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加入灵隐岛
查看: 717|回复: 1

魂归异乡何处寻 (2010-03-29 17:23:48)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12-22 14:33: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经常听村里的人谈起那血雨腥风的年月宪兵队抓人的事,而听到的只是些支离破碎的情节,带着想许许多多的疑问,我询访了几位尚健在的知情者。
    那是一九四一年农历的腊月二十五日一早,天刚蒙蒙亮,空中飘舞着雪花,寒风刺骨,天气阴冷。此时,住博山的日军宪兵队和汉奸队已悄悄地包围了中石马村。围门是住本村的汉奸给打开的,一时间,整个村里到处充斥着狗叫声,宪兵们急促的砸门声,被抓人亲属的哭喊声。庄里乡亲没有丝毫的防备,有的从温暖的被窝里被抓,有的在挑水的路上被抓,还有的已躲了起来而被汉奸找到抓去。被抓的人中大多是青壮年,他们被绑着押到鸣凤桥边的三官庙旁,用汽车拉到博山的日军宪兵队部,天天过堂审讯,有的被活活打死,填到了枯井内,没有死的据说被押到东北做了劳工。被抓去的谢加宝、陈东镐、赵京浩、黄振邦、王以贤、黄汝林、黄廷仁、黄龙果、谢恕珍、黄在胤等十三人至今下落不明。
    据被抓者黄振邦的侄子黄汝平(79岁)回忆说:那天一早,天刚放亮,下了一麻穰雪。突然,听到重重的砸门声,我爹感觉不好,急忙藏到了天棚上。我和我娘去开大门,两个操外地口音的持抢人,厉声问我娘,你当家的在家吗?娘机敏地回答,我家当家的在八陡给人家推窑炭呢。他们两眼一瞪,用力将我娘推到一边,提着枪到屋里翻了一遍,骂骂咧咧地走了。我三叔黄振邦藏到了后院的牛草棚内,他们顺着三叔留在雪地上的脚印,来到牛草棚旁。脚印没了,家里的狗见了生人在狂叫着,那两个汉奸已怀疑人就藏在牛草棚内。于是,对着牛草棚大声地喊叫,里边藏着的人快出来!不然就开枪了。三叔以为被他们发现了,从牛草垛内走了出来,被两个汉奸押走了。三叔被抓时二十一岁,结了婚还不到一年,被抓走后一直没有音讯,生死不明。
    据幸存者谢瑞珍(92岁)讲述:我是那年古历七月初九在崮山集上被抓的,被抓时我二十三岁。一起被抓的还有同村的黄连第,邀兔村的翟所音,源泉村的任凤藻。我们被关在博山赵家后门日本宪兵队的监狱里,天天审讯,严刑拷打,让我们承认自己是共产党员,不承认就打,有的受刑不过,屈打成招。有的被打折了腿,还有的被活活打死,填到了枯井内。
    在博山关了两个来月,又被押到张店,到张店时,我们已被折磨的不成人样。在张店关了一个来月,我们又被押到了济南,到济南时,难友黄连第被折磨致死,临咽气时,还呼喊着要回家。在济南关了二十多天,这天天刚擦黑,我们共一百零五人被押上闷罐车,也不知要送往哪里?人们相互猜测着,心内忐忑不安,一宿也未敢入睡。天还没亮,车停了下来。我们被赶下了车,说是要办出关手续。此时,才明白要被把我们运往满洲。趁下车时的一时混乱,队伍中有五人冒死逃走,枪声不断,也不知难友们是否逃了出去。
    在山海关的日本宪兵队监狱关了两天,我们又被赶上火了车,运往本溪匙子沟煤矿。
    匙子沟煤矿四周设有两层电网,并有多个用木柱架起的岗楼,上面架着机枪,昼夜有人值班。门口站着双岗,刺刀闪亮,戒备森严。匙子沟煤矿有矿工两万多人,矿工分自由工和劳工两种。自由工有人身自由,上下班可凭胸牌出入。劳工限制人身自由,每个工棚住二百来人,按点上下班,不得随便出入矿区,违者格杀勿论。那时,几乎天天死人,不是逃跑被电死或是被枪打死的,就是在井下病死或是累死的。在井下死的人随即被填到了老洞内,在井上死的人被填进挖好的死人坑内,和我一起来的翟所音、任凤藻不到一年就相继死在了井下。
