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楼主 |
发表于 2011-12-31 09:20:25
|
显示全部楼层
无量俱胝那庾多 历劫广修菩萨行
身业三种善净中 勤求无等善逝身
十方世界起慈意 广以身命行布施
常离欲邪行染心 勤求无上虚空身
清净微妙上衣饰 无量劫中行布施
施波罗蜜妙行圆 广施最上诸佛子
牦牛爱尾犹护戒 能舍身命忍无怨
愿求佛身无懈心 广修精进波罗蜜
乐观诸佛定境界 内心乐起慧方便
法界最上善逝身 愿我如是当获得
诸佛善行广作已 得菩提果人中上
当获广大虚空身 善离尘染净无垢
离我人相自性空 无相无言无所得
出过诸眼境界门 大牟尼身如是得
离色离声意清净 无生无作本来空
当得如来无动身 十力善逝亦如是
如幻化出种种身 诸象马等及人相
愚痴虚妄颠倒心 佛十力尊色相见
过去无量诸善逝 未来诸佛亦复然
同一无等法性身 法界最上虚空等
舍利子。彼住信菩萨。于如是等诸佛如来最胜身相不可思议。信解清净超越分别离诸疑悔。后复生起身喜心喜适悦之相。发希有想
复次舍利子。云何名为住信菩萨。于佛如来妙好音声不可思议。信解清净乃至发希有想。舍利子。谓佛如来于彼一切众会之中。所出音声皆为调伏。随顺作诸善利。所有十方世界一切众生。普遍意乐悉令生喜。然佛如来不作是念。我能为此苾刍众会宣说诸法。为此苾刍尼众会。优婆塞优婆夷。婆罗门刹帝利。长者居士梵众会等。为其说法。又佛如来随宜宣说契经讽颂记别应颂自说譬喻缘起本事本生方广希法论议。如是等法。普为一切众会乃至梵众。如应宣说。所有上中下根。种种差别诸众生类。悉闻法句。而彼法句。皆从如来口门而出。随诸根性各得解了。于其中间亦无语言互相违碍。各各于法明了知解。此即如来宿福果报现转妙音。令诸众生随转解入
又舍利子。如来声者。所出细滑悦意可乐。清净无垢美妙乐闻。复善明了不粗不恶。闻者身喜心无厌倦。闻者心喜喜乐随生。分明解了咸生爱乐。心意调适如师子音声。云雷音声。海潮音声。迦陵频伽微妙音声。清梵音声。太鼓音声。吉祥音声。柔软音声。振响音声。令彼众生诸根适悦净妙音声。一切众会忻乐音声。诸相具足最胜音声。诸佛如来若此若彼。皆悉具足无量功德清净音声。舍利子。此如是等。是为住信菩萨于佛如来妙好音声不可思议信解清净乃至发希有想
尔时世尊。重明斯义。说伽陀曰
如来梵音妙声相 所出音声善调伏
梵众不及佛音声 如是诸法皆具足
佛声能与慈相应 广大悲心复高胜
喜舍相应亦复然 牟尼圣尊妙音出
闻声能息众生类 贪火嗔毒诸不善
愚痴暗冥亦消除 如是音声皆具足
种种方处诸人众 普遍一切人类中
乃至极此阎浮提 种种语言佛善了
众生随闻佛音声 地居空居诸天众
得闻牟尼妙音声 随佛音声能解入
二足四足及多足 无足等类闻佛声
随触随闻寂意生 彼一切处随声转
三千大千世界中 开明调伏众生类
普摄上中下诸根 随佛音声而善转
应调伏者闻解脱 离诸分别非分别
等引心说圣谛门 是中无执亦无缚
无边众生闻佛声 闻已息除诸烦恼
志诚归命佛法僧 闻已戒忍皆具足
如来最上妙音声 是声深广无边量
音声无边智无边 菩萨智信无疑悔
佛说大乘菩萨藏正法经卷第七
佛说大乘菩萨藏正法经卷第八
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光禄卿传梵大师赐紫沙门臣法护等奉 诏译
如来不思议品弟四之二
复次舍利子。云何名为住信菩萨于佛如来最上大智不可思议。信解清净超越分别离诸疑悔。后复生起身喜心喜适悦之相。发希有想。舍利子。诸佛如来以无碍知见转一切法
复次舍利子。我今为汝譬喻宣说发明如来智波罗蜜多。令彼住信菩萨。信解清净乃至发希有想。舍利子。譬如殑伽沙等诸世界中。一切草木枝叶茎干。总取为四指分量。中或有人摄聚一处。聚一处已用火焚之。焚已一切悉成灰烬。散掷于彼殑伽沙数一切世界大海之中。其灰在海经百千岁分布。而有如来智力圆满具足。能于彼彼大海之中。取彼彼灰。分布于彼一切世界。谓若干灰。若干世界。若干根本。若干蕴聚。若干枝叶。悉布在于若干方处。而无减失。何以故。诸佛如来。于法界中善觉了故。以其觉了而悉能知。如是若干一切世界广大所作。如来应供正等正觉。具大威德有大神通广大名称世间若有诸善男子善女人等。于佛如来最上大智。信解清净离分别者。皆是如来慈心建立。现证一切善根边际。而复作尽诸苦边际。何以故。诸佛如来于法界中善觉了故。若有能于佛如来所发生一念信解心者。所获功德而不坏失
