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加入灵隐岛
查看: 1849|回复: 5

解放战争中解放军战力猛增的背后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7-23 20:13:5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谈到解放战争,通常的说法是:解放军依靠“小米加步枪”打败了美式飞机大炮武装的国民党军队。然而经历过战争岁月的人都知道,“小米加步枪”只是解放军以劣势装备战胜优势装备之敌的一个比喻。真正打起仗来,战略战术固然重要,武器更是不容忽视的条件。人民解放军之所以能赢得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的辉煌胜利并解放全中国,与在东北解放区建立的相当规模的军事工业体系,有着密切的关系。 1 2 m* }, M- A+ ~5 X) g6 R1 X
. }1 p6 r( c$ X; T
+ f3 ^4 d  A' h8 k4 p0 d: b

& A( v% d* L! P( ]% l, n1 Y/ y: i$ g7 e" m; U) E
  从72天打下临汾到3天攻克济南 4 p* }) K5 x# o7 H8 a

3 i0 r2 ^6 _! V1 I0 u; k: j8 S
: E  d! F: M4 H# h% W
* l5 o. t1 [$ z! w" ~8 _% H. j7 T4 N) x& j5 J8 g& Z2 T; I* W
. T! o- e% ]: W0 w
  1948年3月,徐向前指挥华北兵团攻打临汾,国民党军依托城墙固守。解放军没有重炮,只好采用挖地道炸城墙的方法,整整费时72天,才把临汾拿下。但是到了年底,形势巨变。9月的济南战役,解放军重炮齐发,国民党将领王耀武被打得失魂落魄,从地道中逃跑。坚固的济南城仅仅三天就被攻克。10月辽沈战役中,东北野战军集中五百多门重炮猛轰国民党军事重镇锦州,守军司令范汉杰东躲西藏。这次城市攻坚战仅用了30个小时。 $ g0 q) b: p" W2 q& [
9 ]* H# f4 J9 `7 P+ h
/ @% i& x/ A; W2 ]6 z8 Z* h( X
/ `* R+ F( x, s* j$ G! Q1 M/ {8 D
% A7 I) [. ~  m. `% h8 J' A
  解放军的大炮是从哪里来的?国民党人一口咬定,解放军的重武器都是苏军从东北撤退时暗中送给共军的。当年的一位接收大员在回忆录中写道:“东北的日、伪军几乎全部被俘,俄军所获武器无数。当时据莫斯科称:共计步枪80万支、轻机枪2万支、重机枪5000支,各种不同型包括迫击炮5000门、战车1500辆、坦克车600辆、飞机800架,以及松花江中舰艇等。从东北逃出的难胞所见:如许战车武器,俄军除已随时补给共军外,络绎不绝地已运向佳木斯途中,那里是集中之所。”
* ~. d; s& X, o) H6 a3 }! x) }. y# n$ N4 r' A

& f+ q: N7 H% z: a: |
% p; `$ p! n3 i8 y
# w% Q& O* t% I8 |. \. m: \  这位接收大员的说法无疑是为国民党军队的失败寻找借口。当年任四野参谋长的刘亚楼上将在1962年12月13日的一次讲话中澄清过这个问题。他说:“一般人总认为苏军留给了四野不少武器,这是误解。这个战史(指编写中的四野战史)既然是存档用的,可以把这个问题写清楚。当时不仅不给我们武器,还吃掉了我们不少部队。也可以写一下当时斯大林为了照顾与国民党的关系。还有个重要问题:当时我们曾向中央建议,以中央的名义向苏军要些武器。毛主席当即电示:中国革命主要靠中国自己的力量,禁止用中央的名义向他们要东西。这个电报,我亲自看过,要查一下。后来以四野的名义,用粮食和他们换了一些武器。”
  q. X1 ^0 I0 a/ c& w
- F) C, ?( [5 v' R, Z0 {& k6 ^, M" N; q' p

