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加入灵隐岛
查看: 940|回复: 3

李鸿章遗产是如何分配的?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5-14 13:10:1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清末一代重臣李鸿章(1823—1901)在代表清廷于北京签署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以后,于阴历九月二十七日(公历11月7日)抑郁病逝,享年78岁。梁启超说:“吾敬李鸿章之才,吾惜李鸿章之识,吾悲李鸿章之遇。”    李鸿章当政期间,曾通过各种途径聚敛了可观的财富。
' D( u; s+ h6 M5 N    清末士大夫流传一副对联:“宰相合肥天下瘦,司农常熟世间荒”,讽刺的就是李鸿章(合肥人)、翁同龢(常熟人)的富有。
; @: y% a1 D4 ^    李鸿章的三个法定继承人$ t& a1 b  Z3 y
    李鸿章家族并不算大:妻妾四人,法定继承人有三个儿子。. v6 u" n; Y2 h
    登录在《李氏宗谱》上面的李鸿章儿子共六人,其中三人早夭。4 d' M1 D5 Q0 l! y' w3 i' C5 F8 h
    原配夫人周氏生子经毓,早夭;周氏于咸丰十一年(1861年)病故。4 C9 u4 ?6 V% ]- O/ R1 r- P
    继室赵小莲,系太湖望族、进士赵昀之女。侧室莫氏,侍妾冬梅。! u! k& ^5 P2 B. x+ F
    长子李经方(1855—1934)是由六弟李昭庆家过继来的,所以又称嗣子。% r: C+ P0 E8 Q
    次子李经述(1864—1902)是由继室夫人赵小莲所生,因系嫡出,所以李鸿章逝世后由他承袭了肃毅侯的爵位,但他一年后也去世了,享年仅38岁。《合肥李袭侯遗集》就是他的作品。由其子李国杰继承。
, p: P* ]  q$ X" Q7 k: U' f7 S" b  K    三子李经迈(1877—1938)是妾莫氏所生;在李经迈前后,莫氏还各生有一子:谱名李经远、李经进,谱上记载均作“觞”,也即这两个儿子出生后不久即早夭了。
( a3 @" O  m0 H, U    三个女儿:分别嫁给了郭恩垕、任德和、张佩纶;所以李鸿章的遗产没有她们的份儿。
! X  ?) Q/ W' @$ o    李鸿章直系的《分家合同》
5 M* l' W  w# y" t    1904 年 4 月李鸿章直系子孙留有一份《分家合同》,如今在合肥大兴集李鸿章享堂的陈列栏展出。美国学者苑书义(福尔索姆)在李经迈的儿子李国超处见到过这份合同,并征得主人同意,收入专著《李鸿章传》里。现从英文翻译如下:! T6 |4 P4 ^4 M2 ]& P% U3 M
    合同
* d9 {$ f1 D+ E; F& F: o6 U0 K    (一)庄田 12 块、坟田 1 块、堰堤 1 道,安徽桐城县城内产业 4 处,另加省城安庆房地产 14 处,均留作李鸿章发妻周氏祠堂开销之用。由李经方经管。1 |9 ~2 e2 z* K+ o
    (二)合肥县撮城庄田 1 处留作祭祀葬于该处之李鸿章两妾及李经方发妻开销之用,由李经方掌管。2 q: F% L- d0 b& t! d7 t) R
    (三)合肥县庄田两处为李经述之祭田(他葬在其中 1 处),由李经述之子李国杰经营。
) ]) D4 z" e1 [* m; I    (四)合肥县田产两处,庄田 3 处,墓地 1 处,留与经迈为其殁后之祭田及墓地,由李经迈本人掌管。. a/ v2 w$ w" l/ o9 S1 o4 T% X
    (五)李鸿章在合肥县、巢县、六安州、霍山县之其余田产及其在庐州府、巢县、柘皂村、六安州及霍山县之房产,均为李鸿章祭田及恒产。上述田产房产永不分割、抵押或出售,其岁人用于祭祀和维修庐州府城祠堂之外,所余部分用于扩置房地产。由李国杰经管。  i6 G# z+ Z1 }  \' Y6 _4 S. `( F2 s$ I
    (六)合同签订之日起 10 年后,若李鸿章祭田及恒产岁人逾 2 万担,除上述开销外,所有盈余部分由三位继承人平分,本规定永不变更。. [4 i, e* Q; ?4 X
