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楼主|
发表于 2013-6-29 21:07:10
|
显示全部楼层 
| 西晋司马炎皇帝时的古墓中, 
 发现一大批写在竹简上的古书,字数据统计有十几万字之多。这就是《竹书纪年》。
 
 这部古书记载了从黄帝到战国时魏襄王2之间的历史,
 
 是当时现存唯一的没有遭后世儒家纂改的史书,弥足珍贵。
 
 它的被发现主要功绩有以下:
 
 
 1、其书中的记载能与甲骨文、金文、《史记》、《春秋》等多方面
 
 资料相印证,足见其真实可靠,并且能够纠正现存史书的谬误,如《史记》。
 
 2.它的的出土和整理,刺激了当时史学的发展。
 
 3.最重要的是它的被发现引起了当时一场思想和文化上的大地震,
 
 原来被儒家所乐道的所谓的“禅让”竟然是大骗局!
 
 “尧之末年,德衰,为舜所囚”
 
 “ 舜囚尧,复偃塞丹朱,使不与父相见”
 
 “舜篡尧位,立丹朱城,俄又夺之”……
 可是这本书在宋代大儒(二程、朱熹、陆九渊)眼中视作洪水猛兽异端邪说,
 
 不加著录,最终导致在宋代以后的亡佚。
 
 【故意销毁历史、罪证】
 
 
 
 后稷就是弃,周人始祖,舜的亲信,
 
 显然是舜监禁了尧,流放了尧的儿子才登上王位的,哪里有什么禅让?
 
 《韩非子·说疑》一言以蔽之:
 
 “舜逼尧,禹逼舜,汤放桀,武王伐纣,此四王者,人臣弑其君者也。”
 
 关于商王朝重要辅臣伊尹,
 
 根据《竹书纪年》记载,伊尹放逐了商汤的长孙“太甲”自立,
 
 太甲在桐宫被关了两年多,后来趁机从桐宫逃回王都,
 
 杀了伊尹,恢复了王位
 
 但在儒家的史料中
 
 发动宫廷政变篡夺王位的伊尹
 
 一下子成了大公无私的圣人。以上对点,和正统是完全不同的。
 
 竹书纪年的诸多记载颇为特异,与传统的正史记载不同。
 
 五帝纪,关于舜的记载,就跟史记等正史所载的有德之君舜的形象大为不同。
 
 夏纪所载,与正史只是记载“太康失国”不同,
 
 还记录了羿的事情。
 
 让羿代太康,成为夏王朝统治者的这些旧事得以重见天日。
 周纪最与正史不同的就是共和行政的记载
 
 而周纪则说是共伯和行天子之政,即共国的伯,名和者,
 
 摄行君位。
 
 晋纪
 
 周平王东迁之后,竹书纪年以晋国纪年,而作晋纪。
 
 晋纪记载了晋文侯杀周携王的旧事
 
 《竹书纪年》是最可珍贵的资料。
 
 为什么知名度低呢?起码比甲骨文差很多。
 
 究其原因
 上古时代根本不是儒家说的那么淳朴
 
 而是与后世宫廷政治一样的血腥
 
 妺喜历来背负一个狐狸精的恶名,
 
 在竹书纪年中活画出一个复仇女神的形象。
 
 
 桀伐岷山,岷山氏献二女,一个叫琬,一个叫琰。有了这两个美女,桀便冷落了妺喜。
 
 妺喜为了复仇,因此与桀的敌人伊尹相交,“遂以间夏”(就是在夏卧底为商提供情报),
 
 最终成功复仇。
 说人的坏话在古代中国简直太容易了,
 
 可以随便瞎编
 
 承诺就更容易:武装政变成功后把异已势力统统杀光,来个死无对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