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加入灵隐岛
查看: 2741|回复: 7

神与因果,轮回只是子规则?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5-15 22:57:4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最近看到有人发各种疑问帖,其中就提到:神与天堂都在因果循环内。
我觉得这的确是一个很有创意的想法,尽管如此,它还是没能脱离【拿世俗的观点,自然界的规律来“限制神”】

神以他的旨意保守并支持这个宇宙,而宇宙中随处可见大大小小的子规则。

在这里先从科学角度说说自己的看法(仅仅先分析下宇宙是否在轮回范围内):
1,时间的有序性
我们在现实生活中看到的时间现象,掉地上的鸡蛋被打碎,水坑里的水渐渐蒸发,婴儿的成长,中年人的老去。这一切都显得高度有序,时间不会随着任何人的主观愿望倒退。它总是向前走,无论我们做了什么,结果都随之摆在面前。。。
而时间能逆行么,庄子曾说过:“今日适越而昔来。”就是说我今天出发,而昨天就到达目的地了。我们从霍金的《时间简史》可以看到:

时间能逆行,但我们还是无法改变过去。光脉冲在铯室内的反常色散区事实上在作逆时运动或等效地作为一个顺时传播的超前光脉冲。因此,在我们看来,WKD实验是人们首次在实验室中实现了某种类型的时间机器,这种时间机器把因与果的时序颠倒了。比如,人们可以提出一个类似的弑母疑难(参考著名的悖论“祖母定律”)即如果人们能把从铯室出口端出射的超前光脉冲反馈到入射光脉冲上,What will happen then?我们认为问题的关键在于:在观测者的世界中,上述出射的超前光脉冲与入射光脉冲是否可形成闭合类时曲线CTC。如果回答是肯定的,那么出射的超前光脉冲将对入射光脉冲的过去历史形成干扰,破坏观测者所在世界的因果序列,从而导致世界混乱无序。

那这种灾难到底会不会发生,科学家们只是从古今从没发生过这种事来否定其应该是不存在的。。。= =(所以霍金大叔又提出了多元宇宙说来圆它)

而宇宙中却处处可见无序?08年新的轮回宇宙学说中指明宇宙在大爆炸之前的所有痕迹都被抹杀(当然也指出了宇宙自有永有的可能性)也就是我们无法通过现有的科学规则来推导出之前的状态,而大爆炸之初也是没有我们现在那么多规则的存在的,比如时间,空间上的规则(因果),也包括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那定律在奇点处完全失效),虽然现实生活中一切看似有序,但对宇宙来说,过去,现在,未来都在同时发生。

所以人类理解宇宙的进步,是在一个无序度增加的宇宙中建立了一个很小的有序的角落(不这样做,我们怎么研究啊)

那么从人类的发展史上看,我们观测自然界从而摸索出一套哲学、科学研究体系,而这个世界到底怎样,我想绝对不是人的智慧所能摸索出来的,也许我们可以利用子规则来为我们的发展服务。但我们永远也摸不出真理。

从基督教的观点看,神是惟一的真理,若不是他亲自启示我们,我们永远也找不到。。。而有些无神论者已经将我们所信的神当作宇宙中的最高规则,当然我没有在这证明真神的存在,我也不是想要反驳 神脱离不了因果的说法 。我只是想要澄清一个观点:因果,包括很多现有的科学定律,并不是那么神秘,相反它们非常脆弱,它们也会改变。

引用圣经里的一段话,我相信它也给过很多科学家以启示:

歌罗西书2:8  你们要谨慎,恐怕有人用他的理学和虚空的妄言,不照着基督,乃照人间的遗传和世上的小学,就把你们掳去。   

2:16  所以不拘在饮食上,或节期、月朔、安息日,都不可让人论断你们。   

2:17  这些原是后事的影儿,那形体却是基督。   

2:18  不可让人因着故意谦虚和敬拜天使,就夺去你们的奖赏。这等人拘泥在所见过的(注:有古卷作“这等人窥察所没有见过的”),随着自己的欲心,无故地自高自大,   

2:19  不持定元首。全身既然靠着他,筋节得以相助联络,就因 神大得长进。(此包括西2:18-19)   

2:21  你们若是与基督同死,脱离了世上的小学,为什么仍像在世俗中活着,服从那“不可拿、不可尝、不可摸”等类的规条呢?   

