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07-7-19 16:54:15
|
显示全部楼层
1919年,崇麟出生在杜浔县,从小父母双亡,十岁进了古来寺。民国二十九年县长楼胜利破除迷信,把古来寺的僧人全部赶走,崇麟也回到了老家杜浔县城。
- y4 q( {; ~; f y
7 @& Q1 `! @, a2 J u& E 古来寺的和尚从小文武同修,到了一定阶段再根据个人的特长分开,有主修文的,也有主修武的。刚进了古来寺,师父们便发现了崇麟的武术资质。
" `; b; z/ Z, t7 g* J% f% b % X$ n7 u! _; D& w
于是,崇麟开始了拜师学武。香花僧的习武授徒要举行严格的仪式:僧人首先拜的师傅称"阿父"。第一、习武者首先递交武生帖,帖中要有三位师傅,即介绍师父、证人师父、授徒师父等共同签署的保证书。第二,向授徒师父敬送礼品;第三、徒弟向授徒师父跪拜一个钟头。然后,由师父将长剑和鲜花交给徒弟。 * b4 V9 E& Y5 f, L' U- P# ^( i7 ^
1 R# V5 F* S; u1 Y# q 每天晚饭后,寺门关闭,学武的僧人悄悄地来到,寺院后二里外的山上练武。 - I2 l3 E% H f! G; m' Q) X5 \5 @
: s; H+ \& o" h- y3 u. X3 a1 P1 z
根据崇麟的说法,香花僧练拳讲究"拳路一条蛇",有四门打、梅花拳、龙虎斗等。
0 g8 o7 d- _6 i& R! _3 k1 K* E 7 m; T4 K/ _3 C% N
潘一经:武术研究院有个会,在北京召开,正好广州的有一位以南拳据称的武术家叫陈昌棉先生,我就把这盒录象带给他看了看,他看得很仔细,他看完以后,他说,他的拳法完全符合南拳和南少林的特点。同时70多岁了,他还能做双蝶步,这是南拳的一种下跪的一种腿法,不容易。他讲老先生的技艺精湛,原汁原味。 ! ]7 \+ K" w( [9 p/ W
, a' }- A3 c& H* S! I% J
崇麟的武术无疑证明了,九座寺和古来寺的僧人都是文武同修,这和《香花僧秘典》中的记载正好相符。 ) Y5 G( \: R) R3 o0 I1 b
% {0 a9 l8 `9 H" `/ `
然而,在林振宁提供的那本古书中,还有这样的一段记载:九座寺,于明朝嘉靖时期被倭贼火焚。这和《香花僧秘典》中的西鲁故事的记载截然相反。无疑,《香花僧秘典》记载南少林的毁灭时间是康熙十三年。 4 w0 {* j7 V# G5 J+ f
8 `- D- d1 s# O7 ~
如果按照这样的说法,那么,九座寺的焚毁与《香花僧秘典》中的火烧少林寺毫无关系。人们不禁猜测,难道,这本香花僧秘典是现代人杜撰的手抄本? . Y7 y" U9 b6 L7 v& U
m, @% L1 L% a& M6 F- g 曾五岳:这种东西是假也假不来的,现在一般的和尚也不懂,比如有个紫林,什么叫紫林,紫园区周围的树林的简称叫紫林,就是释迦牟尼说法的地方,要是一般的和尚他也不会懂的,所以,在里头很多东西都是佛教中专业经典的词汇。一般人假不来。 5 z0 B: l% c; N: [, \1 d+ t& U
: o0 e3 b r6 F: l 既然《香花僧秘典》是一本极为珍贵的天地会"会簿"。那么,火烧少林寺的故事究竟在历史上有没发生过? . @. [% M1 N3 ]+ m. F
9 ?: [4 c$ m3 _, m
罗炤:我想真正的火烧少林寺应该是没有,如果一定要联系的话,可能就跟康熙时期迁界,为了防止郑成功和大陆的联系,为了隔断郑成功的经济来源,所以在康熙时期几次把沿海几十里的居民,都迁到内地,在迁界的时候,东山全部被迁到了大陆。在东山铜陵镇发生过悲惨的故事,大概古来寺也就被烧掉了。也许这个火烧少林寺和迁界中古来寺被毁有关系。 $ c( v8 K) G/ f5 W7 t+ S
( Y1 n" }& s: p( j 明朝末期,闽南地区的十八位不同姓氏的兄弟,以"万"为姓结义成万姓集团。事实上,万姓集团里是以万礼为首,道宗为军师的一个秘密团体。后来,万姓集团投靠郑成功并屡建战功,很快成为郑成功反清军队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然而,在一场著名的南京战役中,由于郑成功指导思想的错误,万礼的军队溃败,万礼战死。 - g. f9 F, D0 g1 L8 P
