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雍和宫,是北京最著名的喇嘛教黄教寺院,有藏传佛教博物馆之称,为我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其占地66400平方米,中轴布局,左右对称,拥有殿宇上千间。整座寺庙规模宏大,建筑豪华,保存完美,珍藏文物极其丰富多彩,深为世人所重视。% }+ `5 j" T% }1 x8 z2 X
, h% `& O2 s# J9 A9 T& t
牌楼群 雍和宫最南端的大院,由一座大照壁和三座宏伟的五彩牌楼群所组成。北侧中牌楼最为壮丽,系三间四柱九楼式,上饰大理石金字大匾,正面额书"寰海尊亲",阴面题"群生仁寿"。大院东西两侧的牌楼均为三间四柱七楼式,所有题额均是乾隆皇帝的御笔。牌楼群与红墙、照壁等相交辉映,王府改寺庙的特色浓重,宛如佛国境界。 从北侧中牌楼门进入,有一条贯通南北的百米林荫大道--"辇道",此为帝后前来拜佛时行走的专用道。辇道北端便是设有三个门洞的昭泰门。
7 D3 E7 |& u) Y4 R5 L! P, C! V( {1 a" Q7 p5 D. T
钟、鼓楼 位于昭泰门内庭院的东西两侧,均为重檐歇山式并外加回廊的特色建筑。钟楼内设铜钟一口,每日清晨鸣钟,以召集喇嘛上殿诵经。鼓楼内备有大鼓,只有帝后前来进香,达赖、班禅来寺讲经及举行重大法会时,才可钟鼓齐鸣起来。
$ u9 H3 K) W6 d1 d3 L0 q# R! W$ Q* ^: b! M: |
八角碑亭 两座,分设于钟、鼓楼北侧。东碑用汉、满文书写,为乾隆御笔。西碑用蒙、藏文撰书,讲述了雍和宫改为喇嘛庙的原因。 两亭内的高大石碑,均分别竖立于巨型龙头龟的背上,含树碑立传、弘扬功德之意。龙头龟本名??,龙的九子之一,喜负重,寿命长,所以用来背负御碑是最为合适的。
+ M. H" x) k' Z& H) L' R x' F+ E& t+ O! H2 ]+ V/ b) H* u- E
9 r+ R5 h* x" e( C
% |+ n" ]* {0 H" l5 M
天王殿 门匾用汉、满、蒙、藏四种文字写成,十分引人注目。此殿为何称门?因它原是雍亲王府的正 门。而且门内供奉有弥勒佛和四大天王,所以称为天王殿。
! G4 s( A# |6 D% r7 Y7 g% G8 b
2 P: z: a: X2 n% k& L, F# ~! B弥勒佛像 端坐于大殿正中的宝座上,袒胸露腹,热情慈祥。他广收香火、笑迎四方游客。该大肚和尚据传是我国五代时期浙江奉化的疯僧布袋和尚,为弥勒佛的转世显化,所以许多佛寺塑其金身,予以供奉。于弥勒像的左右两侧,各有一座3米多高的圆形紫檀木长寿塔。每塔均为9层,塔层上放置有高10厘米的长寿佛和白度母佛共274尊。
" ]: h6 d! ~+ L9 [
9 B3 _5 {# U K" b R D; ]) {" c3 E# h/ f" ^7 t' K. ]) s/ ]
9 E" C! l8 j/ F0 \
四大天王 供奉于殿内左右两侧,皆为泥金彩塑,每尊天王的脚下均踩着两只小鬼,这八只小鬼是一切欲念与邪恶的代表。四大天王魁梧威严,东侧两尊为:东方持国天王,身白色,持琵琶;南方增长天王,身青色,持宝剑;西侧两尊为:西方广目天王,身红色,执?索;北方多闻天王,身绿色,执宝幢。他们分守四方天门,以保天下太平,人们幸福。