2:23  这些规条使人徒有智慧之名,用私意崇拜,自表谦卑,苦待己身,其实在克制肉体的情欲上,是毫无功效。

[ 本帖最后由 bluetone 于 2009-5-17 19:46 编辑 ]
发表于 2009-5-15 23:36:06 | 显示全部楼层
说的  不错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7-6 15:26:42 | 显示全部楼层
先让我们看一看科学是什么吧。
风吹动树叶,小鸟凌空飞翔,阳光普照大地,星球运转不息。这些美妙的万物之所以存在,之所以循着它们的轨迹运行、变化以至消亡,不是已经让我们习以为常了么?而那习以为常的“常”是什么?存在的背后,是谁在操纵它们?我并不是小说家,不准备再举太多小故事和例子,绕着弯子表达我那直接的思想了,请您接受水的平淡无味,空气的无色无嗅,真理的淡乎其无味。 一切存在,空间、时间、物质、能量、虚空,都符合着某些规则,在宇宙中成、住、坏、空。微小的东西组成庞大的东西,细小到一个原子,一个电子的波,都遵循着的普遍而不变的规律,我们称之为——永恒的真理。
牛顿力学,电磁学,相对论,量子力学都揭示了真理的一个小小角落,犹如盲人摸象,他那感觉不太灵敏的手摸出了一只耳朵。于是我们知道:无论是庞大的行星、星系团,还是微小的尘土、光子;抑或是有生命的鸟、兽、虫、鱼,都有着惯性和万有引力,我们都有由几种基本的微观粒子如电子、质子、中子、夸克等构成,都有能量,构成的粒子的每一刻运动,都由它所受到的作用和它目前的运动状态及自身的物理性质所决定。你并不因为自己是有生命的人,就能摆脱一块石头所受到的万有引力的作用与制约。你大脑中的每一个细胞都不能例外。在真理面前,永远没有例外。 而科学的目的,正是认清宇宙间一切存在所遵循的永恒的真理。 虽然,迄今为止,没有哪个伟大的科学家已经向世人昭示宇宙真理的全部。
那么佛法呢? 佛法是帮助众生成佛的方法。成佛,意味着达到生命最圆满的境界。然则佛陀的境界非我所知,因此我只能谈论到我所领会的深度,也许已经不是佛陀本意,只做一家之言罢了。可名之曰“佛法之我见”。 佛的含义有“觉者”之意,佛陀觉悟到什么而可称之为“佛”呢?——永恒的真理,一切存在的因、缘、果等等,他无所不知。如果他不了解宇宙万有的构成,过去、现在、未来的衍化及其所遵循的规律,能称他为已觉悟一切真理的佛陀吗?不,那我就不能称他为佛。
佛陀拥有无所不知的智慧和遍覆一切有情的慈悲心——菩提心。
佛是怎样帮助众生成佛的呢?好比佛到达了一座山脚下,他看清了山和路是什么样子,又回来告诉大家应该到那座山去。他简单地描述了那座山是如何美妙,好比极乐世界一样。他告诉我们应该怎么做准备,怎么走才能到达那座山,但并不一定把他所了解的山的前后左右、里里外外都描述清楚。譬如那山上有多少株草,草上的露珠各有多大,石头里有多少个虫洞……的确,佛陀看见了,但这对我们认清到达山的路之意义不大,因而他更多的是在讲,应该走哪些路,沿途的标志是什么。但佛陀也完全可能对一些喜欢追根究底的朋友,详细描述了那山的一切。这些,都是佛法的一部份。
佛法包括教导众生离苦得乐的方法。众生要离苦得乐,便须有大智慧,那大智慧,既包含与生命有关的圆满智慧,也包含对包括非生命的石头在内的万有存在及其所依循真理的全部通达。并且必须发心,也同样担起渡化一切有情成佛的责任,方有可能认清生命和世界的真相,循着正确的方法到达无苦之境。
三、关联
佛法中有五明:内明、因明、声明、医方明和工巧明,包含对缘起性空的认识,逻辑学、辩证法,文法,医药知识,一切工艺技巧方面的知识。也有对生命的教化,讲到出离心,菩提心,空正见,教导人们认识十法界和因果轮回,号召大家诸恶莫做,众善奉行。
在这里,我们看到佛法对生命界的关怀和认识,也看到对普遍存在万物本质的洞察——成、住、坏、空,常乐我净和缘起性空等等。医方明和工巧明无疑是属于科学范畴的,一切科技都可以归入工巧明中去。内明中既含有科学探索的范畴,也含有哲学的玄思。科学家要学习、思考、研究世界并表达他的思想,需要借助逻辑学和文法,这在佛法中属于因明和声明的范畴。我们不难证明,佛法中的五明涵盖了科学的全部范畴。有没有科学以内的事物而超乎佛法之外呢?没有,万有存在与不存在及其缘由都在如来观照之内,一切悉知悉见。科学所认知的宇宙真理,佛一定全部知晓,否则不称为大彻大悟的觉者。
可以说科学是佛法的一部份、一个真子集,好比左脑是人身体的一部份一样。
佛法对宇宙的真理之认识,比如说缘起性空、业果、轮回、十法界构成、身心关系等等,与科学对宇宙真理的认识完全相同吗?这些都不离万有存在的规律,都是科学所研究的对象,我看不出有何差别。
探索科学与修证佛法二者也很相似:前者运用观察、思考、猜想、实验、证明与反驳等手段,力图接近世界万物表象背后的真实;后者则运用闻、思、修、证四步循环来证悟最圆满的智慧,通达宇宙真相。我们看,进行科学探索之前离不开学习已有的知识和观察,修证佛法之前也须学习佛教经论、聆听师长讲法或者其他一切形式的佛法,这便是闻;在探索科学的时候当然要思考,确定一个目的或猜想,这与修证佛法时要思维法的真实含义是一样的过程;从事科学实验相当于“修”,把自己领会到的佛法在身心言行中实践、体会;而从科学实验中获得了实验结果来验证猜想、结论的正确与否,便相当于是在修的过程中印证自己领会到的佛法。然后再开始学习、思考、实验等等。
四、不同
纵使如此,在我们生活的时代里,二者还是有着不同之处。让我们考察一下吧!
目的不同
科学求真足矣,佛法同时具足真和善。
科学为了认知宇宙万物的存在和规律,如此而已。
佛无所不知且大慈大悲,而大慈大悲并不是科学所关怀的领域。
佛法为了一切有情的最终成就,离苦得乐,证悟佛之知见。总之,佛法是为了一切生命的圆满成就而设的。什么是圆满的生命呢?我所知不多,但是至少包括对宇宙真理的完全了知,对万有存在无所不知,内心远离颠倒梦想,具足真实殊胜的菩提心。仅仅了知宇宙万物存在、运行的规律,并不能算是达到生命的圆满之境。所以,达到了科学的终极目的后,并没有实现佛法的目标,前者是后者的一部分,算是局部目标。
原则
能认知宇宙真理的科学家也是生命,因此他的方法也不离作为一个生命来认知宇宙的方法集合。为了认识宇宙真理,采用的方法在千百万年来,已经变化了许多,以后还会变化。观察、实验、思维、猜想、验证、反驳,再观察、实验……一切都属于份内之事。
科学的目的是探索真理,为了结果不择手段。因此,缺少同情心的科学家为了了解一些现象,获得一个数据,在实验室中给千百万的蝴蝶、麻雀、鱼、青蛙、田鼠、兔子、猴子和各种其他动物们造成了巨大的痛苦,并且发明出农药、毒气等与生命为敌的产品。
