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加入灵隐岛
查看: 3208|回复: 9

历史上,炎黄子孙的五大精锐部队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12-3 10:26:2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不败传说——岳家背嵬军 . b1 _4 h7 o' M- P( R

* x& ~" _  @- x9 J
) R3 {3 U. C' d) X1 @7 X《云麓漫钞》记载:“韩、岳兵尤精,常时于军中角其勇健者,别置亲随军,谓之背嵬,一入背嵬,诸军统制而下,与之亢礼,犒赏异常,勇健无比,凡有坚敌,遣背嵬军,无有不破者。” " J' K& E0 g; D0 A& [7 d! B

6 N6 I4 F  a# W3 p  @# m* C- C* Q( |& J3 p: K) k& a
南宋中兴四将,岳飞的岳家军是最为强大的,而他手下的“背嵬军”则是精锐中的精锐,毫不夸张的讲,这支部队代表了“岳家军”的精华所在。 % h$ Q+ B( s) [2 E

# L7 A) I# C0 P% W( W, y& P* D' S: X3 {7 K
“背嵬军”名称的理解颇多:一说嵬本指酒瓶,将帅的酒瓶必亲信拿,故喻为亲信。一说是皮牌。还有一说是大将帐前的骁勇人。又说这是番语,岳飞只是借用了这个词。 ' J, ^$ Q( {3 X$ x# x
6 S- |$ [2 o& C; }% S

) i, N: L9 A8 J& E# T岳珂《鄂国金佗编》卷二十二《淮西辨》云:“背嵬之士,先臣之亲军也”,又说“颖昌、朱仙,皆以是军取胜”。
, o* y8 M2 Y' m+ o( J9 r9 y# q+ \9 E8 o) {6 ]7 s

9 R$ X8 i: R8 s1 _岳飞的岳家军鼎盛时期约有十万人,可分为:前军、后军、左军、右军、中军、游奕军、踏白军、选锋军、胜捷军、破敌军、水军和背嵬军等十二军。其中背嵬军骑兵8000,步兵亦有数千。   b! J: k$ r. c
4 N; j& A4 }& }* k
1 m+ F% V2 @( \. ~* q0 s: n( Y
在绍十年与金军在颍昌、郾城的一系列战斗中,背嵬军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
, @  @! n7 P4 R6 B  ^+ ]' w$ @7 V) A

4 O' Z! k( _8 c) o# g郾城一战,岳飞的背嵬军先以步兵大破金军精锐“拐子马”,再以极少的精锐骑兵猛冲敌阵,终于大败兀术的精骑15000人,兀术叹道:“自海上起兵,皆以此胜,今已矣!”岳飞的奏折称:“杀死贼兵满野”。
7 z) d; w2 |' h7 j2 E
0 ~5 Z& M+ K  r7 I' w
/ J, v2 Z$ a; ]0 T* F兀术不甘心失败,集结三万骑兵再攻颖昌,岳云以背嵬军骑兵八百挺前决战,再次大破兀术的金军精骑,直杀得“人为血人、马为血马”,大部队随后跟进,“杀兀术婿夏金吾、副统军粘罕索孛堇,兀术遁去”。 " d; u! m7 A: T' B

4 j' P4 p2 W* V9 b- U  U$ [% T) }( I
* u9 I0 K4 n; \+ A0 M在朱仙镇,500背嵬精兵更是大破十余万金军。(注) 2 |/ K% k$ a: S
) C  E+ R. [/ v  }: L: S

/ q) q) d4 Z, `' e难怪金人发出“撼山易,憾岳家军难”的感慨。
1 |) [2 s1 h% @3 }2 o+ \
+ v* Y$ F7 K8 v0 k( h: f% ?) D; b8 m' N/ C1 Y# a; @
当时宋军的战斗力已经大幅度提升,与金军作战并不吃亏,而岳飞的背嵬军更是开创“步兵在平原击溃金人精锐骑兵”的经典战例。
5 x( t$ I' z6 E1 T: W% c4 z1 j
, g" h# ?6 B% v! S% j# W7 {, g. C3 |# @" B7 c; Z) ^, E) F- e* R6 s$ ?
“辫子军不满万,满万不可敌”的神话被背嵬军不只一次的打破,或许应该把这句话换换主语:“背嵬军不满万,不满万亦不敌”! " I: q: u  B/ h. f* |3 ^4 R+ c