0 R' L- B0 _, N3 q& {1 C p% }: x
3 _4 Z5 X& n, V0 I' p( E
/ A B5 I8 ]8 J/ a, Z韦驮佛 立于大殿后部,是位身穿盔甲、手持金刚杵的武士佛像。据佛经所述,韦驮天竺(古印度)人,是释迦牟尼涅磐后所建舍利塔的守卫者。由于他击败异教徒,保护佛祖舍利有功,所以被封为护法天神。
1 K0 O: }) u" x3 |3 T, k- Q! j, R8 W( ~5 Q
大铜鼎 放置于天王殿后的御路上,铜铸,高4米,鳝青色,上开6个火焰门,并饰二龙戏珠图案,底座上雕刻有三狮戏球,工艺精美,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据传这只大铜鼎与北海的九龙壁,团城的大玉瓮,?quot;北京三绝"之誉。1 D7 D3 G. E$ e/ m
3 e) ~* g( `8 H4 M3 N御碑亭 紧邻大铜鼎北侧,是座门开四面的重檐方亭,建于乾隆五十七年(1792)。亭内竖一方形巨碑,四面碑文分别用汉、满、蒙、藏四种文字镌刻,名《喇嘛说》,全文678字,为乾隆皇帝御笔,说的是喇嘛教的由来,及其所施行的怀柔政策。
/ I9 A' a' O! W0 X6 [( y
# t6 Y8 X/ V! Q, r7 q; d须弥山 在御碑亭之北,青铜铸,高1?5米,陈放于汉白玉石座上,石座雕刻精美。该须弥山是于明代万历?(1573~?1620)年间,由司礼监的掌印太监冯保所贡奉的。 须弥山又称须弥楼、曼陀罗,系古印度神话传说中的名山。据佛教观念,它是诸山之王,世界的中心,为佛家的宇宙观。佛教教义认为小千世界分为上、中、下三部分,即风轮、水轮、金轮。金轮为地面,地上有九山八海,是人类生活的地方。再往上的东、西、南、北四方,各有一座宫殿,表示四大部洲:即东胜神洲、南瞻部洲、西牛贺洲、北俱卢洲。再往上却是布满天文星座的茫茫宇宙,星际顶部(须弥山顶为天际)有一座别致的小坛城,这就是帝释居住的圣地,即所谓的天堂。
( [4 P! P! T2 Z- {$ B0 {% [2 J" P% X; i Z6 L, h
雍和宫 该殿是雍和宫的主体建筑之一,殿内供奉有三世佛像,即中间的是现在佛--释迦牟尼佛祖;左侧的为过去佛--燃灯佛;右侧的是未来佛--弥勒佛。释迦佛前的两个站像:左为迦叶,右为阿难。 . {+ U0 _6 |. ~# P K9 ]
9 o$ K( f4 ]. C! E9 {( ]! `1 |
十八罗汉 分设于殿内东西两侧,各9尊共18尊塑像。他们是释迦的十八弟子,受佛祖嘱托永远活在世 上,不入涅磐,弘扬佛法,普渡众生。 该殿的佛学内容极其丰富,观音菩萨的站像立于殿内东北角,其身前镜框内的画像为白度母。西北角的站像是弥勒像,其后为长寿佛。东墙的大挂毯为"大白伞盖",是佛祖释迦的化身,以伞盖而庇护众生。西墙画像是"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说明观音以千眼广观天下,闻声救苦,大慈大悲。
^; _/ X; ?, w& q3 m
