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加入灵隐岛
查看: 2432|回复: 5

梦见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8-19 12:12:5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昨天晚上做梦 梦见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然后佛祖叫我修行佛法 然后还拿着一支金笔 把我的名字写在一张 黄色的纸上  当时说的好像不是要我出家 而是做么居士  我说要回家和老妈商量下  不过看佛祖还是拿一支金笔把我的名字 写下来了  然后梦就醒了
发表于 2014-8-19 16:50:4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我是夏雯静 于 2014-8-19 16:52 编辑 ; G7 [( F0 B& o- b
0 Y: a4 b0 B! A8 D
世人往往以为简易的东西比较不值钱,殊不知对人至关重要的空气是免费的,人一刻皆不可离开它。念佛法门亦复如是,尤其对末法众生至简易至殊胜,符合“大道至简”的古话。本文选印光大师《净土经论撷要》,结合印光大师的两则譬喻,阐明念佛往生的“至简易至殊胜”的特征。- U6 p/ \1 i5 j% v! c& j+ U/ r
! Y9 D" k: P6 j4 J; K3 R
龙树菩萨在《十住毗婆沙论》云:
* x& y8 j! s; M! W  D# Y  N5 R1 L! G& j7 t# f
“佛法有无量门。如世间道,有难有易,陆道步行则苦,水道乘船则乐。菩萨道亦如是,或有勤行精进,或有以信方便易行疾至阿惟越致者。若人欲疾至,不退转地者,应以恭敬心,执持称名号。”+ R. r7 l: y& C0 K

& u  f, v' g/ v' T( V/ ?根据此论的阐述,后人将佛法分为“难行道”与“易行道”,念佛法门相对其它修行被定义为“易行道”,那么容易修行的法门,是否不太殊胜呢?6 l; ?  P6 r6 A
  }( ^0 o- _+ F& d* M
《大智度论》云:
& R: p0 a0 K2 a! q' T, |6 R3 A+ \1 W# y3 i1 V8 S
“余诸三昧,有能除淫,不能除瞋;有能除瞋,不能除淫;有能除痴,不能除淫恚;有能除三毒,不能除先世罪。是念佛三昧,能除种种烦恼、种种罪业。复次,念佛三昧有大福德,能度众生。是诸菩萨欲度众生,诸余三昧,无如此念佛三昧福德,能速灭重罪者。”
. w2 f" [. b& y- i4 ?5 s# t9 C$ S. Z1 r% s( C
此段论文中,我们可以看出念佛看似简单,却功效卓越,如阿伽陀药,万病总除。更进一步来看念佛往生的殊胜,如果我们发愿,得到往生的结果,从极乐世界回头看看,在人间当大国王,或者天上的大梵天王,或是童真出家、一闻千悟,修习它宗,经历无数劫的勤苦修行却无法解脱。以上果报与得生净土的果报来比较,用言语分别无法描述,因此印光大师只能举出两则譬喻来说明:1.真如同萤火虫的微光与烈日的光芒相比;2.蚂蚁窝前的土堆和巍巍泰山相比。如果放弃念佛求生的机会,真是悲哀至极,令人哀悼不已!% w! D/ E/ b) {! M4 ~' `5 W2 y- @

+ S0 M$ l. k- W- {  ~  o一、如萤火虫与烈日相比, @" ?$ _, V6 n% ^/ b5 [1 B

' f9 c9 z, [1 h* ?闻到净土没有深信,继续轮转,后世能否深信更难说了,如果继续修习通途法门,动经无量劫没办法解脱生死轮回。《法华经》里大通智胜如来座下发菩提心的这批人,尘点劫堕在声闻位无法超越。尘点劫不是一般的时间概念,将无量三千大千世界的大地磨成微尘,每一微尘是一劫,无法计算数量,这么长时间难以解脱,和往生西方的利益比较,只能用比喻来阐述优劣。夏天的夜晚,萤火虫也能放点光,但非常微弱。和中午烈日的炽盛光明相比,就没有可比性了。萤火虫的光亮相当于下辈子出家为僧,一闻千悟,得大总持。人天痴福,未启光明。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光芒就像杲日当空。
1 D1 K$ U$ v9 R
# u8 b; r* G3 F& q& f  [* I二、如蚁垤与泰山相比( F* ~0 ]+ ?; P