8 U( g; @5 N" h# x4 c0 R0 X1 ]  t, C
袁甫的《蒙斋集》赞背嵬军道:背嵬军马战无俦,压尽当年几列候,先辈有闻多散佚,后生谁识发潜幽。
% N# g1 @, u) q( S( e. j
5 ]8 G( L2 l# j+ a9 P! s
6 [9 D; B  {7 C二、李世民的利剑——玄甲军
) @' d, b9 j! ]* G, W8 m  Z0 b! F+ a% n% a, i

/ m2 `6 |; v9 z4 P1 b《资治通鉴》记载:“秦王世民选精锐千馀骑,皆皂衣玄甲,分为左右队,使秦叔宝、程知节、尉迟敬德、翟长孙分将之。每战,世民亲被玄甲帅之为前锋,乘机进击,所向无不摧破,敌人畏之。”
9 ~3 Y- r6 \5 q2 W0 {6 `# D; u( v- h2 K- x! N8 W

: Y1 F. c: ?4 `3 c  j; ?8 t李世民开创了中国封建社会的颠峰,他开国的一大利剑就是“玄甲军”。
2 ^/ n1 _" O# t
$ f+ F: d' r0 S& L3 g4 S) d* g( q# H9 @) j+ t- i$ J
唐夏虎牢之战,李世民率领数千唐军与十几万夏军对峙,其中就包括3500名“玄甲军”。 / N) [8 R! A( c5 P9 d
- j2 L8 m4 s4 ~& ^$ o+ s+ c
9 @7 ]" T/ \3 V  T
李世民曾用1000玄甲精兵大破王世充,斩俘6000余人。在决定天下归属的虎牢关之战中,窦建德率领精锐主力十余万人前来支援王世充,李世民仅用3500名玄甲精兵为前锋增援虎牢关,结果大破窦建德十余万众,窦建德仅率数百骑逃遁,随后,洛阳的王世充也被消灭。天下的局势完全转向了对唐军有利的一面。 - q3 M% x, Y3 r3 S  r% M

3 _9 t% H7 G9 M) k2 \% P3 X+ _7 h1 j8 ?7 s5 G
有唐一代,武功强盛一时,“天可汗”的称号绝非浪得虚名,李世民依靠他天才的军事能力开创了一个时代,而玄甲军则是他手中最锋利的一把利剑!白居易赞道:“太宗十八举义兵,白旄黄钺定两京。 擒充戮窦四海清,二十有四功业成。” 9 U5 S* W* L& g1 E  b2 m$ E
$ T6 |6 g  @6 B- N7 _2 {

6 l0 M) M2 B; f$ j. I! F它的入选是因为唐朝是当时世界最强的,而玄甲军唐朝最强的军队。 & O/ o* X0 w; J& {
- z" H) B4 K( z
8 y4 G1 N& X1 V2 @0 B7 w' P
三、明末真正的精锐——夷丁突骑
; N/ o- G& ]& X
' D6 Z" ]& `- \: K0 x
: \5 S: ]7 ]6 {, K2 \* r" s' J《明季北略》记载:(吴三桂)部下有精兵四万,辽民七八万,皆耐搏战。而夷丁突骑数千, 尤为雄悍。敌望之辄遁。
9 l0 B. m& O: R# F: y
" l3 w& \: S6 i: L9 d8 v! k! [# U; A5 b
吴三桂镇守山海关,手中主力为袁崇焕调教出来的“关宁军”,这个集团军是明朝军队的精华所在,也是左右中国政局的主要力量。 ; ^8 ?9 I( z* i$ }. P; K! g