. b- J! c; l; ? p* J五供 陈设于三世佛前,珐琅制品,中间是八卦香炉,两侧是烛台和花瓶,供烧香、明灯及献花之用。3 R' G8 Z" r0 r7 @" m! N
3 Y' U0 l$ e" `
七珍 为供器,有:①轮宝:取其轮回不息之意;②摩尼宝:取其圆明之意;③女宝:取其妙静之意;④臣宝:取其能守人之意;⑤象宝:取其大众之意;⑥马宝:取其致远之意;⑦将军宝:取其克覆之意。
5 y& @. q! M6 L8 }. H. G R
) Q5 |* i& x- l; e* P& F h3 q八宝 ①法轮:含大法圆轮万劫不息之意。②法螺:含妙音吉祥之意。③宝伞;含张弛如伞荫护众生之 意。④白盖:含遍覆三千,净一切事业之意。⑤莲花:含出于污泥而不染之意。⑥宝瓶:含福智圆满,具定无漏之意。⑦金鱼:含坚固活泼,解脱壤却之意。⑧盘长:含回环贯彻,一切通明之意。 七珍八宝均为佛家的法器法宝,含有佛法无边,神通广大,普渡众生,如愿吉祥之意。此外,于五供两旁还设有灵芝、八卦阴阳轮和珊瑚树,均是取意吉利的装饰供品。同时,于殿内东西两侧,还陈放有"磬"和"鼓",为帝后进香和举行宗教仪式时敲击的法器。
& ]- f: H$ P8 s0 P/ f6 ?9 _, u _+ y- h+ v: q" d
哈达 有白色和蓝色之分,为藏传佛教的礼敬用品,用丝、绸或绢纱制成的长带。藏蒙地区民间当遇喜庆之事时,在迎送宾客中便互献哈达以表庆贺。拜佛或遇丧时表示哀悼,也用哈达作为敬谒礼品。
( ^$ s, k v9 L' F) _
5 u" _) O* I f$ |! v- B! h, I幡门 指悬挂于佛堂内上空或佛像前的布料绘制品,形似门帘或帐幔门而故名。而悬挂于幡门左右两侧的叫幢幡,这些均属旌旗类的装饰品。
$ q3 R! O8 B& ]3 ~* I6 u! H) t2 h5 d
长明灯 铜制灯座,点燃于三世佛前,含佛前尽夜长明之意。 7 ]4 p# W( i8 U# Y' j% G
% K, l2 c0 H7 z$ m S, I四学殿 系指分别位于雍和宫东侧的药师殿、密宗殿和西侧的数学殿、讲经殿四座殿堂而言。! I! d, i; r5 H6 c! c0 x( g: q
' Z7 W$ w8 e% l6 R' j4 F+ x! k" W# Y
药师殿 是喇嘛们学习藏医的地方。殿内供有释迦、药师与长寿三佛,并陈列不少草药标本。
- J0 ?' D. M& p( a
! n( d# o8 h% j Z
6 ?! |9 }( s* S, ]3 [) [+ B0 Z1 @3 ?6 }2 a% j2 R4 r
密宗殿 在药师殿南,为喇嘛学习密宗之处。殿内中间供宗格巴像,北侧供嘎拉丹迈达拉像,南侧供西扎布增格像。; I, `7 T3 V* n( {' T. A
+ t5 i- s* F% y; U u( I/ n7 @* x, x数学殿 内供宗格巴、补佛尊者和凯珠尊者三尊佛像。并且陈列有天文仪、地球仪等,此是喇嘛们学习天文、地理和历法的地方。清朝每年的历书就是在此编写的。' q3 @8 S/ }& M) f7 ^- E
2 ]+ P+ n; ~& | @
讲经殿 是喇嘛们学习显宗的地方。
( K: U# N: Q% h1 t/ [4 t& p6 H0 L! c% _" b7 q) H' M
