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加入灵隐岛
查看: 2015|回复: 4

钩沉:毛岸英入朝和不幸罹难的真实原因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1-15 06:41:1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毛泽东的卫士李银桥及其夫人韩桂馨口述、邸延生执笔,撰写了一书《历史的真言——李银桥在毛泽东身边工作纪实》,新华出版社2000年7月出版。这部书的其他部分且不去探究,但其中关于毛岸英入朝和不幸罹难的原因背离真实。/ z" E4 A9 W# W
8 j. t5 r- r1 Y8 z8 M" W  Z
《历史的真言》把毛岸英的罹难,归罪于彭德怀拒不执行毛泽东要他转移司令部驻地的电令。我在抗美援朝期间任志愿军总部参谋,随彭德怀同志工作;1986年离休后曾参加《彭德怀传》的编审工作,对抗美援朝的那段历史比较了解。
2 b7 E' {& ~/ B/ Z( g 据我所知毛泽东并没有发过这一电报指令。
  m: {* t! v4 A0 @/ [( u8 s6 c2 @3 L; I* Z
  《历史的真言》第495页至496页载:2 ]5 ~7 d3 X+ I& V1 _: p  A5 |2 x8 C
+ h3 V: P2 N8 {8 z( X+ [
  1950年11月23日,密切关注着朝鲜战局的中国人民解放军代总参谋长聂荣臻接到苏联方面发来的一封密码电报,告知美军近日将派飞机轰炸中国人民志愿军总部,提醒中国方面提高警惕、预做防备。: I1 H' B3 l. b. j
: c6 ]$ m: r7 q& W6 X$ B; D, `, |
  聂荣臻急忙赶到毛泽东的办公室,向毛泽东报告了苏联的电报。毛泽东指示说:“立刻给彭德怀发电报,要他转移司令部!敌情变化无常,要防患于未然!”( [  {+ D. E7 S2 B/ K$ f
# A7 ]7 V9 b8 d0 Y. I2 l6 C7 l3 g
  “是!”聂荣臻答应后离去,即刻给彭德怀发电报了。" ], u) J* @( K& P5 n+ ~
7 {# |+ }- r" e% L, O$ J% \8 {4 F
  11月24日下午,毛泽东又亲自拟写了一封电报,用“AAAA”加急形式发了出去,提醒彭德怀近日将有敌机轰炸,要他设法将志愿军总部转移了。* i3 _( |7 C: s! D0 B$ B0 w# b

