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T- e- a G1 ~+ X. E) X" Z, |
' n+ z4 w" `' @ P6 Q# ^/ M8 E F
现代的选美,各式各样,名称不一,可谓五光十色。殊不知中国古代也有不同的选美活动。有档案记录的,就算清代的选秀女活动了。 + V4 {# k( ]1 u7 Z2 m; c
秀女也就是美女。何谓美女,各个时期有不同的看法。各个阶级也有不同的标准。既有唐肥燕瘦之美,也有“三寸金莲”之美,更有柔弱哀怜之美。而清朝宫廷选美,即所谓秀女,首先必须是血统纯洁的官员的女子,以保持满洲贵族的尊严和特权。在保证血缘和社会地位高尚的情况下,才讲女子的美貌与素质。
! @9 o- T8 `3 N1 a挑选秀女,是为皇帝做妃嫔或为亲王、王子指婚,所以必须体形健美、品行端正。因此要经过层层挑选,保证无误。凡届挑选秀女之期,由户部行文各旗都统,将应阅女子年岁等,由参领、佐领、骁骑校、领催及族长,逐一具结呈报都统,然后汇咨户部,户部上奏皇帝,皇帝批准何日选看秀女后,户部马上再行文各旗都统,各旗造具秀女清册。
, J, A, y; y- {3 I* @( V q& c' C# u
/ L" c% R3 k8 z : D0 P: _) w; ~! s$ w$ ?
& e, i" f+ A/ O. n
/ C$ @: X3 C8 w* e' Z8 h由参领、佐领、骁骑校、领催、族长及本人父母或亲伯叔父母兄弟之妻,亲自带秀女送至紫禁城的神武门,依次排列,由户部交内监引阅。这算是第一次挑选。凡经太监挑选被记名的,须再行选阅。这是第二次挑选,凡不记名者,听本家自行聘嫁。如各旗官员女子,因有事故,不及与选者,下次补送选阅。未经阅看之女子及记名之女子,私相嫁聘者,自都统、参领、佐领及本人父母族长,都要分别议处。 7 D: D5 z2 p6 |: w
被选秀女的年龄,必须是13岁至17岁的未婚女子。经太监两歇挑选后,最后报皇帝选定,或被纳为妃嫔,或指婚给亲王或王子为妻。慈禧太后就是以秀女的身份进宫,被咸丰帝选中封为贵人,由于得到皇帝宠爱,随后晋升为嫔,再升为妃。咸丰帝热河宴驾之后,被封西太后,与东太后慈安共同垂帘听政,扶助其子载淳(同治)当皇帝。这个善于玩弄权术的慈禧西太后,掌握中国的大权达47年之久。 ( ]( _3 [/ r2 e: a- f- G' f; \, A
) y0 ~5 b' d: a5 b- V, V* ]
9 T% ]' f& Y1 w+ A2 _ n
- F7 e' g9 Q9 g) v) x3 l5 V $ \! x6 G) T" U R* l2 j8 L
据《国朝宫史》载:皇帝的老婆,第一位的是皇后,只许一个,主持内宫事务。第二是妃,其中皇贵妃一人、贵妃二人,妃四人。第三位是嫔六人。皇后居中宫,妃嫔居东西十二宫。第四位是贵人,第五位是常在,第六位是答应,这就不限数额,只看皇帝的精力与喜爱了。 " Z0 Z6 c& X$ D: p6 J/ X- `
皇帝选美,三年一次,也太长了一点,还有一年一次选秀女活动,算是选美的一个补充形式。这一年一次选秀女,主要为挑选宫女,以服侍内宫各位后妃。它挑选的范围是内务府所属三旗一般人家的女子,内务府三旗,即清朝起家时由皇帝自领的镶黄、正黄、正白三旗。内务府三旗所有年满13岁的女子,都要经过挑选,凡选定的,大部分到宫中做宫女。在做宫女期间,如果被皇帝看中,还可升为妃嫔。如果皇上看不上,须要服役至25岁,然后才能放出宫,可以婚嫁。
3 H3 Z! _- L3 k: \ . k9 D" q8 t( N6 f/ v6 q
4 m. {% c5 G6 K* a
5 b( C6 Q& l& g4 C被选入宫的秀女,少数被选为妃嫔,那就身价百倍了。但是除个别得到皇帝宠幸,其他也多是久居冷宫,守活寡过日子。多数未被选为妃嫔的秀女,那就是唯恭唯谨待侯后妃等各主人手下,稍不如意,便鞭打责罚,甚至被逼致死的,其悲惨的一生,也是值得怜悯的。在紫禁城内的隆宗门外,坐落一组以慈宁宫为主体的建筑群。
: v4 P2 _ E& v8 j有人把它称做紫禁城中的寡妇院。因为这里原主人便是先皇的后、嫔、妃们。她们当中主要是通过选秀女而入宫的。明清两代皇帝虽不象唐代“后宫佳丽三千”,但人数并不算少。皇后、皇贵妃、嫔、妃、贵人、常在、答应等,她们都住在乾清宫两侧的东西六宫。一旦皇帝驾崩,按祖制她们都要搬到慈宁宫居住。这里的生活可以说是与欢笑无缘,只有在“红颜暗老白发新”的清寡单调的生活中了此一生。
$ |2 }; K% X6 w O0 U7 j慈宁宫偶尔也有欢乐,如给皇太后上徽号,册立后妃以及元旦、冬至、皇太后万寿节等都要在这里举行盛大的庆祝活动。只有这时清王朝的遗孀们济济一堂,饮酒作乐。但这样的活动毕竟一年只有几天,到了清朝末年,随着清王朝的衰落,这几天的活动也被迫停止了。有的只是白天接着黑夜,花开花落,年复一年,毫无生机的生活。慈宁宫建筑群中的佛堂很多,这些太后、太嫔、太妃们在百无聊赖的守寡期间,焚香礼佛,试图从那虚无缥缈的佛界中寻求精神安慰和寄托。
3 p) ?. b0 u: I: f& i% E5 t 9 x4 l e3 E4 ^; D2 P2 p# ?
