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加入灵隐岛
楼主: 惠儿

所有死去的人都可以梦见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9-3 13:20:35 | 显示全部楼层
五雷大将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9-3 13:34:50 | 显示全部楼层
五雷大将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9-3 13:58:16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相信楼主的话,这个世界上不能解释的现象太多了。而且,如果楼主不是觉得闹心的话,能把出生年月也公布出来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9-5 22:20:54 | 显示全部楼层
书看多了.想太多了.太容易把一些事物跟自己联系在一样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9-5 22:47:37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搂主要认识一下,如果要是万一下了地狱也要打个招呼有个照应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9-6 21:14:07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厉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9-15 17:11:08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LZ祝福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9-19 03:20:11 | 显示全部楼层
生辰八字或者说八字,其实是周易术语四柱的另一种说法。四柱是指人出生的时间、即年、月、日、时。在人用天干和地支各出一字相配合分别来表示年、月、日、时,如甲子年、丙申月、辛丑日、壬寅时等。每柱两字,四柱共八字,所以算命又称“测八字”。依照天干、地支沂涵阴阳五行属性之相生、相克的关系,推测人的体咎祸福。不过我们在这里要讲的不是如何“测八字”,而是如何算八字。 ! O6 h. B  ~9 Q3 B- I: W' f- b
四柱八字排立 ) k: K( n3 Q9 o) }. \% U. N
四柱以指一人出生的年、月、日、时。四柱排立是指找出一个人的生辰八字。主要分四步进行。 * E7 i8 T* }0 b% A
排年柱 6 X% Y8 T! y+ Y. d

8 |' C8 d0 H( K0 l3 y' O年柱, 即人出生的年份用干支来表示. 注意上一年和下一年的分界线是以立春这一天的交节时刻划分的, 而不是以正月初一划分. 如某人阳历2000年2月4日22点17分生, 由于阴历2000年交立春是阳历2000年2月4日20点32分, 因此此人的年柱为2000年之庚辰,而非1999年之已卯.
; O, @" P5 z# v7 S1 m; T3 j5 r6 w8 b$ c4 U
排月柱
( F! h  |) I5 ~! W3 C月柱, 即用干支表示人出生之年月所处的节令. 注意月干支不是以农历每月初一为分界线, 而是以节令为准, 交节前为上个月的节令, 交节后为下个月的节令. ) o: |  l. x' V( h/ k  Z
一月 寅月 二月 卯月 三月 辰月 四月 巳月 / v: b$ D2 i. ^- ?
从立春到惊蛰 从惊蛰到清明 从清明到立夏 从立夏到芒种 - v4 p( j) }$ V$ l% d7 M
五月 午月 六月 未月 七月 申月 八月 酉月 5 a6 n2 X  Q, E# D
从芒种到小暑 从小暑到立秋 从立秋到白露 从白露到寒露 / P  g" D' U: |; I. ~( R& M
九月 戌月 十月 亥月 十一月 子月 十二月 丑月
9 K8 M; {) Y) t从寒露到立冬 从立冬到大雪 从大雪到小寒 从小寒到立春 1 K: b/ y1 J' {# c: b
节令含义: 3 q" M, q5 ^( H) W: I! R: P
正月立春: "立"是开始的意思, 表示万物复苏的春天又开始了, 天气将回暖, 万物将更新, 是农事活动开始的标志. 立春是公历的2月4日或5日.
! O- `6 R0 l8 V二月惊蛰: 春雷开始轰鸣, 惊醒了蛰伏在泥土里冬眠的昆虫和小动物, 过冬的虫卵快要孵化了, 这个节气表示春意渐浓, 气温升高. 惊蛰是公历的3月6日或7日. - }' M" }" C# {+ t! v
三月清明: 这个节气表示气温已变暖, 草木萌动, 自然界出现一片清秀明朗的景象. 清明是公历的4月5日或6日. 0 j4 R+ [4 Z) u$ U! N7 v
四月立夏: 这个节气表示夏季开始, 炎热的天气将要来临, 农事活动已进入夏季繁忙季节了. 立夏是公历的5月6日或7日. / x+ r4 }! \3 a0 F# e
五月芒种: "芒"是指壳实尖端的细毛, 在北方是割麦种稻的时候, 也是耕种最忙的时节, 芒种是公历的6月6日或7日.
