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在抗日战争期间的一天,在重庆,王炳南通知王安娜说:“周恩来请你去见他,有一件紧急的事情要你去办。你刚从香港回来,也没好好休息。看来,你没有时间休息了。”7 O, \' z8 L1 d9 K* q
) G6 Z3 {% k9 @( U. D/ s; O8 Y王安娜听王炳南说有新任务,又是周恩来亲自安排,感到自己在中共中央的心目中还有一定位置,非常高兴。但不知这件要办的事情是南下,还是北上。不管是南下还是北上,她自我感觉都是很有把握的。如果是南下,她已受命去过印支,去过香港,还去过南线搞联络、搞运输。这些任务对她说来,早已驾轻就熟;如果是北上,到华北前线,那更不难,她既有去长沙、南昌前线的经验,又有去延安的经历,可以说,任何艰难险阻,都阻挠不了她去完成任务。, n5 o* X3 f: u1 M
( u" Y' d: p. J; R* G
她怀着十分自豪的心情,在王炳南的陪同下,到重庆八路军办事处去见周恩来。& g0 R) r1 Z \ L4 c& y
2 [. e, g! c9 D* d
周恩来出迎,并把王炳南夫妇领到了他的住房,还招待他们喝茶、吃花生。气氛虽然比较轻松,但王安娜仍急着要知道周恩来有什么紧急的事情要她去办。; |+ I8 [8 H* ?* y& I4 i
' x& k' U& u' J7 Z+ t N周恩来对王安娜说,有一个紧急任务,只能由她去办。也只有她有条件把这件事办好:“请你前往贵阳去一趟,去接收一批红十字会指定给八路军野战医院的医药品和补给物资,同时还要和红十字会会长林可胜博士商谈一下今后的合作问题。”0 M" J5 g- q+ N0 o& P
8 F+ J6 H5 a2 s/ _! B
王安娜立即表示:“这一任务我一定会办好的。接收和运输这类物资我已办了好多次,已摸到了一些头绪。南部边防的海关和边卡我也都熟悉了,办起事来,都比较容易。至于和林可胜博士商谈今后的合作问题,我认为更为方便。林可胜博士和他的秘书都和我很熟。我和他们的关系是孙夫人(宋庆龄)给我建立起来的。这次让林博士和八路军建立合作关系,极为容易。我去一说就行了。况且和八路军建立合作关系,也是红十字会会长应该做的事,也有他们的需要。”& w* n& U& `; b, C' r0 C3 b
/ F5 _+ R: R v9 H9 _. V) c周恩来频频点头,很欣赏王安娜办事的爽快劲,说的话也在理,正要说什么,只听王安娜又接着补充说:“我是‘保卫中国同盟’驻重庆的代表。我正要找机会向林博士谈谈‘保卫中国同盟’的新计划。巧得很,机会来了。”周恩来很高兴看到一个德国人对我军、我党的工作这么投入,连忙表示相信此次贵州之行,一定会圆满完成任务,而且还可以一举两得。接着他还说,让王安娜只身一人,走南闯北,为我们工作,实在有些不安,还不知在沿途上会有什么困难。
! ]- U/ N m1 O9 N7 _
9 m' x5 _) F P在提到沿路有无困难时,周恩来突然想起一件事,忙说:
) A, _5 W& I( e+ a$ O8 q4 R
; ~( o9 W+ P w6 l# m, s- B“我会让八路军办事处发给你一张军用通行证,同时,我们任命你为八路军少校。有这样的身份,路上即使有人要检查证件,对你多少也要客气一点。”
# u* x/ @1 \ E# c
8 z2 O! y# ~& k" z& u“感谢周恩来先生考虑得如此周到。我会很珍视这一张去贵州的通行证。”王安娜并非有意强调此证专为去贵州之用。
, o0 B/ H F0 \0 y8 a
, ^, W, o9 w8 x1 n, L7 _“不,不只是去贵州可用,这张军用通行证对你去华北前线,也会有帮助的。”8 h( e+ m0 V8 E: E* @
0 \/ `( g& L7 V1 X9 b s X# u
“我很高兴。这种幸运,别人是无法想象的。我一定要认真地去完成任务,不会辜负周先生的期望。”6 }# V3 c, h: ?! C D0 \; x
1 J3 ^2 j9 H" J9 _$ W5 w% g7 J' S: i王安娜说着便和王炳南一起离开了八路军办事处,回到自己的住处,立即投入行军前的准备工作。
, H0 J; m; a3 @1 W. I
& R: C# p% W5 i6 r( c王安娜在出发前遵照周恩来的意见,办了一个八路军少校军官的军用通行证。
/ d' P0 X- l. @/ z K. u; l) Z# {- ^8 H8 s& U; T/ ~$ d
许多人都认为办理这个通行证,是组织上对她的关照,也是她应该获得的待遇。然而,王安娜却不完全这样看。她感谢周恩来对她的关怀,感谢组织上给她办理了军用通行证,但她本人对证件这类东西,从来就不当回事,可有可无。她的办事哲学是靠本事,而不靠依赖什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