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贤愚经》 
虽微小罪恶,勿轻谓无伤,余烬虽云小,能烧草山积。 
 
 
 
 
 
壹|关键要看你发心 
很多人都认为,作为在家人, 
是很难突破世间重围而专心致志修行的, 
所以也很难获得解脱。 
但在如今这个社会里, 
我们是有办法修行、 
有办法成就、也有办法解脱的, 
关键就要看你发心, 
是否真切、正见是否具足。   
 
 
 
 
 
 
 
贰|在家人中也有成就者 
虽然《普贤上师言教》里讲, 
世间法和出世间法本来就是相违, 
本来就是矛盾的, 
因为在家人想完全放下世间的事情去修行, 
这种机会是很不容易得到的。 
但是如果能将菩提心, 
融入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 
修大乘的佛法跟处理一些家务事, 
或其他世间的事也不是水火不容的。 
如果不用处理这些事, 
当然很好,但往往在家居士难以做到。 
释迦牟尼佛对在家人的要求也不是很高, 
可是,在家人里面同样也有很多成就者。 
不仅以前有,现在也有。   
 
 
 
 
 
 
 
叁|将世间事变成利益众生的事 
那我们现在该如何做呢? 
比如说,虽然平时要上班、要工作, 
但是同时你可以发慈悲心、出离心, 
这两个是一点儿都不矛盾的。 
平时做一些世间的事情, 
虽然不是为了利益众生, 
但我们也有办法将它变成是利益众生的事。   
 
 
 
 
 
 
 
肆|发心不同 
比如说,吃一顿饭究竟是善,是恶, 
还是不善不恶的无记法呢? 
如果在不伤害众生生命的前提下, 
吃饭本身是无记法。 
但是在《俱舍论》里面讲得很清楚: 
如果一个人吃完这顿饭, 
将肚子填饱了以后, 
是为了去杀生、去行骗等, 
以这样的目的而吃饭, 
那吃这顿饭就是造作恶业; 
如果一个人吃饭的目的, 
是为了吃饱以后去听法、去放生、去行善, 
那这个吃饭就是行善; 
如果他能以菩提心摄持, 
那么吃这顿饭就成了大乘的修法; 
如果他吃饭的时候没有什么特殊的目的, 
没有去想吃完饭以后去杀生、去放生等, 
那这样的吃饭就是不善不恶,所以叫做无记。   
再比如说工作挣钱。 
为什么要挣钱? 
如果挣钱是为了利用在修行上, 
那工作就是出世间法。 
如果是要拿这些钱去干一些坏事, 
即使现在还没做, 
这样的上班天天都是在造恶业。 
如果没什么其他的想法, 
只是为了吃饭、生存, 
这是不善不恶,是无记法。 
所以,虽然行为相同, 
却因为当前的发心不同而有善、恶业之区别。 
 
 
 
 
 
 
 
伍|行持善法并不难 
如果自己愿意做的话, 
行持善法还是很容易的, 
怎么做都可以。 
自己不愿意做的话, 
即使天天给你讲大圆满等最最高深的法, 
你今天听,明天也听, 
永远都不去实修,是没有用的, 
讲了也没有太大意义。   
闻法很有意义,通过闻法可以明白道理, 
如果不明白就不知道如何修持。 
但是如果听了很多却不去实践, 
这样又有什么意义呢? 
只能得到一些闻法的功德而已, 
其他的功德是没有的, 
在法的实修上也没有什么收获, 
今年是这个样子,明年还是这样, 
乃至死亡的时候也是这样空手而去。 
如果你自己想做、能做的话, 
仅仅吃一顿饭,都能成为解脱之因。 
其他类似的修法都是一样, 
所以,务必要发菩提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