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加入灵隐岛
查看: 1598|回复: 6

毛泽东为何选王洪文当接班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5-28 16:46:5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王洪文,1935年生,吉林省长春市人,被捕前任中共第十届中央委员,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委员会副主席等职。一个工厂的保卫干事,是怎样被中央文革看中,从而一步登天的呢?
& d7 B9 e) k" v: r  此刻,王洪文正在上海高干俱乐部冬泳馆里游泳。游了几个来回便水淋淋地爬上岸,往池边的一排座位走去,一边走一边欣赏着自己结实的身体。 6 {1 {6 O& V5 W  v9 w3 Y6 v
  俗话说“三十而立”,他在三十一岁这个年龄一下大立起来。他1935年出生在东北,后来参了军,又上了朝鲜战场,抗美援朝回来在上海工厂里混了多年,不过是保卫科的一个小干事。现在,他成了上海最大的造反派组织“上海工人革命造反总司令部”的总司令,统率着几十万造反大军。“一月风暴”,全上海的革命造反派夺了上海市委的权,上海的一半天下在他王洪文手中。到了今天,他才真正发现自己的了不起,这个发现是从里到外的重新发现。他发现自己长得十分挺拔帅气,肩很宽,身材很匀称,面目端正,有工人领袖的仪表,有总司令的相貌。往日披着件厚棉大衣在国棉十七厂狭窄乱糟糟的空间里转来转去时,他似乎从来没有端端正正站直过,也从来没有端端正正坐好过。他总在寒风与蒸汽难解难分的工厂里挪来挪去,别人看不清他的面貌,他也看不清自己的面貌。那时他像一条灰毛狗,没个正经模样。现在他穿着拖鞋走在游泳池边,觉得自己走出了一股劲头。那是整个身体上下直落的劲头,是每一步都把膝盖弹直的很帅的劲头,也是每一步都震动着胸脯的肌肉、抖落着身上的水珠的劲头。他有一个标准的强健的男人体格。
+ k) _! m: O+ p, o- C7 C, |/ n  游泳池边放着几张白色的圆桌,几十把白色的木质躺椅,他落座了。这个地方他过去从未听说过,更不曾来过,那是原来上海市的市委书记、市长们享受的地方,也是中央高级首长住在上海时消遣的地方。现在他们夺了权,理所当然地夺取了一切。他今天就领着一群造反派小兄弟到这里来庆祝前不久取得的“一月风暴”的大胜利。虽然他是从小穷大的,直到文化大革命前也一直在工厂穿着工作服拿着饭盒混日子,现在一步登天掌握了大半个上海的权力,他没有头昏脑涨飘飘然。当他们决定今天来这个高级场所聚会时,他照例是裹着一件灰蓝色的旧棉大衣,他才不像簇拥着他的小兄弟那样没见过世面地张大嘴东张西望,他没那么多好奇,没那么多惊讶,昨天没有的,今天就有了。他大大方方处之泰然地吩咐着这里的管理人员,好像他从来就是经常光顾的重要首长。
. I- |7 K; o! K  半年前,他还缩在纺织厂车间的某个角落里和人们说着一些最闲的话,像个混世的油子。今天,他斜躺在木椅中,双肘放在扶手上,拳头撑着脸颊,一下就进入了深思熟虑政治战略的总司令角色。看着那群小兄弟们乱哄哄地在游泳池中嬉闹,他露出一丝领袖的宽容的讽刺的微笑。这一二十个人大都不会游泳,站在游泳池的浅水区,一边说笑着一边在齐胸的水中搓开了澡。整个游泳馆再没有其他人,拱形的馆顶像天空一样宽大,明亮的灯光照着游泳池四边空旷的场地,也照着大半个水面平静的游泳池。两三个服务员在门口安安静静地束手而立,等待他们的召唤。
& Z* K5 M8 p& M  他打开放在一边的书包,从里边拿出几本《红楼梦》的连环画,跷起二郎腿很悠闲自在地看了起来。他是听张春桥说,毛主席提倡大家看《红楼梦》,了解阶级斗争。他嫌字书太难读,便让手下找了这套小人书,一本本看着,似乎也能悟出点道理来。他是聪明人,聪明人不需要多读书。听到三言两语便能明白大概。起码他知道,历史上有名的刘邦和项羽就不是读书人,没什么文化却管着天下。他知道有一首唐诗的最后一句:“刘项原来不读书”。当然,不读书的人可以运用读书人的知识,只要会动脑筋就可以了。张春桥曾对他讲,列宁说的,“无产阶级专政就是组织成统治阶级的无产阶级”。这句话他一听就明白了,上海的工人阶级造反派现在就组成了统治阶级,掌握了政权。这也就是无产阶级专政,关键在于组织。