永佑殿 原是雍正为皇子时的居室与书房,雍正死后曾在此停灵,并改?quot;神御殿"。后来该殿成为清帝供祭祖先的影堂。 殿内供有2?35米高的木雕大佛三尊,中间是无量寿佛,左边为狮吼佛,右边为药师佛。
" ?3 j5 E5 ?2 l4 {4 p E
) R# v3 c* V6 p( p! W无量寿佛 就是人们所说的阿弥陀佛。其为西方极乐世界的接引佛,所以佛徒们常常爱念该佛号,以求在阿弥陀佛的保佑下能消灾避祸,可进入理想的极乐世界。
. V* l, W1 z! ]2 B7 t: a; i0 F: W! x6 p: r4 i$ s) a2 w
8 E( E% v i; v. G
8 h. I8 `# _. @0 K! G$ v |5 f度母像 有两幅,挂于东侧墙上的是白度母画像,而西侧墙上挂的则是绿度母补绣像,补绣工艺讲究,十分精美珍贵。据说这是清代乾隆皇帝的母亲与从人们一起补绣成功的,至今已有290多年历史。; Z8 l' i4 M: P) P& J
0 `7 z4 c; }+ I( d4 U" Y
法轮殿 该殿平面呈"十"字形,是雍和宫最大殿堂之一。殿顶设有结构奇特的五座藏式镏金宝塔,深具藏汉建筑艺术特色。此殿是喇嘛诵经和举办法事活动的主要场所。8 h" n% q/ K0 I' {8 I9 a! D
4 `( D- {" ~ @& ]8 U% z8 Z+ a# K大型壁画 彩绘于大殿的东西墙上,内容为佛媸湾饶材岬慕瞪?牵?步小妒湾仍戳魍肌贰C杌媪耸湾却幽盖滓赶鲁錾?螅?脱А⒊黾业匠煞鸺岸然?谏??span href="tag.php?name=%B4%AB%C6%E6" class="t_tag">传奇故事,十分有趣诱人?/font>* ]$ U+ }+ g* {' v( F! c
5 C' |, w3 f7 F5 Q3 N; X6 d
大藏经 珍藏于东西壁画前的书架中,西侧储有"大藏经"108部,东侧存有"续藏经"207部,均是我国著名的佛学?洹?/font> a1 z$ D o1 H2 T- u# N# b
8 X% R2 m/ G$ a1 p龙盆 又称鱼龙变化盆,置于大殿后部。这是一只用金丝楠木雕刻的木盆,上雕生动的鱼龙出没于海涛之中,宛如一件精美的实用工艺品。据传乾隆皇帝在此地出生后的第三天,曾用该盆洗澡,所以有"洗三盆"之称。中外游人对此民俗生活文物甚感兴趣,往往踊跃投放钱币,故又?quot;聚宝盆"的美称。
d: F/ w3 m$ j8 @7 k) B: u" }& g
五百罗汉山 位于洗三盆的南侧,高3?4米,宽3?45米,全部由紫檀木雕成,雕工精绝,意境深远。500罗汉分别用金、银、铜、铁、锡五种金属制成,每只罗汉高10厘米,形态生动逼真,广布山间洞穴之 中,十分精巧别致,为雍和宫的"三绝"之一。
% P1 Y; a2 f$ H1 v' f/ F
, @$ A1 F4 w) Z东西配殿 分别位于法轮殿前院东西两侧。西配殿为菩萨殿,内供八大菩萨像,从南至北为慈氏、除诸 障、观世音、文殊、大势至、地藏、须空藏和普贤八尊菩萨塑像,他们均显慈悲为怀的女性特征。
2 r- O/ J4 D. L- \" O1 _7 v( n7 J+ g3 ~# e" i% o