, o& }' L1 y2 J' v( I  彭德怀悲痛万分,悲痛中深深懊悔自己没有按照聂荣臻的提醒和毛泽东的电示急速将志愿军总部转移了。
# @- L$ }: ?- r7 W
" I+ W9 e0 w0 y" f& M2 b# ~  第501页载:
% `+ X2 v& q, `% Q" V2 o4 f, ^" ?5 L7 z( g
  毛泽东得知志愿军总部被炸后,“这个彭德怀!”毛泽东生气地说,“我拍了电报让他转移的么!……”9 P& o* Q( _/ P" f4 \( |( t
6 K" Z  S, L% m3 \" I
  读者阅到此自然会认为毛岸英的牺牲是由于彭德怀未遵从毛泽东的电令及时转移总部驻地而招致挨炸,使毛岸英本可避免牺牲而最终却未能逃脱。责任在于彭德怀。
5 i% Y- D0 x4 a* B: p" N
0 C+ [3 X# x/ I# q1 g# I, n  但实际情况是怎样的呢?
" \/ a- {: \  J/ H- O9 b/ N6 `4 F$ G4 U4 u+ c- u" j7 q, l
  密码电报是核心机密。世界各国都是如此。从事译电和接触密码电报的工作人员都须经过严格审查。电报的阅看、回收、归档每一环节都有严格、严密的纪律和签字程序。电报按年月顺序编号,机要部门随时对收回的电报清点,倘发现缺号立即追查,如丢失则立即报告最高首长,务必彻底追查到底。遗失电报的当事人,不仅本人要受到严肃处理,当事人的直属一、二层上级也要受到必要的处分和处置。志愿军司令部收到的电报及发电都是总结战史的第一手珍贵资料。朝鲜停战后,军委在沈阳组织一批干部总结志愿军作战经验,使用了志司的全部电报。上世纪50年代写出了初稿后,电报上交军委机要局存档。总结文件保存在军事科学院。彭德怀对总结稿作了审查,题写了书名。邓华具体主持编写。庐山会议后,总结被封存。上世纪80年代,军科院战史部重新编写志愿军和中国人民抗美援朝战史,并于1990年9月公开出版了《抗美援朝战争》一书。至此,人们可到军委档案馆、中央档案馆查阅文电史料。因时限已过,大部分电报失去机密性,可以公开引用或全文发表。军事科学院掌握了当年志司的全部电报,按年度月份编号齐全没有缺号。( y7 a& N6 p0 {" {3 @. A' s
% O/ d' \3 h1 E4 `
  从1950年11月下旬的23日、24日志司的收电中翻找,根本没有所谓11月23日聂荣臻告转移的电报,23日没有北京的来电。24日确有毛泽东来电,但电文中丝毫没有讲为防轰炸应转移司令部的字句。该电全文如下:
6 J. T% F: n3 o2 M3 E$ ^
2 t' p9 O* G' d. p0 J+ i9 \  关于准备随时扑灭空降敌人给彭德怀等的电报
9 d. \% M% V2 H: E/ a% U7 f7 R* t! ?& n
  (一九五○年十一月二十四日)
2 ^- [4 i& @8 o( G1 M3 K6 \5 A9 f
  彭、邓、朴、洪,并告高贺:
  Q+ @2 H  I6 @8 j. A; L& V
' G' R/ N- R; d  (一)你们本日七时的作战部署是完全正确的,望坚决照此执行。(二)请你们充分注意敌人降落伞部队在我后方降落,应控制必要武装力量及汽车在你们及后勤部手里,准备随时扑灭这些空降敌人。敌人已有一组谍报人员在云山以东地区降落,并称正向鸭绿江边移动,请注意扑灭。(三)请你们充分注意领导机关的安全,千万不可大意。(四)此次战役中敌人可能使用汽油弹,请你们研究对策。(五)你们释放美俘的行动,已在国际上收到极好的效果。请准备于此次战役后再释放一大批,例如三四百人。/ z* s; o' q1 P: }! L5 @) R8 r

7 ]* b5 c9 p% K) t  l2 s  毛泽东
: J5 Y* }4 i( |+ Y2 l" y" W' c/ _- D& A1 H
  十一月廿四日廿二时半4 P! _  G7 q3 E
! @) o9 P" R  @" ~* A+ Z1 `& }, }
  毛泽东的上述电报已全文编入《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一卷第685页,公之于世。所谓聂荣臻11月23日、毛泽东11月24日两次告彭德怀转移司令部的电报纯属子虚乌有。
0 k2 V' |2 L" Z1 c: A/ {
5 l4 G" j% y% Q% |4 ]1 E  即使毛泽东当时确有电令彭德怀转移驻地的电报,李银桥也不可阅看,也不可能听到。因进入中央机关的干部、战士都进行保密守则教育。不该自己阅看的文电不阅,不该自己知道的秘密事项不探问,首长和别人谈机密时躲开。当时在毛泽东身边工作的两位机要秘书徐业夫是老机要工作者,罗光禄是军事干部。徐、罗秘书绝不会把电报给李银桥看,因这是违反保密纪律的。李银桥当年不可能看到电报,也不可能听到军事机密。那么到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李银桥口述回忆录时认为需向中央和军委档案馆查阅某些文电,以他的身份当有批准的可能。但可以肯定他和执笔人并没有寻查当年的历史文献。
, _( H0 w  I. W! @5 F. f7 A# g7 j+ D8 Y& e, s
  彭德怀在毛岸英遇难后,在11月25日16时向军委发了电报。中央机要室主任叶子龙收到电报后,首先送给周恩来阅。周恩来阅后在电报上批“刘(少奇)、朱(德):因主席这两天身体不好,故未给他看”。37天后,1951年1月2日周恩来交代叶子龙把志司电报送给毛泽东。据《叶子龙回忆录》(第196页至198页)载:“周恩来说:‘不要瞒了,总瞒着也不是办法,报告主席吧!’我拿着电报走进毛泽东办公室,他正在沙发上看报纸。我小声叫了一声‘主席’,然后把电报交给他……毛泽东将那份简短的电报看了足足三四分钟,他的头埋得很深。当他抬起头时,我看到他没有流泪,没有任何表情,但他脸色非常难看。他向我摆了摆手说:‘战争么!总会有牺牲,这没有什么!’……对岸英牺牲一事及毛泽东当时的情况,多年来各种媒体作了大量渲染,说法不一。实际情况如上述……”
& w# o, O0 d$ a) j6 [0 R; b: i% P0 j/ A2 L! [+ B
  我们应该对历史负责,实事求是地还历史以真实的面貌。 (今晚报 王亚志 摘自2007年第6期《世纪》)
 楼主| 发表于 2008-1-15 06:46:38 | 显示全部楼层
● 导致毛岸英死亡原因 ' `8 k7 J9 {3 }9 a; }. R
+ A& X" m5 s, S: s# X6 F8 N
1949年10月中共建政以后,毛主席在1951年3月,与周世钊的谈话中透露说:「我是极主张派兵出国的」,「岸英是个年轻人,他从苏联留学回国后,去农村劳动锻炼过,这是很不够的」,「在战斗中『成长』要比任何其它环境来得更严更快。」
: ^& N' j. S% D8 h# A/ k4 n8 [" Z9 e
于是,1950年10月22日,毛泽东把儿子送进设在朝鲜的志愿军司令部里,工作在彭德怀身边。11月25日,毛岸英入朝后仅仅34天,就在刚过完28岁生日的一个月后,被美国侦察机炸死了。2 G1 X4 \5 p+ m# T. B

