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楼主 |
发表于 2010-5-2 10:38:32
|
显示全部楼层
王仙芝、黄巢分开活动后,王仙芝仍以接受招安为念,与王铎、郑畋接上关系,派尚君长至长安商洽投诚事宜。不料宋威派人在半道将尚君长捉住,报称是在战埸中俘获的。朝廷乐得省事,不问真假,下旨将尚君长一行人斩首。王仙芝受招安无门,下决心再造反,趁雪天奔袭江陵,在除夕夜攻破外城,焚掠一番,史载:“城下旧有三十万户,至是死者十之三四”。又乘胜北上欲取襄阳,在荆门遇到官府组织的沙陀骑兵的突袭,大败,伤亡逃散殆尽。余者逃至鄂东赣北活动。数月后,王仙芝在黄梅阵亡。尚君长之弟尚让率王仙芝残部投奔黄巢,成为黄巢副手。不久,黄巢也转战江南,在皖南、赣北连破数城。朝廷改任浙西节度使高骈为行营招讨使,驻节润州{江苏镇江市},组织围剿。高骈极善用兵,大败黄巢,秦彦、毕师铎等一批农民军将领投降了高骈,黄巢率残部进入武夷山区,一时杳无下落。 3 z5 \/ C1 }! y/ X
官军奏报黄巢部众也已溃散,朝廷总算松了口气,再次解散招讨行营。 4 a) c4 v+ |% y
正是:锯箭疗伤,哪管大患在内。
p/ d0 ?' K8 C( o& u5 e9 ? 朝廷喜功,自然捷报频传。 8 E, P* p8 _5 Q& k1 P; J
朝廷正在庆贺大寇已平,忽接太原府急报:代北沙陀酋豪杀了大同防御使,占了云州。
. Y" B/ ]$ G- r1 m5 R这沙陀族是何来历? 0 S1 F, ~; }5 T- }* E6 @
% W$ k$ z% L- C3 F9 |3 b! p
3 K7 b6 N, E# k& d1 e# p004章 克用啸聚雁门关 文楚粉身鸡栖台
+ W: B& [& U; g 聚众称大同,地远号云中;
2 C2 d' J5 c7 g( t 谁擅鸦儿威,沙陀独眼龙。 , n# k( \/ z% w8 d1 l2 N
* k; r' _! ?( }3 H1 S+ d1 Y. O
五代时期,五个朝代中有三个朝代的皇室是沙陀族人。自后唐朝至宋朝初期,大臣中的沙陀族人都很多。现趁点闲空,将沙陀族的来脉略作交待。
# g- D* @7 n4 d/ l 沙陀族属突厥种,乃西突厥之一支小部落,唐以前未见文献记载。唐初居住在新疆北部沙碛边缘,遂以沙陀为其部落名称。其酋长姓朱邪氏。这朱邪二字不过是发音如此,其原意已不可考。因部落弱小,屡受诸部欺凌,每每寻求汉人政权保护,渐次内徙。至唐朝中期,从金州(今甘肃兰州)一带迁徙至内蒙大阴山南麓,定居。 " X2 R P j b% \) |
由于生存环境的恶劣,此部落凶悍善斗,尤擅骑射,常常作为特别部队,参与朝廷对
! B' L: w3 T2 M. E3 g d地方叛乱的镇压。咸通年间,徐州庞勋叛乱,官军屡败,沙陀酋长朱邪赤心奉令参战。 & b/ b9 L6 i" b$ o6 U- G
这沙陀军几乎全是骑兵,一色黑盔黑甲,杀敌时像群鸦争食,蜂拥而来,又因沙、鸦
i1 C6 _+ h8 J+ g d, d5 h音韵相近,人们便称沙陀兵为鸦儿军。沙陀军战无不胜,很快扭转战局。皇上特旨嘉奖,将这位酋长赐名李国昌,编入皇家属籍,并任命李国昌为振武节度使,驻节和林格尔,对蕃族则称单于大都护府,两块招牌同用。以此为契机,其子孙俨然以皇族自居,至其孙李存勖立国称帝时,便以中兴自居,仍以大唐为国号,将李渊、李世民奉为祖宗而不惭。
$ ^' g/ K4 Y7 i 由于大阴山南麓是一片肥美的天然牧场,历来为诸部争夺的热点,沙陀居此也欠安定,现在李国昌一跃而成为节度使,地位骤然提高,获周边部落景仰,就不断有更小的部落溶入,沙陀部落迅速扩大,成为漠北一雄。 $ j3 | O& N7 D+ Q2 h
僖宗初年,李国昌的儿子克用戍守蔚州,部下皆是以沙陀为骨干的三边杂胡。另有一支人数更多的蕃兵驻守大同等地,由克用的几个年青朋友掌管。这样,雁门以北的广大地区都有沙陀兵。此时,大同只是防御州,属太原节度使管辖。反过来说,沙陀武装的势力已经达到太原府辖区。而此时正是王仙芝;黄巢们在淮河,长江流域频繁活动,退役军人王郢在浙江沿海攻城略地之际。 4 c0 D- ~8 Z4 j: S9 N' X
程怀信,李尽忠,薛铁山,康君立等人都是驻守大同的军官,密议乘朝廷应付无暇,夺取大同,脱离太原,自成一镇。 ( q8 I S; `2 Y8 w" D, Z
薛铁山是个憨直的人,说:“兵变总得有一个由头,才能号召。大同风静日暖,沙尘不起,何以掩人耳目?”
6 f, l& f" A3 r) A 程怀信道:“用什么假手段,就拿真赃。现在的官员,有谁是清白的!想找谁的错谁就有错。段文楚新任大同仿御使,就拿他开刀”众皆称妙。 # Q$ N+ G) f T" f' ^+ V9 {" n; d9 m
这段文楚乃神策军一名都头,因与田令孜是中表兄弟,便大胆要求外任以敛财。按其资历,勉强可放一任外州刺史。同是刺史,等级差别是很大的。恰好大同州防御使缺员,田令孜便指使枢密院以段文楚超补。枢密使杨复光明知段文楚不够团,防资格,便以边任辛劳,无人愿去为由,将文楚名字补了上去,皇上照准。段文楚临行,给田令孜送了一份厚礼,说:“卑职蒙军容惠荐,着实感激。然闻代北地脊民稀,军需仰仗辇运,此地土风凶悍,若供馈不及,士兵生变,卑职身不足惜,只恐惊动朝野,还望军容支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