又舍利子。我今复说譬喻显明斯义。或有智人于我喻说而能解了。譬如有人寿限百岁。或于一时取以一毛端量一渧之水。析作百分持诣佛所。作是白言。世尊。我今持此水渧寄置佛所。后复来取。佛当与我。佛即受之。以其水渧置在殑伽河中。随流泛溢次弟入于大海之中。尔时彼人过百岁已。来诣佛所作是白言。世尊。我昔以水渧寄佛所。愿佛今时还当授我。舍利子。如来应供正等正觉最上大智圆满具足。即于大海之中。取彼先寄一毛端量析百分者一渧之水。授与彼人。其一渧水。不为海水损触坏失。舍利子。我所说喻表示分明。况复有人能见是义。如是水渧经久时中。以如来智力而不能坏。如来应供正等正觉。亦复如是。若善男子善女人。能于如来如是大智。信解清净离分别者。皆是如来慈心建立。缘佛功德空中雨华。现证一切善根边际。而复作尽诸苦边际。何以故。诸佛如来于法界中善觉了故。若有能于佛如来所发生一念信解心者。所获功德而不坏失
尔时尊者舍利子白佛言。世尊。诸佛如来离如来智能转诸法不。佛言。不也舍利子。是时舍利子复白佛言。当何名为智。何名为识。舍利子。当知识者住于四处。一者识随色住色缘色住。而常亲近。增长坚牢广大所成。二者识随受住受缘受住。而常亲近。增长坚牢广大所成。三者识随想住想缘想住。而常亲近。增长坚牢广大所成。四者识随行住行缘行住。而常亲近。增长坚牢广大所成。此说名识。何名为智。谓住五取蕴中智蕴了知。此说名智。若复地界水界火界风界空界。识各了知住于识界。此说名识。若复识于法界有所分别。此说名智。若复眼所了知色中施设。耳所了知声中施设。鼻所了知香中施设。舌所了知味中施设。身所了知触中施设。意所了知法中施设。此说名识。若复内心寂静外无所行。以智收摄。无有少法而可分别。亦不离分别。此说名智。若复所缘识生。作意识生。分别识生。此说名识。若复无所执。无所取。无所缘。无表了。此说名智。若复有为所行法中识有所住。识于有为中行。此说名识。若于无为法中无识可行。若无为智即说名智。若是识于生住灭法中。了别无生无灭无住。此说名识。舍利子。于如是等诸法之中。如是名识。如是名智。是故当知如来大智不可思议。住信菩萨信解清净超越分别离诸疑悔。后复生起身喜心喜适悦之相。发希有想
尔时世尊。重明斯义。说伽陀曰
所有殑伽沙数等 十方世界诸草木
若人焚艺悉成灰 置大海中百千岁
佛十力尊微妙智 后复能取海中灰
若干根种及诸方 而悉分布无减失
心持十方众生界 贪嗔痴行悉了知
一切意乐及所行 无增无减皆悟解
大智十力世间尊 十方乃至遍法界
调御不生分别心 一切佛子皆信解
复次舍利子。云何名为如来微妙光明不可思议。住信菩萨信解清净超越分别离诸疑悔后复生起身喜心喜适悦之相。发希有想。谓佛如来应供正等正觉。于法界中善能觉了。所有光明广大微妙。而此三千大千世界。总摄一切。普遍光明炎赫照曜。如无云覆翳日光高出。如来应供正等正觉。亦复如是。于此三千大千世界。广大光明炎赫照曜。映蔽大地所有一切星宿山石药木灯光及大火聚。超出最胜广大微妙明焰炽盛。至于日月光明。及四大王天。所化宫殿。身庄严具等诸光明。三十三天夜摩天兜率天化乐天他化自在天。所化宫殿。身庄严具等诸光明。彼梵众天梵辅天梵会天大梵天所化宫殿。身庄严具等诸光明。超出最胜广大微妙明焰炽盛。彼少光天无量光天光音天。少净天无量净天遍净天。无云天福生天广果天无想天无烦天无热天善见天善现天色究竟天。所化宫殿。身庄严具诸光明中。如来应供正等正觉清净光明。超出最胜广大微妙明焰炽盛。何以故。如来圆满广大无量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故。舍利子。若此三千大千世界。一切光明施设表示。比佛如来所有光明。百分不及一。乃至乌波尼杀昙分皆不及一。譬如世间常等真金。置于阎浮檀金聚中。而彼常金无有光明。亦不炎赫不能照曜。而此三千大千世界。所有一切光明施设表示。于佛如来最上光中。悉无光明炎赫照曜。如来光者。无有过上广大最胜。亦无分限。极善业报现前随转。于此三千大千世界之中。广大照曜。不以日月昼夜时分所照为明。如来悲愍世间一切众生。普令安住净圆光中。如来应供正等正觉。乃于阿僧祇世界之中。广大照曜。何以故。如来已得最上波罗蜜多及般若波罗蜜多故