  B4 {/ m& D( Y% C6 ?' L蚂蚁挖洞筑窝时,从洞里运出来的土,堆在洞穴旁边,形成一个小土堆,和泰山比高度,天渊之别。蚁垤相当你发愿下辈子童真出家、一闻千悟、得大总持,修通途法门的一点利益。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好像巍巍的泰山,有一览众山小的气概。
3 ?2 m& a! M" B% s1 x2 P- _1 J5 B* _1 ^* ^: |1 S
很多人不了解何以相差这么大,凡夫在三界中轮转修行,第一生能童真出家,第二生还能童真出家吗?第三生还能保证得人身吗?薄地凡夫,一点把握都没有,好比制做陶器,用泥巴做坯子,在塑形的过程中,化费很多功夫,也算小有成就,还没经过烧制,大雨一淋就成泥巴,前功尽弃。我们今生几十年的修行好像做泥坯子,经过投胎的隔阴之迷,道业的泥坯子就被化掉了。你再做个坯子,再一隔阴又没有了,所以我们这个坯子赶紧要到西方极乐世界去烧坚固就安全了。开悟的人在山林树下长养圣胎,与其在这个五浊恶世长养净胎,何如到西方极乐世界去长养圣胎呢?+ B$ A7 n/ g1 p( K/ M8 @3 M* [
/ w# }- E% Q- N

" ]) U( ~1 }0 Z9 ?5 \# M你现在观看的视频是:李文发《四十八愿》http://www.fodizi.com/fofa/list/644.ht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8-19 16:58:21 | 显示全部楼层
修念佛法门要具备三个条件:第一是信心,第二是愿心,第三则是精进念佛行。5 G+ Y" U( y/ B1 d) _  `7 h" S
! g* F- e6 ~0 C# j+ K+ ~+ _
一、信7 {, ^, V$ I, x$ F3 O' O+ R

! }, W, B" y" i& ?修行佛教任何一种法门首先都要强调「信」,因为有信心才有愿心。佛教和一般宗教不同,认为相信神就可以了,佛教说的信,是要相信佛、法、僧三宝,而且还要相信自己,不仅相信自己心外的诸佛是已成的佛,还要相信自己是未成的佛。6 P& @, I- U+ J( i. H0 D
0 h8 J1 W# t5 Y' a. j
首先要相信释迦牟尼佛以及他说的「法」,佛陀说的法相当多,每一种都绝对可靠,只要运用就会产生功能,目前我们在修念佛法门,当然要相信「念佛法门」。
; }, X8 F/ c: `+ @' m  A# S$ N
% c2 k2 @; ?2 i5 m' L: p5 ?$ ^《阿含经》里有六念、八念、十念各种让我们系念的法门,但是以念佛为第一首要。念佛可以念过去的佛、现在的佛、未来的佛,仅现在佛就有十方诸佛,但是为什么只念阿弥陀佛呢?释迦牟尼佛并没有这么说,只是因为他赞 叹最多的是阿弥陀佛,譬如在翻译成中文的六百多部大乘经典中,就有二百七十几部是介绍阿弥陀佛,可见在诸佛法门中,最受释迦牟尼佛赞叹,也最鼓励大众修行的,就是阿弥陀佛的念佛法门,所以我们念阿弥陀佛。
( Y9 u8 r  O2 |7 |* d# L, l# K
6 {! @& ^& e# a1 ~阿弥陀佛念佛法门也是各大宗派共同的修行法门,释迦牟尼佛涅槃之后,印度佛教有「空」、「有」两派的大乘学派,「空」是讲性空的龙树菩萨,「有」则是讲唯识的世亲、无著菩萨,而这两派大师都有关于阿弥陀佛法门的论著,龙树菩萨的《十住毘婆沙论》及世亲菩萨的《往生净土论》即是修行净土法门非常重要的依据。此外,密教也鼓励大家修净土法门,在密教法门里最著名的「破瓦法」就相当于念佛法门。而在中国,念佛法门也受到各宗各派的赞 叹,像禅宗,即主张禅净双修,律宗、天台宗、华严宗也不例外,而且所鼓励的就是阿弥陀佛的法门。而明末的时候,蕅益大师还称「念佛三昧」为「宝王三昧」,所谓「宝王」就是「宝中之王」,意即是法宝之中最好的。所以,我们要相信念佛法门,特别是念阿弥陀佛的法门是一切法门之中最好的。0 y" G: A" r5 Q" Q! z$ q7 e