- Q+ x4 H5 X. C: t1 Q8 q7 g六月小暑: 这个节气表示已进入暑天, 炎热逼人, 小暑是公历的7月7日或8日. # K: v6 x: P& ?6 C. f4 ?
七月立秋: 这个节气表示炎热的夏季将过, 天高气爽的秋天开始. 立秋是公历的8月8日或9日.
" c3 }4 X+ i8 O: t# q: K. l2 s! X) R八月白露: 这个节气表示天气更凉, 空气中的水气夜晚常在草木等物体上凝结成白色的露珠, 白露是公历的9月8日或9日.   \' N8 `/ T$ M- ~2 l7 J& x0 [
九月寒露: 这个节气表示冬季的开始, 预示气候的寒凉程度将逐渐加剧, 寒露是公历的10月8日或9日.
3 N( [1 \$ H& b- T: g& n十月立冬: 这个节气表示清爽的秋天将过, 寒冷的冬天开始, 立冬是公历的11月7日或8日.
3 ^5 _# o8 @# \, W十一月大雪: 这个节气表示降雪来得较大, 大雪是公历的12月7日或8日.
9 C1 q0 V& Q' b; A! V十二月小寒: 这个节气表示开始进入冬季最寒冷的季节, 会有霜冻, 小寒是公历的1月5日或6日.
# G9 O; X- d* ?7 h; s2 I9 p, t5 [
; w: c/ a5 I' A9 s以下是年上起月表.
( ]/ K4 s$ Q1 ?/ G! i+ x# B
1 R* x5 A" x* l5 Z4 @8 D# F9 }月/年 甲己 乙庚 丙辛 丁壬 戊癸 6 I. w1 N6 h  `& G
------------------------------
% K3 N0 {8 I. E正月 丙寅 戊寅 庚寅 壬寅 甲寅
& |0 B  M7 R5 N2 R; ^二月 丁卯 己卯 辛卯 癸卯 乙卯
1 g) s5 k: g! y$ j, u三月 戊辰 庚辰 壬辰 甲辰 丙辰 & o) F9 z7 ?7 K$ @: v
四月 己巳 辛巳 癸巳 乙巳 丁巳
* @8 R+ u8 z+ q  i8 i& W8 ]7 [五月 庚午 壬午 甲午 丙午 戊午 1 K+ p* E; x: [& U/ X
六月 辛未 癸未 乙未 丁未 己未
/ p* q3 ?5 z1 T' h" ~- S( V' ]七月 壬申 甲申 丙申 戊申 庚申
1 }; a5 U' ^  `% e" [9 R1 c八月 癸酉 乙酉 丁酉 己酉 辛酉 & E8 Q& u- ?8 G
九月 甲戌 丙戌 戊戌 庚戌 壬戌 ) r2 o0 j5 {/ \4 i$ @
十月 乙亥 丁亥 己亥 辛亥 癸亥
7 Q: ?3 |- M  ~4 Z* v  V冬月 丙子 戊子 庚子 壬子 甲子 6 p0 {" b8 k; C: }8 G
腊月 丁丑 己丑 辛丑 癸丑 乙丑
! @* a* p; u( O( n% ?& F- N( d% {/ A
3 G# ~' s" ]1 V) y  C排日柱 5 h9 s) u  K% T# a# T: P( ^& y0 i
从鲁隐公三年(公元前722年)二月己巳日至今, 我国干支记日从未间断. 这是人类社会迄今所知的唯一最长的记日法. & r8 D4 E( B  m1 H
日柱, 即用农历的干支代表人出生的那一天. 干支记日每六十天一循环,由于大小月及平闰年不同的缘故, 日干支需查找万年历.