舍利子。我今复说譬喻以明斯义。譬如有人取此三千大千世界大地诸土。尽末为尘持诣东方。过一世界下一尘点。第二世界复下一点。如是乃至南西北方。各各世界悉下尘点。舍利子。于汝意云何。而彼尘末于诸世界尽边际不。舍利子言。不也世尊。不也善逝。佛言。舍利子。如来应供正等正觉。亦复如是。于彼一切世界之中。以净光明广大照曜。而诸光明比佛光明。百分不及一。乃至乌波尼杀昙分。皆不及一。何以故。如来应供正等正觉。已得最上波罗蜜多及般若波罗蜜多故
又舍利子。大地所有草木树林铁围诸山。乃至须弥山王。皆是如来大光明力所任持故乃于三千大千世界。广大照曜。然其下劣众生不能信解。或有众生。不能瞻见如来圆光。或有众生。于圆光中广大瞻睹。或有一俱卢舍见佛光者。或有一由旬内见佛光者。或有三千大千世界之内见佛光者。又舍利子。如来光明何人能于百千世界悉瞻睹者。谓诸登地菩萨。能于无边一切世界见佛光明。如来悲愍一切众生。尽虚空界及众生界。以净光明普遍照曜。彼住信菩萨闻是说已。信解清净超越分别离诸疑悔。后复生起身喜心喜适悦之相。发希有想
尔时世尊。重明斯义。说伽陀曰
所有日月诸光明 帝释梵王光明等
乃至色究竟天光 而悉不及佛光相
色究竟天等诸光 乃至三千大千界
比佛一毛孔中光 十六分中不及一
虚空光明为广大 众生广大亦复然
若睹如来净光明 无边无际虚空等
应化度者见佛光 不比世间生盲类
彼不能见日光明 返谓日光无所有
下劣众生亦如是 佛以光明常照曜
自不能睹净光明 返谓佛光无所有
诸有见佛圆光者 或俱卢舍或由旬
或复三千世界中 而能睹佛光明相
八地九地及十地 已登地位诸菩萨
悉能安住大地中 睹佛光明具大慧
菩萨趣向佛大慧 依止无边光明轮
作诸佛事利众生 诸佛刹土不思议
诸佛如来不思议 不思议光亦复然
不思议开净信心 诸福蕴门不思议
复次舍利子。云何名为如来圆满戒定不可思议。住信菩萨信解清净超越分别离诸疑悔。后复生起身喜心喜适悦之相。发希有想。舍利子。如来正实之语作如是说。世间所生一切众生。若净戒蕴清净身业。清净语业。清净意业。而诸众生于世间生。于世间老。不染世法。得婆罗门离罪之法。复得沙门寂静观想三摩地法。当得最上波罗蜜多。如来又以正实之语作如是说。我不见有世间一切若魔若梵。若沙门婆罗门。天人阿修罗等。而能清净戒蕴定蕴。同佛如来无量清净戒定蕴者。何以故。如来应供正等正觉。已得最上波罗蜜多。已得戒定波罗蜜多
舍利子。我今复说譬喻以明斯义。可乐闻不。舍利子白佛言。世尊。今正是时愿佛为说。若诸苾刍得闻如来清净戒定。波罗蜜多法者。随所闻已信奉受持
佛说大乘菩萨藏正法经卷第八
佛说大乘菩萨藏正法经卷第九
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光禄卿传梵大师赐紫沙门臣法护等奉 诏译
如来不思议品弟四之三
复次佛告舍利子言。于汝意云何。地界与众生界孰为多邪。舍利子白佛言。世尊。地界非多众生界多。佛言。舍利子。如是如是。众生界多。舍利子。假使三千大千世界。所有一切众生若卵生若胎生。若湿生若化生。若有色若无色。若有想若无想。若非有想非无想。乃至普及诸有情界。于一刹那一腊缚一须臾顷。无前无后。悉得人身。即彼如上得人身者一切众生于一刹那一腊缚一须臾顷。悉证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果。即彼一切所成诸佛如来。一一如来现前所化各有千头。而一一头各有千面。其一一面各有千舌。是诸如来。具足如来十力四无所畏四无碍解无碍辩才。舍利子。而彼如来。同共称赞如来所有戒波罗蜜多及戒蕴功德。经俱胝那庾多劫。而悉不能得其边际。又舍利子。一佛如来戒蕴功德无有边际。如是诸佛如来戒蕴功德。无上大慧解入辩才。乃至入大涅盘。于其中间皆悉同等。何以故。于无性中起有性思义。是故如来戒蕴功德无上大慧最胜辩才。无量无数无有边际与虚空等。舍利子。且置如上所说一三千大千世界。乃至东西南北四维上下。普遍十方殑伽沙数等诸世界。一切众生于一刹那一腊缚一须臾顷。悉得人身。乃至悉证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果。总略广说。乃至于无性中起有性思议。是故如来戒蕴功德无上大慧最胜辩才。无量无数无有边际与虚空等。何以故。如来已得最上波罗蜜多。圆满清净戒波罗蜜多故