8 h+ D5 P0 N$ T! n8 a& X5 l  游泳池中的一群人看见王洪文上岸了,也都成群结伙地爬了上来。他们一生二熟地学会了气派,招手让侍立的服务员把浴巾拿过来。一人一条浴巾,铺在像小船一样弧度弯弯的椅子上,便水淋淋地坐下了。随后看着王洪文手中的小人书,说起打趣的话来。有的叫他王洪文,有的叫他洪文,有的戏谑地叫他王总司令,有的就叫他司令。有的说:“大革命,你还有时间看小人书?”有的说:“你还看什么《红楼梦》,那都是四旧。”王洪文不急不恼地笑笑:“主席提倡看的。”仍旧坐在那里一页一页看着。没有他这个中心人物的参与,大伙儿说笑的兴致就少了一半,于是,人们就在他周围团聚着,有意无意地败坏着他看书的气氛。几个人将水淋淋的脚歪七斜八地放到王洪文架着胳膊的圆桌上,七八条腿脚上的水湿了一桌子。王洪文瞄了一眼,拿起桌上的几本《红楼梦》连环画,塞到椅背上挂着的书包里,继续闹中取静地看着手中的小人书。   他注意到远远安静侍立的几个年轻秀气的女服务员都用恭顺而冷淡的目光打量着自己身边这群弟兄们,他们纷纷将脚架到了一张张桌子上,互相说着一些低俗的笑话。一个身体白瘦的小伙子是轮胎厂的造反派头目,腿跷得太高,一不小心坐翻了椅子,水淋淋地摔到地上。一片哄笑及七手八脚的嘈乱,引得几个女服务员相互交换着目光,露出一丝讥讽的笑意。王洪文将这一切都看在眼里,但对身边这群兄弟们的嬉闹并不以为意。他听凭这群人说笑耍闹,也听凭他们不断地和自己打趣。多少年在工厂的厮混,使他懂得了如何做一个工人领袖。你一定要喜欢泡在弟兄们当中,你要习惯他们对你打趣,要不嗔不恼。大家越是对你打趣,就越说明你有凝聚力。你不打闹,却要听得下别人的打闹。你不说废话,却要习惯听别人的废话。你不醉酒,却要习惯他们在你身边醉酒。你不胡说八道,却要习惯他们在你身边胡说八道。你不乱来,却要习惯他们乱来。你要泡在这些人当中,你要让所有的人都愿意和你泡,让他们一离开你就泡得没趣,泡得没神,泡得没劲,天天想着和你泡,你就可能成为他们的首领了。   平常听凭这些人泡你,到了关键时刻,你该发令就要发令,该严厉就要严厉,该说一不二就要说一不二。这半年的革命造反使他尤其悟到了要成为工人领袖,第一要勇敢,胆大包天,敢说敢做,要天下第一胆;第二是足智多谋,遇事拿得出主意;第三就是言必行,行必果,说到做到,不开空头支票;第四就是一个“严”字,该严厉的时候,就要军法不饶人;最后一条,就是和大伙儿同甘共苦。
0 j$ Z8 s& @3 P, G  今天这个泡,也就是同甘共苦的意思。
3 `* R: E, a- n  他津津有味地一页一页看着《红楼梦》的小人书,周围的造反派兄弟们都还是冲他说着话。有人说:“王洪文,我看中央以后肯定会把你调到北京去。”很多人纷纷附和着。王洪文一边看书一边回了一句:“我不去。”一群人又纷纷说:“中央调你,你能不去吗?”王洪文说:“不去,就是不去。”又有人说:“毛主席要让你去呢?”王洪文又翻了一页书:“起码五年之内我不会离开上海。”这时,有个叫阿大的人靠在椅背上说:“司令,该给我们搞点吃的了,慰劳慰劳兄弟们的肚子。”王洪文眼睛没有离开小人书,抬手挥了一下:“去让服务员安排。”阿大接着问:“搞点什么?”王洪文似乎很疑惑地看了他一眼:“这个还要问我?想搞什么就搞什么。”阿大招手让两个年轻的女服务员过来,做了一番吩咐。 # c  m( b1 Q8 _1 |6 A2 R
  没多一会儿,葡萄酒、白酒、香肠、松花蛋、牛肉干、红烧肘子和面包等食品就摆满了两个桌子。一群人穿着游泳裤赤裸着上半身就倒开了酒,举起了杯叮叮当当碰起来。王洪文拿了块面包夹了根香肠,把两只脚很舒服地放在一张空椅子上,一边吃一边继续看小人书。人们三番五次地敬酒,他都说:“你们先喝。”一拨儿人一边喝一边问:“今天允许我们醉吗?”他头也不抬地回了一句:“你们看着办。”就有人一边碰着杯一边挥着手说道:“王洪文说过了,半夜还要去看黄浦江几个码头,今天都不许醉。” 0 W8 G( w% F) E8 d: g
  当周围一群人叮叮当当划拳碰杯时,王洪文泡在这种气氛中一页一页看着《红楼梦》连环画,觉得十分惬意。经过几个月的磨炼,他已经在上海的工人造反派中树立起了权威,他现在能够比较得心应手地控制这支队伍了。一个大上海,现在多多少少要按他的意思办事,他跺跺脚,黄浦滩头也能抖三抖。他偶尔也略抬目光打量一下眼前呼风唤雨般碰杯吃喝的人群,虽然他在这里一言不发,但他是他们的中心,是这群人的主心骨。如果他起身离开,这群人吃喝的气势立刻就会塌掉。想到自己现在坐在中央首长们休闲的地方,掌管着半个大上海的权力,他就不能不想到这里的奥秘。
5 j; c3 r# F4 c! ~+ `  A眼前的这群人曾经和自己平起平坐,只是在某一天发生的事情使得他和他们变成了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也使他王洪文终于成了影响全中国的人物。
9 J- l7 _" M/ _8 g2 O$ \5 z) A. }0 R+ _; N) X, \; s4 s* Y+ F; l) ?
' V3 M! J  ], o) W% J