5 c$ l( K! G9 |0 r* w接著要相信自己最适合修行念佛法门,否则也不会有这样的福德因缘来参加念佛共修,所以,不管过去用什么法门,现在就要死心塌地、没有一点怀疑,相信念佛法门就是你最好的法门。
8 d& d) l! S( D4 f0 ?3 W6 f% ~! \1 j- p+ l8 c- r8 d1 H/ V& |% h
此外,要相信因果,念佛的工夫是因,得生净土是果;如果不相信因果,也就不需要念佛,因为念了没有什么用处。还要相信事和理;事是一心一意持名念佛,到达身心合一、身心一致,身、心、口三业相应,最后再念到念念是佛号,就可以断烦恼,而见到理。理是众生或十方一切诸佛所共有,可以称作佛性,也可以称为清净心、智慧心;持名念佛的目的就是希望能达成与诸佛相同的目的,而这就是理。如果不相信有「事」,就没有方法,也根本没有念佛这桩事;如果不相信有「理」,即使念佛也不能成佛,也不相信自己跟诸佛相同,要成就更不容易了。3 Z: o$ M! l+ K$ e; x
  M& G2 V3 V# _3 r
最后是相信师父的指导,师父告诉你如何念佛,就专心一意地相信这样的念佛方法对你最有用、最能著力,不能够说试试看,绝对要百分之百的相信,那一定会念得很好。然而信心更深的意义,还是必须回归自己;相信自己有这样的需要、这样的能力,只是现在还没有得到,还没有表现出来。4 A5 `7 X* D1 g+ ~0 ]! B+ o
5 l+ D$ L# M" B) U
我们也要相信,有一个比我们现在愚痴凡夫所处的环境更好的地方,那就是佛国净土;相信我们普通人只要照著佛法的知见和修行的方法去做,一定会比现在更好。在人间先修生净土的因,才能够得到佛国净土的果,所以在还没有生净土之前,在人间就应该努力。因此,我们法鼓山提倡的人间净土与西方净土并没有冲突,而且根本是一致的。建设人间净土的过程,事实上就是在为生极乐世界而准备,是生弥陀净土的一个前方便,也就是修净土资粮。我们除了先在人间使自己清净,还要帮助他人清净,这是净化人心、净化社会的工作。如果不相信我们人间会更好一些,那还要佛法做什么?也不需要修行了。
+ X6 g3 p. ?9 R# W
1 G% Z2 C9 r. Z在人间,不管是哪一个时代,都有许多人为或自然的状况使得我们不快乐,使得环境不安定、不安全,而这一些其实用修行的方法都可以改变。因为大家不修行,内心很痛苦、很烦恼,所以才造成社会和世界的不安宁。如果修行,让心清净了,我们的环境也跟著清净,这就是心净国土净。且内心清净,会觉得世界并没有那么可怕、那么讨厌,那就是在人间净土之中,然后再求生西方净土就非常容易,也非常可靠。
0 Y4 J5 _8 \% _2 y6 v8 c3 _' g5 h4 Y" H& A- B" x
所以,「信」对净土的念佛法门来说特别重要,信心如果不深切,愿心就发不出来;如果不相信诸佛,也不相信自己念佛将来会成佛,这样还要念什么佛呢?
- v5 g5 R& Z- t' f' r. Q
4 {. U: Y9 H# p$ B" W( E二、愿
* i5 ]0 f  {  ]5 n$ A2 m8 \3 W% Z
# P% E) e9 |8 H9 P) u$ d- k$ o(一) 通愿与别愿3 }5 U! y5 W& v% J

; g( G0 Q6 {" e7 v2 u8 Q4 y, Q4 c「愿」有两种 ,一种是「通愿」,亦称「共愿」,一种是「别愿」。一切诸佛都必须发的愿,是通愿,即我们每天早晚课诵念的〈四弘誓愿〉,也就是发菩提心;别愿则是诸佛个别成就的愿力,对阿弥陀佛来说,就是四十八愿。唯有我们也发了诸佛的通愿,才有进入诸佛国土的希望,也唯有能与某佛的别愿相应了,才有生到某佛国土的可能。: \  C0 m  J( r/ I2 z( c