7 Y/ y! t! Q$ q, g) Z: X) C另外,日与日的分界线是以子时来划分的, 即十一点前是上一日的亥时, 过了十一点就是次日的子时. 而不要认为午夜十二点是一天的分界点. : v8 P8 a, Z# |9 G- o0 T

7 [% X" ?$ g3 c# R8 _3 O排时柱 ; R( S' {; j% x* l3 K' [4 J
时柱, 用干支表示人出生的时辰. 一个时辰在农历记时中跨两个小时,故一天共十二个时辰.
8 @* w& u) ?: o8 \子时: 23点 --凌晨1 丑时: 1 点 --凌晨3 1 b; L7 ?9 `/ n3 |
寅时: 3 点 --凌晨5 卯时: 5 点 --凌晨7
! f6 W) N* d4 C1 r辰时: 7 点 --上午9 巳时: 9 点 --上午11 & H( F. Y7 N; d/ V
午时: 11点 --上午13 未时: 13点 --上午15 1 n' l3 g* ^$ M1 C+ ?  A8 |
申时: 15点 --上午17 酉时: 17点 --上午19
5 r/ \' N' j3 u1 D戌时: 19点 --晚上21 亥时: 21点 --晚上23 9 v2 J: V' l0 [7 P0 H+ `  o8 T
- J  X* j3 y# E9 N. _
日上起时表:
" u0 Q+ g8 Y( N6 E: @/ D- m
: H4 D, |, D: G% ?7 g( W) c时/日 甲己 乙庚 丙辛 丁壬 戊癸
4 {* l( ~# S. R' l8 V------------------------------
! ^+ |% o- {# E子 甲子 丙子 戊子 庚子 壬子 1 D! s& j5 k. S( l( f
丑 乙丑 丁丑 己丑 辛丑 癸丑 7 u4 G: l/ j6 }
寅 丙寅 戊寅 庚寅 壬寅 甲寅 9 w1 b4 |, t6 j- i. T" m
卯 丁卯 己卯 辛卯 癸卯 乙卯 * r  R( y4 p3 l, X( J+ Y
辰 戊辰 庚辰 壬辰 甲辰 丙辰
# K4 Q" F$ R2 }6 o% b巳 己巳 辛巳 癸巳 乙巳 丁巳
! u# t' A6 U; [  K9 a5 l* {5 c午 庚午 壬午 甲午 丙午 戊午
) t- u2 P7 C2 U% B1 T未 辛未 癸未 乙未 丁未 己未 " \% @1 z1 z; q( a* b" k
申 壬申 甲申 丙申 戊申 庚申
# ^8 W& z! T% c, Q; T9 z: n7 T( I酉 癸酉 乙酉 丁酉 己酉 辛酉 + m5 R% z% F6 N5 F4 `! C. e
戌 甲戌 丙戌 戊戌 庚戌 壬戌 1 v" L: z: H. I3 I( S$ @$ n0 P/ |
亥 乙亥 丁亥 己亥 辛亥 癸亥
1 W! S, @% K4 M# b3 x5 J3 a! q& K& a8 a& p0 x9 B4 j# b# t
生辰八字或者说八字,其实是周易术语四柱的另一种说法。四柱是指人出生的时间、即年、月、日、时。在人用天干和地支各出一字相配合分别来表示年、月、日、时,如甲子年、丙申月、辛丑日、壬寅时等。每柱两字,四柱共八字,所以算命又称“测八字”。依照天干、地支沂涵阴阳五行属性之相生、相克的关系,推测人的体咎祸福。不过我们在这里要讲的不是如何“测八字”,而是如何算八字。   f# e1 E! F. }- p
四柱八字排立
1 N: N1 S# C& o( E四柱以指一人出生的年、月、日、时。四柱排立是指找出一个人的生辰八字。主要分四步进行。 ; H- S& h9 V. U  o+ l, P; d
排年柱
6 z3 U7 ]; F* p- }" {1 \: T( Z1 ?8 f' ], _% T
年柱, 即人出生的年份用干支来表示. 注意上一年和下一年的分界线是以立春这一天的交节时刻划分的, 而不是以正月初一划分. 如某人阳历2000年2月4日22点17分生, 由于阴历2000年交立春是阳历2000年2月4日20点32分, 因此此人的年柱为2000年之庚辰,而非1999年之已卯.