/ }/ t8 p) ]& k, G7 w" Z4 x/ N5 T$ Q% g2 ^. {- p
  那么,解放军是怎样从“小米加步枪”转变为拥有强大炮兵、具备大规模野战和攻坚能力的呢?除了战场上缴获国民党军的武器外,主要是靠创办自己的军事工业完成了这个重要转变。说到军工,很多人都看过吴运铎在建国初写的《把一切献给党》。在这本小书里,真实记录了新四军在抗战期间是怎样白手起家,建立自己的军工厂的。山东根据地的牙山有八路军最大的军工厂,约百余间房,月生产手榴弹8000个,当时可算不小的产量了。
4 F0 D, o  Z% _3 t
$ W; M+ B. j! o: _0 k
1 l/ ]  F) A  p, B8 N2 V4 Y2 B# N8 l7 Y. I# |) o
$ p2 \+ U5 m0 U1 p/ k6 [2 k' y6 h
  解放战争初期,军工事业比抗战时大有发展。邯郸、临沂、烟台、德州等一批城市的解放,解放军通过没收敌伪工厂,建起一批军工厂,能生产子弹、手榴弹和迫击炮弹。华东军区在鲁南和胶东的军工厂每月能生产子弹16万发,迫击炮、山炮弹13000发、无烟火药3000斤。这个规模比以前是很大的进步,但还不够华东野战军打一次中等规模战役用的。因为没有重炮,解放军进攻时主要依靠战士突击到前沿,用炸药包摧毁国民党军的堡垒和工事。这样的战斗伤亡大、进展慢,而且弹药质量不过关。1948年5月华东野战军山东兵团打潍县的时候,用自造的迫击炮攻城。炮弹出膛后,尾翼在飞行中脱落,剩下光秃秃的弹体失去平衡,半截就掉到地上。这样的质量怎能保证战斗的胜利呢? ) \7 [* _1 k8 C- L4 j7 y( C1 g

  ]4 S; F3 i6 D0 l; S( }+ _; |  q4 b, d. z( e

4 `! U6 H# r4 ~1 A2 n2 ~3 C6 N* z4 u
3 l5 d! Z+ @3 r: n' U! X  2
8 J' \" f3 L9 u. ?$ h( n9 t% @$ W8 |7 @8 R! D4 |

: z% R2 L2 q7 c0 F
+ S* [. s1 l4 C% \4 [9 V9 Y7 Q& m% r1 a3 N
% q. S2 F; c! X+ o) {1 G2 q* c
  毛泽东指示东北大规模建立军工
! U; i% _0 u% T; A0 {# `6 s6 V) e! v: M  u

# v/ l; N& A+ L/ F. c& @6 ~; O1 ?* I: A- R3 W. P- ?

6 |& O6 E$ G% J, S% A" A' N1 n  毛泽东把眼光放到了东北。那里是当时中国工业最发达的地区。毛泽东1947年7月10日在给各解放区的《一年作战总结及今后计划》指示中,特别指示林彪、罗荣桓:“东北军事工业应全力接济关内,目前开始的一年内,你们必须用大力建立大规模军事工业。”四个月内他三次电示东北局,全力加强军事工业建设。迫切之情溢于言表。
# F9 s& E: n2 E
% D& j4 K' |7 ]5 Y2 \1 ?$ |
2 {* \( O( g. L1 I2 I
+ \8 X, N9 @9 |% F
1 `5 J2 g* p0 i" B. C+ O. W# n8 r) ^  1945年年底八路军、新四军进入东北后,原来打算通过苏军的帮助获得日军的武器装备。但苏军借口与国民党政府有协定,东北要移交给国民党政府,对八路军的行动加以限制。苏军把东北主要的工厂设备、缴获的武器和大量财物,通通当作“战利品”运回苏联。我军的愿望基本落空。10万大军在东北,没枪、没钱、没冬衣、没有根据地,处境相当艰难。
3 V% V1 w2 D; ~! Y( [5 D9 {. f* Y- C6 x0 r8 k5 V  ^

+ g* B. y; O# z3 ^( A/ L+ @& a+ I; i6 v' `4 j: f

5 N. D: |8 Q% J, X  当时各部队自己想办法,收集苏军遗留和没来得及拉走的物资。东北各中小城市和农村,到处可见日军遗弃的武器和军用物资。负责筹建炮兵学校的朱瑞果断地决定:分散炮校干部,搜集物资。炮校上至校长,下至伙夫、马夫,通通派出去,无论是城市、乡村,还是山沟、荒野,只要有炮就去。没听说有炮的地方也要去看看能否找到意外收获。
" U0 s8 j2 C. l: a$ H( U. V0 Y; M: v2 O( [2 e