由于佛法目的在于渡化有情成佛,因而采用的方法是让有情闻思修证与心灵转变有关的内容,由凡夫之心升华为觉悟之心。由于佛陀具有大慈大悲之心,因此佛法中,在教化众生沿着通向最圆满的生命成就的道路行进时,每一步都不会伤害其他生命,也许恰恰如此,才能成就最高的智慧。
方法
科学家们,从不知名的观察身边事物和日月星辰东升西落现象的先民,到后来的亚里士多德、开普勒、牛顿、麦克斯韦、爱因斯坦、玻尔;研究的对象,从大自然中可见的事物到不可见的波和能量、势场及时空变化;观察的手段,从眼睛到借助仪器,科学的方法在逐步丰富。到如今,观察者在观察宇宙万象时,仍离不开“意识”的分辨和理解能力。凡夫科学家有着自己也难以认清的理解力的限制,比如我来问问:“为什么你的心识现在是清醒的,而不是处于幻觉状态?你何以觉察自己的精神状态是否正常呢?你对自己从事科学观察、思考时所倚赖的心智有多大把握呢?要知道,精神病患者中也有科学家,而他们并没有意识到自己疯了,生活在自己的意识幻想出来的世界里。”他怎么回答呢?须知,凡夫科学家只能自如调动意识,在佛法中称为“第六”意识(第一是眼识、第二耳识、第三鼻识、第四舌识、第五身识、第六意识、第七末那识、第八阿赖耶识),他对自身心识中比较微细的第七、第八识是如何存在并发挥作用也是很难察觉的。而他借助的仪器又是没有心识的元器件,用它们观察到的宇宙也只停留在无生命的层次上,哪怕把这些仪器指向生命体,它所能测得的信息也只是从那生命体中,所发出的无数信息中,无生命的信号中的一部分罢了。人类先是认识了万有引力,然后认识了电磁相互作用,继而是强相互作用,弱相互作用。如今电磁与弱相互作用已经统一在一起了。我们知道,仅用于测量万有引力的仪器是不会测量出电磁相互作用的,一个物质管它是带正电、负电还是不带电,带的电量是多还是少,只要它们的质量(惯性)相同,那么它们表现出的万有引作用就相同。对其他两种相互作用的观测也一样。现在的科学观测手段束缚了我们的视野,使观测者无法取得这三种已知相互作用以外的宇宙间存在的信息。
上述说到的两个局限在佛法中则不同了。佛法认为心识不仅有我们通常运用的意识,还有末那识的和阿赖耶识。佛陀则已经转识成智:转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为成所作智,转第六识为妙观察智,转第七识为平等性智,转第八识为大圆镜智,具足四智。这些便突破了凡夫科学家理解力的限制。修证佛法的手段是用整个身心做仪器,开始观测身心状态与外境,包括气血骨肉皮毛的生长运行,以及眼耳舌身意六根对色声香味触法六尘,进入六识产生的相应感觉和意识,并深入到心识的各层面,最终将贯通四智,突破色身牢笼,与法界合一。可见,当今科学探测方法所能获取的三种相互作用信息,以修证佛法的心识,同样可以获得。一则,那些科学方法同样是佛法的一部份;二则,在修证佛法时,心识对“境与心识”的体察是包括那三种相互作用的,它们属于境中的一部份,法界中的一隅而已。
修证佛法时不但可以接收到无生命的物质(属于色法界)所发出的信息,也可以对生命体所可能发出的特有的信息做出反应,突破了当今科学研究方法的第二个束缚。
第三处是思维能力的差异。在收集到相应的信息后,用以思维这些信息的心识智慧也是有区别的。凡夫科学家们只能比较自如地用第六意识,因为他无法把握第七、第八识和四智;而修行有所成就的人,则可以自如运用第六、第七、第八识乃至四智,这通天彻地的智慧,不是局限在肩膀上的左右脑所容纳得了的,须知,修行或就者的身心已突破肉身限制,“不知色身,外洎山河虚空大地,咸是妙明真心中物。”
于是我们看到,凡夫科学家所拥有的一切资源、手段和方法,修证佛法的人不但都具备,而且还更多、更广、更深。因而佛陀证悟的真理远超过凡夫科学家的发现,也就不足为奇了。看来,现在是科学家向佛陀取经的时候了。在此提醒有志于此的凡夫科学家:聆听佛陀的教诲,要以谦虚的心怀学习佛法,同时学习真理和慈悲心。如果想只取其真而抛弃其善的部份,那么你必然会发现,没有了相应的善心的积累,你也掌握不了圆满的真理。因为真理不会掌握在魔鬼手中。真包括了善。
我们对科学也不要就此不屑一顾,飞机上天、潜艇入海、万家灯火、高楼大厦是谁带来的呢?科学研究方法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还在发展中。面对科学观测者,思维者及其观测手段的局限这三个问题,有见识的科学家必将采取相应的对策,正如前人用望远镜取代了肉眼,用逻辑思维取代了主观臆测一样,将来必有一天,科学家要向佛法和其他一切文化取经,运用第七末那识和第八阿赖耶识和四智的力量,面对并思维被观测的对象——包括自我身心在内的全部宇宙存在。而借助的仪器呢,也不仅是无生命的元器件,而是包括有气(炁)、有心识的生命物质组成的“有生命的仪器”,获得非生命、生命、既是生命亦是非生命、既非生命亦非非生命等各方面的信息。这样,能知与所知都扩展了,逐渐接近并致力于达到完全拥有与佛陀相同的心智能力,去探索永恒的宇宙真理,那时的科学家与佛陀又有什么差别呢?
那时,科学或许将会象证明万有引力和其他相互作用的存在一样,以不容怀疑的证据证明:宇宙中,生命存在着不同境界,有佛,人与畜生等等,证明前生后世的存在,并且能发现同一个神识可以在天人、阿修罗、人、傍生、饿鬼、地狱有情这六道中以不同的面貌出现,比如说一个人下辈子变成牛,或者成仙了等等。重要的是,科学家必须揭示出作用于神识在其间转化轮回的规律,也许那就是佛法中久唱不绝的——业果规律: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行善便趋向佛境,作恶便步入地狱。
科学会展示完整的宇宙规律图景,而奉劝我们趋吉避凶的则是佛法。
步骤不同
有的读者会指出,虽然修证佛法具备上述三个极大的优势,但是他们在修证佛法的过程中,并没有把注意力投向星系或是电子的运动规律这一类问题上。毕竟,揭示出三种相互作用和时空弯曲的人,是科学家而不是和尚、居士。
的确,科学家和修行者的用功方向不同,实质上,是他们在趋向永恒的真理之乡的道路上,有着不同的步骤。
有两句古话,“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磨刀不误砍柴功”。修证佛法的人们,先努力提升自己的心智境界,以拥有要了解宇宙真理所必须具备的能力。然后再洞察一切存在的真相。现阶段的科学家呢,则是手里有什么工具就先用着,虽然自己的心智发育并不健全,也要在宇宙万有身上试试自己的力量。