' o9 V8 y, n1 d# z$ j  H  X$ \
0 i, p) q/ Q  _% i: N3 X排月柱
- K( Q1 c; h& Y% q1 {月柱, 即用干支表示人出生之年月所处的节令. 注意月干支不是以农历每月初一为分界线, 而是以节令为准, 交节前为上个月的节令, 交节后为下个月的节令. 8 t! i- D6 |/ _3 Y9 y& l5 Z* G
一月 寅月 二月 卯月 三月 辰月 四月 巳月
3 ~" k! l# ^7 T; m' Y0 C从立春到惊蛰 从惊蛰到清明 从清明到立夏 从立夏到芒种 ( A: |# k+ j: P
五月 午月 六月 未月 七月 申月 八月 酉月
: o; i5 M: d2 S- P从芒种到小暑 从小暑到立秋 从立秋到白露 从白露到寒露
' i+ i3 G% d# O% n; P: J1 H九月 戌月 十月 亥月 十一月 子月 十二月 丑月
' T" n6 U+ z: v) X" w) A从寒露到立冬 从立冬到大雪 从大雪到小寒 从小寒到立春 , p& j/ \9 `( V+ ^0 h  x+ j
节令含义: * t, w2 R  N4 R: b. o+ `
正月立春: "立"是开始的意思, 表示万物复苏的春天又开始了, 天气将回暖, 万物将更新, 是农事活动开始的标志. 立春是公历的2月4日或5日. ' g) K5 `! k% }  G
二月惊蛰: 春雷开始轰鸣, 惊醒了蛰伏在泥土里冬眠的昆虫和小动物, 过冬的虫卵快要孵化了, 这个节气表示春意渐浓, 气温升高. 惊蛰是公历的3月6日或7日. ! Y1 x" _) `1 z) g2 f* i8 p
三月清明: 这个节气表示气温已变暖, 草木萌动, 自然界出现一片清秀明朗的景象. 清明是公历的4月5日或6日. ; T- g0 j0 C4 P0 a2 c2 |- ]# E4 v, F
四月立夏: 这个节气表示夏季开始, 炎热的天气将要来临, 农事活动已进入夏季繁忙季节了. 立夏是公历的5月6日或7日.
+ k& a* o+ o. G$ U2 X: x$ b3 p4 C五月芒种: "芒"是指壳实尖端的细毛, 在北方是割麦种稻的时候, 也是耕种最忙的时节, 芒种是公历的6月6日或7日. 5 Q) e( O1 H& m
六月小暑: 这个节气表示已进入暑天, 炎热逼人, 小暑是公历的7月7日或8日.
% W! P$ R1 \) j5 R0 {3 h+ j: Y+ ^七月立秋: 这个节气表示炎热的夏季将过, 天高气爽的秋天开始. 立秋是公历的8月8日或9日. % O: ?- F6 w2 g6 o0 M
八月白露: 这个节气表示天气更凉, 空气中的水气夜晚常在草木等物体上凝结成白色的露珠, 白露是公历的9月8日或9日. - ?1 a1 o, I0 L& @! b2 O
九月寒露: 这个节气表示冬季的开始, 预示气候的寒凉程度将逐渐加剧, 寒露是公历的10月8日或9日.
$ `$ [+ |6 H  q十月立冬: 这个节气表示清爽的秋天将过, 寒冷的冬天开始, 立冬是公历的11月7日或8日.
2 t2 w/ J0 a: I! X4 \十一月大雪: 这个节气表示降雪来得较大, 大雪是公历的12月7日或8日. % @6 z5 _3 J! S! I
十二月小寒: 这个节气表示开始进入冬季最寒冷的季节, 会有霜冻, 小寒是公历的1月5日或6日.