' M5 S' O8 H) O+ i7 ^, A. u8 O 3 {0 h: l( L \6 U' R! I
清代的后宫,上至皇后,下到宫女,都是从旗人女子中挑选出来的。旗人,是清朝独有的。因此,从旗人女子中挑选后宫粉黛的制度,也是清代独有的。挑选秀女的目的,除了充实皇帝的后宫,就是为皇室子孙拴婚,或为亲王、郡王和他们的儿子指婚,重要性自不待言。秀女们要走进紫禁城高高的宫墙,也就不那么简单了,必须经过一道道的考察。
8 R' {. z! T/ `# I , r/ i7 s1 M5 Y$ w! ?
c! g) u2 F3 B7 m$ k
2 P" {9 }+ S1 G- V2 h8 P8 h
首先,要严格审查旗属与年龄,不在旗的想参加选秀,势比登天;在旗的想逃避选秀,也是自讨苦吃。顺治朝规定:凡满、蒙、汉军八旗官员、另户军士、闲散壮丁家中年满14岁至16岁的女子,都必须参加3年一度的备选秀女,17岁以上的女子不再参加。乾隆五年(1740)进一步规定,如果旗人女子在规定的年限之内因种种原因没有参加阅选,下届仍要参加阅选。没有经过阅选的旗人女子,即使到了20多岁也不准私自聘嫁,如有违例,她所在旗的最高行政长官——该旗都统要进行查参,予以惩治。 4 J8 n$ i4 c; L6 }
1 o/ a! u! b) ^7 ` 第二年乾隆皇帝命令“户部通行传谕八旗,所有未经选看之秀女,断不可私先结亲,务须遵例于选看后再行结亲聘嫁。”乾隆二十年(1755),再次补充规定:应阅视的秀女,在未受阅选之前私自与宗室王公结亲者,其母家照隐瞒秀女例议处。至于参选秀女的年龄,根据清宫档案,到清末光绪年间,最小的是11岁,大的可达20岁。
4 E8 g; m% F8 p6 y2 R! @ X: c
/ V) e6 O. U/ K2 F/ a 清朝明确规定,八旗秀女阅看时,必须着旗装,严禁时装。而且,按照中国的传统观念,“好色”也是极不名誉的,“美女祸国”从来都是帝王和他们的大臣们翻云覆雨的护身符,因而这一标准总在若即若离、讳莫如深的扑朔迷离中。乾隆四十三年(1778),一位县学生员拦下御驾,恳请乾隆皇帝就削减皇后乌拉那拉氏丧仪之事下罪己诏,致使龙颜大怒,但仍未忘记陈述那拉氏册后“并非以色选爱升”,后来失宠,亦是“自蹈非理,更非因色衰爱弛”,总之绝不肯承认自己好色。 # N. k' p9 p/ d
" Y) G) F3 @) O1 ^ G4 W
3 |) M9 t2 F& k & _- F: @3 v6 d6 h( j/ N6 @" v
U8 @3 u9 b8 |7 J& R5 |! s; L3 t[url=]清统治者公开的两条标准,一是品德,一是门第。清代册封皇后、妃、嫔的册文中常常见到的是宽仁、孝慈、温恭、淑慎,“诞育名门”、“祥钟华阀”等等。其中,门第又有着更为重要的作用。众所周知,光绪皇帝的皇后隆裕的相貌奇丑,但她是慈禧皇太后的侄女,因此,她成了皇后。被光绪皇帝视为红颜知己的珍妃入选时,她的父亲是侍郎长叙,祖父是曾任总督的裕泰,伯父是广州将军长善,长善又是大学士桂良的女婿,是恭亲王奕訢的连襟,因此他他拉姐妹双双入选为珍、瑾二嫔。
) k/ r8 ^; s$ o, D2 ~
. v7 T# L. q- b6 ~4 I; p 这张没有填写姓名的列表,更说明了秀女的门第,不仅关系到秀女本人是否入选,而且关系到入选后她在宫中的地位:
+ G/ |% O W: T
6 U" K* \; y9 I$ T* r 同治十一年二月初三日敬事房传旨: ) `$ e- B9 x9 s' z9 y4 x4 e' _; k
' K; b& {( S' _) Y- w G3 z
原任公爵之女着封为妃
- b! h7 [8 v$ |. m/ a: l % C9 r+ R0 N- X( i) g R
将军之女着封为妃 ( y1 i% L7 f# \ D
4 F; `# x! o0 Q# a
知府之女着封为嫔
" Q3 Q* h! v2 v! a- J* i6 {4 f5 I
& O4 _; z5 i f+ n, L 员外郎之女着封为嫔
9 |: C2 ]. l9 x" e
: t1 c$ R6 A, K* v S0 G 钦此。
8 N; r% k: x4 z/ d. e4 v* @ . \* E# k2 M4 F# R) P
所以,清宫选秀女,绝非选美。[/url]4 `9 t. T. F, K, V( Q) {4 j( K3 f8 \
/ R; a2 c) X3 _1 x% }+ f0 O[ 本帖最后由 天问 于 2008-4-8 15:06 编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