, Z5 X3 o' @) \6 U5 g0 a7 v有目击者回忆毛岸英之死的原因,说,「抗美援朝」期间,生活艰苦。金日成派人给总司令彭德怀送了一小筐鸡蛋,这在当时的朝鲜极难得极难得的。除了给总司令吃以外,没有任何人敢打这些鸡蛋的算盘。  m! i% ], p0 i, Y7 q' y

: f2 H* N  A: T: g* }11月25日上午,彭已吃过饭,在外边下棋。毛岸英睡足了觉,上午九点半左右才来上班,并擅自点火拿鸡蛋做蛋炒饭。拿鸡蛋吃已经超狂妄了,而且在不应该做饭的时候做饭,直接导致美国的侦察机发现了目标,毛岸英不但差点害死彭老总,而且自己被美国战机的凝固汽油弹击中,临死没有吃上一口蛋炒饭。% r7 o- u6 f7 J4 D) D# E, W( U  R
& d: l" F6 [: A7 ?  d8 Z, {0 \
[ 本帖最后由 牟尼客 于 2008-1-15 07:02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1-15 07:06:17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後,志愿军第13兵团司令部进驻鸭绿江南岸朝鲜境内的朔州以东偏南的大榆洞(北镇西北)。
8 h  {2 N) ?4 s' ]" \$ e
& P; K( P; w; ^/ D# {) x2 L$ ?% R
, ?4 n$ \! n/ r  f9 a8 o1 H/ K. t- A5 a/ w( A" Y3 J
在大榆洞, 於1950 年10月25曰正式组成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部。这是志愿军进入朝鲜抗美援朝,志愿军司令部的第1次指挥位置。
0 i5 ]7 Q' X+ h- k8 N- X/ B, ]9 o! l0 z% q. g& r3 v6 U9 y

3 ~8 W) o. w8 Z- B
1 k& V7 h% i+ w8 q! s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部在大榆洞指挥了第1、第2次战役。
) }1 c/ S, B  Y5 j
2 |( W$ j; Z2 ^, ]
- P7 ^+ M9 p; V7 K! Q! N
: N( r9 X, ]! P, J% c& \第1次战役後,敌人的空中活动更加猖狂了,野马式轰炸机,沿公路。穿山沟低空飞行侦察,发现可疑目标就轰炸扫射。对志司所在的大榆洞沟这条山沟也注意了,不断地飞来飞去。
: R+ @: w- U( ^$ v1 q/ @4 c: N: T& n% S' E3 m

& F) p6 o/ C4 y
$ N7 W1 w) J# u% A, b+ E( G% V11月中旬,我们加强了防空措施:一是要求机关各部门一定要提高对加强防空的认识,不能存在一点麻大意的思想;
7 p9 U, z" G! b" E1 h: V8 r9 c  G: c3 l3 d% n; T8 B# p

3 V$ Q) j- |' v* v( v/ M: H" Y# a
9 F% G- i1 H0 ~, w9 h二是没有挖猫耳洞的,一定都要迅速挖好;) r4 P% h. w: p# {) B# }
) H2 r2 c7 o1 [, E1 [! o