    一年后,通过邀兔村的一个老乡,我认识了自由工乐陵人王占祥,一来二往,成了知己。我告诉王占祥想逃出去,能否搞到胸牌。王占祥略一思索回答说,等有机会再说吧。又过了一段时间,我见到了王占祥,问起胸牌的事,他说很难搞到。我看到王占祥提着一个饭盒,想借他的饭盒试着往外闯。王占祥阻止我说,那可不行,一旦闯不出去,要被杀头的!要不这样,你跟在我的身后,我带着你往外走,能闯出去更好,如闯不出去,我还可以为你打打掩护。我跟在王占祥的身后来到了大门口,门口站岗的两个日本兵雕塑似地站在那里,枪上的刺刀闪着寒光。此时,我的心像揣了个小兔,七抓八挠的,紧张得要命。不知怎的日本兵没有阻止我和王占祥,这样我侥幸地逃出了虎口。辗转三个来月,才回到了老家。从被抓到逃回家历时两年零两个月。
    老人慢慢的讲述着,两眼噙满了泪花。他告诉我,这段历史他没有对任何人说过。我理解老人的心情,老人能侥幸地活下来,已是不幸中的万幸了,而和他一同被抓的难友们,却魂归异乡,至今无处找寻。

               一部写给故乡的历史教科书

——读孙悦欣先生长篇历史小说《岳含珍传奇》

一鼓作气读完孙悦欣先生的力作——长篇章回体历史小说《岳含珍传奇》,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悦欣先生笔下那风云变幻的社会环境,真实可知的历史人物;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个性鲜活人物性格;极富艺术魅力的细节描写,形式多变的艺术表现手法,令我一次次的激动。悦欣先生选择了明末清初这一错综复杂的历史交叉点,向读者展示了一幅幅血与火、恨与泪、欢欣和悲苦的历史画卷,反映了中华民族漫长的封建社会中这个重要的历史阶段,上至崇祯、顺治、鳌拜等帝王,下至黄毛儿、金蝉儿等平民,各阶级、各阶层中各类人物的思想风貌,勾勒出在剧烈动荡的社会变革中,他们所经历的曲折道路,揭示了造成种种人物命运的历史必然性,具有一定的深度,很值得仔细一读。
《岳含珍传奇》是悦欣先生多年来挖掘地方历史文化一腔心血的结晶,是作者写给故乡的一部翔实的历史教科书。悦欣先生参加工作后,一直在文化部门工作,为挖掘博山的地方历史人物,传承博山的历史文化而考察论证,不懈努力。作为一个对地方历史的钟情者,他潜心研究历史,长期坚持阅读,涉猎广泛,视野开阔,勤于思考,笔耕不辍,寻求着属于自己富有个性的对地方历史的表达方式,不断地突破自我,扎实而不浮躁,写作态度真诚而具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所有这些都体现在他的这部力作之中,作者把风云变幻,尘封已久的复杂历史事件和人物挖掘出来,在还其历史本来面目的基础上又大胆想象和虚构,使人物命运透射出历史发展的光影,让人们充分了解历史上的地方名人岳含珍其人。通过对这一文学形象的塑造,让这一历史人物鲜明化、形象化、立体化。小说从明代万历四十三年(1616)岳含珍参加三年两度的青州院试起笔,至康熙二十年(1681)岳含珍完成他九部医学专著中的最后一部《针灸阐奇》收束,跨时六十五年,把岳含珍的传奇一生作为小说的经向线索,熔化出一部42万字的长篇小说,描绘出一幅气势恢宏的历史画卷,其文字功力的确非常,真值得让人佩服。