好比有两个盲人,来到一处美丽的花园,一个人遇到了一位自称可以治疗盲症的大医师,便听从了他的安排,先治疗眼睛。待眼睛有了视力后,再去游园赏花。而另一个盲人,则习惯地在黑暗中摸索着赏花去了。
又好比有两群原始人,来到大海边。他们都对神秘的大海充满好奇,要探个究竟。海边住着一个外乡人,他告诉原始人说,自己是从遥远的彼岸渡海而来,大海里的每一处他都了如指掌。如果他们想了解大海的秘密,他可以指路。不过苦海无边,波涛汹涌,时有凶险。要想单凭血肉之躯游过去是不可能的,必须先造好一艘大船,大家齐心协力,方有希望到达海洋的各个地方。有一群原始人看到海天辽阔,自觉渺小,又深感任重而道远,便遵照外乡人的话,先学习造海船,待造好后再去探索新大陆,他们相当于是修行者;而另一群原始人呢,有的不相信、有的没听见外乡人的话,他们早已跃跃欲试,奋不顾身地扑进了大海里,用力划着两臂四处打探,几千年下来,也着实在海中发现了一些岛屿和水面下精彩的世界,他们便是过去和今天的大多数科学家。
五、史实与证明
在历史上,以修证佛法而证悟真理的觉者,至少有释迦牟尼佛,而据他介绍,在宇宙中,还有无数的象他一样觉悟圆满的佛。
某些人对佛陀是否洞彻了终极真理表示怀疑,佛陀那高深的境界并那我辈所达到的,终极真理是什么样,我也不明了,那么我所能考证的,只是在已知的佛经和历史中,去勘察它的正确性。
佛陀在二千五百多年前,对世界空间,时间和物质分布是如是描述的:许许多多象我们所生活的世界一样的世界构成一个小千世界,三个小千世界又构成了一个中千世界,三个中千世界又构成了一个大千世界。而法界中有无数个大千世界。佛陀又说“一尘中有尘数刹”,在一个微观的尘埃之中又有无数的大千世界,那里的每一粒微尘中又有无数大千世界,如是无穷嵌套下去。这些世界又各有其寿命:亿万年计为一个小劫,又有多少个小劫计为一个中劫,又有若干中劫计为一个大劫,在每一劫中有成、住、坏、空的阶段。相比较之下,另一些文化说大地是无限延展出去的平板一块,是宇宙的中心,将永恒地存在下去云云。而今天,我们借助天文望远镜,证实了佛陀对宇宙的描述:太空中确实存在许多象地球一样的行星,许多太阳系又组成了银河系,许多星系又组成星系团,星系团再组成超星系团……而且每个行星、恒星、星系、星系团都有其诞生、壮大、保持、衰落、灭亡的过程。在近世发展起来的分形几何学,以及在此基础上建立的混沌学,对我们周围世界的新发现,正与年前佛陀对世界的描述“一尘中有尘数刹”相应。
佛陀说一碗水中有八万四千虫。在两千多年后,我们用显微镜终于从晶莹透亮的水中看到了千万计的微生物在游动。而佛陀在两千多年前,并没有借助天文望远镜和显微镜,就已道出了这世界极大和极小尺度里的真相。
佛陀不但对物质世界有着超前的惊人准确的描述,关于人事他也做了不少同样准确而不可思议的预言。比如说,他预言在自己涅槃八年后,莲花生大士将应化世间,弘扬密乘佛法。佛陀还对千百万年之后的一些人物和事迹做了授记,我们的历史正如他所描述的那样发展过来了。这些预言的应验,是非常值得深入思维的现象。为什么会这样?佛陀是怎么作出这些预言的等等。在现在的科学水平下,科学家要想预言一个非常简单的中子、光子或电子在未来五天、五年、五十年、五百年后,将出现在那一片空间里,处于何种运动状态,它会遇到什么?那么科学家们必须知道,几乎整个可观测到的宇宙中,每一份微小的能量此刻准确的状态和他们所遵循的各种相互作用规律,才有可能开始计算。这时,就需要无比非凡的智慧,既能同时清楚地知道宇宙间每一存在——无论它多么渺小或庞大——的在同一刹那时的具体状态,也要掌握那些存在所遵循的运动规律——即宇宙真理,而且以远超出地球上所有计算机运算能力总和的运算智力,运算这无数个信息,并得出正确的解。目前,纵使动用全部科学家的大脑和计算机也无法获得、存储、处理那么多的信息。请问,拥有这般智慧的人,不是已经洞悉了宇宙真理了吗,不是已经拥有了弥漫于整个宇宙的智慧,才能做到对宇宙中每一细节了如指掌吗?怀疑者们该扪心自问一句,“我是否已达到达了佛陀已经达到的境界高度,再去考察那个境界中的智慧是否完美?好比一个小孩子,至少应该学懂了相对论再去考察相对论的得失。”当然,也许佛陀并不是计算每一个粒子后才做出预言的,他或许有另外的方法,不论那方法是什么,总归是我们还没有达到的智慧层次。转识成智后的本领境界,对于思考能力局限在第六、七、八三识的的人来说,已经不可“思”议了。那些早晨出生、当天晚上就死去的小虫,不会理解一年四季的变化呀!
再看那按照佛陀教诲的人,有什么收获。直到如今,许多修行有素的人,会在修证过程中验证佛陀对气脉明点及不同定境的描述,去世后他们中有的人会留下舍利子。有的人也具备了预言未来事件的能力。从几天后的人事到活佛对下一次转世的预言,以及其他在几十、几百年后会发生的社会与自然事件等等,并且不乏历史的证明。
这一切,以及远远不止所举出的例子的一切,证明了佛陀的智慧高深莫测,佛法是真实不虚的,在已知的佛法中,只有我尚不了解的,却没有错误的。
有一个鼓舞人心的消息,是佛陀带给我们的:“众生皆可成佛”。透过今生如法的修持,你有可能证悟佛之知见。
六、今日
如今,科技昌隆,也带来了种种过患。
信科学而不信因果轮回的佛法的人,是囿于自己的小智小慧,见其近而不见其远,知乎显而莫能知乎微。我们已经说明了科学的目的、方法都是佛法中的一部分,佛法在三大方面还有迄今为止,凡夫科学家所不具备的高明之处。我所接触的大多数反对佛法的人,都不曾认真阅读过代表了佛陀思想精华的佛经,他们甚至无法说出佛法的主要内容,和阐述这些内容的经书名称,更不用提历史中的种种人物经历所给予佛法的确凿证据了。那么,对于你既不了解、更不理解的事物,你有什么理由否定呢?在这个世界上,模糊地怀有这一种观念的人,虽为数众多,却都不足道矣。他们在几百年前的中世纪,会怀抱同样经不起推敲的宗教信念,而热情地反对科学,把哥白尼的学说和宣扬地球不是宇宙中心的布鲁诺投入熊熊大火之中。而具备起码的科学求实态度和逻辑学素养的科学家,决不会对自己所不了解的领域妄下结论。相反,他们必将认真考察。佛法是经得起检验的。
另外,有些佛教人士也以各种缘由排斥科学。也许,他们并不了解科学和佛法的真实含义,而只是基于一些模糊的概念和不愉快的感受。其实,经过前几章的分析,我们已经知道科学是佛法中的一部分,而且是相当重要的一部分。佛法从不与科学为敌。他们本是一体。
我曾经遇到过一些排斥科学的观点,在此简单列举其中较具代表性的。
有一种观点认为科学是心外求法,不究竟。然则科学总会转向内心世界的探究的,因为科学的本质之一是:面对整个宇宙去探索真理。科学从来不曾宣称:“我决不研究精神的世界。”近世发展起来的心理学、超心理学、人体科学等等不也是科学的分支吗?