双身佛 东配殿又称"鬼神殿",殿内有两只木制大熊,是为纪念乾隆(1754)于鄂棱加林猎获的成果而设。 殿中牺牲坛上奉有五大金刚--欢喜佛。自北而南为:吉祥天母护法金刚、永佑金刚、大威德金刚、地藏王金刚和财宝金刚。这些金刚多为兽面人身,青面獠牙,头饰骷髅,颈挂人头,有的还搂着裸体妇人等,很是怪异,狰狞可怖。他们均是喇嘛教中的密宗造像,是各大法王和各大菩萨的化身,是为镇压邪恶,铲除异端所变化成的愤怒形态。他们所挟持的怪物等,皆为邪恶的象征。 此殿有的金刚呈男女搂抱式,叫双身佛,也有"欢喜佛"的俗称。但此并非人间的男女关系,而是密宗佛像,是密宗六度修身法中最后的两个阶段--即禅定与智慧的化身,名叫定慧双修法。因为喇嘛教格鲁派(黄教),根据戒律是严禁僧人淫欲的,所以我们是不能以世俗的观念去解释双身佛的。6 P$ A$ z) R$ m$ Z( T
' X# X4 h0 g. H. K( D7 h/ y
班禅楼与戒台楼 分别坐落于法轮殿的东西两侧,两楼规模不凡,同建于乾隆四十五年(1780),至今已有200多年历史。 东侧的班禅楼,是清乾隆皇帝为迎接西藏的六世班禅进京为自己祝寿,并主持受戒仪式时休息而建。楼内陈展有西藏六世、九世和十世班禅的画像,以及有关黄教文化艺术珍品等。西侧的戒台楼,是乾隆委托六世班禅为自己主持受戒仪式而筑。内设戒坛一座,并陈展有清代御制的活佛转世金瓶和牌签,以及藏传佛教"打鬼"用具等。- m3 Y! g6 |6 q) F6 F k. ^6 ~
! w! ~& J( ]; C, Z万福(佛)阁 万福阁是雍和宫最后一进大殿,为整座寺庙中最高大宏伟的一座殿堂。中间主楼为三层,左有延绥阁,右有永康阁,皆二层,均有飞廊与主楼相连,三阁浑然一体,飞金彩绘,极为雄浑壮伟。由于殿内墙中供有小佛像多达万尊,故有"万佛楼"和万福(佛)阁之称。
' k# N* @7 O2 Q, f& g
5 B" y+ t) q" K9 r3 s) \木雕巨佛 竖立于万福阁主楼内,用整根白檀木雕制而成,总高26米,其中地下8米,地上18米,直径8 米,站于汉白玉石须弥座上,是一手持哈达,体态雄奇,顶天立地的弥勒佛巨像,为我国及世界最大独木雕佛之一,驰名中外。 此根雕制佛像的巨大白檀木来自西藏,是西藏达赖为支持雍和宫的工程建制而特地敬献的贡品。因为原来西藏的行政与宗教各自为政,藏王朱尔默特那木木勒野心勃勃,想独揽大权,并摆脱清政府的控制,于是同达赖发生冲突。清政府派兵平息了叛乱,废除了藏王,使政教合一起来,达赖管理了西藏的行政、宗教事务。为此,达赖非常感激乾隆皇帝,因而特献巨大木料一根,用工三年经过江海水运等办法运抵北京的。当时拆去了法轮殿后的观音殿,搭起施工的"芦殿"(席棚),并在西藏察罕活佛的设计下,由养心殿造办处的技工们精心制做,终于雕制成功这一迈达拉巨佛(即弥勒佛)。先将巨佛雕成并竖立妥当,然后再建筑万福阁的。
' e# H+ K' x- k( q$ g% ]& T' z8 Q1 q7 p# b3 c$ |# T* c3 k
照佛楼 在万福阁前院东侧,原为乾隆母亲的拜佛处。
Q+ i! T d& j% @. {2 a' v2 @" F
2 W; c: }6 _3 T& y照佛、佛龛 照佛楼内供奉有释迦铜质镀金像,称旃檀佛,又叫"照佛"。其服装与其他佛不同,为"水纹衣"。水纹衣的由来有一故事可叙,传说释迦牟尼说法时,人们为了让佛祖的影像永留人间,便给佛祖画像,但又不宜直视。于是佛祖就站在江边让人们照河中之影进行描绘,结果连水的波纹也一起描画上了。这时佛祖已上天,人们只得照佛的水中之影画进行雕塑,从而便有了"照佛"和"水纹衣"之说,此为我国铜雕之极 品。 照佛前的站像左?quot;阿难",右为"迦叶",是木质塑像。 此外,照佛楼内的佛龛则是金丝楠木的浮雕精品,巧匠们运用我国传统的透雕手法,在三层佛龛中共雕出99条栩栩如生的蟠龙,精美绝伦,令人惊叹。