% Q+ p' c7 ]3 r
3 j" A' h! w# [( r0 g毛泽东逝世时,四人帮已位列高层,站在华国锋右边的依次是:王洪文、张春桥、江青
, ?+ z. w  t/ _5 J. M) K: ?: M! P  他永远不会忘记两个月前的事情。11月6日,上海一些工厂的造反派头头集中到首都红卫兵第三司令部驻沪联络站,召开上海工厂串联交流经验会。在这个会上,决定成立上海工人造反派的全市性组织,最初提出的名字是“上海工人造反司令部”。后来有人提出加上“革命”二字,成了“上海工人革命造反司令部”。最后,是他王洪文提出再加一个“总”字,成为“上海工人革命造反总司令部”。他的提议获得了热烈掌声,一致通过。从这天开始,他在相互还都不大熟悉的各工厂的造反派头头中露出一点头角。既然成立总司令部,就要选举领导。王洪文又提出一个建议:“今天出席会议的全部造反派组织理应是上海工人革命造反总司令部的发起单位,我们总司令部的核心组成员就应该从这些发起单位产生。”他的提议又获得一致通过。往下如何选举核心组成员,王洪文的提议更是合情合理的:“今天是我们头一次串联,大多数人是头一次见面,相互都不了解,所以,我们每个人都先做一个自我介绍,报一下家庭出身、政治面貌、在单位的职务,这样便于选举。”这个提议自然又获得一致通过。当大家顺序自我介绍时,绝大多数造反派头头都是非党团员,普通工人。而王洪文自报的则是贫下中农出身,复员转业军人,政治面貌党员,工作职务保卫科干部。这使他在会上获得了显著的优势。结果他不但进入了上海工人革命造反总司令部的核心组,还当上了总司令。   那其实是只有十七个单位造反派头头参加的一个并不整肃的会议,会议完全是被几个北京红卫兵策划串联起来的。当时屋子里乱糟糟地就把会开了,他也没有想到事情的发展会如此重大。他只是根据一个多年来都在不断重复的旋律行动,那就是在政治上要想尽办法多争得一点发言及表现的机会。在那天的串联会上,他本能地希望尽可能多地将自己露出来,没想到,两个月过去了,他居然成了影响整个上海乃至中国的风云人物。如果那天自己没有得到消息,没有去参加这个会议,就不会有今天的一切。自己很有运。
, `+ @1 ]& B2 c# O3 l  七红八绿的一顿吃喝在游泳池边进行完了。在一片杯盘狼藉中,有人问:“司令,还有什么节目?”王洪文将小人书收到书包里,站起身说道:“冲澡,穿衣服,看电影。”当他们冲完澡穿上衣服在俱乐部的小放映厅坐下时,放映的电影是王洪文最爱看的《护士日记》。这部由电影明星王丹凤主演的片子曾经让他痴迷不已,当银幕上出现“护士日记”的片名时,大伙儿都嘻嘻哈哈地叹气道:“老电影了,看过的。”王洪文不理睬众人的吵嚷,左手抱着右肘,右手托着下巴,目不转睛地看着王丹凤演的女护士。银幕上的形象让他有过很多梦想,现在,当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后,再看这个高不可攀的梦想就有了新的眼光。周围的人在抽烟,在说话,在打哈欠,在瞌睡,在进进出出地走动。他却一直目不转睛地看着。电影演完了,放映厅里柔和的灯光亮起来之后,一群人中除了两三个一直与王洪文坚持着看下来,其他人都散漫在各个角落,有的在呼噜噜地带着酒意酣睡,有的在抽烟说话。王洪文依然手托着下巴一动不动地凝视着黯然的银幕。过了好一会儿,有人问:“司令,该干什么了?”王洪文问:“几点了?”有人回答:“快半夜十二点了。”王洪文便挥了一下手:“出发。通知码头,我们马上就到,准备好船。”一伙儿人立刻行动起来,歪在椅子上酣睡的人被推醒,揉着惺忪的睡眼,抖擞着精神跟着出发了。