也有人因为科学带来了环境污染、能源衰竭、核战威胁、物种灭绝、急功近利、唯利是图等等过患,便认为应当抵制科学。
其实这些过患与科学无关,难道宇宙真理会有意与人为敌吗?不,是那些心灵杂染,被无明蒙蔽的人,运用科学成果在制造世间的灾难。科学家发现了在世界上本来就存在的事物规律,而运用这些规律的人可就不止是科学家了,还有商人和政客。科学无罪,人心有恶。
难道我们该停止对宇宙真理的探索追求?那么你怎么成就佛果呢?又何必拥有能够思索宇宙真理的崇高智慧呢?在你浪费自己的才智时,没有权利要求别人也照做。
或者,我们不应用科技成果?那么当敌军屠杀我们的同胞时,只有引颈就戳的份儿了,世界上并非只生活着心地善良而贤明的人。不要忘记,在本国之外,还有其他国家;在地球之外,还有外星文明,他们中也许存在恶的力量,将要进攻地球;而且,还有小行星或毁灭性的宇宙射线会扑向我们的美丽家园。
那么当科学家发现一点事物规律后,不要向凡人公布科学成果?这倒是个方法,我们在教育小孩子时,注重他们智慧和慈悲心的平衡发展,对于慈悲心不够的孩子,我们便停止教授并防止他控制具有极大潜在破坏力的科学成果,以免他今后有能力为害世间。可是你不教他,他自己仍旧会思索,去了解并运用科学成果。只是早与迟罢了。而且希特勒是画家出身,他掌握国家的权力,并不需要多少科学基础知识。但恰恰是他所指挥的纳粹党领导下的研究所和军队,在科学研究和科技运用方面的成果,让全世界都大吃了一惊。“众生的业力呀!”
那么,在科技时代,佛法应如何指导科学的发展呢?
比如让科学家研读佛经并修证佛法,看能否升华其心识层次,培养他们的慈悲心,开启智慧之门。科学家本人应该称成为有成就的修行者。退而求其次,可以让科学家与修持佛法的成就者们一同设计实验,让人们观察到生死轮回中神识迁转的真相,尤其是证明在背后起决定作用的业果规律、缘起性空法则。让人们认识到行善的重要,不愿也不敢以科技手段来造恶业。
而佛法又如何在科学时代弘扬呢?
展开佛教与科学界人士公正的辩论会,让正确的思想驱散人心中的无明。我们甚至可以把这场辩论会固定为年年举办,涉及的范围也扩大的一切文明中去,真理是不分你我他的。
将佛法中对宇宙真理的描述列编成册,以科学印证之。让科学证明佛法,则信仰科学的人自然也相信了佛法的真实不虚。我们当以现阶段的人们,普遍接受的方法设计实验,让普通人也易于在各地重复这些实验,让人们象经历中学物理实验中,自由落体和三棱镜折射出美丽彩虹一样,对这些阐述心识层次、因果轮回的实验,也有亲身经历的机会。我们应该设法,全面、深入地运用科学方法证明佛法中的真知灼见,也许做出此贡献的人将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那时,让我们运用传媒加以广泛报道,并把这些科研成果带入教育少年儿童的普及教育领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7-6 15:27:12 | 显示全部楼层
先让我们看一看科学是什么吧。
风吹动树叶,小鸟凌空飞翔,阳光普照大地,星球运转不息。这些美妙的万物之所以存在,之所以循着它们的轨迹运行、变化以至消亡,不是已经让我们习以为常了么?而那习以为常的“常”是什么?存在的背后,是谁在操纵它们?我并不是小说家,不准备再举太多小故事和例子,绕着弯子表达我那直接的思想了,请您接受水的平淡无味,空气的无色无嗅,真理的淡乎其无味。 一切存在,空间、时间、物质、能量、虚空,都符合着某些规则,在宇宙中成、住、坏、空。微小的东西组成庞大的东西,细小到一个原子,一个电子的波,都遵循着的普遍而不变的规律,我们称之为——永恒的真理。
牛顿力学,电磁学,相对论,量子力学都揭示了真理的一个小小角落,犹如盲人摸象,他那感觉不太灵敏的手摸出了一只耳朵。于是我们知道:无论是庞大的行星、星系团,还是微小的尘土、光子;抑或是有生命的鸟、兽、虫、鱼,都有着惯性和万有引力,我们都有由几种基本的微观粒子如电子、质子、中子、夸克等构成,都有能量,构成的粒子的每一刻运动,都由它所受到的作用和它目前的运动状态及自身的物理性质所决定。你并不因为自己是有生命的人,就能摆脱一块石头所受到的万有引力的作用与制约。你大脑中的每一个细胞都不能例外。在真理面前,永远没有例外。 而科学的目的,正是认清宇宙间一切存在所遵循的永恒的真理。 虽然,迄今为止,没有哪个伟大的科学家已经向世人昭示宇宙真理的全部。
那么佛法呢? 佛法是帮助众生成佛的方法。成佛,意味着达到生命最圆满的境界。然则佛陀的境界非我所知,因此我只能谈论到我所领会的深度,也许已经不是佛陀本意,只做一家之言罢了。可名之曰“佛法之我见”。 佛的含义有“觉者”之意,佛陀觉悟到什么而可称之为“佛”呢?——永恒的真理,一切存在的因、缘、果等等,他无所不知。如果他不了解宇宙万有的构成,过去、现在、未来的衍化及其所遵循的规律,能称他为已觉悟一切真理的佛陀吗?不,那我就不能称他为佛。
佛陀拥有无所不知的智慧和遍覆一切有情的慈悲心——菩提心。
佛是怎样帮助众生成佛的呢?好比佛到达了一座山脚下,他看清了山和路是什么样子,又回来告诉大家应该到那座山去。他简单地描述了那座山是如何美妙,好比极乐世界一样。他告诉我们应该怎么做准备,怎么走才能到达那座山,但并不一定把他所了解的山的前后左右、里里外外都描述清楚。譬如那山上有多少株草,草上的露珠各有多大,石头里有多少个虫洞……的确,佛陀看见了,但这对我们认清到达山的路之意义不大,因而他更多的是在讲,应该走哪些路,沿途的标志是什么。但佛陀也完全可能对一些喜欢追根究底的朋友,详细描述了那山的一切。这些,都是佛法的一部份。
佛法包括教导众生离苦得乐的方法。众生要离苦得乐,便须有大智慧,那大智慧,既包含与生命有关的圆满智慧,也包含对包括非生命的石头在内的万有存在及其所依循真理的全部通达。并且必须发心,也同样担起渡化一切有情成佛的责任,方有可能认清生命和世界的真相,循着正确的方法到达无苦之境。
三、关联
佛法中有五明:内明、因明、声明、医方明和工巧明,包含对缘起性空的认识,逻辑学、辩证法,文法,医药知识,一切工艺技巧方面的知识。也有对生命的教化,讲到出离心,菩提心,空正见,教导人们认识十法界和因果轮回,号召大家诸恶莫做,众善奉行。
在这里,我们看到佛法对生命界的关怀和认识,也看到对普遍存在万物本质的洞察——成、住、坏、空,常乐我净和缘起性空等等。医方明和工巧明无疑是属于科学范畴的,一切科技都可以归入工巧明中去。内明中既含有科学探索的范畴,也含有哲学的玄思。科学家要学习、思考、研究世界并表达他的思想,需要借助逻辑学和文法,这在佛法中属于因明和声明的范畴。我们不难证明,佛法中的五明涵盖了科学的全部范畴。有没有科学以内的事物而超乎佛法之外呢?没有,万有存在与不存在及其缘由都在如来观照之内,一切悉知悉见。科学所认知的宇宙真理,佛一定全部知晓,否则不称为大彻大悟的觉者。