# Z2 {, ~8 j% B1 [8 i+ B4 ~9 f. r1 e8 i8 D3 \
李自成亲率大顺军主力十万进军山海关,在大顺军队猛烈的攻势下,吴三桂的防御体系逐渐崩溃,北翼城是李自成选择的突破口,眼看就要被攻破,幸亏吴三桂亲率“夷丁突骑”支援,才挡住了大顺军的攻势,即使到了最危机的时刻,吴三桂还是依靠自己的这支精兵数百人杀出重围向清军求救。 - |& F$ A5 s$ E# j: n. c( t3 @& d/ k
在改变中国历史进程的这场大战中,吴三桂手下这支“夷丁突骑”数次起到力挽狂澜的作用。这支部队“置签二十支,书领队姓名,插靴筒中。遇信急,受制签呼某,某即领本骑随之,冲突无不利”。
1 P, t! g" s% s4 p- X% l9 E7 F+ K3 D0 H& N: t" V8 H+ r4 t& g
' [6 A7 U9 \& B+ k/ j2 J
要知道明朝的辽东兵是集天下精锐于大成的部队,而“夷丁突骑”在早期是吴三桂的亲军,后期他做了一方大员,这支部队也壮大了很多,关宁军的精华就在这里。所以说:关宁军是集天下精锐的大成,夷丁突骑是集关宁军精锐的大成。
* n6 N* M/ o1 }8 M2 `3 r) K  N7 F" v- f, ?+ a. k9 w& x% ?
5 L2 H: l0 J/ r6 K5 `
它的入选是因为袁崇涣一手组建的,足以对抗满清八旗的关宁军的精华就在这里。
; F$ f3 q% E; O) q9 h
8 L" a/ J# M+ Q* Z6 C+ [2 n- Z1 h, l) N( K! y9 W1 J
四、一代天骄的近卫军——怯薛军 9 G' o/ h- v1 T2 g1 t

" t7 N/ u1 C0 M! s( ~) x
# Z5 \% }% ^+ b  [; M《元史·兵志二》:宿卫者,天子之禁兵也。方太祖时,以木华黎、赤老温、博尔忽、博尔术为四怯薛,领怯薛歹分番宿卫。......时号掇里班曲律,犹言四杰也,太祖命其世领怯薛之长。怯薛者,犹言番直宿卫也。 * P% j$ ?1 o# b) i+ M! x+ z

/ `8 O6 P' u4 U0 B# ~9 g, S" ?4 |. K2 f% ~6 @- Y
泰合四年,成吉思汗组建怯薛军,挑选精锐,人数不多。后来又将怯薛军扩充到万余人,主要由贵族、大将等功勋子弟构成,每名普通的怯薛军士兵都有普通战将的薪俸和军衔,它的统帅更是非同小可,有四个人,他们就是元初“四杰”:木华黎、赤老温、博尔忽、博尔术,又被封为“四怯薛”。 & o; I$ i" ]/ @2 I7 Q1 o2 O% c9 i9 u

! a* s7 a1 [% C8 i5 I5 y2 G5 z7 E6 Z* ~9 s. ?3 D; J  e8 M/ q
历史评价:这支怯薛军构建了蒙古帝国的统治基础!
) N4 ^9 c$ |9 k1 J: y' N2 N+ |/ M3 B0 e" y. T
" k- P- l" T) N/ O7 }) A4 M' X
怯薛军作为成吉思汗的掌上明珠,自然不会随意使用,它的作用主要是维护成吉思汗的统治。
6 Q; r5 y' F- R. W- ?' T
8 Q7 i0 F- y0 i. v/ N* U" ?* z* W
& X1 B( q) y6 T# {  T3 l但由于蒙古人,尤其是成吉思汗的武功实在太耀眼、太震古烁今、太令人惊叹,所以精锐部队少了蒙古精兵实在说不过去,而怯薛军毫无疑问是最具代表性的。
1 F$ M( L  T: f. C- N
1 P/ |4 w. {* P3 A- o& M5 s! p
' D2 g" d+ _( F) I/ n# f它的入选是由于蒙古铁骑过于强大!
/ x! t; H+ |6 _, |6 ?
% [; X5 m2 v( F" Y% _
0 K6 n: V# j; @$ C5 a6 ]( G9 A" V0 H五、东晋门阀的雇佣兵——北府兵 5 y, T1 c# [7 c" v( `
- J  n- n& g1 ]$ z+ W. W
- X$ a* a- M8 X! S
《晋书·刘牢之传》:“太元初,谢玄北镇广陵。时苻坚方盛,玄多募劲勇,牢之与东海何谦、琅邪诸葛侃、乐安高衡、东平刘轨、西河田洛及晋陵孙无终等以骁猛应选。玄以牢之为参军,领精锐为前锋,百战百胜,号为北府兵。” 0 F' ^; M0 u4 B4 n
: i7 M2 T# O- V: S