    风云变幻的社会环境,真实可知的历史人物。明末清初——这一历史的交叉点必定存在于一定的时空之中,而时间老人却总是对钟情于他的后人板起一副陌生的面孔,在他行进过的空间留下了众说纷纭的雾一般的事件、过程和人物。作者就是在细心探讨这一时期历史的基础上,掀开历史的帷幕,描绘它的真实画面,以历史的可靠性为依托,然后才切入历史,书写历史。悦欣先生就是在经过多年的辛勤探索,终于在特定的历史层面上,找到了自己的艺术构思,这就是故乡岳家庄的历史名人岳含珍的传奇一生。将岳含珍这个人物放在社会的大环境中,予以塑造。明朝末年,官场腐败,社会动荡,明清易帜,朝代更替,一时历史风云变化莫测,世人不知路在何方。这部长篇历史小说,以人为经,以史为纬,经纬交织,视角独到,文史结合,以岳含珍的传奇一生作为主线,选取明末清初六十多年这一重要历史阶段作为背景,把历史故事、逸闻轶事、民间传说、隐士文化、历史名人、地方风俗、地域地理,社会时政等结合在一起,选择性地进行了很好的文学艺术处理,细节的巧妙虚构,让僵化的历史活起来,把当时益都县颜神镇岳含珍等几个历史名人,活脱脱地呈现给故乡的读者,使历史人物变得真实而具有强大的艺术感染力,让人深思,使小说耐读。
小说的主人公岳含珍(1602~1693),岳家庄历史名人,岳武穆第十六世孙。字玉也,号思莲子,名医,益都县颜神镇孝妇乡岳家庄人。自幼聪慧好学,熟读经史子集,14岁补博士弟子员,中年弃文习武,练就一身绝技,挽弓射箭,百发百中,精通医术,以擅长针灸而驰名乡邑。明末,他投笔从戎,为材官;入清后,任山西路安道中军,又升浙江金华府都司签署,后迁陕西延绥靖边游击兼定边副总兵,敕授昭勇将军,不久申退归里。还乡后专心致医。对待求医者不分贵贱,一视同仁,治病一丝不苟。被誉为“神医”。晚年,他楗户著书,著有《经穴解》、《针灸奇古方》、《体用考分经》、《本草大病论》、《咳嗽议》、《针灸阐岐》、《针灸类症》等。
小说第四回《侍郎坡凭吊侍郎墓,莲花寺趣对莲花诗》一章,侍郎坡在今蛟龙古道以西,莲花寺即指今紫罗山观音寺。此章作者是通过岳含珍之父岳老太爷之口来追思明吏部右侍郎王让的。王让(1354~1427)明初大臣。字秉逊,今山东淄博市博山区八陡镇北河口村人。明洪武末年,由地方荐举被授以国小学录,是因为他“施教以孝为先”。洪熙元年,朱瞻基的父亲朱高炽登基当皇帝,封王让为右春坊赞善。宣德元年,朱瞻基登基坐殿,王让因为为师有功,被提升为吏部右侍郎,宣德二年,浙江秋租负欠积多,王让奉命前去督理,不久卒于任上,享年74岁。
小说第七回《元会郎交恶花心汉,岳含珍二会翟三胡》一章中的翟三胡,即翟元会。“翟三虎”是乡人讹传的恶霸形象,小说作者据史还以本来面目。翟元会,颜神镇西河人,椐翟氏家谱记载,翟元会留有胡须三缕,长而径直,入水不浮,直插水中,奇人奇貌,世间少见,故人称“翟三胡”。翟三胡性情刚烈,敢说敢做,办事无私无畏,不畏权势,不避权贵,不徇私情,得罪了一些无恶不作的市井无赖,这些浑浑小人为了泄私愤,在翟三胡死后,刻意编造了一些“民间故事”来败坏他的名声。最明显的,就是将“翟三胡”改成了“翟三虎”,还说他在康熙年间用生铁汁锢漏了三泉子祸害人,据翟氏族谱记载,翟三胡于顺治十年(1653)病故。
小说第四十二回《沙俄犯界定边危急,廷铨忠善顺治褒赞》一章中的廷铨,即孙廷铨、孙阁老。孙阁老是博山家喻户晓的历史名人。孙廷铨(1613~1674),字枚光,颜神(今博山)大街人。明崇祯十二年他考中举人,翌年成进士,数年后官至兵部尚书、户部尚书、吏部尚书等要职。1662年(康熙元年),官拜内秘书院大学士,入参机务,在任年余,称“患怔冲之疾”,告病请归。1664年冬,孙廷铨回到故乡颜神镇,杜门谢客,焚香著书,写成《颜神杂记》等著作。
另外,小说第二十五回,作者还通过岳含珍与其师傅空了长老的对话,间接描写保卫汴梁的第一功臣任浚。任浚(1595—1656),字文水,号海王,益都县孝妇乡下庄人(今博山镇)人,崇祯辛未进士,明末清初大臣,官至刑部尚书。
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个性鲜活的人物性格。《岳含珍传奇》这部小说,在历史的真实基础上,体现多姿多彩的艺术特色,巧妙地铺展故事情节,抒发壮怀激烈的报国情怀,讲述荡气回肠传奇故事,酣畅淋漓地再现了故乡的历史人物岳含珍的传奇一生,“精忠报国”的爱国情怀贯穿始终,深刻鲜明,跃然纸上。