/ O+ {$ y6 W8 f* h4 `. |4 m
+ F6 l0 q/ c2 ~1 o2 A以下是年上起月表.
! A) m" x; p$ r3 c: K
  K% \% P/ Q, q  z) U8 u4 u月/年 甲己 乙庚 丙辛 丁壬 戊癸
5 W; Y$ I9 W" e( C0 d7 k5 A------------------------------ 7 O0 [) T0 r) w- z$ @" f! X
正月 丙寅 戊寅 庚寅 壬寅 甲寅 # v+ i$ {! M1 q5 N5 R0 m2 W2 D
二月 丁卯 己卯 辛卯 癸卯 乙卯 ' z4 V# v$ [7 w1 D; [+ w
三月 戊辰 庚辰 壬辰 甲辰 丙辰
( v2 E% K. P8 V' U6 F4 w四月 己巳 辛巳 癸巳 乙巳 丁巳 7 z2 d. e3 j0 z% T# t
五月 庚午 壬午 甲午 丙午 戊午 2 ]+ o( d1 ~& t, Q$ \8 [% v  ]3 j
六月 辛未 癸未 乙未 丁未 己未
8 [& G5 a6 L5 Y: @7 _七月 壬申 甲申 丙申 戊申 庚申 ) y% |7 Z! O' ]1 V  \
八月 癸酉 乙酉 丁酉 己酉 辛酉 , ?1 n3 N6 ?* H$ T4 [
九月 甲戌 丙戌 戊戌 庚戌 壬戌 * r5 h' r, B0 b7 e6 @& D
十月 乙亥 丁亥 己亥 辛亥 癸亥
9 r1 H. M& P" @$ I冬月 丙子 戊子 庚子 壬子 甲子 3 f' v7 Q* [' [  }6 y
腊月 丁丑 己丑 辛丑 癸丑 乙丑 ; n" S0 ~6 S0 J7 O* c5 s8 G. _
7 n+ T7 f! N5 S) l  A2 t
排日柱
: k, ?  k# p* i( u& @从鲁隐公三年(公元前722年)二月己巳日至今, 我国干支记日从未间断. 这是人类社会迄今所知的唯一最长的记日法. - t8 X% T2 J+ Y" E7 p+ V# e
日柱, 即用农历的干支代表人出生的那一天. 干支记日每六十天一循环,由于大小月及平闰年不同的缘故, 日干支需查找万年历. ' d. c( l$ _3 Y9 Q% D: [! Y2 N
另外,日与日的分界线是以子时来划分的, 即十一点前是上一日的亥时, 过了十一点就是次日的子时. 而不要认为午夜十二点是一天的分界点. ' }& u2 C$ _7 d- ~/ Y
4 x" h1 w0 Y/ Q5 e
排时柱
  y2 A' L2 V: N1 F时柱, 用干支表示人出生的时辰. 一个时辰在农历记时中跨两个小时,故一天共十二个时辰.
