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楼主 |
发表于 2010-5-8 19:02:55
|
显示全部楼层
同年6月中旬,日本北方集团军第2军突破中国第8集团军在郑州的防线,中国西翼几乎门户洞开,国民政府开始从武汉撤出。为了赢取时间重新集结部队,构筑武汉地区的防御工事,蒋介石下令自掘长江大堤以迟滞日本第2军的前进速度。在这场大水中有许多无辜平民被淹死。蒋介石明白历史也不会原谅他的举动,因此他在命令书上并没有盖上自己的印章。日军无法前行,在此停留了近3个月时间。 ! x0 K6 d+ j/ Q8 H& g
+ G/ l" N7 d8 f, B( [
为了保卫武汉,蒋介石共在此屯兵120多万,其中还包括空军整个家底的100架飞机和海军仅有的40艘军舰。他将兵力分为南北两线,其中北线由23个军组成,由在台儿庄战役中威名远扬的李宗仁将军指挥;南线包括26个军,由其心腹爱将陈诚指挥。由于北线受长江洪水的影响,路面泥泞,因此南线成了武汉会战的主战场。武汉所有重要部门、工厂、设备等都向内陆,如“陪都”重庆、昆明、宜昌、湖南和西南地区转移。经过台儿庄和廊坊战役的教训后,日本陆军总部下令不准实施独自的装甲突击行动,禁止速战的想法。日本人决定沿袭古老而缓慢的方法,一步一个脚印地夺取武汉。四个月后,当日军第11军进行武汉时,日军的损失已接近20万人,而国民党军的损失更是高达40万。1939年年中,武汉失守。尽管当时李宗仁动员50个师的兵力从北线展开反攻,并且一次就将30多万日军困在城内,但由于得不到海空支援(当时国民党的海空兵力已经撤出战斗),在日军的增援部队及时到来后李宗仁不得不撤退,付出了5万人阵亡的代价。 ) Z8 ~$ q$ C" v" {9 C
. d% b3 W% J: I) q! [$ \ 在侵华战争的大部分时间里,日军仅仅是将坦克作为步兵支援武器。例如,新成立的第1独立混编旅所属40辆坦克(主要是95式轻型坦克和89乙中型坦克)全部分配到步兵师团使用,而不是作为一支装甲突击力量集中利用,这也与第1混编旅成立的初衷背道而驰。对于中国人和日本人来讲,坦克仅仅是一种“机动邮箱”罢了。因此,在1939年8月23日,当日军新组建的第6集团军与苏联军队发生冲突时,日本人连一点取胜的机会都没有。在一周时间内,第6集团军40%的坦克和几乎所有的战场指挥官全部被苏联红军和蒙古人民军消灭,苏军部署的力量包括3个师及6个坦克旅。
, [+ a5 O0 C" }1 [. z1 `
5 b% j2 { i" v! @# G: }7 Z2 U r+ E, h) \
战局僵持 5 ^ i# |2 R0 e, G1 {" Z6 l
& g& G* k! t3 s+ b8 }
夺取武汉后,日军开始选择攻击下一个目标了。1939年秋,第6、第33、第101、第3、第13师团以及海军300艘军舰和一支陆战旅团共计18万日军计划在9月30日前夺取长沙。长沙位于国民党第五和第九战区之间。日军还是遵循其一贯的作战计划,一半兵力从南面直接攻击长沙,一半兵力在北面部署到西面张网准备围剿逃跑的中国守军。长沙战役于9月14日打响。日军第101、106师团开始向南面的国民党第15集团军发起进攻。9月23日,日本海军陆战队和第3师团在舰炮支援下从东面登陆,长沙三面受困。为了保住国民党军队的力量,蒋介石在武汉会战的巨大损失后下令,允许地区司令官自行决定是否后撤。但是驻守长沙的第九战区司令薛岳将军在电话里痛哭流涕,表示誓与长沙共存亡,而不愿弃城。随后战斗进入了僵持阶段,国民党的中央军与共产党游击队密切合作,游击队在后方展开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大规模游击战,他们炸毁了每一座桥梁,在公路上铺设地雷,袭扰日军。这使得第九战区内的第27和第15集团军成功地阻击了日军的推进。第五战区的中国部队也化整为零,在共产党的帮助下,不断袭击日军的补给车队、武器库以及通迅线路。到10月初,由于补给供应下降到了危险的地步,日本侵略者不得不放弃了推进的脚步。在这场战役中,日军损失4万人,其中一等陆尉以上军衔的军官就有40名。这场战役同时也标志着日军在中国中部地区推进的终结。 ( f2 K( F/ i. \1 n
# m, h( d6 @$ E$ b9 ?+ W 总体来讲,国民党政府并没有有效地使用他们的武器,他们的战术是建立在人多地广的基础之上,其军队装备和训练都无法与日军相比。然而,他们的坦克部队在战争中还是取得了一些胜利。
& d& f9 `7 U9 c3 N& V; D+ D: n% k. c" e* P7 r, I
1938年12月,第200师扩编成新编第11军,辖扩编的新编22师和200师,从湘潭移驻广西全州,军长徐庭瑶,副军长杜聿明。新11军番号不久改为第5军,增编了荣誉第1师,杜聿明任军长,郑洞国任副军长。第5军下辖200师,荣誉1师和新编22师三个师。第200师是5军的基本部队,直到第5军在淮海战役中覆没,一直在第5军编制内,师长戴安澜,黄埔三期,原89师副师长。荣誉1师,官兵是从抗战中伤愈归队的官兵组成,所以在番号前加上荣誉二字,战斗力相当强,副军长郑洞国兼任荣誉1师师长,原是98军军长。新22师是新成立的部队,师长邱清泉是原200师副师长。原200师辖的机械化部队转为军直属,200师变为普通步兵师编制。扩编后,第5军加紧训练,并在1939年3月重庆军事委员会对全国各军教练训练的校阅中,第5军被评为全国第一。1939年秋,第5军在广西界首进行大规模联合演习,长达一月之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