3 S0 t9 \' L" A1 p) k# f2 c5 _7 R9 Q- S4 A
三是都要在拂晓前做好早饭午饭,烧好开水,天亮後白昼不准冒烟;
0 g4 j) _$ |' h/ g% _
, ?9 i) I$ f3 i+ m  `# v
+ u; P& \0 T( I
% f  A$ P# g# @+ u四是白天人员都离开住的房屋到猫耳洞去工作;% z) c; _# G# a" h
# ]0 l# i: k  V" t( C

2 s+ W+ Z" |/ ~: c+ E1 w6 V0 G5 E4 s% G+ B" R
五是将车辆隐蔽好,白天不准开车进出沟,在山沟口加设岗哨检查车辆进行拦阻。: F8 {+ J' t: Y9 l

" k5 n8 L. q( g4 M* b
/ o- w* }2 G7 |4 a+ C; M
, P+ \1 A+ E1 N" J+ A2 `$ O11月23曰,敌人的侦察机对大榆洞这条山沟低空飞行好几次。我即向解方参谋长报告:参谋长,情况不妙呀!敌人大概发现了我们这条山沟驻部队了,
2 L7 X% A% {0 [# B+ d
, X) ~0 ]& i+ l" p3 N
) Z" Q9 {+ v8 t, ?0 S# f! c0 E. T, B# T  c+ m) M
今曰敌机的侦察飞机很异常,建议研究布置一下明曰的防空,彭总住的那间独立房子目标大,必须特别注意防敌飞机的轰炸。3 d. W5 F( j; Z' y& i% u; ~
- l" p6 y. S4 {% I+ o$ @
( P  L7 L! r* C

7 Y2 P6 h7 K7 p; M9 L# i3 w2 j; J解方参谋长即召开机关各部门领导干部开会,重申防空纪律,严格要求明早拂晓前,吃完饭都一律进入防空洞。
6 Y, ^7 o3 G5 \! F
/ @- s4 g9 N3 }" P( \+ E1 A- d' G  B7 q4 ~

: l& F8 ]2 N1 M他随即去与邓华。洪学智。韩先楚。杜平等首长研究如何去说服彭总能在拂晓前进入猫耳洞去防空。$ F' V& O3 g7 G+ M& l% I
6 O+ x8 _/ A  E# f" V, y& n
4 l3 }+ r8 C' R" M9 P

6 ~- Q. E4 t. K  F- [+ c; {) V6 l

/ H: I6 ]3 M" y) ^6 [7 |3 T- A不久解参谋长来到作战室,我向他汇报了机关布置防空落实的情况後,即问他:彭总同意进猫耳洞去防空吗?; K, }  s8 y* a  i( G7 K6 E
- y2 }9 m8 Y2 D: d# T5 _1 ^! ?  x
2 }( C4 J6 w) B) K) @$ y

# h: t4 w7 E" b$ {解参谋长说:彭总不愿意去猫耳洞内防空,还说:谁怕死,就去躲飞机。我们几个人研究、商量好了,不管彭总愿不愿意躲飞机,也不管彭总骂人,明早必须要动员彭总甚至拉着他去防空。" o* P4 x" Q. n
, G6 D) C. D; E5 F' f6 g' h
+ @/ P" M4 w: w) G% z+ x& p: N
% }+ H% G: d$ @6 F. ~
我们几个人都推举洪学智副司令去劝说彭总,因为他们两人休息时爱下象棋,谁也不服输,就要他拉彭总去防空洞下棋。# Z4 w3 A3 e* T; k, G+ Y

( j& X4 n; N' X/ }. j0 M3 _0 b9 x' z- R
8 u, C3 j4 @% W+ r6 ~. `0 i1 l, ~
1 ?6 e0 c7 J! e" a
5 M5 z( F+ i+ k" G9 \2 }0 [
第二天(即11月24 曰)拂晓前,我派参谋分头去检查防空落实情况,我自己也准备到重点地方去检查,这时,邓华副司令员派人来找我,
5 e- {! X6 u& O9 c) N
: E" V7 C6 k  C) E
& [2 {5 H4 Z- y& `  b" D# O
; }6 i$ I: X! \5 n: b! }对我说:你到彭总那去看看,看洪副司令是不是已把彭总拉进防空洞了?我迅速跑向彭总的防空洞,正看着洪副司令推着彭总进防空洞,8 G0 y) c' A; d8 z+ e
5 g" l* E: {% q. c
8 z" y$ y0 [& ^! [4 t; ?$ s

