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加入灵隐岛
查看: 1388|回复: 3

李白的婚姻和子女之谜:唐代追星族留下珍贵资料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10-21 15:10:0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说李白》(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一书是上海电视台纪实频道《文化中国》栏目的知名主讲人黄玉峰,在演讲内容的基础上,经过补充、修改而成的。作者以一种“还原”李白的立意,清理了以前被人忽略的史料,加以必要的阐释,全面地描绘出李白的原貌。* k# O& o% C4 O, T' D2 i
' p  H3 J& {7 ^
入赘两次0 `* ~. z- L: N6 }( ?+ U% R; j
! a4 _: p3 f. Y0 p/ Q+ x# @
一个人对待婚姻的态度也可以反映出他的思想、追求,甚至性格特点。
7 l% P, Q$ E4 _$ s/ E$ O2 _
7 Z3 O, s6 Y/ O* R李白的婚姻情况到底如何?他结过婚吗?结过几次婚?他的妻子是谁?夫妻关系怎么样?生了几个孩子?孩子的情况如何?这都是我们了解李白思想性格的重要方面。: Z. q# P4 H9 [7 p  \

: H3 {' j& _' z  @可惜,关于这方面的记载实在太少,除了李白诗歌,见诸文字的很少。还好,李白有个追星族,一位叫魏颢的人写的《李翰林集序》中有记载。魏颢又名魏万,曾到处追踪李白几个月,相遇后李白就赞他前途无量,说他将来必得大名,还对他说,你得大名后你大发后,不要忘了我和我的儿子。后来此人果然中进士。他在为李白编的集子中有这样一段话:" l! z9 r- [, o% r: @' ^' Y
# Y; ~% Z; N! m( K5 B# b! P
“白始娶于许,生一女,一男曰明月奴,女既嫁而卒,又合于刘,刘诀,次合于鲁一妇人,生子曰颇黎。终娶于宋。”6 `' P- y; k# c% i: f: I7 W
7 u7 f* E  I4 z+ d; o) b
魏万是李白同时代人,李白又托他编集子,对李白的了解应该比其他人更真实,它的这段话是关于李白婚姻和子女权威性的记录。- x# d+ k( Z  F# U" V. s

  i( h. _9 q4 G9 h从这段记录中,我们获得许多重要信息:李白结过四次婚,二次是正式的,用一个“娶”字,二次是一般的同居,用一个“合”字。" N+ v8 ]- X6 B7 p, [

$ G0 z) D4 _1 O' E5 F- R( m不过魏万的话也有误导,从他的话中,我们只看到李白是“娶”了老婆,而事实并非如此。李白的两次正式婚姻都不是“娶”,而是“赘”,“入赘”。7 V1 K9 q' k: A, U

0 n9 R; u1 @) x& s6 t$ O* ?+ d4 Y! p! c魏万故意避讳了这个“赘”字,笼统地说“娶”,这是因为敬重李白之故,为尊者讳。可是,李白在自己的文章中却不避讳,大大方方地说自己是入赘,他在给安州裴长史的信中,说:“许相公家见招,妻以孙女,便憩迹于此,至曰移三霜焉。”他用的是“见招”两字,“见招”就是“入赘”。这个招字说得很明白,说明李白对“见招”没有什么心理障碍,不以为羞耻。
: T. k3 j4 t8 R+ k6 U+ b( K4 t4 M, \8 V& H/ A- Q9 z
那么,李白为什么会不在乎做招女婿,而且大大方方地讲出来呢?7 a2 r; }) [% G
( [7 H4 u1 b; @' J& t8 @
这与他的观念有关,在他看来,这没什么了不起,这又与他的出身和文化背景有关,李白从小生活在胡人中,对中原文化中这样的习俗没有切身的感受。在男女婚姻关系上,李白是很开放很现代很平等的。而且,李白从偏远的四川来到中原地区,举目无亲,要升迁、发达,在李白看来只要有机会让他一展才华,实现他的济苍生安社稷的理想,招女婿又有什么关系。有时,李白也是很灵活,很庸俗的。2 b9 {4 C) o9 S/ \4 D

  K2 U# o# Z* S李白与许氏是开元十五年(公元727年)在安陆成亲的。成亲以后,李白过了一段相对稳定的生活,就是他自己所说的“酒隐安陆,蹉跎十年”,也就是共同生活了十多年。这十多年中,他基本上生活在湖北安陆,虽然绝大部分时间仍在“名山游”,但还算是“常回家看看”的。; v7 M4 N: n( ?- C

) s. P0 r6 U! e3 W1 s. e1 W许家小姐倒是一个有才有貌、有很高文化修养的大家闺秀。不愧为相门之女,婚后有好多关于他们夫妻的故事。据宋长白的《柳亭诗话》记载,有一次李白写了一首《长相思》给夫人看,最后一句诗是:“不信妾断肠,归来看取明镜前。”这位相门小姐看了微微一笑,说你听读过武后的诗吗?我背给你听:“不信比来常下泪,开箱看取石榴裙”,李白听了好没面子,本来想在夫人面前炫耀一下自己的才华,现在反被看出自己模仿的痕迹。可见这位相门之女非同寻常。由此也可见,他们的夫妇关系,还是颇恩爱的。
5 a, o+ y* e7 [/ I, h  x' @; H8 J9 Y$ S. h1 [
他与许氏生了一女一男。女的叫平阳,出嫁后不久便死了。男的叫“明月奴”,郭沫若在《李白与杜甫》中认为,这个名字怪,不像男孩名,应该是平阳的小名,于是认为这句话有漏字,应该是:“娶于许,生一女,一男,女曰明月奴”。这是主观臆断的,解释不通就说漏字。其实,要知道西域人取名与汉人不同,李白是“华侨”,受西域文化影响,取名自然不同。明月奴意思是像月亮一样明亮的小家伙(奴是妮称),明月奴,名伯禽,他姐姐叫平阳,平阳是汉武帝姐姐的名,嫁后寡,后嫁大将军卫青,能歌善舞。李白也不在乎她是个寡妇,同样用这个名。他只是希望自己的孩子,长得像平阳公主那么漂亮,能歌善舞。这也与中原汉人不同。对寡妇名字也不忌。他小儿子名字颇黎也是怪怪的,其实就是“玻璃”,就是要孩子像水晶那么明亮,从起名也可知李白受西域影响之大。% Q* k7 y) x1 x# L2 C$ g) o, P
8 S' ]! C* ^& f
许夫人大概死于开元二十八年(740年),当时李白四十岁,还正在南阳游玩。/ w6 L8 Y- [% a7 v