. @3 i( ^5 B( F7 k4 g. c* N6 S4 C  O. d

' p+ d- W; G( q8 V2 H! x  有一次接到老乡报告:日本人撤退时,曾将几门大炮推到镜泊湖里。朱瑞得知后,亲自率领一个连赶到湖边搜寻。大家用镐刨开冰层,发现了炮身。朱瑞高兴地喊叫:“快去找绳子,把它拽上来!”大家拉紧绳索,喊着号子,齐心合力拉上三门大炮。
: p3 I5 Y! F5 f: _3 b
( }8 U- c6 ], F7 F6 q- t8 }, P* C3 z

- E4 t7 q9 Y3 z* m
/ e! g/ A% X5 o, f. y  在这一带还找到了日军的秘密仓库,一下就找到了15万发炮弹。到1947年2月,朱瑞领导炮校共收集大小火炮700多门。其中加农榴弹炮49门、野炮97门、山炮108门、步兵炮141门、迫击炮约300门、高射炮(包括高射机关炮、飞机用机关炮)137门。另外还有坦克及牵引车65辆。这些火炮经过修理之后,成为东北野战军炮兵部队的基础。
8 y2 R, d6 y. l- _( I, h( w2 h, Q  N

" b7 i9 X  R# Y' D- N9 r' g8 ]: E3 a* |; [' }! L

9 K2 j* L' w: _: \) g2 B& ?. [4 t8 u) n2 b* D. n
  自行搜集的武器弹药,成为东北民主联军前两年作战的主要来源。
 楼主| 发表于 2007-7-23 20:14:46 | 显示全部楼层
 3 6 C) }5 x+ D. g" j+ Q+ |$ u5 f2 D" F
& i8 l! |4 |; Q" r

) x! I' c( c6 w, v
1 M* e* V4 |5 _' P
, x. X/ f5 e4 f  斯大林援助了东野一部分武器
( X. G! D, e( T- N) U, A
: L3 Q# x1 d& o
* w! E( ~8 H8 _+ k3 ?; r2 f
7 G' s- x9 S) T1 N
/ N4 `$ A" D- X* t  1947年夏季攻势后,随着解放军日益壮大,战役规模越来越大,仅靠搜集的弹药是不够用了。当年6月,解放军猛攻四平,国民党军队在陈明仁指挥下顽强抵抗。解放军集中了7个主力师,上百门火炮,攻了半个月没拿下来。后来林彪才知道,炮兵只有8000发炮弹,火力没有占到优势。为此,6月25日,林彪以个人名义给斯大林写了一封信,强调指出:“目前缺的唯一条件就是武器,尤其是弹药(特别是炮弹)的不足。为此,我请求你给我们以武器弹药的帮助,将红军缴获的现存在远东的日本武器弹药交给我们,并希望还能将德国的武器弹药尽量拨给我们。” + v  L3 n1 \8 `0 J1 h2 L9 Y  {3 I8 \0 Z
) Q2 l3 W' W1 e  G
! w" x8 M8 o7 g4 ?4 t
  x) ]3 D0 Q. a" n) |
; d% y. S% T% C& e. ]/ r" {6 b
  不久,斯大林指示苏军从缴获的日军武器中拨了一部分给解放军。何长工回忆:1947年10月,他刚当上军工部长,李富春交给他一个重要任务,当时中苏边境的满洲里存放着一大批武器,是苏军缴获日本关东军的,准备运回苏联去炼钢。这批武器对苏联来说是废铁,却是解放军极其需要的。何长工去与他谈判,开始谈不通。他工以硬对硬,说:“关东军这批武器是中国人民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你为什么不给我们?你们不能拉走。我们用废钢铁对换,一吨换一吨。”卡瓦洛夫还是不答应。何长工急了,对他吼道:“你是个保守分子,没有一点国际主义。你如果不答应,我只好来抢,我推着你走在前面,看守武器的苏军开枪,先打死你。你硬要拉走,我就跟你拼命,我给斯大林打电话,告你的状,告你没有国际主义。”卡瓦洛夫看这个中国人不好欺负,态度软下来,终于同意移交这批武器。
0 I8 y& O) D7 k; f% J, U, j/ C0 i* h! w) _) X. z
/ y7 `* v" f$ e, ]: \( I; R