复次舍利子。我今复以显明事相。宣说如来定波罗蜜多。汝乐闻不。舍利子白佛言。世尊。今正是时愿佛为说。令诸苾刍闻所说已信奉受持。佛言。舍利子。后时后分当有七日出现世间。于彼时中。三千大千世界。炎炽遍炎炽极遍炎炽都一焰聚。彼时如来。若行若住若坐若卧。具有十种希有之法现彼地方。何等为十。一者地平如掌。是为第一希有之法。二者于彼时中。三千大千世界。炎炽遍炎炽。极遍炎炽都一焰聚。彼时如来。若行若住若坐若卧。彼地方中。悉无荆棘涌出金宝。是为第二希有之法。三者于彼三千大千世界炎炽遍炎炽极遍炎炽。都一焰聚。彼时如来若行若住若坐若卧。其地广阔如来受用。是为第三希有之法。四者于彼时中。三千大千世界。炎炽遍炎炽极遍炎炽都一焰聚。彼时如来。若行若住若坐若卧。彼地方中。自生异草青润柔软右旋宛转。如迦唧邻那宝。复有妙香。是为第四希有之法。五者于彼时中。三千大千世界。炎炽遍炎炽极遍炎炽都一焰聚。彼时如来。若行若住若坐若卧。彼地方中。自然涌出八功德水。所谓一冷二轻三软四香五美六清七饮时无厌八多饮无患。如是具足八功德水。是为第五希有之法。六者于彼时中。三千大千世界。炎炽遍炎炽极遍炎炽都一焰聚。彼时如来。若行若住若坐若卧。彼地方中。有清凉风自然吹触。舍利子。譬如夏月盛热之时。人极疲倦时。或有人往诣殑伽河岸。承彼清凉渐入河中。澡沐身体去除热恼。乃得轻安调畅适悦。出河在岸往复经行。其去不远见大树林。青润蓊郁枝叶扶疏。影癊清虚周匝垂覆。其中殊丽。宛如珠宝间错严饰。是人即时诣彼林所安详而坐。四面凉风散来吹触。舍利子。如来亦复如是。以宿善业果报。焕明清净凉风自然吹触。是为第六希有之法。七者于彼时中。三千大千世界。炎炽遍炎炽极遍炎炽都一焰聚。彼时如来。若行若住若坐若卧。彼地方中。自然而有水生诸华。所谓优钵罗华。钵讷摩华。俱母陀华。奔拏利迦华等。是为第七希有之法。八者于彼时中。三千大千世界。炎炽遍炎炽极遍炎炽都一焰聚。彼时如来。若行若住若坐若卧。彼地方中自然而有陆生诸华。所谓阿帝目讫多华。瞻波迦华苏摩那华。嚩利尸迦华。阿输迦华。波吒罗华。迦兰尼迦华。多啰尼华等。如是等华色香具足。是为第八希有之法。九者于彼时中。三千大千世界。炎炽遍炎炽极遍炎炽都一焰聚。彼时如来。若行若住若坐若卧。彼地方中如金刚所成。坚固牢实而无破坏。是为第九希有之法。十者于彼时中。三千大千世界。炎炽遍炎炽极遍炎炽都一焰聚。彼时如来。若行若住若坐若卧。彼地方中。见有殊妙宝塔出现。一切天人。若魔若梵。沙门婆罗门等。瞻礼供养。是为第十希有之法。舍利子。如是十种希有之法。于彼地方次第出现。以其如来应供正等正觉于法界性善觉了故。随其色相入三摩地。住等引心纯一乐受。经殑伽沙数等劫。谓如食顷。如来于三摩地无所坏失。舍利子。如来在定住。经一劫或百劫。千劫百千劫。一俱胝劫百俱胝劫。千俱胝劫百千俱胝劫。百千俱胝那庾多劫。后从定起。何以故。如来应供正等正觉。已得最上波罗蜜多故。而彼最上波罗蜜多者。具大神通。有大威德。得大自在。是故如来圆满具足。舍利子。如彼非想非非想天中天子生已缘一境住。谓识所缘。经八万四千劫。而识不于余识所转。乃至寿限尽时即当趣灭。舍利子。如来始于初夜分中。证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果。于中夜分入大涅盘。于其中间而不坏灭三摩地法。如来在定无心可转。无心所行。无心伺察。无心遍行。无心可增。无心可减。无心散乱。无心可高。无心可下。无心摄护。无心隐密。无心随顺。无心违背。无心沉下。无心动转。无心喜悦。无心爱箸。无心分别。无心离分别。无心计度。无心随识流转。无心依止眼耳鼻舌身意。无心依止色声香味触法。无心于彼法中行。无心于彼智中行。无心于彼过去观察。无心于彼未来观察。无心于彼现在观察。如来应供正等正觉。如是安住三摩地中。心无少法而可生起。然于一切法中。以无碍知见。而常随转都无发悟。如来离心意识。于定分位亦不减失。复常施作一切佛事。然无发悟
尔时世尊。重明斯义。说伽陀曰
佛于无量百千劫 遍三有中修道行
戒闻定忍无散心 圆成无上菩提果
佛善业果报如是 超胜世间戒清净
无戏论垢净如空 十力净戒虚空等
佛于初夜成正觉 后于中夜入涅盘
佛无心行无遍行 于诸寂定无减失
十力戒蕴亦无减 神力解脱分亦然
百千劫中住一心 佛无分别离分别
佛于如空定境界 三义转佛无碍智
心意伺察不遣除 佛子信解佛十力
舍利子。如是等法。住信菩萨应于如来戒定法中。信解清净超越分别离诸疑悔。后复生起身喜心喜适悦之相。发希有想