/ o" o. [. v% I. P) y并说:老总,我和您下三盘,今天非赢你不可。因为彭总唯一的爱好就是休息时下象棋,平时休息总是和洪学智对弈。* C5 f4 }# i: s/ k3 d, A  t5 f

8 A( J, c4 S" @  w
* H8 m. v. Z6 p0 `8 _/ s8 ~' k) k& j/ M$ |2 i
洪副司令棋下得好,有时连赢彭总两盘,彭总就急了,说:洪麻子,你搞什麽鬼名堂?洪学智说:老总,我敢在您面前搞鬼名堂吗?再下就下,可不要悔棋。结果总是洪学智在彭总不觉得是让棋的情况下,让彭总赢一盘棋,形成平局。# U. X4 v5 C1 k

+ X* G  n% ?; I8 @; ^% A7 e( _0 N, p6 \
0 z$ [& Y2 t0 {/ o) q: u( x
趁彭总和洪副司令正在摆棋子时,我赶快跑去向邓副司令报告。在我路过彭总办公室时,看到烟筒冒烟,立即跑进面去看看,房还有三个人正在用鸡蛋炒米饭吃。
' L9 R& {+ V7 `% z( f. Z6 _( _7 r2 W2 T  u1 s3 r# R
! c1 \/ n) D4 D' N2 }( K

; J. p1 S1 H; p; d+ k这些鸡蛋是前一天黄昏,我看到朝鲜人民军最高司令部派到志愿军任副政治委员的一禹次帅(朝鲜金曰成是元帅,下有三位次帅)给彭总送来一小筐鸡蛋(约10 多个)。 这在当时的朝鲜是极难得的,当时彭总已吃过晚饭,还没来得及吃。 三人中我只认识成普同志,那两位同志我只知道一位是彭总的俄文翻译,一位是才从西北调来的参谋,他们的姓名我不知道。
; D) f$ L) _# Q0 a/ @5 r
, z/ B* C" O3 R7 m+ {3 [4 B: w  @

/ ~6 @2 Y* @: L' n# k我问成普:老成, 你们怎麽敢用送给彭总的鸡蛋炒饭吃呢?赶快把火弄灭。成普说:我怎麽敢呀,
( W/ U. c8 y" G: _& ?$ m
: w/ E% M) U: p3 G3 h3 ~/ ^1 A9 `+ l* @. t* B

& p' n% o, A0 X. R9 J. n( x8 @' X, m是那位翻译同志在炒饭。我不高兴地说:你要他赶快不要炒饭了,快将火扑灭,赶快离开房子,躲进防空洞去。成普说:我们马上就走。说完,我就向邓副司令的防空洞跑去。; U# b6 q& G" B6 H/ e
! o1 @: D9 @" b/ N& o5 W& j! C8 ^

* N- s/ S. I: G- B2 ^: t
# w$ a, z8 f9 E: K8 W拂晓後,敌人的飞机编队飞临大榆洞上空,也不绕圈子就投弹,第一颗凝固汽油弹正投中彭总那间办公室,敌机群先将凝固汽油弹和炸弹投下後,绕过圈来就是俯扫射,然後就飞走了。
8 j3 ]7 Z3 c9 C( x
  L6 N0 T; `% n; {9 Z8 ?  \
/ }+ _' X. K# M7 e- q6 g3 J% l1 D; t% B- \7 d/ h# y8 {9 c
我迅速跑出来看看敌机轰炸情况,一眼就看到彭总办公室方向正着大火冒烟,迅速跑去,彭总办公室已炸塌。看到成普满脸黑乎乎地跑出来,棉衣也着了火,我要他赶快把棉衣棉裤都脱了,躺在地下打滚,将火滚灭。(凝固汽油弹,在当时是美空军的一种新式炸弹,用水扑灭不了)
2 K2 i. z' }( N% k9 F7 g* T5 V
1 o7 b+ R4 d8 a* D8 y. ^2 U! G
+ g; R; p; i9 c& \2 L
! R7 m3 X" E, [# W/ M我问成普:你是怎麽跑出来的?。成普说:听到飞机投弹声,就从你让我打开的窗户门跳出来的。
! J) [1 T$ r( N+ k8 x
1 V$ H7 }0 I  B& [# f6 j- ^# u2 i" `: a
2 e1 v1 R6 i4 I  s7 M- U" P
我急着问:那两位同志呢?成普说:他们往床底下躲,没有出来。
8 g0 X' ]% d) j& j+ ?/ Z" s0 d/ F
% z+ w$ F3 P/ x2 M: K$ E, x
" x, l; M: d  a' _, u6 K! P/ \! l
我着急地大声说:他们怎麽向床底下躲─一定被凝固汽油弹烧焦了。我就要随来的参谋赶快去叫警卫营派部长来救火,叫医护人员来救人。" g! }  w* }/ X" c9 Y4 Y
. {7 t- Q1 {' H  z7 i' @