9 Y# `3 y, C* Q8 F3 k, [  几辆小轿车、小吉普高速驰过上海市的街道,两边的高楼大厦像悬崖绝壁一样掠过着,旋转着,一条条灯火阑珊的马路被这些车辆切断着,分割着,没多会儿就到了码头。一艘快艇亮着灯光在黄浦江的波涛中轻微颠簸着。他们上了快艇,快艇射出探照灯光开动了,很快来到黄浦江中。冬日的黄浦江面十分寒冷,王洪文站在船头,不愿下船舱。他迎着凛冽的风看着船头劈开的白浪像大鸟的翅膀一样向后飞去。岸边的大小码头和林立的高楼大厦都有稠稠稀稀的灯火点缀着,天空一派清冷。王洪文问:“二十路人马都准时出发了吗?”旁边有人回答:“都准时出发了。”王洪文没有吭气。上海“一月风暴”大夺权后,虽然有来自北京的声势浩大的舆论支持,整个上海却在到处溃乱着,瘫痪着,被推翻的上海市委的影响还在许多地方盘踞着。很多工厂停工;港口、码头、火车站也有很多地方陷入瘫痪;自来水、供电、钢铁厂、造船厂的生产及秩序也岌岌可危。要整个地控制上海的局势,还有很多硬仗要打。今天晚上,上海工人革命造反总司令部调集了二十万人马,同时开往几十个保守势力的黑据点。天一亮便同时采取行动,要将那里的保守势力击溃,一举将领导权夺过来,恢复那里的生产交通秩序。
9 T- @8 O$ \4 |: R5 W" I  王洪文对指挥这样的行动充满了战斗情绪。如果说十几年前在抗美援朝的战场上他作为普通战士没有尝到任何战争的趣味,今天作为总司令,他则体会到战争的乐趣了。战争的乐趣是指挥者的乐趣,而不是战士的乐趣。这是他今天才领会到的。今天晚上,他将在水上及陆上巡查整个作战形势,他要用强攻的方法解决问题。无产阶级专政就是组织为统治阶级的无产阶级。当快艇射着探照灯光劈开黑暗破浪前进时,他觉出了自己的势力和锐气。他甚至觉得这探照灯就是他撕破旧秩序的刺刀。 - ], T1 _* D' Y" ]5 c! S+ i
  旁边有人向他汇报:“崇明岛上的农场基本上全瘫痪了。”他说:“一样组织人去解决。”上海人都知道长江上的崇明岛是上海的郊县之一,也叫崇明县,那里有十多万农场工人。旁边又有人说:“崇明岛的政策问题比较复杂。现在绝大多数农场工人都造反回了上海市,那里没什么人了,你去人解决什么,帮着种地?”王洪文在黑暗中沉思了一会儿,说道:“组织一个调查团去崇明岛调查一下。北京的红卫兵不是还有一些人留在上海没走,请他们也一起参加,他们的政策性强。把情况调查清楚了,我们再决定对策。还有其他问题吗?”“没有了。”刚才提问的人回答。 1 n# J0 r) J& H4 s+ E8 k
  王洪文转眼看了看,从一个正在抽烟的人手里拿过抽了半截的香烟,放到嘴边狠狠抽了两口,然后眯着眼看着前方的黑暗说道:“上海的问题要一个一个解决,一定要把全部大权都夺过来。”说着,他把红亮的烟头狠狠地往黑暗的江中掷去
 楼主| 发表于 2009-5-28 16:51:58 | 显示全部楼层

