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加入灵隐岛
查看: 1702|回复: 2

[转载]什么是大乘佛教和小乘佛教?

[复制链接]
summer2012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12-6-18 08:02:1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西游记》中写到唐太宗请玄奘和尚登坛讲经,长安轰动,听者如云。观音大士化作疯僧,排开众人笑道,和尚所说都是小乘经旨,未闻大乘法音。言淡之下玄奘幡然憬悟,于是而有西行十万八千里,带领悟空等三徒西行取经的一段故事。这当然是小说家的笔墨。据史载,小乘佛教传入中国固然先于大乘,但早在汉末魏初,大乘佛教已由支谦僧传入中华。六朝时期,译著已多。玄奘西行前,早已熟习大小乘重要经藏。西行主要是因为"诸师各异宗途,圣典亦有隐晦,不知适从“,所以要往佛祖诞生地去寻问究竟。不过,《西游记》这段公案固可以一笑置之,而大小乘经义有别,倒确是佛教史上的重要事实。

公元前六世纪,释迦牟尼创立佛教。公元前一世纪佛教分化出一个宗派,梵文读者为"摩诃衍那”,摩诃意为"大”,衍那意为"乘载(车船)”,故汉语称其为大乘。大乘佛教贬称原来的佛教派别为小乘,但原教派并不接受小乘称号,自称上座部佛教。以后,人们习惯称为大、小乘佛教。

大乘佛教宗教色彩比之小乘佛教更为浓厚。释迦牟尼初创佛教时,小乘佛教认为宇宙中没有什么最高主宰,释迦牟尼也只是教祖而不是神。而大乘佛教则把释迦牟尼神化为如来佛,把他看成是大慈大悲、法力无边的众神之主,并营构出三世十方有无数佛的神话。
summer2012 该用户已被删除
 楼主| 发表于 2012-6-18 08:35:3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小乘佛教认为,所有的物质与精神现象,都是若干种微粒在一定条件下,以不同形式合成的。它们刹那(所谓一弹指用时的十六分之一)间生灭,所以任何追求都是虚幻的,人生在世不必有什么可留恋的。大乘佛教不同意这种说法,认为不但山水鸟兽等大事物实际是不存在的,就连所谓微粒也从不存在。现实世界的一切物质与精神现象都是假象,都是空的,唯有涅槃境界是真实的。这一基本观点,对唯心主义辨证法作了高度发展,在哲学史上有较高地位。

大乘佛教的理想更有诱惑力。小乘佛教只追求个人的自我解脱,进入不再轮回的涅槃,小乘信徒所理想的最高果位是罗汉。而大乘佛教主张救渡一切众生,宣扬大慈大悲、建立西方极乐世界,大乘信徒所崇拜的是菩萨。普渡众生比自我解脱更有高尚的利他主义色彩。西方极乐世界比不再轮回也更有诱惑力。

大乘佛教的修行方式比较简便,易为民众所接受。除了出家的僧侣外,还可有大量的居士。居士只要遵循一些起码易行的戒条,并向寺院布施,仍可从事各自原有的职业,可以腰缠万贯,可以子孙满堂,这样就能吸引更多人信奉。小乘佛教则比较严谨,认为实现涅槃,必须出家修行,要过戒律重重的禁欲生活,这容易使人望而却步。

佛教最初从印度传播到世界各地,北传路线以大乘佛教为主,经帕米尔高原,传入我国。南传路线以小乘佛教为主,由斯里兰卡传入缅甸、泰国、柬埔寨等国。我国云南省傣族、布朗族等也大都信仰小乘佛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6-19 16:40:35 | 显示全部楼层
受教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灵隐岛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灵异志

GMT+8, 2025-11-20 13:23

灵隐岛灵异社区

© Since 2006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