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加入灵隐岛
查看: 1224|回复: 1

紫禁城守活寡 满腹苦水无处倾 宫女多发肝病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6-3 15:18: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紫禁城守活寡 满腹苦水无处倾 宫女多发肝病
 8 f8 g& m( p( F" n/ M# C) \9 t
据统计,从顺治到光绪九朝,清宫选秀女八十多次,按后来入葬陵寝的后妃统计,共214人。除极个别得到了皇帝的宠爱之外,大多是被奴役的宫女,并未得到皇帝的临幸。0 p! i8 c  o7 S1 g' ~
  . z& h6 Q* f# A$ B4 ]; w
  俗话说三个女人就一台戏,在号称佳丽三千的深宫六院,实在无法估算有多少台戏。饱暖思淫欲,在富丽堂皇的皇宫里,什么样的东西没有呢?全天下的物件可都是皇帝老子的。不管是皇帝身边的妃子,还是一般的宫女,物质生活都比外面的平民女子好上不止十倍,那么宫中女子是否都是快乐的呢?7 b6 w0 H" J# n* {9 x4 n1 Y
7 T1 Y, ]0 ?0 p  M8 Z# i4 [- I/ |! L) P
  时光已过去几百几千年,我们无法亲眼见到她们的眼泪和欢笑,只能从历史的长河中寻得蛛丝马迹。' t% t4 ]) G9 S" T, E: z7 A2 y
; Y' C8 \4 Y) i- Y! T5 u7 U: \
  从离我们最近的清朝入手,翻开清宫医案案卷,在宫中女子的病案中我们可以发现,清宫中各宫女子诊病,基本无具体脉案记载,处方多为治肝治胃之法,这反映的不仅仅是她们的基本病情,同时也反映了她们低下的社会地位。譬如据《清宫医案研究》一书记载:乾隆四十八年六月初十日,御医张鼎看得永寿宫女子圣妞肝胃不和,处方舒肝和胃散:柴胡二钱五分醋炒,制香附二钱,归身三钱,川芎二钱,白芍二钱炒,玉竹二钱,白术二钱炒,茯苓三钱,花粉二钱,萸连五分,浙贝母二钱研,厚朴一钱,陈皮一钱,昆布二钱,藿香二钱,益元散五钱。共为细末,早晚每服二钱,灯心汤调服。. B8 E/ S  g7 D0 M1 C+ o2 P4 [