揭秘:宋美龄一生有多少财富?

说起举世无双的宋家三姐妹,有句评语:“大姐爱财,二姐爱国,三妹爱权。”确实,大姐宋霭龄追随丈夫——晋商理财家孔祥熙,怎能不爱财?二姐宋庆龄追随丈夫——革命家国父孙中山先生,怎能不爱国?三妹宋美龄追随丈夫——
- x) Y8 Q. f% F6 y$ D! K+ r; J
) ^& M& }' R' e4 ^( }    民国委员长、大总统蒋介石,怎能不爱权?她们各自走完了特立独行的人生旅程。
' v, v; {6 h: B0 d
4 A) @: M" L) Y! m/ V7 b3 o9 K5 l    其中,宋美龄(1897—2003年)寿命最长,跨越了三个世纪。这三姐妹提供给后人永远说不完的话题。
" J5 G1 C! V* t3 P; b: o$ e, k& |# {
    本文讨论的话题是个谜团——宋美龄一生财富知多少? 3 o1 B+ I1 H( A, v; E" Y

2 C3 R  f& y; b# y$ U$ w6 l    106岁去世的宋美龄没有留下任何回忆录或自叙传。生前,常有人劝宋美龄写点文字或口述历史,但都被她婉言谢绝。宋美龄没有子女,在台湾和美国两地也没有留下产业。晚年伺候她的孔家大小姐孔令仪(孔祥熙和宋霭龄的长女)表示:“老夫人身后只留下12万美圆存款。” 7 W; q* p0 t2 `) V8 T

1 k( {% o7 s( }- U8 c    对于孔令仪在宋美龄追思会上所传布的淡泊名利的形象,许多知情者认为不可尽信。但是宋美龄一生各个时期,她的经济状况还是有蛛丝马迹可寻的。
! k, s" F0 D# Y) ]4 |6 j$ H; d9 Y. ]/ E. V
     3 F. G& \& C4 G0 J' y& r
    宋家唯一的全家福(第一排左:宋蔼龄 右:宋庆龄, 最后一排右:宋美龄) ( {! V" M$ `  w( ?