可以说科学是佛法的一部份、一个真子集,好比左脑是人身体的一部份一样。
佛法对宇宙的真理之认识,比如说缘起性空、业果、轮回、十法界构成、身心关系等等,与科学对宇宙真理的认识完全相同吗?这些都不离万有存在的规律,都是科学所研究的对象,我看不出有何差别。
探索科学与修证佛法二者也很相似:前者运用观察、思考、猜想、实验、证明与反驳等手段,力图接近世界万物表象背后的真实;后者则运用闻、思、修、证四步循环来证悟最圆满的智慧,通达宇宙真相。我们看,进行科学探索之前离不开学习已有的知识和观察,修证佛法之前也须学习佛教经论、聆听师长讲法或者其他一切形式的佛法,这便是闻;在探索科学的时候当然要思考,确定一个目的或猜想,这与修证佛法时要思维法的真实含义是一样的过程;从事科学实验相当于“修”,把自己领会到的佛法在身心言行中实践、体会;而从科学实验中获得了实验结果来验证猜想、结论的正确与否,便相当于是在修的过程中印证自己领会到的佛法。然后再开始学习、思考、实验等等。
四、不同
纵使如此,在我们生活的时代里,二者还是有着不同之处。让我们考察一下吧!
目的不同
科学求真足矣,佛法同时具足真和善。
科学为了认知宇宙万物的存在和规律,如此而已。
佛无所不知且大慈大悲,而大慈大悲并不是科学所关怀的领域。
佛法为了一切有情的最终成就,离苦得乐,证悟佛之知见。总之,佛法是为了一切生命的圆满成就而设的。什么是圆满的生命呢?我所知不多,但是至少包括对宇宙真理的完全了知,对万有存在无所不知,内心远离颠倒梦想,具足真实殊胜的菩提心。仅仅了知宇宙万物存在、运行的规律,并不能算是达到生命的圆满之境。所以,达到了科学的终极目的后,并没有实现佛法的目标,前者是后者的一部分,算是局部目标。
原则
能认知宇宙真理的科学家也是生命,因此他的方法也不离作为一个生命来认知宇宙的方法集合。为了认识宇宙真理,采用的方法在千百万年来,已经变化了许多,以后还会变化。观察、实验、思维、猜想、验证、反驳,再观察、实验……一切都属于份内之事。
科学的目的是探索真理,为了结果不择手段。因此,缺少同情心的科学家为了了解一些现象,获得一个数据,在实验室中给千百万的蝴蝶、麻雀、鱼、青蛙、田鼠、兔子、猴子和各种其他动物们造成了巨大的痛苦,并且发明出农药、毒气等与生命为敌的产品。
由于佛法目的在于渡化有情成佛,因而采用的方法是让有情闻思修证与心灵转变有关的内容,由凡夫之心升华为觉悟之心。由于佛陀具有大慈大悲之心,因此佛法中,在教化众生沿着通向最圆满的生命成就的道路行进时,每一步都不会伤害其他生命,也许恰恰如此,才能成就最高的智慧。
方法
科学家们,从不知名的观察身边事物和日月星辰东升西落现象的先民,到后来的亚里士多德、开普勒、牛顿、麦克斯韦、爱因斯坦、玻尔;研究的对象,从大自然中可见的事物到不可见的波和能量、势场及时空变化;观察的手段,从眼睛到借助仪器,科学的方法在逐步丰富。到如今,观察者在观察宇宙万象时,仍离不开“意识”的分辨和理解能力。凡夫科学家有着自己也难以认清的理解力的限制,比如我来问问:“为什么你的心识现在是清醒的,而不是处于幻觉状态?你何以觉察自己的精神状态是否正常呢?你对自己从事科学观察、思考时所倚赖的心智有多大把握呢?要知道,精神病患者中也有科学家,而他们并没有意识到自己疯了,生活在自己的意识幻想出来的世界里。”他怎么回答呢?须知,凡夫科学家只能自如调动意识,在佛法中称为“第六”意识(第一是眼识、第二耳识、第三鼻识、第四舌识、第五身识、第六意识、第七末那识、第八阿赖耶识),他对自身心识中比较微细的第七、第八识是如何存在并发挥作用也是很难察觉的。而他借助的仪器又是没有心识的元器件,用它们观察到的宇宙也只停留在无生命的层次上,哪怕把这些仪器指向生命体,它所能测得的信息也只是从那生命体中,所发出的无数信息中,无生命的信号中的一部分罢了。人类先是认识了万有引力,然后认识了电磁相互作用,继而是强相互作用,弱相互作用。如今电磁与弱相互作用已经统一在一起了。我们知道,仅用于测量万有引力的仪器是不会测量出电磁相互作用的,一个物质管它是带正电、负电还是不带电,带的电量是多还是少,只要它们的质量(惯性)相同,那么它们表现出的万有引作用就相同。对其他两种相互作用的观测也一样。现在的科学观测手段束缚了我们的视野,使观测者无法取得这三种已知相互作用以外的宇宙间存在的信息。
上述说到的两个局限在佛法中则不同了。佛法认为心识不仅有我们通常运用的意识,还有末那识的和阿赖耶识。佛陀则已经转识成智:转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为成所作智,转第六识为妙观察智,转第七识为平等性智,转第八识为大圆镜智,具足四智。这些便突破了凡夫科学家理解力的限制。修证佛法的手段是用整个身心做仪器,开始观测身心状态与外境,包括气血骨肉皮毛的生长运行,以及眼耳舌身意六根对色声香味触法六尘,进入六识产生的相应感觉和意识,并深入到心识的各层面,最终将贯通四智,突破色身牢笼,与法界合一。可见,当今科学探测方法所能获取的三种相互作用信息,以修证佛法的心识,同样可以获得。一则,那些科学方法同样是佛法的一部份;二则,在修证佛法时,心识对“境与心识”的体察是包括那三种相互作用的,它们属于境中的一部份,法界中的一隅而已。
修证佛法时不但可以接收到无生命的物质(属于色法界)所发出的信息,也可以对生命体所可能发出的特有的信息做出反应,突破了当今科学研究方法的第二个束缚。
第三处是思维能力的差异。在收集到相应的信息后,用以思维这些信息的心识智慧也是有区别的。凡夫科学家们只能比较自如地用第六意识,因为他无法把握第七、第八识和四智;而修行有所成就的人,则可以自如运用第六、第七、第八识乃至四智,这通天彻地的智慧,不是局限在肩膀上的左右脑所容纳得了的,须知,修行或就者的身心已突破肉身限制,“不知色身,外洎山河虚空大地,咸是妙明真心中物。”
于是我们看到,凡夫科学家所拥有的一切资源、手段和方法,修证佛法的人不但都具备,而且还更多、更广、更深。因而佛陀证悟的真理远超过凡夫科学家的发现,也就不足为奇了。看来,现在是科学家向佛陀取经的时候了。在此提醒有志于此的凡夫科学家:聆听佛陀的教诲,要以谦虚的心怀学习佛法,同时学习真理和慈悲心。如果想只取其真而抛弃其善的部份,那么你必然会发现,没有了相应的善心的积累,你也掌握不了圆满的真理。因为真理不会掌握在魔鬼手中。真包括了善。