7 `2 ?  {. |4 t: }0 m, ~/ m8 S) {- C8 \$ G; T1 p  j7 k) m  {
  这批武器的数量,据林彪1947年12月28日给斯大林的信中说:“我们用你们给我们的那批武器装备了30个步兵团、2个山炮营。”当时为了与国民党军进行战略决战,东野组建了30万人的二线兵团。林彪向斯大林请求更多的武器支援,“设法给我们解决20万支步枪、15000挺轻机枪、7000挺重机枪、700门团营迫击炮、1000门连迫击炮、100门高射炮、200门山野炮以及较多数量的弹药和20个师用的通讯器材(主要是无线电和电话)。这批武器望从英勇的红军所缴获的日本武器中拨出,如日本武器所存无多,则望从德国战利品中拨出。” ; _4 T; f, b  k
$ T2 e7 ~( C. A

! Z4 h9 F: _( A$ p6 v. @6 X
$ r4 s* Z9 v0 f$ F; y: b# J% E  M% B; E( Z$ z9 s, t
  但是,斯大林没有答复。一次次的教训表明,苏联的援助是靠不住的。要取得解放战争的最后胜利,还是要依靠自己的力量。因此,东北局决定大力加强军工生产体系的建设。李富春说:“过去靠日本留下的炮弹打,现在须要自己来造了。” / S/ M7 j: i' j4 \. E3 G; F) l
4 L1 O3 K# o& E! v* u# ~
- r9 d0 u; o$ j; A3 w. V+ C' b: D& D/ y

) B1 I$ J! @& `. }$ c# S. l* x' A. u! ?- X. [
  4 8 W* D" }5 D; u/ o

# a5 v$ z- N- x. H
% m" |) N8 ?2 Q* j# m; k# p. ]3 v, ^) `# f; n

4 y9 c- ~* L5 y! ?( y* Q) p  白手起家,全力创建自己的军工企业
* c/ D7 \! R2 V4 ]2 U! P1 n  L& b$ ^$ w# ]% P
' I' B8 o7 g- [( j( H5 V+ F
8 Q$ {% X- H3 L/ _% H
9 W! e& h2 s* M! r
  1945年年底进军东北时,中共中央从延安和各解放区抽调了一批军工干部到东北去开展工作。他们在沈阳、鞍山、通化等城市收集了一些机器设备,打算在通化建立军工基地。1946年夏季,国民党军大举进攻南满,占领了通化和丹东。时任东北军工部长的韩振纪带领大家将机器和物资运到朝鲜境内,还带着一批沿途招收的工人和技术人员。7月底他们到了中朝苏三国交界的小城珲春。珲春是个山间盆地,图们江和珲春河在此汇合,与朝鲜仅一江之隔,交通便利。这里到苏联边境仅30里,到朝鲜仅10里,有公路和铁路通行。大家认为这里隐蔽的条件好,资源、动力和交通情况也都不错,决定在这里建立东北的军工基地。 : _8 |- G1 a5 B; M$ t

4 l6 S6 \; n/ i1 p: ^+ G' H8 M9 R" r# h3 p1 _: `0 X, d& j. N; D1 d3 `9 \

, v5 Q4 h6 v0 p  _! B2 {  |! ]: C" i& Y8 ?7 B! P& e$ T; a
  根据现有条件,韩振纪决定把重点放在生产部队急需的子弹、手榴弹和迫击炮弹上。枪炮生产的技术太复杂,不是短时期能办到的。他们在珲春先建起了机器厂、子弹厂、手榴弹厂、炼铁厂、装药厂和木材厂,这6个厂是东北解放区最早的军工基础。
% C. L/ }' \) H
1 R' [& o% ?5 k( S! g5 U* [3 A' ~6 \7 `' Z) D% a
. A1 r& j) M9 n& D! N( h