复次舍利子。云何名为住信菩萨于佛如来神足通力信解清净乃至发希有想。舍利子。如来应供正等正觉。常所宣说。尊者大目干连于声闻苾刍众中神通第一。于彼菩萨众中。若以声闻神通同等较量。我不见有声闻神通与菩萨等者。若以菩萨神通与佛神通同等较量。我不见有菩萨神通与如来神通而相等者。彼诸菩萨常作是念。如来神通不可思议。我等发勤精进。愿求成办如来神力。复次舍利子。我今复以喻说。发明如来神通智力。汝乐闻不。舍利子白佛言。世尊。今正是时愿佛为说。令诸苾刍闻所说已信奉受持。佛言。舍利子。于汝意云何。大目干连有大神通邪。舍利子白佛言。世尊。我亲闻佛说亲所听受。大目干连于声闻苾刍众中神通第一佛言。舍利子。假使三千大千世界满中。一切声闻彼彼神力。皆与大目干连神力同等。犹如稻麻竹[竺-二+韦]甘蔗丛林。如是同等如是色相。所有一切声闻功德威势精进力。能神通变化随所表示。比佛如来。百分不及一。千分不及一。百千分不及一。一俱胝分不及一。百俱胝分不及一。千俱胝分不及一。百千俱胝分不及一。算分数分及譬喻分。乃至乌波尼杀昙分。皆不及一。何以故。如来应供正等正觉。已得最上波罗蜜多故。舍利子。如来以神通力。于此地中置一芥子。以佛如来加持力故。彼诸声闻一切威势神通力能而悉不能举彼芥子。复不能动一毛端量。何以故。如来应供正等正觉。已得最上波罗蜜多及神通波罗蜜多故。舍利子。且置上说。此三千大千世界。乃至东西南北四维上下。普遍十方殑伽沙等一切世界。所有一切众生之类。若卵生若胎生若湿生若化生。若有色若无色。若有想若无想。若非有想非无想。彼诸众生。一时皆得声闻之果具大神通。悉如大目干连。彼诸声闻同以威势力能神通变化。而悉不能举动芥子一毛端量。何以故。如来应供正等正觉。已得最上波罗蜜多及神通波罗蜜多故。具大威德。有大神通。得大自在。尔时世尊。复告尊者舍利子言。汝昔曾闻。风灾劫时有大风起。名毗蓝婆。振吼吹击此三千大千世界。须弥山王。铁围诸山。大铁围山等。及四大洲。至八万洲。彼彼大海吹鼓高起。流散周遍一由旬量。舍利子白佛言。世尊。我昔亲闻如来宣说如是等事。佛言。舍利子。风灾劫时大风吹击此三千大千世界。须弥山王。及诸山大海。吹鼓高起破坏流散周遍一切。乃至无数百千由旬分量。地居诸天。亦悉飘鼓流散周遍。尘尚不见。况山石等。所有夜摩天中诸宫殿等。飘鼓破坏流散周遍。尘尚不见。何况宫殿。彼兜率天化乐天他化自在天。梵众天梵辅天梵会天大梵天少光天无量光天光音天。少净天无量净天遍净天。如是等天诸宫殿等。飘鼓破坏流散周遍。尘尚不见。何况宫殿。舍利子。如是大风飘鼓吹击。尔时如来。所有妙衣不能损动一毛端量。况复衣角。所以者何。以佛如来不思议神力不思议缘不思议所行不思议大悲悉具足故。舍利子。当彼大风飘鼓之时。东西南北四维上下。周遍十方殑伽沙等。一切世界大风不止。是时如来。举以指端指大风轮。即时大风皆悉止息。此是如来神通智力。无所减失不思议故。舍利子。彼住信菩萨应于如来神通智力信解清净超越分别离诸疑悔。后复生起身喜心喜适悦之相。发希有想
尔时世尊。重明斯义。说伽陀曰
所有三界诸众生 皆作声闻具智慧
与大目连智皆同 悉具神通波罗蜜
如来于此地方中 置一芥子极微小
彼彼一切现神通 而悉不能为举动
所有殑伽沙数等 十方一切世界中
毗蓝婆风振击时 普遍诸方皆吹鼓
当彼如是大风起 佛上妙衣悉举示
不能动其一毛端 由佛神力不思议
大风吹击极猛恶 牟尼举一毛端量
神力能止大风轮 无边广大虚空等
舍利子。住信菩萨应于如来如是神力。信解清净乃至发希有想
佛说大乘菩萨藏正法经卷第九
佛说大乘菩萨藏正法经卷第十
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光禄卿光梵大师赐紫沙门臣惟净等奉 诏译
如来不思议品第四之四
复次舍利子。住信菩萨于佛如来十种智力不可思议。闻已净信超越分别离诸疑惑。后复生起身喜心喜适悦之相。发希有想。如来以具十智力故了知胜处。于天人世间能师子吼转妙梵轮。所有一切天人魔梵悉不能转。无与如来同其法者。云何十力。一者处非处智力。二者业报智力。三者种种信解智力。四者种种界智力。五者根胜劣智力。六者至处道智力。七者禅定解脱等持等至染净智力。八者宿住随念作证智力。九者天眼作证智力。十者漏尽作证智力。舍利子。如是名为如来十种智力。如来以具十智力故了知胜处。于大众中能师子吼转妙梵轮。乃至一切世间无与如来同其法者