我们对科学也不要就此不屑一顾,飞机上天、潜艇入海、万家灯火、高楼大厦是谁带来的呢?科学研究方法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还在发展中。面对科学观测者,思维者及其观测手段的局限这三个问题,有见识的科学家必将采取相应的对策,正如前人用望远镜取代了肉眼,用逻辑思维取代了主观臆测一样,将来必有一天,科学家要向佛法和其他一切文化取经,运用第七末那识和第八阿赖耶识和四智的力量,面对并思维被观测的对象——包括自我身心在内的全部宇宙存在。而借助的仪器呢,也不仅是无生命的元器件,而是包括有气(炁)、有心识的生命物质组成的“有生命的仪器”,获得非生命、生命、既是生命亦是非生命、既非生命亦非非生命等各方面的信息。这样,能知与所知都扩展了,逐渐接近并致力于达到完全拥有与佛陀相同的心智能力,去探索永恒的宇宙真理,那时的科学家与佛陀又有什么差别呢?
那时,科学或许将会象证明万有引力和其他相互作用的存在一样,以不容怀疑的证据证明:宇宙中,生命存在着不同境界,有佛,人与畜生等等,证明前生后世的存在,并且能发现同一个神识可以在天人、阿修罗、人、傍生、饿鬼、地狱有情这六道中以不同的面貌出现,比如说一个人下辈子变成牛,或者成仙了等等。重要的是,科学家必须揭示出作用于神识在其间转化轮回的规律,也许那就是佛法中久唱不绝的——业果规律: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行善便趋向佛境,作恶便步入地狱。
科学会展示完整的宇宙规律图景,而奉劝我们趋吉避凶的则是佛法。
步骤不同
有的读者会指出,虽然修证佛法具备上述三个极大的优势,但是他们在修证佛法的过程中,并没有把注意力投向星系或是电子的运动规律这一类问题上。毕竟,揭示出三种相互作用和时空弯曲的人,是科学家而不是和尚、居士。
的确,科学家和修行者的用功方向不同,实质上,是他们在趋向永恒的真理之乡的道路上,有着不同的步骤。
有两句古话,“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磨刀不误砍柴功”。修证佛法的人们,先努力提升自己的心智境界,以拥有要了解宇宙真理所必须具备的能力。然后再洞察一切存在的真相。现阶段的科学家呢,则是手里有什么工具就先用着,虽然自己的心智发育并不健全,也要在宇宙万有身上试试自己的力量。
好比有两个盲人,来到一处美丽的花园,一个人遇到了一位自称可以治疗盲症的大医师,便听从了他的安排,先治疗眼睛。待眼睛有了视力后,再去游园赏花。而另一个盲人,则习惯地在黑暗中摸索着赏花去了。
又好比有两群原始人,来到大海边。他们都对神秘的大海充满好奇,要探个究竟。海边住着一个外乡人,他告诉原始人说,自己是从遥远的彼岸渡海而来,大海里的每一处他都了如指掌。如果他们想了解大海的秘密,他可以指路。不过苦海无边,波涛汹涌,时有凶险。要想单凭血肉之躯游过去是不可能的,必须先造好一艘大船,大家齐心协力,方有希望到达海洋的各个地方。有一群原始人看到海天辽阔,自觉渺小,又深感任重而道远,便遵照外乡人的话,先学习造海船,待造好后再去探索新大陆,他们相当于是修行者;而另一群原始人呢,有的不相信、有的没听见外乡人的话,他们早已跃跃欲试,奋不顾身地扑进了大海里,用力划着两臂四处打探,几千年下来,也着实在海中发现了一些岛屿和水面下精彩的世界,他们便是过去和今天的大多数科学家。
五、史实与证明
在历史上,以修证佛法而证悟真理的觉者,至少有释迦牟尼佛,而据他介绍,在宇宙中,还有无数的象他一样觉悟圆满的佛。
某些人对佛陀是否洞彻了终极真理表示怀疑,佛陀那高深的境界并那我辈所达到的,终极真理是什么样,我也不明了,那么我所能考证的,只是在已知的佛经和历史中,去勘察它的正确性。
佛陀在二千五百多年前,对世界空间,时间和物质分布是如是描述的:许许多多象我们所生活的世界一样的世界构成一个小千世界,三个小千世界又构成了一个中千世界,三个中千世界又构成了一个大千世界。而法界中有无数个大千世界。佛陀又说“一尘中有尘数刹”,在一个微观的尘埃之中又有无数的大千世界,那里的每一粒微尘中又有无数大千世界,如是无穷嵌套下去。这些世界又各有其寿命:亿万年计为一个小劫,又有多少个小劫计为一个中劫,又有若干中劫计为一个大劫,在每一劫中有成、住、坏、空的阶段。相比较之下,另一些文化说大地是无限延展出去的平板一块,是宇宙的中心,将永恒地存在下去云云。而今天,我们借助天文望远镜,证实了佛陀对宇宙的描述:太空中确实存在许多象地球一样的行星,许多太阳系又组成了银河系,许多星系又组成星系团,星系团再组成超星系团……而且每个行星、恒星、星系、星系团都有其诞生、壮大、保持、衰落、灭亡的过程。在近世发展起来的分形几何学,以及在此基础上建立的混沌学,对我们周围世界的新发现,正与年前佛陀对世界的描述“一尘中有尘数刹”相应。
佛陀说一碗水中有八万四千虫。在两千多年后,我们用显微镜终于从晶莹透亮的水中看到了千万计的微生物在游动。而佛陀在两千多年前,并没有借助天文望远镜和显微镜,就已道出了这世界极大和极小尺度里的真相。
佛陀不但对物质世界有着超前的惊人准确的描述,关于人事他也做了不少同样准确而不可思议的预言。比如说,他预言在自己涅槃八年后,莲花生大士将应化世间,弘扬密乘佛法。佛陀还对千百万年之后的一些人物和事迹做了授记,我们的历史正如他所描述的那样发展过来了。这些预言的应验,是非常值得深入思维的现象。为什么会这样?佛陀是怎么作出这些预言的等等。在现在的科学水平下,科学家要想预言一个非常简单的中子、光子或电子在未来五天、五年、五十年、五百年后,将出现在那一片空间里,处于何种运动状态,它会遇到什么?那么科学家们必须知道,几乎整个可观测到的宇宙中,每一份微小的能量此刻准确的状态和他们所遵循的各种相互作用规律,才有可能开始计算。这时,就需要无比非凡的智慧,既能同时清楚地知道宇宙间每一存在——无论它多么渺小或庞大——的在同一刹那时的具体状态,也要掌握那些存在所遵循的运动规律——即宇宙真理,而且以远超出地球上所有计算机运算能力总和的运算智力,运算这无数个信息,并得出正确的解。目前,纵使动用全部科学家的大脑和计算机也无法获得、存储、处理那么多的信息。请问,拥有这般智慧的人,不是已经洞悉了宇宙真理了吗,不是已经拥有了弥漫于整个宇宙的智慧,才能做到对宇宙中每一细节了如指掌吗?怀疑者们该扪心自问一句,“我是否已达到达了佛陀已经达到的境界高度,再去考察那个境界中的智慧是否完美?好比一个小孩子,至少应该学懂了相对论再去考察相对论的得失。”当然,也许佛陀并不是计算每一个粒子后才做出预言的,他或许有另外的方法,不论那方法是什么,总归是我们还没有达到的智慧层次。转识成智后的本领境界,对于思考能力局限在第六、七、八三识的的人来说,已经不可“思”议了。那些早晨出生、当天晚上就死去的小虫,不会理解一年四季的变化呀!
