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从他们的胜利中一跃成为一个不能再被人轻视的世界大国。如果中国人没有于1950年11月在清长战场稳执牛耳,此后的世界历史进程就一定不一样。”——摘自英国牛津大学战略学家罗伯特.奥内尔博士著《清长之战》。
9 P" S3 \/ a, g* l* i$ M
3 R( S3 K. I. t( T1 M$ X 长津湖是朝鲜北部最大的湖泊,由发源于黄草岭的长津江向北在柳潭里和下碣隅里之间形成长津湖,最后注入鸭绿江。公元1950年11月中美两支王牌军在这里展开的一场改变历史进程的战斗。当时志愿军的第一次战役刚刚结束,“联合国军”虽遭志愿军迎头阻击,但仍然认为中国是“象征性出兵”,“并不是不可悔的势力”。因此迅速集中其全部侵朝部队兵力,发动一次能“结束朝鲜战争的总攻势”,企图将志愿军赶过鸭绿江,占领全朝鲜,并要在12月25日前结束朝鲜战争。 : b a" u5 k; m7 P; w8 ^& S! Y
_0 L+ W, @ {; v% f! G, \$ m
为了查清志愿军参战兵力和意图,从11月6日开始,“联合国军”以部分兵力对朝鲜进行试探性进攻,东线美军主要是海军陆战队第1师和步7师,还编有英国、土耳其各一个旅共约 9万余人沿黄草岭推进。美军步兵第七师一部沿丰山向北,南韩军首都一师据守明川。蛰伏 在长津湖地区,准备攻击这支强大的”联合国军”部队的是志愿军九兵团。该兵团由20军、26和27军组成。 - @ C9 d% T' x% H6 [
( t7 A0 B/ R1 ]5 U, V
在11月21日,20军隐蔽进到柳塘里西南,27军潜到柳塘里和新兴里北部,26军作为预备队 由厚昌地区向长津湖靠近。九兵团的部队是准备台湾战役的主力,每个军都是四四制加强营,甚至都是五五制,共计有近15万人。由于长期在南方作战,部队没有任何寒区作战经验 和思想准备,很多人都还是第一次看到雪。美国形容这支经验丰富的部队行动非常诡秘, 在美军24小时不间断的侦察中,也能将10多万人的部队神不知鬼觉地潜到长津湖周围志愿 军虽然人数优势,但其给养和装备极其缺乏,部队防寒装备是空白。
V7 T2 K$ I( h9 B8 g' r. _. m- J0 ]. a4 X5 g
九兵团的战士大多来自南方。长津湖地区是朝鲜北部最为苦寒的地区,海拔在1000至2000 米之间,林木茂密,道路狭小,人烟稀少,夜间最低温度接近摄氏零下40度,当年又是50年不遇的严冬。志愿军士兵穿着都是是华东温带的冬季服装,团以上干部的棉衣还没有发放。原准备在辽阳、沈阳等地稍事休息并换装,但由于朝鲜战况紧急,20军的列车开进山海关时,总参谋部派高级参谋拦住列车宣读了中央军委“紧急入朝”的命令。十几列火车 只在沈阳稍停片刻,就继续火速开进。停车的时候,东北边防部队看见入朝部队如此单薄的衣装大吃一惊,立即动员干部战士脱下身上的衣帽换给这些部队,但数量极少,而且部队停车时间极短,连当时脱下的衣服很多来不及送上列车。
$ B* W4 g$ u' w$ q6 z9 e) [- Q/ U: V9 T, ~2 i/ [: o" J
文件名: kmyc-cjzz.jpg% t$ e, Z5 D# b' a( N" w) S
描述: kmyc-cjzz.jpg4 m* W5 R' t! b9 s
下载地址: http://www.fs2you.com/files/881cf02e-b13e-11dc-8d08-0014221f3995/8 `$ R6 {" ^5 s& j) x1 U/ W
预览:. s3 \% J" C* l*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