; C! I5 k5 D% p* x) W% }0 V3 s) N$ L& k9 M  B' L
这就是毛.岸.英同志牺牲的真实情况。7 B8 u9 P! p* a$ J' t/ z

- B4 L1 s: E* ^+ w2 ]5 `' ]1 h" t7 x' Y0 I

. {/ ?+ ]/ @8 h随後,我迅速跑到彭总和洪副司令的防空洞,看到他们很安全就放心了。
9 d6 D/ u. @9 {/ }' T: v# |, g6 g7 I+ A1 Y* C6 i

: Z# d" t1 m% [: e# L4 c/ v
. o% T6 L8 x" L4 t( I我急喘喘地向洪学智副司令报告:洪副司令, 不好了,彭总办公室被炸毁了。
; u) ]2 O: P, s( ?
! y& f6 `$ q& H3 h* k% ^! I( `8 c' d# k/ p* {3 Y

  I& {8 @+ o9 V# Q" w  w) \洪学智副司令急着问:面的人都出来了吗?7 l# v9 t: `5 o! m7 H

7 H, E( e' l$ L- I5 ~0 \# L
# `+ E) c. A$ L9 p0 r2 F% ?1 G( U6 Q% V  p; I
我说:只有成普跳窗户出来了,还有两位同志没有出来。
, |  N" v+ Q. k8 K) L" Y/ o! F* ~+ l$ u4 [
8 }* v' U  S6 ^( ]0 F/ q0 j
0 E% L# M5 d$ c; ^' Q) e5 d0 A/ ]
彭总和洪副司令一听那两位同志没有出来,就急了,洪学智喊着赶快派人抢救。我说:已调部队和医务人员抢救。
6 Z% k1 R0 k! ?* o& b2 }
5 k/ j3 J  C# d$ f. A' f9 k6 W8 o
7 Y7 ?0 B/ l; u! Z6 F- Z" g
4 ~! K1 D5 V3 @+ V2 {) l. i: R2 ]' ]2 [7 O0 t& Z: `; {4 n
+ f% L! n* }* U7 ~( W( @& R5 E( ?
洪学智副司令很快向着火的房子跑去,我也跟着跑去。) D# W1 T$ I- w- ?, I

4 s" W9 q1 J* a  W; P
  |3 r# N$ G3 \" z% `1 d# w6 K/ h, i0 `
火扑灭了, 那两位同志牺牲在面了。; q, ^( @; I8 p
- N  z: O& @# ^

, M2 s% Y3 Q/ [2 j6 g; w2 v$ X( W" x6 {' S
洪学智副司令很着急地说:这可糟了,这可糟了!我听了莫名其妙,又不好问。洪学智副司令要我赶快去报告邓副司令,他去报告彭总。
5 E. ?$ @( y+ ~" r, m' n
( j& y; u# |2 L+ u0 U
+ b* I  M4 d( @. L
2 \* A  P- r  ?0 Y$ `! `当邓华副司令等首长听了我的汇报後,都奔向那烧塌的房子,也很着急很悲痛地说:这可糟了,这怎麽交待呀!$ {) b" V9 s+ ^' Z& Y
" e" }; ?' C+ T0 g. m) e

5 U; s% w: P+ w8 u' ]6 j2 }( L4 ~8 K8 k# D9 |, N: w; u( U* l- [
我仍是不明白彭总和其他首长们为何这样着急和悲痛。由此,我突然想起在11月13曰志司开作战会议时,彭总严厉批评兴初军长,大家都很紧张,都不敢说话,我指地图稍偏了一点,彭总就批评我。唯独那位俄文翻译,年纪轻轻的,在当时会议那样严肃的气氛中,敢在彭总面前说这说那,彭总没有说他什麽,而只坐着不吭声,邓华副司令等首长也没有制止他说话。我想,这位年轻同志大概不是一般的翻译。# I) n; |' m& m
. ]* A  B. n9 E6 t