  k* o1 L$ J0 ~0 E# Z《资质通鉴》:“玄募骁勇之士,得彭城刘牢之等数人,以刘牢之为参军,常领精锐为前锋,战无不捷,时号北府兵。” 1 j3 I: \: q, T9 C: l8 V
1 t, |, o/ V, e
+ g: x& [/ F8 {$ w  n1 @* v: j0 _
东晋大门阀谢家,把北方流民、流氓、以及原驻军的精锐整合,组建了一支拱卫京师、足以对抗北方骑兵、间接听命于大门阀的军队——北府兵。 + T8 S& M$ o5 ^# A# e5 P( `- I
. {' O: A2 r; t! S- M
4 c% O/ h+ D4 I3 b/ Y+ D
谢家对于北府兵的整合,对自己的家族、东晋政治、乃至中国政局都产生很大影响。 $ S5 z! x% Z9 k8 ~9 c( E; S' U

* Y* P7 \) l/ l/ z$ ^1 g( u
7 z! r0 q: M2 v8 b! B) t0 h公元383年8月,前秦符坚亲率步兵60万、骑兵27万、羽林郎3万,共90万大军从长安南下,符坚宣称:“以我百万大军,即使将马鞭扔到长江中,也足以让长江断流。”
% ^/ q% H# r7 r6 b" q9 u3 `+ c+ A( j: N3 o

# A. N9 g/ V4 B9 a. y7 Q5 f; W0 c谢玄派谴刘牢之率5000北府军精锐奔袭洛涧,大破前秦军5万,杀敌15000,北府兵初战告捷。淝水决战,谢玄的8000北府骑兵趁符坚军队后撤,过淝水猛攻前秦军阵,前秦军顷刻崩溃,符坚的弟弟苻融战死,符坚本人中箭,落荒逃走。
  S, u& q7 w% }7 b' P# n
' V% u+ ^6 U' G0 j& H6 g% @: a( b4 t2 @" L0 o
淝水一战,8000北府兵大破秦军主力,历史记载:杀散、歼灭前秦军70万人!符坚的王朝也因此崩溃。
' x  p8 n6 A0 S0 T+ ]
/ _7 g5 w! i$ V4 n/ @# \7 w/ n$ Z0 s* e7 V  r
后来,北府兵收拾桓玄,直到2000北府精兵跟随刘裕杀到建康称帝,北府兵影响了中国几十年。 4 f0 \$ O/ T: s* U% M# {" C
* R2 C) X( E; B$ H" Q
5 a! |6 |1 W% ?  A) j
虽然严格意义上讲“北府兵”有几个时期,但总的来说,从谢家整合开始,北府兵就成了名副其实的精锐部队,这支部队的著名将领如刘牢之、刘裕等人也成了举足轻重的人物,哪个门阀能控制北府兵,他就控制了江南汉人政权。 ( U( ^" i4 K" ~

. J' p9 S, N/ b+ l
! d7 g: L$ x9 [! Y, v! T" @  z1 o北府兵从谢玄整合开始,就成了大门阀的雇佣兵,东晋朝廷对它的指挥都不灵。 8 l# _; @; l. H" ]
) Q9 y/ h. t% x- z

9 [8 b3 D4 H* D6 x  |3 a北府兵的入选是因为他同时具备强大战斗力和对政局的强大影响。
发表于 2008-12-3 18:29:44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像没几个有好大的名气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2-3 20:44:06 | 显示全部楼层
上砍金兵,下砍马腿7 @0 k7 f* t6 `5 _- D

' c) Z4 k5 k' b8 r- m岳家军勇猛无比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2-6 10:58:28 | 显示全部楼层
蒙古的鐵騎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0-19 19:01:00 | 显示全部楼层
。。。。蒙古什么时候有铁骑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0-22 18:24:01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四支和炎黄子孙有关系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0-23 15:53:44 | 显示全部楼层
首推背嵬军。三国时代的白马义从算不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0-23 23:29:33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么那边NB啊 呵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0-24 23:41:24 | 显示全部楼层
历史上有很多精锐部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4-28 12:52:04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像听说过吴三桂的关宁铁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灵隐岛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灵异志

GMT+8, 2025-8-3 23:58

灵隐岛灵异社区

© Since 2006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