再看那按照佛陀教诲的人,有什么收获。直到如今,许多修行有素的人,会在修证过程中验证佛陀对气脉明点及不同定境的描述,去世后他们中有的人会留下舍利子。有的人也具备了预言未来事件的能力。从几天后的人事到活佛对下一次转世的预言,以及其他在几十、几百年后会发生的社会与自然事件等等,并且不乏历史的证明。
这一切,以及远远不止所举出的例子的一切,证明了佛陀的智慧高深莫测,佛法是真实不虚的,在已知的佛法中,只有我尚不了解的,却没有错误的。
有一个鼓舞人心的消息,是佛陀带给我们的:“众生皆可成佛”。透过今生如法的修持,你有可能证悟佛之知见。
六、今日
如今,科技昌隆,也带来了种种过患。
信科学而不信因果轮回的佛法的人,是囿于自己的小智小慧,见其近而不见其远,知乎显而莫能知乎微。我们已经说明了科学的目的、方法都是佛法中的一部分,佛法在三大方面还有迄今为止,凡夫科学家所不具备的高明之处。我所接触的大多数反对佛法的人,都不曾认真阅读过代表了佛陀思想精华的佛经,他们甚至无法说出佛法的主要内容,和阐述这些内容的经书名称,更不用提历史中的种种人物经历所给予佛法的确凿证据了。那么,对于你既不了解、更不理解的事物,你有什么理由否定呢?在这个世界上,模糊地怀有这一种观念的人,虽为数众多,却都不足道矣。他们在几百年前的中世纪,会怀抱同样经不起推敲的宗教信念,而热情地反对科学,把哥白尼的学说和宣扬地球不是宇宙中心的布鲁诺投入熊熊大火之中。而具备起码的科学求实态度和逻辑学素养的科学家,决不会对自己所不了解的领域妄下结论。相反,他们必将认真考察。佛法是经得起检验的。
另外,有些佛教人士也以各种缘由排斥科学。也许,他们并不了解科学和佛法的真实含义,而只是基于一些模糊的概念和不愉快的感受。其实,经过前几章的分析,我们已经知道科学是佛法中的一部分,而且是相当重要的一部分。佛法从不与科学为敌。他们本是一体。
我曾经遇到过一些排斥科学的观点,在此简单列举其中较具代表性的。
有一种观点认为科学是心外求法,不究竟。然则科学总会转向内心世界的探究的,因为科学的本质之一是:面对整个宇宙去探索真理。科学从来不曾宣称:“我决不研究精神的世界。”近世发展起来的心理学、超心理学、人体科学等等不也是科学的分支吗?
也有人因为科学带来了环境污染、能源衰竭、核战威胁、物种灭绝、急功近利、唯利是图等等过患,便认为应当抵制科学。
其实这些过患与科学无关,难道宇宙真理会有意与人为敌吗?不,是那些心灵杂染,被无明蒙蔽的人,运用科学成果在制造世间的灾难。科学家发现了在世界上本来就存在的事物规律,而运用这些规律的人可就不止是科学家了,还有商人和政客。科学无罪,人心有恶。
难道我们该停止对宇宙真理的探索追求?那么你怎么成就佛果呢?又何必拥有能够思索宇宙真理的崇高智慧呢?在你浪费自己的才智时,没有权利要求别人也照做。
或者,我们不应用科技成果?那么当敌军屠杀我们的同胞时,只有引颈就戳的份儿了,世界上并非只生活着心地善良而贤明的人。不要忘记,在本国之外,还有其他国家;在地球之外,还有外星文明,他们中也许存在恶的力量,将要进攻地球;而且,还有小行星或毁灭性的宇宙射线会扑向我们的美丽家园。
那么当科学家发现一点事物规律后,不要向凡人公布科学成果?这倒是个方法,我们在教育小孩子时,注重他们智慧和慈悲心的平衡发展,对于慈悲心不够的孩子,我们便停止教授并防止他控制具有极大潜在破坏力的科学成果,以免他今后有能力为害世间。可是你不教他,他自己仍旧会思索,去了解并运用科学成果。只是早与迟罢了。而且希特勒是画家出身,他掌握国家的权力,并不需要多少科学基础知识。但恰恰是他所指挥的纳粹党领导下的研究所和军队,在科学研究和科技运用方面的成果,让全世界都大吃了一惊。“众生的业力呀!”
那么,在科技时代,佛法应如何指导科学的发展呢?
比如让科学家研读佛经并修证佛法,看能否升华其心识层次,培养他们的慈悲心,开启智慧之门。科学家本人应该称成为有成就的修行者。退而求其次,可以让科学家与修持佛法的成就者们一同设计实验,让人们观察到生死轮回中神识迁转的真相,尤其是证明在背后起决定作用的业果规律、缘起性空法则。让人们认识到行善的重要,不愿也不敢以科技手段来造恶业。
而佛法又如何在科学时代弘扬呢?
展开佛教与科学界人士公正的辩论会,让正确的思想驱散人心中的无明。我们甚至可以把这场辩论会固定为年年举办,涉及的范围也扩大的一切文明中去,真理是不分你我他的。
将佛法中对宇宙真理的描述列编成册,以科学印证之。让科学证明佛法,则信仰科学的人自然也相信了佛法的真实不虚。我们当以现阶段的人们,普遍接受的方法设计实验,让普通人也易于在各地重复这些实验,让人们象经历中学物理实验中,自由落体和三棱镜折射出美丽彩虹一样,对这些阐述心识层次、因果轮回的实验,也有亲身经历的机会。我们应该设法,全面、深入地运用科学方法证明佛法中的真知灼见,也许做出此贡献的人将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那时,让我们运用传媒加以广泛报道,并把这些科研成果带入教育少年儿童的普及教育领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7-6 15:51:57 | 显示全部楼层
从佛学来讲不是正统的思想不是正统的修行!就算你最高也会有80000大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1-10 19:01:34 | 显示全部楼层
受教了!lz!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1-12 16:48:13 | 显示全部楼层
支持1楼的说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1-12 16:52:05 | 显示全部楼层
母规则是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灵隐岛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灵异志

GMT+8, 2024-6-5 07:2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