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楼主 |
发表于 2010-5-2 10:38:50
|
显示全部楼层
蔚州和大同皆在太原节度使防区,朝廷不再指望李国昌父子能退出大同,下诏在太原设立招讨行营,以太原节度使为招讨使。从而开始了讨伐沙陀的战争。
p. Y r3 L! t% M, ? 在短短两年中,太原节度使换了六位,幽州,潞州,灵武三镇都卷入了战争,北边其他几支少数民族部落及沙陀别部都参预了讨伐战,士兵与民众的死伤当然很多,单单是节度使一级的大员中,就相继有六位死于此役,其中名将李均兵败战死,卢方简及曹,李蔚都病死于前线,康传圭,崔季康二人则因措置强硬严急而先后被部下杀死。在这六位大员死后,宰相郑从谠亲自出任太原节度使,奉旨自主组建行辕,郑从谠仔细挑选成员,文武参用,舆论称之为小朝廷。郑从谠坐镇太原,委任名将李琢在前线临机指挥,运用分化策反等到一系列手段,收买李克用部下,又厚利召引赫连、吐谷浑等部落参战,终于使李克用在内外夹击中受重创,程怀信、李尽忠等猛将战死。李克用带领残部会同父祖家族成员,翻过大阴山,到漠北寄身于鞑靼部落,成了流亡者。朝廷终于又可长舒一口气了。 ; `. X4 x1 I7 v
这场历时两年多,消耗巨大的战争不知应归于何种性质。它既非民族间的战争,也非诸侯与朝廷间的割据与反割据战争。国昌、克用心态,祗是沙陀集团欲乘中原乱局谋求地区利权而已。其实朝廷完全可以象对待一般军镇内乱那样随宜处置,而不必大动干戈。因为朝廷并没有余力去理清代北之事,事实上打败克用靠的主要是边境其他少数民族的力量,内地兵力并未起主导作用。战后,赫连铎代替段文楚为云州刺史、大同防御使。吐谷浑首领白义诚为蔚州刺史,萨葛部落酋长米海万为朔州刺史,而内地官员没有一席地位。 8 O2 }9 f, u* E d( q6 N
此时,正是乾符八年。 8 `: P5 u8 s) Q! Z0 O
突然接到奏报,已多时不见行踪的黄巢突然出现在粤东,而且事态急剧发展,不久便连陷数十州,有进攻广州之势,正是: / ^6 p" }' l6 C7 a% n! v: t9 C" s
才得隹音,沙陀酋长漠北去; 4 G4 {3 o3 {; g, ^
又闻警报,义军都统岭南来! 2 K, ~1 j6 a) {3 O
且看朝廷如何处置! ! t$ G# P/ o r* c* Z7 ]
; J0 ^: T6 t" G* e8 O$ }1 l& Z& P7 N t
005章 李迢壮语死广州 王铎诿言逃江陵
# C. ~$ u4 f' b# R5 M3 E' } 天潢贵胄身,分阃守土臣; 5 S+ n) o9 k1 t4 G4 ~
愧未革裹尸,溅血报君恩。
. Z7 H5 _% L6 O" }$ |. B, X2 P —— 悼李迢
, [* \; b, @/ z& b/ |6 R' |7 y 当年黄巢在院南赣北遭镇海节度使高骈围剿,秦彦,毕师铎,李罕之等率部下投降高骈,巢军实力大损,存身困难,遂进入武夷山,开山道八百里,进入福建境内。福建与外界阻隔,人烟稀少,黄巢虽曾一度攻下福州,但终因地窄民贫,难以养众,便越过蕉岭,进入程乡(梅县)、南下攻占潮州。潮州时称富庶,巢军资装大有改善,人员增多,挥军西进,入广东腹地。当时岭表兵力更是寡弱,州县多是土团,不堪一击,巢军肆行无阻,聚兵博罗,虎视广州。
8 k; n+ ?, B2 Q 黄巢游击多年,饱尝风险,见粤南天高地远,土旷人稀,冬无霜雪,极易生存,便产生了栖留之意。他在福建活动时,与福州观察使崔璆曾有书信往来,此时传信崔璆,表示若得广州即可满望。崔璆乐得黄巢安定下来,遂与广州节度使李迢商定,同时上表共陈招安之策。这李迢是皇朝宗室子弟,在朝中颇有影响。 * ~1 p* {# D0 z
于是朝堂上又起争论。 ; X; c; j# D d1 i* B _9 E
卢携和郑畋此时是排名在前的现职宰相,但遇事仍各执一见,很少能相互配合。
8 q3 v6 E* g$ o7 H, u _ o, [ 郑畋主张以抚为主,说:“倘若使黄巢就地任职,编遣其部,各还本土,待明岁秋熟食足,黄巢纵然想再啸聚,何人肯从!朝廷一纸诏书便能易置之。”卢携道“国家大计,岂能行此诡道,不见河北三镇之痛,至今不已乎!”双方争执不下。卢携情急,拂袖而起,墨染袖绢,大怒,捉砚一掷,将一块九眼宝砚碎为数片。僖宗如今已是汉子了,有时也使性子,道:“宰相喧哮庙堂,何能仪刑百官!”将两人一同解职,放了闲缺。但如何对付黄巢,还是不能定议。 - j5 I" O; \/ O& R, h
左仆射,前宰相于琮奏道:“广州设置市舶司,是唯一征收外洋货物税金的海关,宝货山积,乃国家一大财源,如何能让贼帅管理!”皇上终于决定不能让黄巢入广州,可另给黄巢一职。议来议去,决定给黄巢一军职——率府率。这是一个无关大局的职衔,属于太子卫队系统。此时尚未立太子,只能算闲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