云何如来处非处智力。谓佛如来以其无上最胜智力。于处非处如实了知。何者是处。何者非处。舍利子。所言非处者。谓不容受。身作恶者。语作恶者。意作恶者。能感悦意光泽可爱果报。若如此者无有是处。而或可容受者。谓身语意造作诸恶。不能招感悦意光泽可爱果报。斯有是处。又非处者。谓身语意业造作诸善。而能招感不悦意光泽可爱果报。无有是处。可容受者。谓身语意造作诸善。而能招感悦意光泽可爱果报。斯有是处。又非处者。谓悭吝人感大富果。无有是处。若悭吝人感贫穷果。斯有是处。又非处者。谓行施人感贫穷果。无有是处。若行施人感大富果。斯有是处。又非处者。谓破戒人得生天人。无有是处。若破戒人当堕地狱饿鬼傍生趣中。斯有是处。又非处者。谓持戒人返堕地狱饿鬼傍生趣中。无有是处。若持戒人生天人中。斯有是处。又非处者。谓嗔恚人感端正果。无有是处。若嗔恚人感丑陋果。斯有是处。又非处者。谓忍辱人感丑陋果。无有是处。若忍辱人感端正果。斯有是处。又非处者。谓懈怠人而能获得现前三昧。无有是处。若懈怠人。不得现前三昧。斯有是处。又非处者。谓精进人不得现前三昧。无有是处。若精进人而能获得现前三昧。斯有是处。又非处者。谓散乱心人得出离道。无有是处。若散乱心人不能获得出离之道。斯有是处。又非处者。谓能安住心一境性之人。不能获得彼出离道。无有是处。若能安住心一境性之人得出离道。斯有是处。又非处者。谓无慧人而能除断一切种子习气。无有是处。若无慧人不能除断一切种子习气。斯有是处。又非处者。谓有慧人不能除断一切种子习气。无有是处。若有慧人能断一切种子习气。斯有是处。又非处者。谓杀生人起杀害因感长寿果。无有是处。若杀生人感短寿果。斯有是处。又非处者。谓离杀生之人感短寿果。无有是处。若离杀生之人感长寿果。斯有是处。又非处者。谓偷盗之人感大富果。无有是处。若偷盗之人感贫穷果。斯有是处。又非处者谓离偷盗之人感贫穷果。无有是处。若离偷盗人感大富果。斯有是处。又非处者。谓邪染之人得有子妻室。无有是处。若邪染之人不得有子妻室。斯有是处。又非处者。谓离邪染人不得有子妻室。无有是处。若离邪染之人得有子妻室。斯有是处。又非处者。谓妄语之人不招毁谤。无有是处。招其谤者斯有是处。又非处者。谓离妄语之人返招毁谤。无有是处。不招谤者斯有是处。又非处者。谓两舌之人眷属不离。无有是处。若眷属分离。斯有是处。又非处者。谓离两舌之人眷属分离。无有是处。若眷属不离。斯有是处。又非处者。谓恶口之人常闻悦意语言。无有是处。若其不闻悦意语言。斯有是处。又非处者。谓离恶口之人不闻悦意语言。无有是处。若其闻者斯有是处。又非处者。谓绮语之人得决定辩才。无有是处。若其不得斯有是处。又非处者。谓离绮语之人不得决定辩才。无有是处。若其得者斯有是处。又非处者谓多贪人得大富者。无有是处。若其不得斯有是处。又非处者。谓离贪人大富断续。无有是处。若不断续斯有是处。又非处者。谓嗔恚心人不堕地狱。无有是处。若其堕者斯有是处。又非处者。谓离嗔人不于善趣天界中生。无有是处。若其生者斯有是处。又非处者。谓邪见人积集邪见之因能得圣道。无有是处。若邪见人积集邪见之因不得圣道。斯有是处。又非处者。谓正见人积集正见因故不得圣道。无有是处。若正见人积集正见因故获得圣道。斯有是处。又非处者。谓修施行之人若不得净心分位。无有是处。若其得者斯有是处。又非处者。谓持净戒人。不得净心分位无有是处。若其得者。斯有是处。又非处者。若起有所得见之人获顺忍者。无有是处。若其不得斯有是处。又非处者。若证空解脱人不得顺忍者。无有是处。若其得者斯有是处。又非处者。谓恶作之人得住轻安心者。无有是处。若其不得斯有是处。又非处者。谓恶作之人。得心调伏及轻安者。无有是处。若其不得斯有是处。又非处者。若诸女人成转轮圣王。无有是处。若男子得成斯有是处。又非处者。若诸女人成帝释天主。无有是处。若男子得成斯有是处。又非处者。若诸女人成梵王者。无有是处。若男子得成。斯有是处。又非处者。若诸女人现成佛果者。无有是处。若八人地次第得果。斯有是处。又非处者。谓须陀洹人。现转证成第八位者。无有是处。若于此蕴中趣涅盘者。斯有是处。又非处者。若斯陀含人。现转第三位者。无有是处。若于此蕴中趣涅槃者。斯有是处。又非处者。若阿那含人还来人间。无有是处于此蕴中趣涅盘者。斯有是处。又非处者。若阿罗汉人有结习者。无有是处。若其无者斯有是处。又非处者谓诸圣人。趣求异类师尊教授。异义所生法者。无有是处。若不然者斯有是处。又非处者。若得无生法忍之人有退转者。无有是处。乃至得证菩提。斯有是处。又非处者。若诸菩萨坐菩提场已。而不证成菩提果者。无有是处。