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据《生命科学》独家报道,美国女作家劳拉-李最新出版的书《都是雨惹的祸》探究了在人类漫长的历史上,天气变化是如何多次改变了人类历史进程的。下面就是劳拉列举出的十大暴风雨的故事:
# R4 B- n+ }/ y/ Y1 y2 r
: A7 F' b3 q5 Y第十名:海风拯救了西方文明
5 I9 L0 j& ~" l4 g
, _% J" g, x6 i8 d5 k' b6 j 希腊文明,以及接下来整个的西方文明能够延续下来可以说离不开希波战争中的一场海风。当年,波斯帝国正处于鼎盛时期,完全有能力推翻希腊。在公元前480年的萨拉米斯海战中,尽管波斯舰队在数量上占绝对优势,但是希腊海军将领特米斯托克利斯利凭借对于风力知识的了解,轻而易举地扭转了战争的形势,为希腊文明赢得了发展繁荣的可能性。
6 k! k6 l( L7 `3 Z3 U% @7 J: r& Y! A7 M- R; @# o: y
第九名:神奇的台风拯救了日本
; |& ]1 V6 H% j( H9 G' R7 E- W0 G8 F8 p6 P% ~2 A, r7 V
公元13世纪,蒙古帝国忽必烈可汗一心想征服日本,结果却由于两场神奇的季风遭到了挫败。据历史记载,公元1274年,蒙古大汗忽必烈曾派出一支900艘战舰组成的舰队东征日本,遭到日本武士的抵抗,后又因天气恶劣被迫撤退,最终遇到“神风”而全军覆没。1281年,忽必烈又组织了一支4400艘战舰组成的超大规模舰队再次东征日本。蒙古军队在高岛附近又一次遭到台风袭击,绝大多数船只沉入海底。日本神道教僧人一直相信这两场台风来自祈祷的力量,因此之后一直唤其为“神风”。0 U' s. \1 \7 V
8 ]8 d2 c: B" j g# r9 _2 m
第八名:西班牙无敌舰队遭遇风暴
5 E6 w+ q& y4 k0 _9 B( g a
/ Y4 ^" C' ]9 ]& t7 f" j2 p 如萨拉米斯海战之于波斯和希腊,1588年西班牙无敌舰队的失利一直被认为是西方文明史上最关键的战役之一。* p# M7 w" W) v8 Q0 H
英西战争后期,剩下的西班牙舰只乘着风势向北逃窜,准备绕过苏格兰、爱尔兰回国。受损的舰队抵达苏格兰西北岸的拉斯角时,遇到猛烈的大西洋风暴掀起的巨浪。战舰漏水、损坏,船员饥饿、生病,他们孤立无援地在海上随风漂泊。许多战舰撞上了岩石;另一些战舰进水下沉,消失在浪涛之中。风暴狂吹了一个月。还有一些战舰在爱尔兰海岸外失踪,数千人淹死。许多好容易登上爱尔兰海岸的幸存者也被杀死或饿死。到1588年10月,“无敌舰队”仅剩43艘残破船只返回西班牙,近乎全军覆没。而英舰没有损失,阵亡海员水手只有百人左右。0 E+ `# j- H& I( L7 |- U
无敌舰队的惨败标志着西班牙海上霸权从此丧失,从此以后西班牙在海上的实力开始一蹶不振;英国开始走上海上霸主的位置。
( v& v2 I, J# T4 j5 D8 d7 Y) G6 x# W6 R
第七名:北方战争受气候影响
' M' A1 C1 _0 K M9 P* y# @. k3 i5 {2 i! j# R0 k
1700年,俄罗斯沙皇彼得一世发动与瑞典争夺波罗的海的“北方战争”。1709年7月,4.2万俄军同3.2万瑞军在波尔塔瓦展开激战。当时的瑞典国王查尔斯七世带领部队进入俄境内,由于俄国冬天寒冷,气候恶劣,瑞军在长途跋涉中就损失了数人,最终战败。波尔塔瓦之战是北方战争的转折点。1721年,俄瑞在芬兰尼施塔特签订和约,结束战争。俄国夺取了卡累利阿的一部分和英格曼兰、爱斯特兰、立夫兰等大片土地,得以自由进入波罗的海。战后,俄枢密院奉上彼得一世以“大帝”尊号,俄国正式称“俄罗斯帝国”,成为欧洲列强之一。4 k* i: ]/ U" x; _, G+ T6 a) V5 c2 o
3 A+ F" [7 b2 K" ?4 J6 e第六名:一场大雾为华盛顿留下了活口
2 `* v$ n6 c! W1 |( W- f) h+ j
