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发表于 2011-8-31 11:42:22
|
显示全部楼层
 
 
 
 
& k# h1 F6 I! h、三国战争模式,三国经过战国和秦汉的积累,已经不再有贵族骂阵比武或约期列阵决战的传统,接受了兵行诡道,计谋引战的观念。1 g) I9 M; r, `0 G! g: l4 h 
所以我个人对关羽斩颜良一战的看法是: 
7 }+ d# M6 }) I   两军是野外遭遇战,颜良军中计行军途中无战备,关羽和张辽部有战斗准备; 
7 P! b6 z6 F" B8 a0 _8 e6 B2 D   遭遇后,双方调整战斗队行是必然行为,所以张辽没有表现,应该在指挥部队部署,颜良也是;" }, P; l% m' r9 D 
   关羽个人或小股骑兵,看到对方主将位置,决定不等双方调整完毕先行出击; 
5 Z+ n! Q, c8 X# g" o   颜良部队短时陷入混乱不能阻挡,使关羽冲到颜良面前,联系到考古方面认为三国时无马上长柄大刀武器,关羽可能用的是矛类骑兵武器,所以刺其马下;5 F* |# [2 f# D) o' n 
   鉴于这个情况,我不认为双方部队会看着不动,一定也仓促接战,关羽乱军中杀出包围带首而还; 
& X8 y5 w3 I7 J0 U& Z个人认为,正是这样的古代斩首行动太过传奇,所以陈寿在《三国志》中才会单独加以描述,可说仅此一例。虽匪夷所思,但的确耀眼,如无《三国演义》添油加醋,此战更加精彩。 
, Z) M5 h; ^6 ?2 D5 w9 T2 m1 g, N5 @  p; f 
所以个人认为与事实也有所出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