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加入灵隐岛
查看: 1137|回复: 2

回族礼仪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7-31 08:52:1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回族的人生礼仪和生活礼节,在长期的社会发展实践中,表现出了以下几个特点:

  一、人生礼仪和生活礼节均受到了伊斯兰教文化的影响。如诞生礼中回族妇女临产时的洗大净,命名礼中给婴儿取伊斯兰教先贤中的名子,向婴儿的左右耳朵分别念“班克”和“尕麦体”,见面礼中的道“色俩目”以及割“逊乃提”等等,都是从伊斯兰教沿用来的。但回族的人生仪礼和生活礼节在产生和发展过程中,又有本民族鲜明的特点,与宗教维系有明显的区别。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这些习俗也随之发生了一些变化,表现出了多重的民俗结构。

  二、回族的人生仪礼习俗受到了一些传统的吉凶祸福观念和人生观的影响。如诞生礼、命名礼、抓周礼等,新生婴儿没有任何社会行为,都是以亲族为重心,举行其仪式和活动。如诞生礼中,孩子出生后,孩子的父母和亲属用羊肉臊子面款待朋友,祝贺小孩长命百岁,婴儿满月剃头或有病散乜贴,以求吉利。同时,回族的人生礼仪习俗还表现出一种回族人民善良美好的愿望。如在命名礼中喜欢给婴儿取伊斯兰教中有名的先贤的名子,在抓周礼中希望孩子抓到理想的物品等等。

  三、回族人生仪礼习俗比较俭朴,不大操大办,不搞繁文缛节,一般都在自己家庭或直系亲属中进行。在现代,这种仪礼除命名礼外,其它人生仪礼有所淡化,在城市尤为如此。

  四、回族的生活礼节,表现出了一种文明礼貌的美德,也是一项精神文明的优良传统。回族自形成以来,把讲礼貌作为共高遵守的一种行为规范和道德准则。如在见面礼中,回族的先民早在唐宋时期就开始使用礼貌语言“色俩目”,不仅见面道“色俩目”,分别时也道“色俩目”;认为道“色俩目”,既是对别人的尊敬,又有利于团结、友爱,还可化除成见。因此,回族始终保持了相互祝安问候、以礼待人的道德传统。不仅如此,回族还在行动上“于细微处见精神”,如在待客礼中,回族从大处着眼、从小处做起,诚恳待人,热情好客,逐步养成了一种良好的习惯。
发表于 2008-7-31 14:51:26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就是回族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7-31 18:38:08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灵隐岛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灵异志

GMT+8, 2024-6-15 03:52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