* P/ X7 p+ o; L* D8 j) p 1776年乔治-华盛顿任美军统帅时,美国军队由志愿兵组成,既没有武器也没有制服。而相比之下,英军却装备齐全。1776年8月22日,在美国独立战争中的长岛战役中,华盛顿将军率领的美军本来可能遭到彻底的挫败,可是一场适时的大雾掩盖美军顺利撤退,为其以后的反攻埋下了伏笔。* V* D7 L$ r3 ?% M% _9 z: E
* Z( s, ~; O2 ]' f
第五名:冰雹加速了法国大革命
) Q" ~; F& h0 Y8 l: o; w1 H# z1 `7 X* ^( @1 ?# s$ }' Q% `2 l6 s
18世纪的法国经济危机四伏,国家负债累累,一场春旱使得食品价格飞涨,而接下来的一场冰雹彻底砸坏了地里的庄稼,使得农田完全作废,这也成为法国大革命前沉重的打击。饥饿的人民终于忍无可忍,拿起了武器,法国大革命很快拉开了序幕。# D. _$ k6 T" a8 p$ j
/ g1 C' C# Q: F第四名:奴隶起义沦为泡影7 C4 e2 u2 T& N4 J& R6 x! |- `
3 {, L( x9 b$ d8 J# R5 k: b+ X 美国历史上很少发生大规模奴隶起义,1800年8月30日,弗吉尼亚州里士满附近由加布里埃尔-普罗泽和丹马克-维齐号召当地数千奴隶站起来反抗主人,拿起武器解放全城的奴隶。但是,一场奇大的暴风雨使得阴谋分子没法长时间聚集在一起商量计划,于是一场可能改变美国历史的奴隶起义就此化为泡影。
" D0 B+ p. z8 X
; S i- _- s6 D0 J" ]第三名:拿破仑败在了寒冬手下
2 W( ^/ z/ ?; T5 i# g# v
8 h% ?) \& D1 d7 p 1812年5月9日,在欧洲大陆上取得了一系列辉煌胜利的拿破仑离开巴黎,率领浩浩荡荡的60万大军远征俄罗斯。法军凭借先进的战法、猛烈的炮火长驱直入,在短短的几个月内直捣莫斯科城。几周后,寒冷的空气给拿破仑大军带来了致命的诅咒。在饥寒交迫下,1812年冬天,拿破仑大军被迫从莫斯科撤退,沿途60万士兵被活活冻死,到12月初,60万拿破仑大军只剩下了不到1万人。这次失败标志着拿破仑帝国灭亡的开始,也使得俄罗斯作为一个欧洲强国的地位逐渐树立起来。% u$ K2 x0 c& W
3 m) O- S# k i, U' B- v
第二名:希特勒重蹈拿破仑覆辙5 b. J1 w; F |3 B1 W* q
# E( k' f5 ]% O$ l- n 9月30日,德军对莫斯科发动了代号“台风”的大规模攻势,妄图在十天之内攻占它。但是,形势远远没有预想的乐观。12月初,莫斯科的气温已下降到零下二十至三十度,德军没有棉衣,飞机和坦克的马达无法发动,坦克上的光学窥镜失去作用。而苏军,他们习惯寒带生活,而且穿上了棉衣、皮靴和护耳冬帽。12月6日,苏军从莫斯科南面和北面展开大反攻。1942年初,苏军击溃了进攻莫斯科的德军,毙伤十六万八千人,把德军赶离莫斯科一百到二百五十公里,取得了莫斯科保卫战的胜利。德军在莫斯科战役中的失败,标志着希特勒闪电战的彻底破产。这是德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第一次大失败。苏军的胜利,极大地鼓舞了苏联人民和全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信心。而这,远远离不开冬天的功劳。0 a; b' \1 v" j. m: {# q* E
# [, D: |' E# I9 q$ ~" G第一名:广岛的天气决定了它成为原子弹目标
5 P$ l* I# I# a* G& P: ^; ^1 k7 B; _. N3 j* J$ B6 u
1945年8月6日,广岛上空晴空万里。7点09分,一架气象侦察机飞过广岛上空,发回报告,“云层覆盖小于十分之三,建议投放原子弹”。这意味着,广岛的晴朗天气适合投放第一颗原子弹。8月8日,第二颗原子弹载入B-29轰炸机,但是作为原定投放目标的北九州市上空乌云密布,不适合原子弹投放,因此备选的长崎市就不幸成为了第二颗原子弹的目标。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