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余生也晚,智也愚,行也鲁,读书趣味也“形而下”。忆往昔,峥嵘岁月稠。中学时代,我就是个“思想复杂”的不良青少年,时不时不留痕迹、以高手艺匠人手段偷偷撬开我哲学教授老爸一只锁扃密实的大书箱,十二万分沉迷地一本又一本偷看全套的缮本《绣像金瓶梅》,自此,幼小的心灵中,人生观、价值观产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灰之又灰之余,再看别人推荐的四大名著——《红楼梦》不过是一本铺陈华丽的爱情科普读物,《三国演义》不过是评书艺人羡慕帝王将相的瞎编集成,《水浒传》也就是造反贼寇的漫画文字版,《西游记》嘛,更不过是一本宣扬因果报应的佛经故事摘编——它们在《金瓶梅》这本细腻入微刻画“吾国吾民”社会、人生、心理、生活的巨著面前是那么渺小和幼稚。
. G. k) Y3 @9 x; ^) y0 }# k
M* E- ?1 V, d2 R: f C V8 L: |% a/ v3 b4 G/ h8 @' O$ {) P3 J
万分钦服之余, 在下渐渐衍生出一种对“淫词艳书”的嗜好,不仅能对李渔的《肉蒲团》那样夸夸其谈的“注水猪肉”持有公正、深刻的批判态度,也可以因某些类似“软玉温香抱满怀”的高妙描写而情不自抑。特别是看到诸如元好问大诗人“何日重解香罗带,细看春风玉一围”的神来之笔,常常浮想联翩,夜不能寐,拍案叫绝。大学四年,研究生三年,虽然专业一直是英美语言文学什么的,但在下总是对我天朝数千年来的精绝风月作品独加青睐,套用当时女朋友的一句话,是“满脑子龌龊的《风流锦阵》,一肚子下流的《玉台新咏》”——无论如何,青春时代荷尔蒙的小火苗子一直嗖嗖乱蹿,几乎都化作“研读”风月的动力,虽无“行万里花路”,却也读“万卷黄书”,按图索骥,按目录求人,钻图书馆找收藏家,良莠不分,文白不弃,几乎把唐、宋、元、明、清以来的“禁毁文学”读个遍,当时如果有这一科目的博士后招生,本人肯定能弄个博导当当(青年才俊啊,呵呵)。
3 y+ Y6 F C. u; z8 B8 T) t- R V* y, T. ?6 W9 u
@+ V1 V: U- U( P2 M由于当时花特多时间专注于明、清以来的禁毁小说和如《玉台新咏》等主要的艳诗集,对于什么辽、金等等这些马上民族的“思想糟粕”就不大留意,以为那些哥们姐们只知道黄金白银杯盏罗列,饮羊羔儿美酒,跳草原大转圈舞什么的。记得曾经匆匆浏览过一首《十香词》,写女人身上各个部位的十种香气,言语简约、素净,暗蕴淫靡,仓促印象中是哪位晚明的无聊文人逛完青楼后的感怀,当时殊不为意。 * ?3 G( H. _' |; s. r ?1 K0 o
' @9 ~" W4 W1 B4 L6 ^6 P
" B3 j. u0 H8 Z: R& u% R5 _
一日,忽然翻开辽朝文人王鼎撰写的《焚椒录》,才知《十香词》的作者乃辽朝鼎鼎大名的懿德皇后萧观音,不禁好奇之余大惊失色:竟然有契丹女人在一千多年前能用如此流利、婉约而又深富文学寓意的汉语词汇写出这样的好诗,不能不让人击节叹赏!
; }6 m$ E- N2 a s- x2 }+ t7 I' U+ S( E" u, A: j" B
7 B% h% d1 \ w+ x2 q+ W# {青丝七尺长,挽作内家装。不知眠枕上,倍觉绿云香。
% u1 [% B- f+ I, f! Y1 s$ S) q
8 t% t) g3 w ~6 H* Z o4 u8 ^0 Z
* e2 d! r% v# a* ?) o) o红绡一幅强,轻阑白玉光。试开胸探取,尤比颤酥香。 , _& Z% ~ W/ {8 d
3 Z3 d% a! }5 V
1 C2 ]8 x+ S7 H
芙蓉失新艳,莲花落故妆。两般总堪比,可似粉腮香。 , Z ?6 d0 o2 n7 z9 E0 E4 [$ T* w
# G: t6 R: F1 l" Y1 b( S1 A+ L3 }& a# j4 d
蝤蛴哪足并,长须学凤凰。昨夜欢臂上,应惹领边香。
5 [' B/ P6 _, p2 y ^, T. W. v0 U6 J2 M! c9 V
$ C" R5 {( D L4 D和羹好滋味,送语出宫商。定知郎口内,含有暖甘香。 ' |+ Z3 L) w; s$ H( F4 `
( W+ h3 C8 i. @6 P3 h$ X# h
; E! L `7 P* h, I" M0 Z非关兼酒气,不是口脂芳。却疑花解语,风送过来香。
7 W( v- R* y1 H5 m
: z5 S4 {* i' P. E
6 I Y# l2 g. |! l: c$ ^1 q% N. d既摘上林蕊,还亲御苑桑。归来便携手,纤纤春笋香。 0 ?- Y5 D; O% T9 o$ r* K. y0 x
# `4 t: h2 j/ N5 P$ A0 W: ]
, ^ J/ k& s/ i& z, M
风靴抛含缝,罗袜卸轻霜。谁将暖白玉,雕出软钩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