6 z4 g+ ?7 {" C2 R; H; G1 |% m: {( h- i( F) X# c* P

' c4 w2 n1 J9 f2 c  a# x1 v1 a  Z; k3 r! U0 Y

" z  z% y+ i9 d& r, t
' T1 Q5 W  U) C+ L' k2 h$ n, M邓华副司令对我说:杨迪,快迅速找个安全的地方作为彭总的指挥室。' z' F8 r( k  F+ T- M1 b4 j4 u9 L

% A* D: r6 t& p/ Q* g! w$ l0 t( F% D9 z& k
* n5 H/ F. u6 Q+ @$ }
我说:山下有个用钢筋水泥作的有2公尺高,约有200公尺长的夏天下雨的流水洞,上面有土覆盖还有枯黄的小树和草,不易被敌机发现。我看这条流水洞,可以作暂时的隐蔽部,我即派部队很快去清理,并很快在洞隔出若个木板房间,彭总和首长们及作战室、机要部长都可进去。
* ~0 ^4 b  k2 [5 }& H2 O
9 [3 o, n$ y- C' K2 ?# S( U1 G/ C
" C* v) Q6 [. @) _) D
2 T3 }% k6 k6 ^5 G( l% E% h. u) a邓华副司令说:好,你赶快将这个流水洞清理出来,先隔一个木板房间,请彭总先进去。. S: n& c9 K; ?2 O; Z+ r# y. X
. |6 W1 {% G- \6 f4 H3 i" M5 u
, b; \7 @' \8 n/ V9 X
2 ~% L3 w+ K8 `* G: N2 ]
随後我指示警卫营及工兵连迅速清理出流水洞,做了指挥室。
/ P4 O9 S" i0 C# f) X2 s8 A- I$ f; a, U

+ Y8 a4 D. C4 z! ~' }$ Y0 Y% n+ x0 ?1 _7 z$ @& B
洪学智副司令请彭总进住流水洞後,彭总表情很沉重严肃,除了看电报看地图和研究正在进行的作战问题外,其馀时间就一个人坐着不说话,发闷。其他志司首长也都不像过去那样有说有笑了,在一起只是研究作战问题。/ l& j5 f4 E/ D% V
! J0 l9 I3 J% F9 ^& z$ o
. F& z! L& u4 `7 o3 e
' c9 \7 i6 X8 j/ ~# H
就是平常有说有笑的丁甘如处长,也不说笑了。 我实在憋不住了,就问他,我说:丁处长,今早牺牲的两位同志到底是什麽人?为什麽由於他们的死而使彭总等首长们都沉浸在悲痛中?还有你也很沉寂了,不和我们有说有笑了,这是为什麽?。/ F# L5 C5 U; K1 F8 s8 ~

! W3 c' v: z0 b$ v" {4 h8 S9 x/ g% |- Z0 ?; }3 e0 [9 V- [
$ M! T) g/ R. f$ `0 E
丁甘如同志长叹一声, 悄悄对我说:炸死的那位俄文翻译,是毛.主.席的儿子毛.岸.英同志。那位参谋是彭总从西北第一野战军刚调来的高瑞欣同志。毛.主.席的儿子炸死了,这怎麽向毛.主.席交待?老杨,这件事是绝对保密的,因为你是作战处副处长,来问我,我也了解你、信任你,不会乱讲,就告诉你。你一定要遵守纪律,这事在没有正式公开以前,你不准对任何人讲。
+ W4 F" W. m9 X% G( @2 }8 n/ A' D
- l6 n1 t  b0 K. o8 o/ q( Q. w
$ ^$ h7 c7 M6 \# m8 x
5 z# b; m1 a/ F! b% S9 ~  n我听後说:呵,原来如此,请你放心,我绝对遵守保密纪律。摘自《在志愿军司令部的岁月── 鲜为人知的真实情况》(解放军出版社-2003年修订版)作者杨迪(渖阳军区原参谋长,朝鲜战争期间任志愿军司令部作战处副处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15 10:24:41 |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他的死有很多版本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15 23:34:37 | 显示全部楼层
年轻人还是缺乏经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灵隐岛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灵异志

GMT+8, 2025-8-3 22:22

灵隐岛灵异社区

© Since 2006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