试只许在四书五经范围内命题,应考的人不能有个人见解,文体要呆板地分成八个部分,叫做“八股文”。
. {$ ~! W( `, o' `8 u8 e7 l  139、明朝永乐年间,明成祖选派解缙等3000人编辑成《永乐大典》(左图),共110095册,辑入各类图书七八千种,是中国规模最大的一部类书。该书先后抄录正副两部。正本后来被烧毁,副本在1860年英法联军和1900年的八国联军入侵北京时两次被焚毁劫掠,目前存世的仅有300余册。
发表于 2007-5-9 16:37:48 | 显示全部楼层
很好的资料,很有概括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5-14 15:25:27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的流水历史简介( u8 I2 v1 i% U/ o( N

3 e) p) U5 E8 e6 D/ B3 r不回贴好可怕啊要咬人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灵隐岛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灵异志

GMT+8, 2025-8-5 18:18

灵隐岛灵异社区

© Since 2006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