: s% A+ x2 B4 x  子弹厂是在日本人遗留工厂的基础上建立的,在延吉郊外。原来有300多部机器、日产量40万发。抗战结束后,这个厂遭到毁坏,机器被人偷盗,所剩无几。韩振纪组织把这个厂剩下的东西搬到珲春,共有子弹机14部、半成品弹头300万粒、空弹壳2000万发,还有二十多个日本技术工人。经过一个月紧张的装机与试生产,到9月初生产出第一批子弹。头一个月统计下来,共生产三种型号的子弹近13万发。这真是一个了不起的成绩。 - \! C) W& M! q7 Z2 H6 I+ X
$ {3 }" r# Q! o0 R; j8 ^$ b/ I
3 _: O4 A  a+ v5 l! x: Y

3 T" S& p7 h4 o- w* v3 G- m" }" b) E7 v# E
  干部和设备、原料的问题解决后,最重要的就是工人和技术人员的问题。珲春基地的工人和技术员来自中国、朝鲜和日本三国,出现了许多复杂的政治和政策性问题,军工干部花费了大量的心血,在思想政治工作上付出的精力,甚至比生产本身还多。机器厂建成后,需要七八百名技术工人。但是当时只有240名工人,真正懂技术的就更少了。凡是有一技之长的人,领导上都给予重用,让他们担任各级生产部门的负责人。这些技术工人有的是从鞍山、本溪、通化带来的,有的是在当地招收的。子弹厂的股长于震密是招聘来的技工,享受薪金待遇。他看到共产党的干部都是供给制,还处处干在前面,受了感动,主动要求取消薪水,与干部们一样吃供给制,当股长后工作一直很出色。 1 p/ I; F7 A3 I6 d, K6 |1 n. |+ K
( V4 a; Z9 a# w/ f
% I* j- e' u8 q2 e

9 d% m2 E: j$ p/ v
, i! w/ P% k. I* r  军工厂由于缺乏中高级技术人员,所以只能从留用的日本人中挑选。在珲春的军工厂里,日本人担任的都是关键性的技术工作。如手榴弹厂有六十多名日本人,几乎都在重要技术岗位上。制造科科长是个小资本家,原来在日本开工厂。美军炸毁了他的工厂,才到中国来谋生,对手榴弹制造技术是内行。手榴弹装配的主要工序拉火精药股,股长也是个日本老头,思想很顽固,但工作很认真,对拉火技术很有研究。精药组的装配工人也全部是日本人。 * f! }# J) u* x$ @- y" \( v. g

: ^- a2 D9 \0 ^. v7 ~! O7 y
) D  ~# ^" [7 L+ \! M( q1 w5 G# l; x8 V% r0 Y) g0 r# [9 N8 e; c
1 {0 z! F2 K& w, R# ~0 B
  这些日本人由于生活困难,情绪低落,经常在一起酝酿回国,消极怠工。1947年8月,东北遣返日本侨民回国,日本人得到消息,就秘密开会,在厂房里写标语:“我们回国,你们回家!”由于语言不通,道理讲了不少,但收效甚微。干部们软硬兼施,不听劝就下命令,在车间里建立严格的统计,每天产量高的就表扬,产量低或质量差的就批评。在大会上严厉指责坏人的活动,不许法西斯的思想抬头。日本人服从意识较强,也就不闹事了。 / f; }5 h7 J6 g5 F
8 L4 U- r! T0 e1 ^/ J

" {* ~; O% Q# k; ~6 K0 Q
9 y# i; e7 V$ z7 z1 H
$ W+ o( b; N7 ?. z% \0 _, B. s  5 ( R" ?. `, I! D: p# W1 }

5 v" _! D+ U- C. ~5 R: Z& b4 m" p* Q8 g/ f
5 S: I$ s) H; S/ c6 n) w; }% L
* Z9 I  r0 \; B( G# S
  三大战役中,解放军的炮火发威
/ m5 I$ a) [% D* E- l  Q
3 M3 c8 _7 s8 i! _3 U6 `; U' t: `. w7 x0 h
" j4 u* s+ r. {8 ~& P% b- I

  g" P5 _5 |; L, E/ ^0 n8 b  1946年是在艰苦奋斗中度过的,到了1947年,东北的军工生产已初具规模,部队得到了源源不断的弹药补充。韩振纪领导的珲春基地是北满地区规模最大的,在其他地方也陆续建起了若干军工厂。罗荣桓政委亲自抓军工生产工作。1947年8月,东北局任命黄克诚为东北民主联军副司令员兼后勤司令员,总管后勤的供应、军工和军需工作。1947年9月东北局在哈尔滨召开东北军工会议,会上任命何长工为军工部长,伍修权为政委。韩振纪、王逢源为副部长。东北军工生产告别了分散和小规模经营状态,进入了一个大发展时期。 1 M( u. L9 v- E5 l/ Q. s

