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加入灵隐岛
查看: 1515|回复: 2

古代白痴皇帝晋惠帝 百姓无粮吃竟问为何不吃肉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12-2 10:32: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众所周知,皇帝自小就有全国一流的师傅传道解惑,故不论明君还是昏君、暴君、淫君,都是才智超人。然大千世界无奇不有,一国之主的皇帝中竟有白痴,晋惠帝司马衷即是。8 B: d, D5 p# J1 e3 y8 v3 I
' w1 Q; I' V) P& f
  司马衷的白痴看来是先天性的,年少时就已显露,快十岁了仍口齿不清,豆米不辨,更谈不上读书写字了。母亲杨皇后却出奇的喜欢他,宠爱大大胜过其弟司马东。
$ L0 X/ P. p$ h) W) o) S. F
3 _. j3 h5 s& ~6 z  老皇帝晋武帝酝酿挑选接班人皇太子了,臣下因司马衷白痴“不堪政事”(见《晋书.惠帝本纪》,下同),所以多数主张立小皇子司马东。武帝虽说夜以继日忙于军国大计,但对司马衷的低能略知一二,也倾向于立小的。 + g7 S+ c8 m# B+ N) L
0 p+ E: y& |/ l+ Z6 W6 ~
  杨皇后却非立司马衷不可,说立长皇子为太子属先朝祖制,不可违背,在武帝面前撒娇撒痴,苦苦哀求乃至泪流粉面。武帝的宠妃赵氏受了皇后的好处,跟着为司马衷说好话,谓司马衷不过是幼时贪玩少长进,将来必大器晚成显优异本色。
+ X' V! S4 \, c: j3 s/ y" D' z) r/ ]9 x3 d" T
  到底还是皇后、宠妃的枕边风厉害,武帝选立了司马衷为东宫太子,他期望太子果真一时胡涂,日后必有大进。   ^$ @# X8 C) k) I7 Z% I
4 W1 f+ p; ^4 X* N" O, y2 o
  司马衷年岁渐大,却白痴依旧。朝臣忧心忡忡:太子智弱低能,如何登九五之尊?又怎保社稷稳固?故而私下议论另立太子,却又不敢直言奏请,只能婉转进言。 : R8 a2 V) l& y+ B
; b) a' r4 x9 q" ~) B
  侍中和峤趁着武帝召见时,拐了个弯说:“太子秉性老实,而朝内难免有狡诈之徒,恐会误堕圈套……”他见武帝脸变愠色,知趣地煞住话柄告退。
/ w: I7 E1 J6 p: r1 Y9 l# l, l5 A8 y' w) S5 Q% T
  一天晚上武帝宴赐群臣,尚书卫瓘佯作醉态,抚摸着武帝的龙椅摇头长叹:“如此宝椅太可惜了也。”武帝也不答理,招呼太监:“尚书喝多了,快扶去歇息。”
+ j. C' ^* D. H" w* A8 m* b( E! q: G4 y  ]/ k
  晋武帝当然明白两个臣下的言下之意,对太子能否胜任怀疑又起,有心作一测试。于是将东宫的属官召来,抽取尚书省待处理公文中的几卷,令交与太子裁决。 ) X0 v0 h5 u/ i, F& }0 _5 `1 H

9 W( n' z! U1 @4 A& P$ w6 W  白痴皇太子当然是没有能力判断的,其妻太子妃贾氏灵机一动,令亲信、给书中张泓充当“枪手”,写好后让司马衷抄录了呈送武帝。武帝见太子的字虽歪歪扭扭很不工整,处置倒合情合理颇为恰当,“阅而大悦,太子遂安”,司马衷的皇帝接班人地位算是保住了。
0 u# E, O( [  T  d  太熙元年(公元二九○年),武帝驾崩,司马衷继位,是为晋惠帝。一个白痴哪能主持朝政?大权操纵在了杨皇太后的父亲杨骏手中。 . g) C2 Y$ z# L; m# S

/ ]/ m6 T9 A! d0 a# @' @   惠帝成了摆设,整天在后宫吃喝玩乐,杨皇太后与贾皇后仅管百般照料又千叮万嘱,其傻瓜相还是时有表现,《晋书.惠帝本纪》里就记录了两则。
- C& G9 j( i; w4 k( c+ K" _) _, F- [
   雨过天晴,惠帝去华林园游乐,闻蛙声传来,问左右:“鸣叫蛤蟆是官家还是私家的?”随从倒给难住了,却又不能不答,其中一个应付道:“在官地为官,在私地为私。”他听了频频点头:“有赏,有赏。”
0 J, a& O* _" Q4 p% R' B( E
- y( W2 j: o% P; P+ S1 O0 S  z) ]1 F   又一次,随从讲到百姓因天灾无粮可吃,饿死众多。武帝摇头哂笑:“百姓愚矣,自寻死路。”左右不解,问:“陛下有何妙法救百姓不死?”惠帝不假思索:“何不食肉糜?”众听了面面相觑,哭笑不得。 , ^3 h# U1 m6 i: Y& y* q/ p0 l
* Z4 U* H' p- O+ p0 o' Q
   白痴皇帝当国后,皇太后杨氏、皇后贾氏两个外戚集团先后专权乱政,引发了长达十六年之久的“八王之乱”。惠帝成了夺国抢皇者的俘虏,被几度易手,颠沛流离,受尽惊吓,最终被迫吞下毒饼一命归天。 . p) z  S# ]- l' A# T2 d

' q0 O  H+ _5 k5 f   有感于白痴皇帝的悲剧,《晋书》的编纂者、唐朝宰相房玄龄感叹云:“其蒙蔽皆此类也……终使倾覆洪基。”
发表于 2008-12-2 11:48:2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2-2 12:40:13 | 显示全部楼层
此等乃人间奇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灵隐岛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灵异志

GMT+8, 2025-11-5 11:28

灵隐岛灵异社区

© Since 2006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