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贡院是会试的考场,即开科取士的地方。「贡」的意思指的是各地举人来此应试,就像是向皇帝贡奉名产。在古代,凡是献给皇帝的物品叫贡品,唯独“贡院”是贡献人才的。我国的科举制度,从隋朝起,兴盛于唐,一直到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历经一千余年。因“戊戌变法”取消了科举制度,兴办学堂,贡院也就闲置起来,后逐渐改为官府用房和民房。- P% @3 D3 V3 e$ C7 F
) m4 y" G& O/ A" o 一、北京贡院
5 @3 ?3 ^1 l6 S6 s 2 o/ i# z1 f D8 y
北京贡院旧址位于今建国门内中国社会科学院一带,今贡院东街、贡院西街、贡院头条、贡院二条、贡院三条等。会试每隔三年举行一次,通常在三月,叫“春闱”。会试共考三场,每场考3天。考取的参加皇帝主持的殿试,殿试中了便成进士,前三名即为状元、榜眼、探花。各地乡试在8月举行,叫“秋闱”。顺天府乡试,也在这个考场。光绪初年来应试的达15000多人。 4 g0 n, X* D# e8 n
- s' u+ e# D& r, I: m 贡院建于明永乐十三年(1415),原系元代礼部衙门的旧址,坐北朝南,大门5楹。往里有二门五楹、龙门、明远楼、至公堂、内龙门、聚奎堂、会经堂、十八房等处。明远楼前有株明朝载的槐树,称文昌槐。$ B" ], H# O7 A! V7 O% p: N2 S
5 a1 V, a1 I% E 光绪三十一年(1905)停止科举考试。民国后,贡院所在地渐为民居。现如今,古考场的踪迹已荡然无存,仅留下了“贡院街”这个地名。
2 ^5 t) c5 l2 h9 U" D) @5 n- h
% u' D4 {- P: y2 _6 E" |4 u$ a' N9 Y$ e; V2 H

; \7 i+ K- @0 T4 J北京贡院,远看明远楼和至公堂(1870-1880年代)
C9 Z7 k$ B9 d1 K2 F ]
u/ p7 N( u# e; s6 Z8 z 0 |6 Q# u4 @4 X9 ^
北京贡院明远楼前(1900年)% Q4 F3 y+ y- K0 f* d% T. P
( q0 C2 K+ ~: D( W; w6 A) i
3 \; @! z, M( e" w3 I' K( n7 G

! N8 b2 P) q0 l( s# H( g北京贡院明远楼后的考棚(1900年)+ q! z7 y6 N9 P' L
6 u8 q3 @& f( P" k% h& K% T9 ?
+ S6 H( T) A) o; ?6 S% X2 s4 z0 Z* l : ?* h4 D2 D- X* l& T* ^; h$ _
北京贡院的考棚(1900年)* O5 f5 D; S1 {% P% e
* C' e9 A l" u: M9 W8 R$ ~
3 A: o1 E8 W0 W * u# w2 U: z7 H% W
北京贡院,远看龙门、明远楼、至公堂(1901年)
3 v7 U5 q. P5 O2 X2 @! k, r5 e% q/ n
3 R3 f6 |" _6 }$ o2 Q" M
# M8 }- L; O8 W: |2 `
+ S6 l1 D) v1 ]/ v8 \! M% F3 m. d北京贡院明远楼(1901年)
0 @, z, X* P; a$ T" w4 {$ Y/ H6 Z7 w% P
/ }- d; X3 Y G. ^% ] + M, s2 ?" H, l3 N/ q; j
北京贡院的考棚(?)* F" E+ L4 B0 g. l5 Q
& _' w! v) K0 I8 u2 y9 S, v% Z二、江南贡院6 A- S' ^0 V7 `: |
) b' b" w! K9 m/ i6 v
江南贡院位於南京城南秦淮河边,毗邻夫子庙,它东接桃叶渡,南抵秦淮河,西邻状元境,北对建康路,是中国古代最大的科举考场。整个贡院成正方形,内有号舍20644间,每次考试可容纳2万多人。( r* W) c. I; u) w- ]* i
& L) r+ a1 H/ s0 y" `" x0 ^; u+ I 当时贡院正门在今永和园及秦淮剧场之间。大门外街之东、 西各有木牌坊一座,即东、西辕门。大门外东西有石狮子一对及两座石牌坊,轴线上有门三道,分别称“贡院”、“开天文运”及“龙门”。龙门后依次有明远楼、至公堂及戒慎堂。堂后有门,门后有飞虹桥。桥之南属外帘,飞虹桥是内外帘的分界线。最后为衡鉴堂,是主考官阅考卷、评定名次的地方。考试期间内外帘分隔很严,不得擅自出入。整个贡院四周围以高墙,墙外为街道,街道另一边为店铺民居。 2 w6 M0 g: L H! [0 X: ]
- s/ u- i" w2 x
自1905年废科举后,贡院即闲置无用。民国7年决定拆除贡院,开辟市场,只保留了明远楼、飞虹桥和明远楼东西少数号舍及明、清碑刻22方$ U0 t/ ~% M2 u* d
8 B7 B$ [ N/ N8 k
& j$ A! c/ O' {9 t/ u7 a
江南贡院明远楼(1910年)
1 u* \* F( `: F3 W1 R
+ Q3 {9 D2 |4 q1 v* [0 C9 V, e
" j. z2 X) k w8 f- l : d0 p! `! K( f6 j: X
江南贡院的考棚(1910年)8 l; B1 ~6 p/ M( m9 }8 o
% _- R2 y. |) ?) \+ ^
江南贡院的考棚(1910年)& y1 M" @8 l1 _" ]/ S/ q( F
/ Y3 [* Q7 X3 g# X) c% {0 Z0 ^
3 ^7 }* a! e ^' s
7 [7 o3 k }9 n# L& Z$ h
江南贡院(1920年)
, T4 P* Y* o* d$ K. X* f9 k) W7 `( f8 ]$ l( _
9 Y* W6 p0 C8 ?4 D5 N( Z$ N4 b7 E8 j( L% I

