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楼主 |
发表于 2010-12-12 00:53:05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四定律,敌戒定律* n) L, w3 G" }0 R7 k 
 
- i, I% b* R8 C  唐代柳宗元有一篇题为“敌戒”的短文,其思维逻辑与常人常理完全相悖,富含哲理,是一篇奇文,转录如下:皆知敌之仇,而不知为益之尤;皆知敌之害,而不知为利之大。秦有六国,兢兢以强;六国既除,訑訑乃亡。晋败楚鄢,范文为患;厉之不图,举国造怨。孟孙恶臧,孟死臧恤,“药石去矣,吾亡无日”。智能知之,犹卒以危,矧今之人,曾不是思。敌存而惧,敌去而舞,废备自盈,祗益为愈。敌存灭祸,敌去召过。有能知此,道大名播。惩病克寿,矜壮死暴;纵欲不戒,匪愚伊耄。我作戒诗,思者无咎。 
1 F# o$ ]4 ]( }; l% F 
+ c: p( N" x) v: r( t  f  从来人们都把敌人看作是祸害,无力者避之,有力者根除之。唯独柳公认为,有敌人是好事。 
. p) i4 N, K3 A9 y2 l+ [ 
1 e( C; z; ^7 ]- p4 w  毛泽东对这篇短文推崇备至。 
; O2 A% f( ]9 n& B  e0 i  q1 f7 k8 r; H# _! ~( ^  d8 u 
  毛泽东一生,空前绝后,以他的眼光,审视历史,何以对这篇短文情有独钟?  Y9 v7 r2 |% L* }  T 
3 A0 N( u+ c0 i/ f, M 
  古人治国,由大乱到大治。毛泽东治国则反其道而行之。阶级斗争,一抓就灵,一个接一个的运动,把整个中国搞得如火如荼,水深火热。毛泽东的斗争哲学是否与《敌戒》中宣示的哲理有某种契合?) t9 C5 y0 E: H3 y3 Y" n/ C 
 
9 Y0 e0 [& a$ K) z- Q  千年大树,其里皆空。我们这个老大帝国,历经几千年,早已完全腐朽了。+ x' r% p+ R, T+ o. X. f$ R3 A 
 
7 ]0 P: L, B6 N  {$ T4 f1 m/ r  比较中国的历史与西方的历史有很大的不同。欧洲大陆,自罗马帝国以后,列国争雄,就像我们的春秋战国时期,国与国之间,总有打不完的战争。一个国家,要在这样的环境中生存,必须励精图治。所以,西方文化中的主旋律是竞争。西方的政治、哲学,市场经济,都强调竞争。在他们的电影、游戏中,充斥着激烈的争斗场面。0 t4 ~, b( j* h3 t) j8 [ 
 
3 o- e! f/ T" W% Z0 n' s  Q  我国的历史与欧洲完全不同,自秦统一以后的两千年,几乎一直是一国独大的局面,周边没有任何一个国家的人口与经济实力可以与这个中央帝国“度长絜大,比权量力”。6 q3 t& W& p/ \4 y& v! ]6 M# @ 
 
7 P2 D9 u6 A. R, ?' N* `! W. j- h  没有强大的敌人,失去了外部的压力,内部自然就腐化。未闻边塞号角,但见歌舞升平。自秦以后,皇朝的历史,一代不如一代,整个社会的精神处于退化之中。 
- U8 T5 M9 n& K 
& d) \; n6 F0 N7 V2 T  正是这种历史环境长期地作用,使中国人鸩於安乐,不思进取,怯懦畏葸,麻木不仁。 
2 E2 C' P6 U1 q; p6 J- a) v# E+ C 
7 f7 `4 w! \& e7 J  中国人发明了火药,把他造成鞭炮,用于喜庆娱乐之中。西方人却把他造成武器,使人类的战争由冷兵器时代进入热兵器时代。 
4 M' ]% m7 [+ C. n& N# Y) W 
  M, Q/ A5 Y5 s, b+ {' r  没有了竞争的压力,也就失去了不断创新进步的动力。 
8 t1 k0 s1 Y4 O6 b5 S% T1 R 
- n. @5 p$ `. M! z  当今世界,美国人横行天下。是三次大战(两次热战一次冷战)造就了美国人之“横”。3 P* {* U8 ]' }3 C5 P! ` 
+ N& A( w$ ]# s" ?) ~$ b7 t; j 
  中国人讲究“中庸”,讲究“和为贵”,这是我们的哲学,我们的传统。热爱和平是一件好事,但前提条件是不会有别个打进来,亡了国。 
4 o- @* ~5 R: O1 P8 D  S 
/ g2 C$ q( e* f4 l( m4 T6 l  我不是法西斯式的好战分子,对于阶级斗争那一套更是深恶痛绝。但我相信达尔文的进化论,“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我们中华民族要真正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一定要克服我们千年之惰性,振奋民族精神,从容面对当今世界的挑战和竞争。" k( Z& n( c5 s" ? 
  B9 @* R5 ?. z# v 
  梁启超鼓吹《少年中国说》,“潜龙腾渊,鳞爪飞扬;乳虎啸谷,百兽震惶。”霹雳之声,撼人心魄。  
" G1 Y5 B4 x7 ]$ \, j, p7 _* y  
# d  g% c: f( P: Z  [7 A 
0 A" e  P8 O+ H: k# _$ T, k* U) i" ~8 J( b0 C7 p! T* ^8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