7 P5 N! }/ e% O7 q4 U; ]( \ % l+ H: `5 X( R$ p( ~

; o. \$ m% T4 J- R( T5 w* q# ?( Y4 u6 e* H8 I" g

8 a& r: b$ z4 \! w  1947年的生产情况:每月生产5万颗手榴弹,迫击炮弹全年完成10万发。利用旧子弹壳复装子弹,完成500万发。生产掷弹筒弹10万发,打下了炼钢和化学厂明年生产的基础。 9 w/ G- l* A/ Y7 U. X# B

: w, d( n; I+ c3 S/ C2 m! \! R" m. o, w5 m* k: K

0 S, U/ A. \5 A/ V4 ~! P( Q$ t# X' E4 L0 k- q- v- b5 Q2 T
  为了完成1948年军工生产任务,东北局从财政上拨款180万东北币,折合粮食9万吨。再抽调一批干部加强军工部门。这次重要的军工会议,将东北的军工生产统一组织起来,形成了有领导、有计划的联合生产部门。在有军工厂的地方设立办事处,直属军工部领导。当时在珲春、兴山、鸡西、东安、齐齐哈尔、牡丹江、吉林、哈尔滨和大连设了9个办事处。 & b' {4 q  @! V+ D

/ {# R1 K2 U8 q9 r7 Q
- o# _4 ]$ X, F; K
$ i. ~% \! O; H" t+ Q2 e( Y# _9 w2 Q# E$ E+ T3 }
  东北军工生产了充足的弹药,为东北野战军进行大规模战役提供了物质保证。所以东北最先进行战略决战,歼灭国民党重兵集团,解放东北全境。但是北满生产的弹药由于路途遥远,还不能满足关内解放军的作战需求。中央军委作出了在大连建设军工生产基地的决策。 8 `- z1 K0 s, Y7 D$ Y  h
- x  Q( c/ H1 L
) b& ^/ G* x5 D) {/ z
) t0 B/ p1 Q' i" ]+ |
5 X/ p8 L: k0 N4 q  Q+ V2 i
  北满和大连军工体系的建立,为解放战争的胜利奠定了重要的物质基础。解放军的火炮有了充足的弹药,改变了长期以来敌强我弱的基本态势。在1948年年底的三大战役中,解放军的炮火发挥了巨大威力。辽沈战役结束后,解放军又接管了沈阳的几个大兵工厂和弹药仓库,获得大批军火,生产能力大为增强。随着东北的解放和铁路线的贯通,满载物资和弹药的火车昼夜不停地运往关内,支援中原地区和渡江作战。淮海战役中,中原野战军将黄维兵团包围。黄维凭借众多的美式火炮,收缩成一个圈圈,用密集火力让解放军无法接近。他自称是个啃不动的“硬核桃”。华东野战军调集了重炮猛轰,终于敲碎了这个“硬核桃”。粟裕大将感慨地说:“淮海战役的胜利,要感谢山东老乡的小推车和大连的大炮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7-23 21:35:59 | 显示全部楼层
又缴械,又受赠,还自己生产``9 T6 k( H4 W9 x# V' \8 _% y- N5 b
9 G' M$ u& [3 }
武器能不够用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7-24 00:09:17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不能全说是小米加步枪
2 @" @; ^! x) C0 S, G2 P0 K( W
5 G% ?0 L7 S( h1 H6 }8 I% k: N+ K& N' g" D3 {; u
其实从日军国民党苏联那都得到了很多精锐武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7-24 04:08:38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不能全说是小米加步枪* q) Q2 a' a) K0 W
8 W  Z  D2 \( s$ }

+ p- ?* f! _7 T9 y( I其实从日军国民党苏联那都得到了很多精锐武器

0 M7 E" h% u: n; ^! Z! F% M个人大致上也是这样想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7-24 04:43:48 | 显示全部楼层
毛主席名言:“枪杆子里出政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灵隐岛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灵异志

GMT+8, 2025-11-4 11:05

灵隐岛灵异社区

© Since 2006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