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发表于 2014-9-22 17:24:14
|
显示全部楼层
风水大师常说,吉人居吉地,求阴地不如救心地;因为积德行善自有姻缘得风水宝地。佛家讲究积德因缘,信佛可以改变正报,住在再坏的风水地方,也不起作用。但是不信佛的话,怎样用佛法风水化解呢?$ X3 b' H9 s% M; Q7 @
, t, m; N# V) W, z5 V' R4 {
& A V2 F7 c; [( u4 l1 j/ J
. N- C9 x/ N x. o8 ?. H风水化解: c. ~, P8 V9 g; Z( H
, e* U" q$ f, `1 P2 |! r佛法风水化解佛法
, M2 o/ U: a+ T* a佛法认为冤家宜解不宜结。有时候风水师用的方法是以恶还恶,化解怨气煞气邪气恶气,得罪了住家的冤亲债主,冤仇越积越深,虽然短时间内有效,但时间长了就没有用,因为所欠的债务没有通过修行去还,通过风水先生强制性的驱赶,是不如法的。根据阴阳五行宇宙原理,相克相生也有泄的道理,有时候佛法风水化解不失为一种良法。
" y* ]: r* r! ^& [- A, w" n* c1、阳宅:可以运用楞严咒挂阳宅的最外面的墙角或埋在墙角下即可。) G8 s( h" q4 `* i1 D0 l- u) n
用电动转经轮(纸质或者光盘)放在家里转,光盘转经轮效果更好!凡事业学业婚姻家庭不顺,疾病缠身,家宅不安等不好风水皆- W2 t3 y5 a8 p8 E9 z" s9 M1 B! K
因六道众生所引起的磁场变化,电子转经轮常转动则可以避免改善改变这些现象。
1 E+ j8 H o6 v0 w- y- d" `: E |0 d7 F d3 O
& B% B8 i( m: _' B; }2、阴宅:如果亡者在三恶道,阴宅风水是起作用的,如果在善道或极乐世界,阴宅风水就没有用了。化解方法,把在三恶道的亡者超度到善道即可。我们这里有个信佛,家族都有肝癌病史,我去看他家的祖坟,从祖坟上看,后代就因该得肝癌而亡,她的家族不信风水也不信佛,后来我们替他们的祖宗做了一场超度法会,把有风水问题三个祖宗分别从地狱道超度到极乐世界,当时她家族又有一个查出肝癌,5cm*5cm大小,我说,风水不起作用了,癌瘤会缩小,过一段时间后,又查,癌瘤缩小到3cm*3cm,过年后查癌瘤已经痊愈了。, D( g% \' F1 ?+ F5 d+ G* J
2 _! X) g, M4 C. o' g! C
9 B# V2 V l0 }- s& J! y4 l z3、积德行善,是化解一切顽固风水缺陷的特效药。好风水能蕴育人,然须有德者居之。德薄风水失,德厚风水聚。好风水只助有德人$ n. \0 n* N% f Q2 u# E/ F
- z, G+ T4 q4 @- b0 Z《地藏经》里面明确记载,如果读诵《地藏经》或供奉地藏菩萨,念诵“地藏菩萨”名号,能够家宅永安。
0 t% \: S+ u1 W; B7 ^. k《地藏经》第十一品经文:“....得十种利益。何等为十:一者、土地丰壤;二者、家宅永安;三者、先亡生天;四者、现存益寿;五者、所求遂意;六者、无水火灾;七者、虚耗辟除;八者、杜绝恶梦;九者、出入神护;十者、多遇圣因。”
, r* ] c# n0 `# y6 {
+ X, U) s1 Y+ Q+ G a7 ^7 {! k4 |% s) ^8 p. f# d
4、经典记载:若医生能旋转经轮,所医患者可康复痊癒;若国王能转经轮,眷属子民和平安乐;若大臣能转经轮,消除障难增长福乐;若商人能转经轮,生意兴隆、经济繁荣;若男子能转经轮,将来投生于天界享福。若女人能转经轮,未来可转为男身、富裕尊贵;乞丐盲人能转经轮,业障痛苦可以消除。」转经轮的功德利益无量,此乃十方诸佛所共同赞叹的解脱妙法。转经轮是右旋转动,又称吉祥转,是与我们地球的转动方向一致的。“六字大明”经卷装于经筒内,用手摇转或者电动旋转,意味着转动一圈等同于念诵经轮内咒数一遍《譬如电动转经筒内有11.96万遍六字真言,每转动一圈相当于念诵11.96万遍六字真言》当经轮中的《嗡嘛呢呗美吽》开始转动时(顺时针右转)所产生的巨大慈悲能量,不仅可以消除违缘障碍,诸事吉祥,更可以改善经轮所在的环境磁场,是最适合现代人,随时随地随手可进行的方便法门,观音心咒的更多密意功德,在《大藏经》中有记载。% s7 a1 J0 F3 [' l+ T
0 ~ `9 r; O4 X
/ F; ?) _# O7 ^. `$ H' C- }2 r, O
沩山道场与风水化解:灵祐禅师悟道不久,恰逢司马头陀从湖南来。司马头陀告诉百丈禅师道:“顷在湖南寻得一山,名大沩,是一千五百人善知识之处(前不久我在湖南找到一座风水极好的山,名叫大沩,那是一个手下有一千五百人的大善知识所住的好道场)。”
; R- M0 t; E$ i- e& e- f 百丈禅师道:“老僧住得否?”4 W5 c* G; {5 w/ S) q# P
司马头陀道:“非和尚所居。”
" l/ V) U6 m2 @5 K- j 百丈禅师问:“何也?” Q3 z( X, ?! r7 C U
司马头陀道:“和尚是骨人,彼是肉山。设居,徒不盈千(和尚是个骨瘦之人,而那座山却是丰腴之山。假设你在那儿住山,徒众不会超过一千人)。”) S1 ~3 g' U$ ]& S: l1 |0 u5 k5 q8 a. k. f
百丈禅师道:“吾众中莫有人住得否(我的弟子中是否有人住得此山)?”6 R, Q, l; |$ S" x3 K
司马头陀道:“待历观之(待我一一观察)。”
4 m* W( Z5 i! I' ~$ z 当时,华林觉禅师为百丈手下的第一首座,其德望很高。百丈禅师于是让侍者把他请来。
7 T' R' { K9 Y; H5 @9 l 百丈禅师于是让侍者把他请来。
3 k3 ]* U- r0 S# } 百丈禅师头问司马头陀:“此人如何?”) T! T1 u& y t$ ~% `# b
司马头陀便请华林觉禅师先謦欬(qing kai,咳嗽)一声,然后走几步,说道:“不可。”
r2 t/ f, C" M3 F& k 于是百丈禅师又令侍者请灵祐禅师来,当时灵祐禅师为典座(负责寺院伙食)。/ c1 L# T) K6 i; L" |
司马头陀一见就说:“此正是沩山主人也。”5 O. o: A" e5 b, w
当天晚上,百丈禅师遂召灵祐禅师入丈室,嘱咐道:“吾化缘在此。沩山胜境,汝当居之,嗣续吾宗,广度后学。”. w3 P3 C1 T, f8 _$ y
; w X& o" {( M" t- _1 u* d1 s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