' G# b) L8 U: N. n' w$ A6 w; u" t: F( [李白最后一任妻子宗氏,是前宰相宗楚客的孙女,这个女子大约是李白五十岁左右结合的,也跟了李白好多年,后来跟李白上庐山,李白入狱流放时,她与家人还极力营救。李白被赦后,可能又见过一面,后来李白又想去参加李光弼的军队,从此再没见面。3 ^5 S& r5 P: N3 S% |
# T) r; k3 {1 l( }7 p; H
纳妾两个
; ]( a3 s. {6 Y/ o; S  q/ j0 j! j- i9 t" n9 `! z5 p& k  h& J
另外,李白的两个妾,那个姓刘的女人,据说是不守妇道,“不贤”,把李白给蹬了,说你再不回家,就与你李白离异,因为李白长年不回家。
9 t6 U3 I; W) s1 _; t& ^7 @
" z% P- \+ J) R% a李白很气愤,写了一首《雪馋诗赠友人》斥骂这个女人,说:
* K/ g6 w+ k) }$ L( u4 D& L. N& B& `
“彼妇人之猖狂,不如鹊之疆疆(?);彼妇人之淫昏,不如鹊之奔奔,坦荡君子,无悦簧言”。* w' `9 H! z5 k- U
9 F+ a+ N6 n' J2 [5 ~4 t+ D
这样斥骂自己妻子的诗,大概在我国诗坛上,也是独一无二的。3 X0 ]8 O; a  M) _
. i) V% R" j" t; t1 O  e
然而,作为丈夫,李白自己也说过,他不是一个好丈夫,他自己说:: z( O* R# A1 S

0 ]. T9 E* a( l“三百六十日,日日醉如泥;嫁与李白妇,何如太常妻”《赠内》
" S9 B$ n5 ?( k. J, {( L# K/ r- s) E
嫁给这个又没钱又整年整年不见人影的李白,已经很委屈了,还要挨这样的毒骂,这实在不公平了。
' d/ ?; ^# x- `, K: n, I* ?* ]% e: k- x$ A
不过,李白有时似乎也会换位思考,对她的行为也有所理解,他想象她“落花寂寂入青苔”,生活很寂寞,难怪她有怨言。0 s- X0 P; d$ y, l% _1 I+ {

, n: }! L2 O: R5 I! M他用“去妇”的口吻写了《去妇吟》,为这位大胆离去的人妇的行为辩护:% D, U* i' D8 I6 _- H, T

6 _3 w, y4 E2 G0 M“古来有弃妇,弃妇有归处,今日妾辞君,辞君遣何去?本家零落尽,恸哭来时路……幽闺多怨思,盛色无十年,相思若循环,枕席生流泉,……及此见君归,君归妾已老,物情恶衰贱,新宠方妍好……岁华逐霜霰,贱妾何能久……余身欲何寄,谁肯相牵攀。……”+ Y6 ]; O; @! S6 p& Y4 N1 o5 ]
$ P$ x+ y; ~, K) K6 Z; Z
他站在女方的立场说话:你不回家,我也有权利走。从这里倒也可以看出李白有男女关系较为平等的观念。看到女方也应该有自己的生理与感情需求,不是一味指责谩骂。
" y, S6 Y) _: L6 R
) u% F8 q2 [: M6 |更令人感动的是,李白还进行自我反省,他在诗的最后写道:
8 D( e! Z9 R$ K/ }" }
1 [( P( w# m2 ^* h3 U( m4 S“忆昔初嫁君,小姑方倚床,今日妾辞君,小姑如妾长,回头语小姑,莫嫁如兄夫。”
; A! U2 l/ a1 C5 v* R: G
2 }# h7 y: z1 q/ P) h7 }他站在对方的立场上,模拟去妇的口吻对小姑说,“今后你嫁人,可千万不要嫁给像你哥哥那样的人啊”。
+ _& o5 M0 q5 f& [" k% f" K  ~
0 z* }+ `- }1 ^5 _* R3 X0 i如果说那位挨骂的“去妇”还有个姓氏,我们还知道她姓刘,那么,李白在山东的那位妾,就连一个姓都不知道了。这位“鲁一妇人”,为李白生了一个儿子。就是颇黎(玻璃)。取其纯净闪亮之意。又有个小名叫天然,希望他自由自在地成长。李白给自己的孩子取名,就像他的诗句,是很有个性的。可惜,李白不久就又远走高飞,与家人天各一方,一门散百草,从此再也没有相见。颇黎(玻璃)的命运,也成了一个永久的谜.
发表于 2007-10-21 18:53:15 | 显示全部楼层
哎,李白也算一生坎坷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0-23 00:55:19 | 显示全部楼层
非常非常感谢楼主    这是我一直想知道的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2-21 02:57:17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唐第一蛊惑仔的诗/真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灵隐岛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灵异志

GMT+8, 2025-9-19 04:05

灵隐岛灵异社区

© Since 2006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