7 t9 R  |! U' ~+ b" b0 {+ ^子时: 23点 --凌晨1 丑时: 1 点 --凌晨3 ' B4 Q% A) o1 l% u- K
寅时: 3 点 --凌晨5 卯时: 5 点 --凌晨7
) G2 _, W; ?6 m) b' G' g( a辰时: 7 点 --上午9 巳时: 9 点 --上午11
( t9 w0 v: k; I8 ^午时: 11点 --上午13 未时: 13点 --上午15
4 N) ?! P7 u  E& F5 P9 N/ F2 C7 u7 N$ ^申时: 15点 --上午17 酉时: 17点 --上午19 & P( E: Z, P3 t# {' {3 Z: _) g
戌时: 19点 --晚上21 亥时: 21点 --晚上23 $ ^/ a! k) `' w% s7 u
) T' m4 g: D- B7 |1 u  X
日上起时表: - L+ P" N# s0 Z5 ^

7 F# G+ l, Q( J6 y% {时/日 甲己 乙庚 丙辛 丁壬 戊癸
: V$ u; X9 k, X8 W& t/ I4 D" n------------------------------ $ e0 [3 E: s4 B5 }/ ?3 @, j5 n
子 甲子 丙子 戊子 庚子 壬子
' j- O" ?7 Z. Q1 t丑 乙丑 丁丑 己丑 辛丑 癸丑
4 K6 U" x; V" B$ @寅 丙寅 戊寅 庚寅 壬寅 甲寅
9 v* ^+ h/ i; j' X; D' h2 b卯 丁卯 己卯 辛卯 癸卯 乙卯
5 x2 E) O4 U$ `! `) ?/ s9 ^辰 戊辰 庚辰 壬辰 甲辰 丙辰
) H1 W; e9 ]* J6 d0 w巳 己巳 辛巳 癸巳 乙巳 丁巳
! |; o+ G! p3 g" U( P' e午 庚午 壬午 甲午 丙午 戊午 7 k2 m( O7 N1 l: J
未 辛未 癸未 乙未 丁未 己未 2 x; u6 x% A- p: [; f7 q
申 壬申 甲申 丙申 戊申 庚申
0 ^. X1 J  P& A  ?7 n酉 癸酉 乙酉 丁酉 己酉 辛酉
. f* ?3 C" G% ^2 [戌 甲戌 丙戌 戊戌 庚戌 壬戌 . W3 [: b- N+ X( A# P1 F3 ?* W- q: |* g
亥 乙亥 丁亥 己亥 辛亥 癸亥 4 |7 x/ @* ~- v
! E7 ?% \" n  D% W1 D
生辰八字或者说八字,其实是周易术语四柱的另一种说法。四柱是指人出生的时间、即年、月、日、时。在人用天干和地支各出一字相配合分别来表示年、月、日、时,如甲子年、丙申月、辛丑日、壬寅时等。每柱两字,四柱共八字,所以算命又称“测八字”。依照天干、地支沂涵阴阳五行属性之相生、相克的关系,推测人的体咎祸福。不过我们在这里要讲的不是如何“测八字”,而是如何算八字。 3 M; |5 N/ K& U$ u% W1 x+ J2 X
四柱八字排立 ) L$ H+ o' E, P/ G, s4 W
四柱以指一人出生的年、月、日、时。四柱排立是指找出一个人的生辰八字。主要分四步进行。 . G7 p5 ?( ]% N4 u2 K3 O
排年柱
6 ?7 n( B: x5 V6 T& J- w
6 P# G: A2 X" P年柱, 即人出生的年份用干支来表示. 注意上一年和下一年的分界线是以立春这一天的交节时刻划分的, 而不是以正月初一划分. 如某人阳历2000年2月4日22点17分生, 由于阴历2000年交立春是阳历2000年2月4日20点32分, 因此此人的年柱为2000年之庚辰,而非1999年之已卯. * q2 c% `+ N' u- A  E' c

6 `" b$ T3 d) |" }& Y: n排月柱 * w6 |6 k$ |5 J4 _" \$ m$ e' f
月柱, 即用干支表示人出生之年月所处的节令. 注意月干支不是以农历每月初一为分界线, 而是以节令为准, 交节前为上个月的节令, 交节后为下个月的节令.
+ y  h' d8 x8 n. v8 g3 o* ^( I一月 寅月 二月 卯月 三月 辰月 四月 巳月
' N6 Y0 H2 f! t9 }4 x  I从立春到惊蛰 从惊蛰到清明 从清明到立夏 从立夏到芒种 5 N( N% Y2 l& j; q
五月 午月 六月 未月 七月 申月 八月 酉月 6 ^# t9 Z( M& j3 G% v! J
从芒种到小暑 从小暑到立秋 从立秋到白露 从白露到寒露
. }2 W! I7 L6 c0 G8 N九月 戌月 十月 亥月 十一月 子月 十二月 丑月 $ I  E3 P# L3 p* C9 X7 E
从寒露到立冬 从立冬到大雪 从大雪到小寒 从小寒到立春 " n0 O6 N- ^: e! Z/ B' K  ^
节令含义:
! k# y$ u. _9 h$ c# R# o9 V正月立春: "立"是开始的意思, 表示万物复苏的春天又开始了, 天气将回暖, 万物将更新, 是农事活动开始的标志. 立春是公历的2月4日或5日. $ v) ?& a9 {  Q- L8 l+ Q
二月惊蛰: 春雷开始轰鸣, 惊醒了蛰伏在泥土里冬眠的昆虫和小动物, 过冬的虫卵快要孵化了, 这个节气表示春意渐浓, 气温升高. 惊蛰是公历的3月6日或7日.