若诸菩萨坐菩提场已。决定证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果。然后起座。斯有是处。又非处者。谓诸佛如来于种子习气有所表现者。无有是处。若佛如来所有一切种子习气悉能除断。斯有是处。又非处者。谓佛如来智有障碍。无有是处。若佛如来智无障碍。斯有是处。又非处者。谓能观见诸佛如来最胜顶相。无有是处。若不能见佛顶相者。斯有是处。又非处者。谓能知佛心所行者。无有是处。若不能知诸佛如来心所行者。斯有是处。又非处者。谓佛如来住等引心有所得相者。无有是处。若佛如来常住等引心者。斯有是处。又非处者。若谓如来语言虚妄不决定者。无有是处。若佛如来言无虚妄。斯有是处。又非处者。若谓如来有其过失。无有是处。诸佛如来离诸过失。斯有是处
舍利子。如是等法。如四无所畏十八不共法中广说
复次舍利子。若谓诸佛如来于现在世中若知若见有障碍者。无有是处。若诸佛如来于现在世中。若知若见。无障碍者。斯有是处。舍利子。如是所说。如来所有处非处智力无有边际。若欲知其边际之者。譬如虚空。所可知耶。若其虚空不知边际。如来应供正等正觉处非处智力边际亦然。诸住信菩萨得闻如来不可思议处非处智力。已发生净信超越分别离诸疑惑。后复生起身喜心喜适悦之相。发希有想
尔时世尊。重明斯义说伽陀曰
十方虚空无边量 处非处智力亦然
智力真实遍世间 广说最上真实法
若人圆具解脱器 知彼所行为说法
彼圆法器诸众生 知处非处住舍行
虚空大地尚可动 佛说果报无虚妄
处非处智若圆成 世出世间十力具
舍利子。此是如来第一智力。如来应供正等正觉。以具如是胜智力故。了知胜处。于大众中。能师子吼转妙梵轮。乃至世间无与如来同其法者
复次舍利子。云何名为如来业报智力。谓佛如来以无上智。于过去未来现在。一切众生所作诸业。积集因处位。若身根因通眼根分位。如是诸根因及分位。如来悉如实知。若诸众生有布施根性修持戒行。如来了知自他根故。即为宣说布施之法。若诸众生有持戒根性修布施行。如来了知自他根故。即为宣说持戒之法。若诸众生有忍辱根性修精进行。如来了知自他根故。即为宣说忍辱之法。若诸众生有精进根性修忍辱行。如来了知自他根故。即为宣说精进之法。若诸众生有禅定根性修胜慧行。如来了知自他根故。即为宣说禅定之法若诸众生有胜慧根性修禅定行如来了知自他根故即为宣说胜慧之法。总略乃至诸菩提分法亦如是说。若诸众生具声闻根性。修缘觉乘行。如来了知自他根故。即为宣说声闻乘法。若诸众生具缘觉根性。修声闻乘行。如来了知自他根故。即为宣说缘觉乘法。若诸众生具大乘根性。而修声闻缘觉乘行。如来了知自他根故。即为宣说大乘之法。若诸众生具最上乘根性。修大乘行。如来了知。实了知。若诸众生。于现在世积集乐因。未来世中感其苦报。如来决定如实了知。若诸众生。于现在世积集苦因。未来世中感其苦报。如来决定如实了知。若诸众生。于现在世积集乐因。未来世中感其乐报。如来决定如实了知。舍利子。如来于过去未来现在世中。一切众生所有诸业若因若果。如来真实无异无别。决定一一如实了知。如来随所知已如其所应。皆为说法。舍利子。如来应供正等正觉。于过去未来现在。一切众生诸业果报。积集因处皆如实知。如来智力无有边际。若欲知其边际之者。譬如虚空所可知耶。若其虚空不知边际。如来应供正等正觉业报智力边际亦然。诸住信菩萨。得闻如来不可思议业报智力已。发生净信超越分别离诸疑惑。后复生起身喜心喜适悦之相。发希有想
尔时世尊。重明斯义说伽陀曰
佛善了知诸因果 业法智眼悉能观
无碍智遍三世中 诸众生行悉明达
苦乐诸因及所愿 遍诸众生五趣中
轮转一切诸苦因 善逝决定皆明了
所有黑白诸业报 因果愿求亦复然
能仁真实悉了知 犹观掌中如意宝
若诸业法修因少 当来果报获无量
若因无量果还微 善逝真实皆晓了
修声闻行果如愿 缘觉菩提因愿同
无上智果愿亦然 善逝如实皆晓了
若于先业修苦因 后复当招于乐果
若于诸业修乐因 后复当招于苦果
苦因苦果如是法 乐因乐果亦复然
自业自果和合因 善逝如实皆晓了
诸有苦法三世转 遍诸众生五趣中
真实无断无异门 佛无上智皆明了
舍利子。此是如来。第二智力。如来以具胜智力故。了知胜处。于大众中。能师子吼转妙梵轮。一切世间天人魔梵。皆不能转。乃至无与如来同其法者
佛说大乘菩萨藏正法经卷第十