小说开篇“楔子”,顺治十五年(1658),塞外兵营,钦差突然宣含珍进京,此行是吉是凶,众皆茫然。开篇创造悬念,扣人心弦。接着作者笔锋一转,回溯到明万历四十三年(1616)青州院试,含珍沉着应试,一举夺魁,少年得志,补博士弟子员。期间,云门山戏谑胡天官,描写那个年代官府黑暗,奸佞挡道,贪风猖獗,为故事情节的展开埋下伏笔,巧妙布下了一条条线索,然后,一层一层去揭示人物关系,事件的来龙去脉。不论是人文环境、还是街井风情,民意风俗,都在作者的笔下鲜活、生动。后含珍两次参加乡试,均遭不测,险被奸人暗算,只好弃文从武,只身救华州,智取赤尾屿,奇谋荡倭寇,制胜骆驼沟,那一个个战斗场面,无不壮怀激烈,荡气回肠,都达到了震撼人心的效果。这种艰难曲折、动静结合、张弛有致的描绘,让读者如亲临现场,直接感受那个特殊年代社会历史和人物命运,描写得风生水起、波澜壮阔,情节跌宕,高潮迭起,起伏引人。然后小说故事情节渐缓,含珍急流勇退,辞官回故里,精心证岐术,康熙赐铜镜等情节,使小说的主人公岳含珍弃文、尚武、从戎、行医、著述的传奇一生渐落帷幕。小说最后写道,岳含珍紧盯着那面铜镜,半晌,吐出了四个字“精忠报国”。故事戛然而止,给读者留以思考,使主题得以升华。
塑造人物形象,表现人物性格是小说艺术创作的主要任务之一。可以说,人物形象塑造的成败与否直接关系到一部小说的质量与价值。至于历史小说,往往关乎于历史上真实存在过的人物,则更是如此,相对于纯想象人物而言,也就更难塑造好,正所谓牵一发而动全身,一旦出现败笔,就有可能影响小说的整体质量。《岳含珍传奇》这部小说在人物的刻画上,倾注了特殊的感情。它在人物形象的塑造上,表现多样,各种各样的人物在这个丰富的舞台上,按照自己的性格,多姿多彩地表演着,那富于变化的典型,既有戏剧性又有历史的真实性,是艺术与真实的交织。作者以神奇的想象,质朴的语言和澎湃的激情,把岳含珍、于魁、丁胜、李通、魏元春、周英莲等人物的艺术形象以及心灵世界写得活灵活现、惟妙惟肖、摇曳多姿,读之感觉一股浓烈的现实主义气息扑面而来,一种高品位的奇妙而独特的审美快感使读者心旷神怡,这部作品超越了传统的小说模式,把不同阶层、不同身份,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的人物的故事串起来,表现了他们在风雨如磐的动荡年代的生存状态,很有质感,让我们感到了文字的独特魅力。慕容达,岳含珍的恩师、上级、战友,其人为官清正,主持正义,驰骋疆场,战功卓著,却遭奸佞迫害,被处磔刑,死得悲壮,是作者笔下的封建士大夫形象;魏元春,岳含珍的结发妻子。其人口快心直,做事雷厉,危急关头,临危不惧,挺身而出,为免于蒙羞,井中殒命,是作者塑造的封建贞洁烈女形象;于魁,岳含珍的过命兄弟,其人性格刚烈,嫉恶如仇,知恩必报,忠诚不二,作战勇猛,慷慨捐躯,是作者虚构的传奇义士形象;胡之洲,不学无术,投机钻营,贪婪好色,胆大妄为,是作者描绘的奸佞小人形象。在作者细腻、精致的笔下,我们看到那个时代人的灵魂。创作过程中,作者把人物置于鲜明可感的生活场景之中,情操的美丑,形象的黑白,各自个性鲜活,神姿多样,在悄然间纷纷丰满,清晰而灵动,真实而可感,仿佛一个个都是从历史生活的深处向我们信步走来,气息可闻,须眉毕现,以自己独特的光彩亮了起来。