) J2 x$ Z- M) S! ?0 |. p三月清明: 这个节气表示气温已变暖, 草木萌动, 自然界出现一片清秀明朗的景象. 清明是公历的4月5日或6日.
% O# y% P, H# o. P8 a4 e5 v四月立夏: 这个节气表示夏季开始, 炎热的天气将要来临, 农事活动已进入夏季繁忙季节了. 立夏是公历的5月6日或7日. . S0 M. J1 b4 A( {# u# j
五月芒种: "芒"是指壳实尖端的细毛, 在北方是割麦种稻的时候, 也是耕种最忙的时节, 芒种是公历的6月6日或7日. " @  l( R$ ?4 O/ g# U5 W
六月小暑: 这个节气表示已进入暑天, 炎热逼人, 小暑是公历的7月7日或8日. 5 z' T0 T/ ^- A$ O: r2 Z9 P: X/ |
七月立秋: 这个节气表示炎热的夏季将过, 天高气爽的秋天开始. 立秋是公历的8月8日或9日.
' c' S, k$ X8 V! g八月白露: 这个节气表示天气更凉, 空气中的水气夜晚常在草木等物体上凝结成白色的露珠, 白露是公历的9月8日或9日. 6 i4 }# J+ b& y" e9 D9 U
九月寒露: 这个节气表示冬季的开始, 预示气候的寒凉程度将逐渐加剧, 寒露是公历的10月8日或9日.
, F% o4 J: ?) s2 ]# z十月立冬: 这个节气表示清爽的秋天将过, 寒冷的冬天开始, 立冬是公历的11月7日或8日.
0 z7 ?+ V$ z: v& D十一月大雪: 这个节气表示降雪来得较大, 大雪是公历的12月7日或8日.
5 d0 f$ O- p2 S3 y十二月小寒: 这个节气表示开始进入冬季最寒冷的季节, 会有霜冻, 小寒是公历的1月5日或6日.
) ^) j; c  V" ^$ o& h( w. |
5 G9 n  v3 N1 b0 p: k8 o# q以下是年上起月表. 0 R9 e1 a( f" K- e. O% k

8 F' h9 M3 N# R4 }; }6 I: F( C/ U月/年 甲己 乙庚 丙辛 丁壬 戊癸 , H( n* {/ ^9 k* ~% j6 p
正月 丙寅 戊寅 庚寅 壬寅 甲寅 6 ]$ f3 P+ D2 r3 o/ W3 G# }
二月 丁卯 己卯 辛卯 癸卯 乙卯
. Z$ |  s$ z: V$ [3 {三月 戊辰 庚辰 壬辰 甲辰 丙辰 6 a9 K0 B1 R) `) X3 P0 x! {
四月 己巳 辛巳 癸巳 乙巳 丁巳
1 X1 j$ K+ U, J: @& }' ]五月 庚午 壬午 甲午 丙午 戊午 ) ]0 [9 q1 A6 ^  Q
六月 辛未 癸未 乙未 丁未 己未 " Z) q9 u- H; P5 G" M7 o
七月 壬申 甲申 丙申 戊申 庚申 ' r: d8 L8 e0 t
八月 癸酉 乙酉 丁酉 己酉 辛酉 & i2 V6 r3 j( K: Y2 D' J
九月 甲戌 丙戌 戊戌 庚戌 壬戌
7 u" ~. \4 @- b7 v; T& e十月 乙亥 丁亥 己亥 辛亥 癸亥   ]' L( x7 x: W* _4 G. e% V2 B
冬月 丙子 戊子 庚子 壬子 甲子
3 G& d! t) Y; V) C% Z, I腊月 丁丑 己丑 辛丑 癸丑 乙丑
; R: O$ h" N( e7 L; z1 ]6 R; ~7 i! V  v: d
排日柱 0 v' K, T; {. F6 P
从鲁隐公三年(公元前722年)二月己巳日至今, 我国干支记日从未间断. 这是人类社会迄今所知的唯一最长的记日法.