! i" F- K  K( R1 w3 Y  T菩提心就是发成佛的愿心,成佛一定要先救济众生、利益有情,也就是行菩萨道。阿弥陀佛是因为发了成熟众生、庄严国土的大愿,所以成佛。他的功能和目的,就是要接引一切发愿往生极乐世界的众生。他成就西方极乐世界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救济众生、为了接引众生到极乐世界修行,完成菩萨道,这就是成熟众生。因此,念佛的人在未往生之前就要发成佛的愿心,并且愿临命终时,能以阿弥陀佛慈悲本愿的力量到极乐世界去,然后见佛闻法而悟道。但不是到了西方极乐世界就什么都不管了,同时还要学习阿弥陀佛,愿未来也能够庄严国土、成熟众生,倒驾慈航来普度众生,这就与阿弥陀佛的愿力完全相应。
4 c& n4 J5 h, P( H$ X$ O- I9 v6 z/ ~# r3 f. M5 C) o
西方弥陀净土比所有的诸佛净土都慈悲、方便、容易,因为求生西方净土没有任何的条件,唯一的条件就是愿意生净土。只要你愿意,希望自己能够生到西方净土去就能去,这个愿意就是发愿。
. U; k' _( _' s% Z& W4 B- {$ r; }* d: g& C, A9 S" E
(二) 依愿而行
! z8 q( H  R" Q4 H+ n- \! ?3 w: C4 }( {. ?- `, p
发了愿就要照著去做,就好像当你发愿要来参加佛七,首先就要把身心调整一下,准备好简单的用具、衣服,还要计画交通方式,看是走路或是坐车子,但重要的是方向不要弄错了,不要坐了飞机却去了香港、美国,那就背道而驰了。因此,照著方向走,一定能到达,这就是愿,有愿一定成功。
- E. Z; i" H9 R( x: e
" G) F/ k9 i& |/ o但是也有些菩萨本来想要参加,结果临时发生状况取消了。其实,如果信心和愿心非常坚定,一定能来;如果有信心,但不是那么坚固,有愿心,但不是那么恳切,抱著假如没有事能去也很好的态度,那么只要稍微有一点事,就会变成理由,心想,反正下次还有机会,这很可能就来不了了。如果愿心很恳切的人,觉得任何事都不如念佛重要,那还有什么能阻碍他呢?许多人认为家庭、事业很重要,就没想到念佛是重要之中最重要的事情。念佛是与三世诸佛相应的事,与我们永远的未来息息相关,其它的事佛七之后再处理,佛七一旦过去了,就没有机会。" D( \( P8 u( K2 L3 T

/ C0 Q4 i7 V8 f+ R所以,愿心不够坚定恳切的人,容易中途退却,因此要时时发愿,才能坚定信心,如愿而行。愿是内心所希望的,只要不断地发愿、不断地朝心愿的方向努力,就能够成就。1 P5 P+ r8 v$ G. E
/ Q) C8 a) [2 m9 ~1 d
以我来说,我出生的时候,时代环境非常混乱,因为家里没有钱,因缘际会之下便出家了。出家之后,发现佛法很好,但是知道的人很少,误解的人又很多,于是发愿要把知道的佛法告诉他人。但我并没有发狂似地立刻要去弘法,只是想有机会一定要把佛法读懂,然后让别人也懂,结果一路走来,就变成法师了。1 l0 U0 T/ F4 t8 r1 t: i* W

! h) o& N" u# \; x$ F3 `' Q. |然而这一路我都是从种种波折阻碍中走过来的,支持我的就是那个最初发的愿。只要有机会,我就会用笔来写、用口来传,即使机会并不是很多,我还是不断地发愿,没有因此失去信心。只要有一个人听到我讲的、看到我写的,就没有白费。人多,我不嫌多;人少,我也不嫌少,有多少影响力就做多少事。
! f; o( ~+ M- T- q3 s5 N9 ~1 D; L
& W7 ?% _0 s* g0 n# K& B  m不断努力下来,跟我出家的人多了,跟我学佛的人也多了,原来农禅寺只有五十坪大,现在已渐渐扩充,皈依典礼时,还可以容纳两千人,有一次办园游会,甚至有几万人参加。这么一个小小的地方竟然发展成这样。 * a& \2 P" \0 J; a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9-9 10:35:42 | 显示全部楼层
说明你是佛门弟子啊,恭喜恭喜。不过,他要是让你上去,千万别去,那就是归位了。就是死了的意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0-10 16:07:07 | 显示全部楼层
所谓修行,为的是什么,为的不就是修炼的更加知道真理嘛,即知道真理,那也已通晓,就该归位,归位并非是死,而是新生的开始,是超脱于人世的开始,佛家叫圆寂成佛,道家叫羽化升仙,天主教叫复活升上天国,纵使叫法不一却均是超脱人世的更高存在,并非是坏事,让楼主不归位的,终究是没有修行,落了下成,可惜可惜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第一滴血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14-10-10 16:34:41 | 显示全部楼层
琐碎 发表于 2014-9-9 10:35
; z2 ~+ M4 }  W& H8 c' [* ]说明你是佛门弟子啊,恭喜恭喜。不过,他要是让你上去,千万别去,那就是归位了。就是死了的意思。

/ r6 H% d; m5 ~0 H" @! w/ X$ s真是凡人俗人可笑卑微的想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灵隐岛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灵异志

GMT+8, 2025-9-18 19:30

灵隐岛灵异社区

© Since 2006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