极富艺术魅力的细节描写,形式多变的艺术表现手法。悦欣先生以其娴熟、细腻的文笔,以及他对史料强劲的驾驭能力,从映照岁月的深邃,到洞悉历史的原始,以人与事互为经纬,把发生在故乡这块美丽、传奇的充满深厚文化底蕴的热土上的、头绪纷繁的古代史,叙述得波澜起伏、澎湃跌宕,而又井然有序,同时,众多的历史人物和素材,旁逸斜出的背景事实点染佐证,仿佛蓊郁的花架,主次分明而又生机盎然,把那个特殊年代历史人物岳含珍的传奇一生写得丰富细腻,传奇惊心,纵横交织,活龙活现,精彩不断。这有赖于作者极富艺术魅力的细节描写。小说中有许多既符合史实,又极富艺术魅力的章节。比如:小说的第一回“慕容达初识四公子,云门山戏谑胡天官”,作者既描写了青州院试的场景,同时,也细致描写了慕容达对岳含珍初步印象,“慕容大人眼瞅着率先交卷的第一个士子——身材瘦削但却显得精干利落,眉宇间透着一股英豪之气。看上去不过十三、四的样子,这恐怕是五百六十二个考生中最小的一位了。他疑惑地打量着走近的岳含珍,伸手接过试卷,本想搁在一边,让衙役糊上考生姓名,然后封存交考官阅卷,可一瞥那手雄浑有力的馆阁体,像磁石般吸引着他。”。慕容达慧眼识英才,这一极富艺术魅力的细节描写,是小说后文岳含珍只身救华州,得骏黄土坡等一系列故事情节续写的铺垫。而岳含珍与管家岳义游云门山,两次戏谑胡天官等细节描写,则是小说岳含珍大闹济南府,遇险银狐坡等故事情节展开的伏笔。作者细腻的笔触,文如行云流水,亦皆和于史实、情理,真正做到了历史的真实和艺术虚构恰好达到了一致,重叠在了一起,不分彼此。
在《岳含珍传奇》这部长达四十二万字的小说里,作者对叙述和想象力的控制,犹如圆桌面上的舞蹈,做到了任何动作,不管多么优美,也不可泛滥;任何铺陈,不管多么准确,也必须节约笔墨。巧妙地将激情化为一种平衡的力量。在如此时间跨度的史诗性叙事中,其叙述不疾不徐,既照顾到点和面,也照顾到经和纬,使作品内容层层推进,构成一部宏大和谐的交响乐章。在如此宏大的篇章里,将结构驾驭得如此娴熟,真的很难得。这样一部鸿篇巨著,要求作者有着极高的艺术水准,最主要是小说结构要完美。悦欣先生做到了,他的这部小说,构架庞大,结构却是非常的严谨。他用得最多的,是采取直叙和倒叙、补叙等种种艺术表现方法,轻松地把握娓娓道来的节奏,不论是场景的设置,还是情节的发展、人物的塑造,都做出了合理的安排,在笔墨的运用上能控制得恰到好处,都做到了让小说里的故事鲜活起来。如:写岳含珍二次济南乡试,遭胡之洲陷害,遇险银狐坡,逢黄毛儿搭救,然后补叙岳含珍与黄毛儿青州一别,黄毛儿与金蝉儿落草银狐坡的情节。又如:写岳含珍义释“小庞统”石江,幸得翟凤翔通风报信,为躲避胡之洲缉拿,连夜逃出孝妇乡,行文至此,故事情节戛然而止,而在叙述了石江计杀胡之洲等许多情节后,才回头去写岳含珍渑池救苍生,邑人送旗旌这一情节,故事至此又止。山西潞安道指挥使多嘎对送旗旌一事诧异,才引出岳含珍渑池治瘟疫等情节的叙述。这样的安排,悬念丛生,引人入胜,文中很多这样的巧妙安排,吸引着读者关注人物命运,强烈读下去的欲望。
悦欣先生长于历史整理,尤擅地方历史地挖掘。在他的这部鸿篇巨制中,凭借其深厚而扎实的创作功力,善于把文史兼通的丰富经验结合起来,以史实为准,以文献为据,精心剖析,独辟蹊径,打破陈俗之语,敢为一家之言,悦欣先生的这部长篇历史小说《岳含珍传奇》做到了,成功了!可以骄傲地说,这是一部生动传神、史料丰富翔实、清新澄澈的书;这又是一部情节跌宕起伏、引人入胜的书;这更是一部写给故乡翔实的、可感的历史教科书。这部书盛满了精妙的细节,丰盈的意象,饱含新鲜汁液的语言,仿佛有一种魔力在吸引读者看下去,尤其是故乡——博山的读者。
发表于 2017-12-25 09:33:30 | 显示全部楼层
支持一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灵隐岛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灵异志

GMT+8, 2024-5-23 13:39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