诸果报等。皆如实知。云何了知。舍利子。谓诸如来应供正等正觉。于诸众生过去诸业。所集善因离诸不善。于未来世与其善果。如来一一如实了知。若诸众生造不善业。集不善因离诸善法。于未来世获不善果。如来一一如实了知。若诸众生积集业因。于未来世感下劣分位。如来决定如实了知。若诸众生积集业因。于现在世感殊胜分位。于未来世亦感殊胜分位。如来决定如实了知。若诸众生积集业因。于过去世起下劣行。未来世中起广大行。如来决定如实了知。若诸众生积集业因少分发起。当感广大殊胜分位。如来决定如实了知。若诸众生积集业因广大发起。当感少分殊胜分位。如来决定如实了知。若诸众生修声闻行感声闻果。如来决定如实了知。若诸众生修缘觉行感缘觉果。如来决定如实了知。若诸众生修佛智因感佛智果。如来决定如实了知。若诸众生于现在世积集苦因。未来世中感其乐报。如来决定如
佛说大乘菩萨藏正法经卷第十一
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光禄卿光梵大师赐紫沙门臣惟净等奉 诏译
如来不思议品第四之五
复次舍利子。云何名为如来种种信解智力。谓佛如来于诸众生诸补特伽罗。所有信解种种差别。如来一一如实了知。若诸众生本住贪爱。于嗔起解。广如经说。若诸众生本住着痴。于嗔起解。如来一一如实了知。若诸众生本住不善之法。于不善法起解。如来一一如实了知。若诸众生本住善法。于善法起解。如来一一如实了知。若诸众生修下劣行。于殊胜法而起信解。如来悉如实知。若诸众生修殊胜行。于下劣法而起信解。如来悉如实知。若诸众生修下劣行。于殊胜分位而起信解。如来悉如实知。若诸众生修殊胜行起下劣解。如来悉如实知。若诸众生于邪定聚。而起信解取彼定法。如来悉如实知。若诸众生于正定聚。而起信解取彼定法。如来悉如实知。若诸众生于正定聚取彼解脱。如来悉如实知。若诸众生信解欲界定法。从欲界入。如来悉如实知。若诸众生信解色界定法。从色界入。如来悉如实知。若诸众生信解无色界定法。从无色界入。如来悉如实知。若诸众生信解三界定法。遍三界入。如来悉如实知。若诸众生。本住下劣分位。而得殊胜之法。如来悉如实知。若诸众生本住殊胜分位。而得下劣之法。如来悉如实知。若诸众生起种种信解种种色相。种种受用种种领纳。如来悉如实知。若诸众生信解以先业故当感坠堕。如来悉如实知。若诸众生信解脱之法。取彼解脱。如来悉如实知。如来如是如实知已。随其所应即为说法
舍利子。此是如来信解智力。无有边际与虚空等。若诸住信菩萨。于佛如来种种信解最胜智力。闻已净信。超越分别。离诸疑惑。后复生起身喜心喜适悦之相。发希有想
尔时世尊。重明斯义说伽陀曰
世间种种信解法 过未现在无限量
即彼信解如所思 佛人中尊皆晓了
若于贪法起信解 而本住着嗔分位
若嗔若痴义亦然 佛随信解皆明了
住贪住痴等诸法 随心所持难思度
相续无间遍所行 能仁胜智皆明了
若诸众生下劣行 还复信解广大法
行胜解劣义亦然 佛调御尊皆明了
若众生取邪定聚 来还所起亦复然
所有三界解脱门 佛随信解皆明了
所生色相种种异 受用差别亦复然
随先业故报无差 二足胜尊皆明了
随其信解了知已 如其所应为说法
第三胜解智力门 佛子当生清净信
舍利子。如是如来第三信解智力。如来应供正等正觉以具胜智力故。了知胜处。于大众中能师子吼转妙梵轮。一切世间天人魔梵悉不能转。无与如来同其法者
复次舍利子。云何如来种种界智力。谓佛如来。于种种界如实了知。若诸众生于诸世间。以诸福行而为长养。如来悉能如实了知。若诸众生以非福行而为长养。如来悉如实知。若诸众生以不动行而为长养。如来悉如实知。若诸众生修出离行。如来悉如实知。又舍利子。如来如实了知眼界色界眼识界。云何能知。谓佛了知内空外空内外空故。乃至意界法界意识界悉如实知。云何能知。谓佛了知内空外空内外空故。又舍利子。如来了知地界水界火界风界及虚空界。悉如实知。云何能知。谓如虚空故亦然了知。如来悉知欲界色界及无色界分别所起。知有为界是造作相。知无为界是无造作相。知杂染界是客尘烦恼相。知清净界是自性明亮相。知诸行界是不如理作意无明相。知涅槃界是如理作意明智相
又舍利子。若诸界依止诸界安住。诸界随顺。诸界建立。诸界作用。诸界意趣。诸界寂定。诸界住着。如来一一如实了知。随所知已即为说法。舍利子。此是如来种种界智力。如是胜力无有边际。若诸住信菩萨。于佛如来如是智力。闻已净信。超越分别离诸疑惑。后复生起身喜心喜适悦之相。发希有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