/ U3 m, y, b4 [9 ^3 A  Z日柱, 即用农历的干支代表人出生的那一天. 干支记日每六十天一循环,由于大小月及平闰年不同的缘故, 日干支需查找万年历.
! Y0 z1 [' A1 L7 r" {; J# ^+ O$ C' }另外,日与日的分界线是以子时来划分的, 即十一点前是上一日的亥时, 过了十一点就是次日的子时. 而不要认为午夜十二点是一天的分界点.
( o) Y4 @8 |6 \  p$ t, \: G
0 ~# g* ]3 u; {: ?" z7 z排时柱
6 Y3 p+ _& k# {) m4 d0 x! U: d: T时柱, 用干支表示人出生的时辰. 一个时辰在农历记时中跨两个小时,故一天共十二个时辰. ) C+ n8 j7 b+ ]* w4 p& g
子时: 23点 --凌晨1 丑时: 1 点 --凌晨3
) m! W% T9 G+ ^, E7 I4 F* U寅时: 3 点 --凌晨5 卯时: 5 点 --凌晨7 1 w' N5 E0 @, ?8 P
辰时: 7 点 --上午9 巳时: 9 点 --上午11
8 {, M$ h$ l0 m4 U8 O* s: L  Z午时: 11点 --上午13 未时: 13点 --上午15
+ G2 q: g, C; p6 K; F0 L6 t! G申时: 15点 --上午17 酉时: 17点 --上午19
; N" r& S5 W9 f, `戌时: 19点 --晚上21 亥时: 21点 --晚上23
# U2 d* c- ~2 R% F( }* U
7 j4 a; Z- s3 I( o日上起时表:
5 p' S. C/ p$ D8 k" X+ c
$ B4 C) m7 R4 _% _+ F0 f时/日 甲己 乙庚 丙辛 丁壬 戊癸 6 i, E, }3 Q' i5 R" U
子 甲子 丙子 戊子 庚子 壬子 / ?/ H. n, t- e, h+ L, d
丑 乙丑 丁丑 己丑 辛丑 癸丑   I# \# N+ }$ J+ G# M  t3 x* p
寅 丙寅 戊寅 庚寅 壬寅 甲寅
- R  s+ `2 e4 ]) d2 `3 S- ]卯 丁卯 己卯 辛卯 癸卯 乙卯
. l' f% z; a3 k0 z6 V' E辰 戊辰 庚辰 壬辰 甲辰 丙辰
/ a! m% `# B- Y5 R* ]巳 己巳 辛巳 癸巳 乙巳 丁巳
0 p. \1 p2 M+ L7 m) I午 庚午 壬午 甲午 丙午 戊午 6 K! n2 v8 C9 Z+ x$ [
未 辛未 癸未 乙未 丁未 己未
6 Z. p9 I+ O. F" L+ l申 壬申 甲申 丙申 戊申 庚申
$ D" l$ Y( K1 Y% g5 T酉 癸酉 乙酉 丁酉 己酉 辛酉   e9 g3 c/ d  ?* e* E
戌 甲戌 丙戌 戊戌 庚戌 壬戌
8 a3 \" q3 N& f亥 乙亥 丁亥 己亥 辛亥 癸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9-19 03:20:42 | 显示全部楼层
lz 你自己算算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9-23 09:16:27 | 显示全部楼层
哦,看过了,祝你平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灵隐岛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灵异志

GMT+8, 2025-5-18 03:46

灵隐岛灵异社区

© Since 2006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