3 p  q" O% d/ u8 A9 q8 [(1)中年已为千万(银圆)富姐 ! b8 t% `! K  n  a% z; Y2 r

( z, K, C% N6 K# @* l- D6 c) Q    宋美龄受到父亲宋耀如精明的商人头脑和积聚财富手法的影响,深知国人的权钱关系理论。年青时即表露强烈的政治进取心,热衷权势并如愿以偿。1927年12月与蒋介石结婚后,任蒋介石秘书及英文翻译,活跃于外交场合。她向蒋介石多方面介绍西方文化和政治,推动蒋亲美。 ( g* O% W0 y. x

  K" Q0 U  Z5 C! s- H$ A, {    婚后,她与蒋介石两人的财务各自独立,一直实行美国式的AA制。宋美龄1927年在上海还有一处房产,在法租界霞飞路(即今南京路),是她与蒋介石结婚时的嫁妆(这幢房产1949年被新中国政权没收,但是现在还依旧保存着。)
9 l  L+ r+ ?8 i# `宋美龄曾长期在政府及社会上任职,因此她个人是有丰厚职务收入的。如:1929年创办军人遗族学校,又设立“励志社”,以文化活动联络国民党军官。在蒋介石推行新生活运动时,她主持“新生活运动妇女顾问会”。1936年宋美龄出任全国航空委员会秘书长,积极扩建国民党空军。 " Q- U3 V# p, |* ?1 [: I% K7 j1 |

* Z5 a, r% d& ~7 I  a    宋美龄还曾担任“中华妇女联合会”创办人兼主席,之后担任辅仁大学董事会主席,华兴育幼院、振兴复健医学中心董事长,故宫博物院管理委员会常务委员,民国妇女联合会主任委员。…… / J' |+ j5 ?" U6 L9 |

) R4 t3 ^. D; V! f3 z. v6 C    1934年12月26日《江南正报》登载消息:“国府要人……在本埠所有财产估计为,蒋介石1300万银圆,宋美龄3500万银圆……。”当时1银圆的购买力相当于如今60元人民币。也就是说,如果当时传闻属实的话,宋美龄个人财产已相当于如今的21亿元,是蒋介石的两倍半。这个数据也见于当时的“蔡元培日记”,尚有待证实。
1 O0 ?0 G% T7 Q. N7 w$ u8 ]7 v- h9 _8 j. ]+ T  S
    不过,估计宋美龄中年时的财产达到千万银圆的数量级,还是可以认同的吧。 7 x* ~8 W8 K3 ?# F8 c

0 s1 r: l, Y7 p! Z* H2 F3 g! ~      
0 O) y7 @/ P# {0 e" Q" Z' b6 X; c  A  _3 `2 |" ^5 C
(2)抗战中,在上海外国银行存款被日寇侵占 & e/ W4 J) E# G: e1 Z
% t- T! @% {- Y* u# g
    1939年10月17日“日本特务机关对国民党政府高级官员在上海外国银行存款情况”所作的秘密调查报告《登集团特报丙第一号——政府要人上海外国银行预金(存款)调查表》,其中:蒋介石 6639万元(按当时法币与美元的兑换价,约合 809万美元,下同),宋美龄 3094万元(377万美元)。1939年法币贬值,1元法币约合今15元人民币;或者如此换算——当时1美圆约合今15美圆。请注意:这时期中国东部大半国土已被日军占领,政府已经迁往重庆。此处宋美龄个人存款只有蒋介石的一半。(但这些具体数据还有待再核实。) + Z( R# R" q4 q  }

