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魉仪Shiki 于 2012-8-19 22:30 编辑 " \; a& @" p7 @# e0 l2 e% n B5 t
% p3 K; e8 e3 U W' x- u3 ^" z. ~& j
我家住在城郊的农村,靠滇池很近。我父亲是一个闲不住的人,似乎总觉得自己不为这个家里做点什么就对不起我们。因为土地占用的原因,家里农活少了很多,父亲平日里能在田间地头忙碌的时间自然也就空下了不少。8 Y% d* k* Y# ]; T6 R
$ q0 C2 t* o, S8 a* P$ `3 d; L% ~* t大约去年下半年的时候他从朋友那里知道了某地招保安给人守工地的事情,于是在家里闲了有一段时间的父亲动了心思。因为工作安排的关系,父亲的决定起初遭到了家里的一致反对,可惜最后谁也没能扭过他的倔强性子也只得先妥协了。
0 y' E X: n$ v- W) H/ }3 m
4 X }2 p* i ^5 |$ w( C! G我们答应让他先去试一段时间。想说昼夜两班倒那么强的工作量,像父亲这种心血来潮纯为了跟几个年轻时的老朋友老同学聚聚的决定,用不了几天也就知难而退了。谁知,父亲却一直坚持到了现在。后来更是做东道主状拉了村里一个老哥们儿老胡一起入了伙。9 R B$ L5 W; N. G3 ~
老胡去了没多久公司突然对班次和小组执勤点进行了一次调动了,大家知道人在一起工作了总会有些人有吃饭隔锅香的心里。这次调动据说就是某个小头头给上面打了小报告,说父亲所在的一号点等常常出现迟到早退好吃懒做的情况。于是,英明的公司领导决定,把这些物以类聚的‘问题人物’打散重组,并且加重工作量。幸运的是老胡还和父亲在一个组,只不过是从舒适安全紧邻工地办公室的一号点调到了有些偏僻的三号点。故事也就是从这里开始了。6 T5 v4 x5 u8 n* `* ]/ S
\. c' g3 w% j2 @
三号点是一间临河而建的小活动板房,大小请对照街边常见的蓝白条治安亭。那种地方放一张桌子一把椅子几个小凳子就已经到极限了,更别提放床了。但是由于工作时间调整的原因,父亲他们轮值晚班的时间变成了以前的一倍,一周里只有两天的白班和轮一个白天的假期可以用来休息。于是在睡觉这个问题上他们发挥了农民的智慧。老胡的小面包车荣当大任,值夜班的时候后座上放上一床被子就成了临时的睡房。
% ~* M% b7 h) `: @. R! W8 i
4 r9 t) M( X" l) V为了公平起见,父亲和老胡商量着把值夜勤的时间分成了三段,先两个人一起出去转一圈然后一人守上半夜一个人守下半夜,不用守的那个就先去车里睡觉。; U; x& x4 _0 k9 Z! q5 M
4 L0 w( w3 H, c1 f
时间是今年二三月吧,初春的大多数夜里难免有些阴冷。有天晚上老胡没等父亲去叫他就哆哆嗦嗦脸色泛白的进了执勤点,可是父亲问他话时他却只是摇头说:没什么。
9 R* K' R3 n$ ]; j0 k- i父亲做事认真但性格却有些大咧,即使觉得有些异常当时也没有太在意,况且老胡也没有再提。直到两天后发生的一件事,老胡终于对父亲说了实话。2 ~1 g9 x1 |; ^+ @* S0 t; d
5 C# i8 a5 r! d g4 F2 i( B又是一天晚上,轮到父亲守上半夜老胡说累了便早早的跑上车里睡了。父亲裹着大衣坐在板房里守到了两点多,正昏昏欲睡的时候突然听到停在执勤点小窗子对面的车上传来了老胡艰难的呼喊声。父亲一下子惊醒了过来,连忙从椅子上爬起来往车子跑去。
+ B' V5 m7 D; c1 v( m Z. w, N- g1 B$ ?
5 N- k* F* t8 M! }" E2 q( V! Z+ R
【没完待续,但是打得好累.......待我歇歇先.......
! O1 I; z% l% w' S, {" }$ }, C b4 ?5 ?6 P
ps:那个工地就在滇池路那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