5 y8 l: Z. A: ^ 罗炤:在这次战役失败中,万礼战死了,战死以后,郑成功回到厦门建立忠臣庙,本来是把万礼的牌位作为忠臣来祭祀的,后来听人攻击万礼,说万礼不是战死的,是逃跑,给淹死了,郑成功把万礼神位从忠臣庙里移出来了,这件事情是万姓集团和郑成功决裂的一个重要的导火线,重要的转折点。因为把万礼的神位从忠臣庙移出来,这是一个极大的侮辱,对于万姓集团来说,道宗和万礼的结义弟兄们不能接受的。当时万姓集团是驻守在福建东山,这是郑成功的一个战略据点,结果道宗是主谋,万姓集团在万礼神位撤出忠臣庙之后,就叛郑降清了。
0 e& @" f2 q) ~. P
, G6 x1 O1 a8 E9 n- J1 j) \ 然而,当蔡禄和郭义降清之后,康熙却将蔡禄及其亲信全部杀害。这恰恰是康熙13年的事情,这样万姓集团又跟清朝,结下了新的仇恨,所以,道宗后来又出现在清朝和郑经的部队的战场上,为战死者收尸。此时的道宗又回到了反清的立场。
4 H. W& e# o+ t% h. U Y: _ - \' F6 M4 E0 C! t1 ]8 @
罗炤:反清、降清、又反清,这一段曲折的历史,和清朝新的仇恨,这个怎么能对外人明白的讲出来呢,就用西鲁的故事,用康熙皇帝忘恩负义、过河拆桥的故事掩盖过去了
7 F$ c( v3 E: ^' |+ [5 Z, e 历史的真相是,国家民族的仇恨,胞兄盟弟的惨死之恨,促使道宗立志定要洗雪追报,但眼前的政治军事局势复杂多变,未来难以把握,需要激励徒众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忘血仇,坚持反清,这就需要传下口头与文字的嘱托。于是以道宗为中心,前有万礼、后有蔡禄,这一曲壮烈而又曲折的历史悲歌。纳入九座寺的南少林僧人南下东山开辟古来寺、并且古来寺确在清康熙的几次迁界,被焚毁过的框架之中。因此,火烧少林寺、僧人南逃的故事便应运而生。 # }' `8 r$ D% }0 s- a
+ l! z% z9 ~. Z! f, _% s9 Q# P 既然,"西鲁故事"不是真实的历史,人们又该如何界定被天地会广为流传的'南少林'?
/ u* ?6 P- _6 i. R# L0 ~ ' l; G' P" D/ X' i7 }
罗炤:南少林是随着天地会的传播才传播开来的,而天地会的产生是跟香花僧有密切的关系,而香花僧秘典里明确地说仙游九座寺,有南少林之誉。我个人认为,如果从历史学的角度研究南少林的问题,这个南少林就是仙游九座寺。但是真正把南少林文化传播开来,应该是东山、云霄、诏安,甚至包括漳浦,这几个县和古来寺有关系的香花僧,是他们传播出去。
* i V/ F6 Q# b, G8 L ! q. q( Z% W% C7 z7 h
至今为止,福建出现六座少林寺,仙游的九座寺、东山的古来寺、诏安的长林寺、福清少林寺、泉州东禅少林寺以及莆田林泉院,究竟哪一座才是传说中的'南少林'呢? 8 n0 E3 C1 V8 I; ^+ g6 y6 R* S$ P( Y
+ ]; ~. M; ?! c% H% B
人们注意到,《西山杂志》中提到少林寺建于泉州清源山麓,而《香花僧秘典》中的九座寺,位于兴化清源。福清少林院的所在地东张镇,在历史上也曾经被称为清源里。那么,三座寺院的所在地都曾经被称为"清源",这仅仅是一种巧合吗?(再从地图上来看,福清临近莆田,公元980,清源里归兴化县管辖。仙游就在泉州的北边,公元742年,仙游隶属泉州管辖,当时的泉州名为清源郡,而原清源则改名为仙游。)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由于朝代的更替,地域名称和管辖范围的变动,致使南少林遗址始终谜案重重。当然,也可以有另一种解释,那座神秘的"南少林",应是福建多座寺院的化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