' s7 G1 P. @. b- z( A    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本侵略者接管了上海的外国银行,据说也没收了“国民党政要”在上海外国银行的存款。 8 I! S3 s7 k% A2 {3 T8 q
6 Q2 d) E9 U2 U
(3)对于宋美龄个人财产的过高估计
1 U# B: T) m% l* U/ O   
) f8 ?1 B0 T1 v; ]    我们应该把蒋宋的个人财产跟国民党政府财产,区别开来,不能混为一谈。
: u0 N' r' W3 G2 D7 t" C3 q$ F. a5 v/ I* q' C4 v2 r/ ^0 @* h$ B
   《人民日报》(1990年1月8日)根据历史资料称:国民党1949年撤离大陆前,先后3批实际运去台湾的黄金共277.5万市两,银元1520万元。又据《李宗仁回忆录》称:“据当时监察院财政委员会秘密会议报告,国库库存金钞共值35000万美元。此数字还是依据中国公开市场的价格计算;若依照海外比值,尚不止此数。库存全部黄金为390万盎司(1盎司=31.1030克),外汇7000万美元和价值7000万美元的白银。各项总计约在美金5亿上下。”
- n5 x4 q' @6 S" p* c4 ^, a5 c" B; a5 L* I: R% H# m# R
    而有些资料称:当时宋美龄的个人财产竟然达到 2.5亿美元(相当于国库库存的一半?)显然是夸大其词,并不可信。
' V" G6 y( ?" r( w
- Q1 g6 g3 P6 d! M% _, w, p/ ^' }2 Q      
( n% Z4 Z& X2 Z, X1 j1 p     宋家三姐妹合影(自左至右)宋美龄、宋霭龄、宋庆龄 / j- T6 b/ \; l: U. l9 f4 t5 P

8 }. J% Q7 C4 J% f" Q: A  U(4)1949年在美国财产
6 D0 V7 B; ]1 o' o9 x# m( }$ g) p# F- [) Y
    1948年11月宋美龄赴美国求援时,却受到杜鲁门总统的冷遇。杜鲁门当时对国民党已丧失信心和希望,他一直在助手们坦率地谈论国民党政府中的“贪官和坏蛋”,首推孔宋两家族——他们在抗战期间,大发国难财,截留美援,用来兴办自己的公司,倒卖美国援华物资,图谋私利;内战期间,再三向美国政府伸手,把大批的美元投入自己的企业;在大陆国民党政权即将崩溃的前夕,又抢先将财产移向海外,特别是美国……这能不让杜鲁门生气吗?
1 J1 \) r. g& W9 \- ^: }4 E* a. [2 R6 m9 d. l. L
    宋美龄在1948年末、1949年初赴美求援失败时,也匆忙地在美国处理自己的私产,让她的外甥孔令侃帮助掌管。当时孔家购置一处房产价值150万美圆。
8 i  `' ^: H( }0 i5 e
4 T1 f( [* |3 V7 T    有资料称:孔宋两家(孔祥熙和宋子文为主)40年代利用美援物质和他们的特殊途径在美搞投机倒把,被美国财政部查出偷税几千万美圆,告到总统杜鲁门处。美国中央情报局和美国财政部联合清查,初步认为,在美来历不明的非法财产居然达到 20亿美圆以上,据说要冻结在美非法财产和在美银行保险库里来历不明的古玩、字画、珠宝、黄金,补清偷税金额和罚款。但是终于不了了之,成为疑案。 4 M. a3 }- e/ B0 s6 T

7 i! s1 P' T" X    对于以上资料可以做如下分析1)应该把国民党政府的资产跟所谓“四大家族”的个人私产区分开来,不能混为一谈;(2)1949年对于孔宋两家在美国财产的调查,至今说法不一,真相未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5-28 18:42:03 | 显示全部楼层
因为王的精明邀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5-30 20:41:14 | 显示全部楼层
羡慕啊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5-31 08:30:11 | 显示全部楼层
俄,我 不知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6-5 15:59:58 | 显示全部楼层
太长啦,看得眼很累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6-12 09:24:57 | 显示全部楼层
没看完......后面怎么还有一段宋庆龄的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灵隐岛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灵异志

GMT+8, 2025-8-13 16:51

灵隐岛灵异社区

© Since 2006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