6 }' N: b# x) q1 s- p
7 q& _. _. N% J1 q; C; v3 A雅木达嘎楼 在万福阁前院西侧,内供"大墨神"等大面怪佛。7 |# c6 K1 _( m% c0 G0 w
/ S3 \6 @1 b! J% n' z
东西顺山楼 这是雍和宫最后一排建筑。绥成楼是东西顺山楼的中心,内供三头六臂大白伞盖佛、白度母像和比勒格白穆得(智慧彼岸)像。楼上供有"五轮塔",五轮系指地、水、火、风、空而言。
' T$ ?; G' I3 }
" y0 X2 H, L" D* z庄重祈福的古钟
; ^6 r( i$ `( M: L* S北京古钟很多,而在一年中敲响次数最多的要数雍和宫的大钟了。 % }9 z# Z2 K+ \9 x# y" Y
4 A/ m! p* j- T1 K# O
雍和宫的大钟在雍和门院内东侧的钟楼内,此楼建于乾隆九年(1744),为重檐歇山式。楼内的铜钟为明成化二十年(1484)所铸。此钟外观大气厚重,钟上有蒲牢,钟身西侧铸有正楷字“皇帝万岁万万岁”,下书“大明成化二十年九月吉日制”。东侧书“金范其形,声运雷霆,景晹宣动,万户耸听”字,字体浑厚、圆润。钟口为莲瓣形,上有八卦图案。在大钟的内壁铸满梵文经咒,每字寸许。 % G5 u7 }/ S% \& w' u
+ g" \; H% e/ {
在清代,每日清晨僧人上殿诵经,均要鸣钟。每逢重大法会和清帝来庙内朝佛,西藏大活佛来讲经时,还要击鼓鸣钟。由于那时京城建筑低矮,故钟声能传播很远。如今,每月农历初一、初八、十五、三十及佛教节庆日均要敲钟,为国为民祈福。而每次都要敲108下。关于108之数,古人认为是吉祥数,《群谈采余》载:“钟声晨昏叩一百八声者,一岁之意也。盖一年有十二月,有二十四气,又有七十二候,正得此数。”。大钟在佛寺中的作用,《百丈清规》中说得很清楚:“大钟,丛林号令资始也,晓击则破长夜,警睡眠,暮击则觉昏衢,疏冥昧。”故有闻钟声,烦恼清,智慧长,菩提生之说。
: V1 t( E* E! c/ E% q$ W5 C
6 @# s* L$ v/ T% z* k1 M& s6 @在雍和宫钟楼的西侧,还有一口大钟,为明正德十年(1515)所铸。其钟身的铭文,记载着发愿铸钟的缘由、名姓和监造铸钟的人士。在钟身南侧铸“皇帝万岁万万岁”字,北侧下有愿文“皇图水固,帝道遐昌,佛日增辉,法轮常转”字。钟身铸满经文,有《佛顶尊胜总持经咒》、《楞严咒》、《金刚经》,字体均为正楷。 % T& X1 a; Y. r, ^9 o ?
# S2 G# S; w8 c5 \( [3 `, M6 Y1 V9 M; w
晨钟暮鼓,古钟庄重的造型,钟上的蒲牢,钟身的图案和铸满的经文,都体现了中华民族正直善良,公正贤明,自强不息的精神。如今,古钟又被赋予了新的内涵,那紧慢有序,浑厚绵长的钟声,将把春的信息,把美好的祝福与希望送进千家万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