4 Y- {6 P4 p( S0 t8 v( y  依中药的药性,柴、芍、芎、归和香附、厚朴、陈皮等,均为舒肝理气之品,玉竹、白术、茯苓等功在调和脾胃,二者合在一起,意在舒肝解郁,调和肝脾。+ v) P5 I- h" o" H) H2 o
% y. ~( g% h; j0 d8 t. [, l. W) N
  这样的病例在《清宫医案研究》有不少记载,大同小异,宫女们患的多为肝气郁结、脾胃不和等肝病和胃病。8 ^; b2 B$ ~! ?3 h1 S
  |0 V, D4 C- R- G. i! e
  为什么紫禁城里的女子多发的是肝病呢?这也许得从清宫选秀和秀女的命运说起。历代后宫女子入宫大致就是三种情形,一种是礼聘和采选,一种是进献,一种是劫夺和藉没。清宫的“选秀”不同于以往历代封建王朝的是入选女子皆是旗人,只分为两种,一种是三年举行一次、并由礼部主持的采选活动,入选的都是八旗女子,首先是满旗女子,蒙旗其次,有一定功勋的汉旗则排在最后。另一种,则是由内务府支持的一年举行一次的选秀,选秀范围则来源于官职比较普通家庭的女子,中选女子并不作为嫔妃之备,而是留在宫中作为宫女和侍女,在宫中年龄达到25岁方可出宫嫁人。: \% B+ x; ]1 a8 R0 g& |( G
3 g( [9 b+ V0 Q
  但顺治帝时,开始将满洲官员和外藩王公大臣家的女子纳入选择皇后的范围,扩大了联姻的范围。那是顺治八年八月(公元1652年9月),六岁就登基的顺治,在他十四岁那年,迎娶了他的第一位新娘——博尔济吉特氏。9 ~2 B7 J0 z( E- c6 Q
! b8 |" V7 p* ]; \9 J2 m
  博尔济吉特氏是蒙古卓礼克图亲王吴克善的女儿,也是顺治帝的生母孝庄文皇后的侄女。据说博尔济吉特氏的容貌很是俏丽,为人也十二分聪颖,但忌妒心很强,“每见貌少妍者,即憎恶,欲置之死”,因此,好景不长,仅三年时间,顺治帝就以幼时因亲定婚、未经选择、其事上御下淑善难期的理由将皇后降为静妃,改居侧室。
; y) }, B: S4 Z. S+ B% y+ ^6 W2 O2 L$ {1 @
  据《清世祖实录》记载,顺治帝以谕旨的形式布告天下:“选立皇后,作范中宫,敬稽典礼,应于内满洲官员之女,在外蒙古贝勒以下、大臣以上女子中,敬慎选择。”顺治逐步确立了清宫“选秀”制度的基础。此制度历经康熙、乾隆、嘉庆等朝的多次修订,逐渐成为定式,直到光绪末年。
5 z# }# G; X# S9 n! {8 j5 r; P
7 K+ L, p! o% z$ |, t$ v. |- s  顺治十一年五月(公元1654年6月),清朝举行了“选秀女”制度实施后的第一个婚礼,顺治帝的新皇后入主中宫。她是另一位来自科尔沁草原的博尔济吉特氏,正好是废后静妃的侄女,孝庄皇太后的侄孙女,科尔沁蒙古镇国公绰尔济十四岁的女儿。
6 l- K. z8 V" Z6 R9 m. @1 }4 f
9 S3 F8 g5 P9 ^( }, v) L3 p8 b  可怜被废的静妃却在后宫独守孤灯,抑郁寡欢,形容憔悴。像静妃这般的女子在宫中成百上千,有些宫女被选进宫后,在宫中永生永世,却连皇帝的影子也没望见过,大好的青春年华就这么消耗在深严的宫廷之中,又那能不抑郁不哀怨的。
0 h1 M: l) }# N8 N- w$ u8 C* s. i5 c, F" r! X' B) K8 m
  据统计,从顺治到光绪九朝,清宫选秀女八十多次,按后来入葬陵寝的后妃统计,共214人。除极个别得到了皇帝的宠爱之外,大多是被奴役的宫女,并未得到皇帝的临幸。# V6 I4 c: z" F4 ?8 f% X/ a
1 x! ?; g/ |% v2 [! A
  妻妾成群的帝王似乎从来不知道满足,不管岁月如何老去,不管自己精力是否还如正当壮年那般充沛,反正一直在选着宫女,老夫少妻在皇宫中是最为常见的。据清宫档案可知,到清末光绪年间,参选秀女的年龄最小的是十一岁,实际年龄还会更小。; ~: `) S. h( i/ x$ c
" I+ j% d6 Z. q' b9 ?! h- O6 k- r
  于是,老皇帝去见了阎王爷了,宫女可能还如含苞的花骨朵一样,正娇艳欲滴、风华正茂着,可随着那个自己见都没见过的男人的逝去,也得住进专为皇帝遗孀安排的院落——慈宁宫、寿康宫和寿安宫,在紫禁城中的“寡妇院”为皇帝守着活寡,“伴青灯叩古馨,依经孤守”,生活完全没了盼头,除了等死还是等死。谁又能做到不幽怨不悲伤的?
  P; s' q! [/ b. N" a
# U- x  `/ e# K$ d) o5 A* \" c  长持以往,导致肝气不能条达,脾胃受累,肝脾失和,以至于百病缠身。在中医上,“肝为将军之官”,喜条达,主疏泄,可在紫禁城的“寡妇院”里,又有几个人能做到“喜条达,主疏泄”的?紫禁城宫女多发肝病也许这就是一个重要原因吧。
发表于 2008-10-28 16:19:22 | 显示全部楼层
可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灵隐岛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灵异志

GMT+8, 2025-11-5 11:29

灵隐岛灵异社区

© Since 2006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