    (七)合肥县东乡李文安之墓地及祭田继续保留,不得分割、抵押或出售。$ A! ^) X0 }! L/ ]9 [
    (八)上海一价值 4 万 5 千两白银之中西合壁式房产出售,其中 2 万两用于上海李氏祠堂之开销,其余 2 万 5 千两用于在上海外国租界买地建屋,该幢房屋为三位继承人之公有居处,归三人共同拥有、共同管理。
- H1 |$ Y8 x; B" n; a    (九)江苏扬州府一当铺之收入用于省城江宁李鸿章祠堂之开销。# {2 K) [/ X1 Z9 a
    (十)分别位于江宁(南京)、扬州之两处房产出售,卖房所得用于扩建上海之公有居处。  n$ x) l( b3 h( A5 j  p) i
    (十一)根据李鸿章生前指示,江宁学馆分与孙子李国杰作宅邸,扬州一处房产分与李经迈作宅邸。
% _" [0 D: j/ I    李鸿章遗产估计有几百万两白银9 n1 ~. n# `! F6 J/ R7 L. R0 Z
    这件《分家合同》,不包括金银财宝等动产,只涉及到分布在安徽、江苏、上海市的土地、房屋和一处当铺等不动产,又没有注明这些不动产的规模、价值,因而难以估计李鸿章遗产的总值。3 r& T; i; i. h0 h: |2 n
    此外,上海图书馆保存的李鸿章档案里,还有一份《李氏积善堂房地产契约集》。
$ @  @6 s1 j- T  n8 o    李鸿章在招商局、电报局、开平煤矿、中国通商银行等都有不少的股份。
3 M! t' r) I3 H" r    李鸿章发迹之后,他们六兄弟曾在安徽老家大量购置田产,并建造“大者数百亩,小者亦百十亩”的庄园式宅第。关于李氏家族拥有的土地,据说在最盛时期达250多万亩。这些土地,一般都是采取“万亩建仓”的办法,委托亲朋管理。现已知仅在合肥、六安、霍山等地建立的“仓房”就有几十个。李鸿章名下的田产,每年可收租5万石。据统计,李氏在合肥东乡占耕地约60万亩,占当地耕地面积的三分之二。
& V( E" a( n9 I# {4 v4 }4 T    从这些第一手史料可以看出,李鸿章无疑是相当富有的。
! B0 X% _/ D, q5 ]    梁启超说:“世人竞传李鸿章富甲天下,此其事殆不足信,大约数百万金之产业,意中事也。” 几百万两白银,大约合今人民币10亿元左右。
$ e2 h' J/ _5 `8 ]8 W4 U; z! b    李鸿章是否曾经受贿
' h  ?; T) O* W) ~    李鸿章人品引起世人最大非议的,就是他在签订《中俄密约》期间“接受了俄国人三百万卢布贿赂”的疑案。这件事只有俄国大臣维特回忆录的单方面说法,即所谓孤证。已故史学家陈旭麓先生提出“孤证不为证”,希望史学工作者再做过细的工作,尽可能找到其他旁证材料、才能最后确认李鸿章究竟是否受贿。随后编纂《李鸿章全集》时,数十位工作者经过十余年的史料整理,一直没发现有新的可证明李鸿章收受洋人贿赂的材料。
. S4 w7 ^8 O6 E% A: X$ l    1894—1895年甲午战争期间,许多官员上疏弹劾李鸿章主和误国,都提到了他的财产问题。御史安维峻揭露李鸿章避战求和的原因说:李以1500余万两白银交给了日本某商号经营,由盛宣怀代为经理,所以他不愿与日本“失和”,以致丢了这笔财产。这些说辞没有确切的证据,后来不了了之。
发表于 2009-5-14 17:30:53 | 显示全部楼层
还分什么?全部拿去给北洋水师阵亡将士当抚恤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5-30 20:44:11 | 显示全部楼层
给我啊 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6-12 09:32:59 | 显示全部楼层
54LS的那2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灵隐岛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灵异志

GMT+8, 2025-11-5 21:11

灵隐岛灵异社区

© Since 2006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