7 M6 |0 a4 W) L/ G江南贡院明远楼(1920年)
' s- x* t- h0 F8 j% d
$ I& w* l1 ]( n4 R- E江南贡院的考棚(1920年)( u8 @% s/ |1 x3 G; I
( C2 J5 k. h; L+ g& [3 }% Q+ t" d1 K b
4 i! o: A7 n& t. W- b# C
江南贡院的考棚(1920年)
' a. ~$ Q; g0 z, A( C1 p! T+ k( ~
" m1 {$ W/ G6 m武昌、福州的贡院
; S7 m3 I1 z9 G3 A8 n/ c+ s # Q& M3 l% O8 [: I
武昌贡院的大门(1905年)9 o) q2 U% o( w& `5 R% y
) Z+ {/ E) U3 _& O* |# J9 j
武昌贡院的考棚(1905年
+ w1 {' G9 A3 J
' J& m5 R) u" E/ ~7 S
" k) j5 f$ t' _8 e5 C, P8 e福州贡院,现为福建省议会(1911-1913年)
0 w, q; v3 n6 W# b( M* R
4 ] n4 |1 i3 n3 R+ i
2 g% h& s4 o/ `( h) f* D福州贡院的考棚(1915-1920年)9 C2 ?8 X7 A! K( ~, X! U F
0 v! h4 C: p- M0 c# m' d' M# B/ s, s
8 q' x( |" B" i7 [7 k
2 D' @# J* ~1 E5 j7 \广东贡院
" l9 |4 H" h( C, x# U
- S- t/ Q+ D8 G5 e 广东贡院是两广举行乡试,考选举人的试场。今天提及的广东贡院,多指清代康熙三十三年(1684)所建贡院。贡院建筑规制严整。大门之后,有仪门,中为明远楼(红楼) ,东西两侧有号房一万余间,明远楼之北(后面)顺序为至公堂、戒慎堂、聚奎堂及后门。
+ \6 _! ?. A! x1 `: N
$ A% h0 D+ k& ~0 j 1902年,奉旨停止科举,贡院停废。1904年,贡院改办两广速成师范传习馆。1908年,改建优级师范学堂。1924年孙中山在此创办广东大学(中山大学的前身)。旧址现仅存明远楼,面宽、深各3间,单檐歇山顶,高二层。 6 }+ r9 I; T4 [4 h( E# O! ~. ^6 l o

1 _9 ^5 e& D. q1873年,广东贡院红楼东西两侧的号房。
- i* E+ |$ l$ F( f/ z
7 i4 p- |7 m- B- i7 D% v7 T
/ n: m9 C0 L% B l! k& S3 b : v6 q: ^9 `% c) e. F6 F; J% p
1873年,广东贡院红楼东西两侧的号房。' k; _! g0 R M; j
' U2 L2 f; l8 p4 b4 ]( b
) V' p" h3 Q z; M" y$ h8 R 6 W% Z9 X: D' C6 l
1870年,广东贡院红楼东西两侧的号房。
$ C- e5 @- Z3 T) G- n1 _
6 k& m, a5 q+ X" {! V$ ]. Q4 L& J; L/ J- y1 k
" k" E# y" [+ B- g2 v& X
1900年,广东贡院的号房。 d7 x- Z' h5 x v
* u6 U5 K. `0 r& E/ S
3 Z8 ]" G( Y# ~; X, @( t. G
" { P/ ^3 m5 r1 R6 U2 E3 T2 N1900年,广东贡院的号房。/ @. Q+ n5 T$ v! F
* o6 n9 F, L) S' F
1904年,广东贡院的号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