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sldx228 于 2013-12-25 16:42 编辑 3 A0 u# F# d5 k
$ c: K/ t# n* d) U! H4 J1 R 凌烟阁是原本皇宫内三清殿旁的一个不起眼的小楼,贞观十七年二月,唐太宗李世民为怀念当初一同打天下的众位功臣(当时已有数位辞世,还活着的也多已老迈),命人在凌烟阁内描绘了二十四位功臣的图像,皆真人大小,时常前往怀旧。李世民是很会当皇帝的,尤其在君臣关系上十分老到,凌烟阁一事就是例子。不过也不能说那只是个政治手段,当时李世民也已是个老人,老人总爱怀念往事的,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啊,相信他把他那些老部下绘入凌烟阁,其中的真情也不会少。) K8 x( z! i! v# R9 U, @; w4 f m
. D5 v. l7 T2 O% ^; Q9 x6 m
玄武门之变后,唐太宗李世民登上了皇帝宝座。他励精图治,虚心纳谏,对跟随他南征北战、出生入死和出谋划策的功臣元勋念念不忘。毕竟对他来说,皇帝的宝座来得太不容易了。# ?$ X- C6 S' C7 x! h$ L2 Z# r8 g
0 P+ c9 j- W; F# L
公元643年3月23日,为了褒彰功臣,唐太宗李世民命人将长孙无忌、魏征、尉迟敬德等24名功臣的像画在凌烟阁上,他还常去观赏,以表对功臣的赞赏和纪念。
4 B5 d% }' f7 `( `5 A6 y# p. R, U- E% d' A4 u
阎立本作画凌烟阁
* H# a V1 e8 c" V
* q2 _5 ^/ {1 u$ Q# u 谁才有资格画这24位功臣呢?在当时,自然首推阎立本。643年3月23日(唐贞观十七年二月二十八日)皇帝下诏,命令在长安北面的太极宫凌烟阁中绘制24位功臣之像。他们是:长孙无忌、李孝恭、杜如晦、魏征、房玄龄、高士廉、尉迟敬德、李靖、萧瑀、段志玄、长孙顺德、刘弘基、屈突通、殷开山、柴绍、张亮、侯君集、张公谨、程知节(程咬金)、虞世南、刘政会、唐俭、李世勣、秦叔宝。5 U* i# ^6 y- g0 R% p; V! w
2 w; x* a6 g) M, h c- E
凌烟阁在皇宫西南的三清殿侧,阁中分隔三层,前一层画的是功勋最高的宰辅大臣;中一层画功勋卓著的侯王;后一层画的是功勋重大的其他功臣。按古礼“君南臣北”的原则,画像全部面北,而且都是真人大小。
; t8 _5 ~( ^" V" {6 |, v% S4 b5 {/ x! u R+ h/ q& m
这是继汉代麒麟阁、南宫云台画功臣像之后的又一次大型政治性肖像画创作活动。
& t! ~( I8 G; Y
9 F, G b" w3 U4 d 长孙无忌“不愿”为宰相
& E* z! P% c% B9 K: h( C) r9 {9 E8 N! ~) f4 S0 L4 l* d8 v5 [
在李世民夺取皇位继承权的玄武门兵变中,长孙无忌称得上是首功之人。在酝酿政变时,他态度坚决;在准备政变时,他日夜奔波,内外联络;在政变之时,他不惧危难,亲至玄武门内。所以唐太宗临死前仍对大臣们说:“我有天下,主要是这个人的功劳啊!”凌烟阁的24位功臣像,长孙无忌被列在首功之位。: L. o3 H5 ~: }1 D: c) r8 o
. q2 s9 R |. n! p: p
李世民登基之后,几次要任命长孙无忌为宰相,但贤惠的长孙皇后一再提醒太宗要吸取汉朝吕氏、霍氏专权的教训:“我身为皇后,全家已经很荣耀显贵了,实在不愿意自己的哥哥还要在朝廷里手握大权。”南昌vi设计长孙无忌自己也递出了辞职信,要求辞去宰相要职,但他却受到唐太宗的特殊信赖,最后唐太宗硬是坚持拜长孙无忌为宰相。长孙无忌为人谨慎小心,注意避免嫌疑。
: v7 u: v, m( C5 l' S
7 g2 Y# R; U6 W9 x; p 魏征使“坏”闷死鹞鹰
0 N& Z* L) ^: ]. N6 s; \7 A1 E; A2 w' _; D, M) [3 G: c
魏征原是太子李建成的手下。玄武门之变前,魏征看到太子与秦王李世民的冲突日益加深,曾多次建议太子要先发制人,及早动手。政变后,李世民赏识他的胆识才能,非但没有怪罪于他,而且还加以重用。魏征喜逢知己之主,知无不言,言无不尽。7 C2 r% ]6 V) A9 T9 e
: v+ ?) R; J+ I1 L |
魏征性格耿直,往往据理力争,即使太宗在大怒之际,他也从不退让,所以,唐太宗有时对他也会产生敬畏之心。
A6 D) C+ D, w v/ _0 @- L+ n1 I( Z/ B( h: ^* Q
有一次太宗得到了一只上好的鹞鹰,把它放在自己的肩膀上,很是得意。但当他看见魏征远远地向他走来时,便赶紧把鸟藏在怀中。偏偏魏征还使“坏”心眼,故意上奏事情,说了很久,致使鹞鹰闷死在怀中。
) F6 w% g5 ~& X" A& ]- @3 k2 E4 Z! F# N1 y
魏征一生节俭,连家里的房子都有些“破破烂烂”的,唐太宗立即下令把为自己修建小殿的材料,全部送给魏征,好用来造个大房子。642年(贞观十六年),魏征病逝家中。太宗亲自前去吊丧,失声痛哭,并说:“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我常保此三镜,以防己过。今魏征殂逝,遂亡一镜矣。”+ Z7 }" ^9 D8 P' H# X
7 T8 A" o( z+ P6 n% k2 G
秦叔宝和尉迟敬德演绎“门神”/ X( I; N0 y+ c$ }$ [
, @5 h4 }: H) k3 R9 Z3 F( j5 R' c 尉迟敬德原为刘武周的部下,李世民敬佩他的忠勇耿直,几次想劝他归降。尉迟敬德虽然也大受感动,但伺主不二。尉迟敬德最后答应,只要刘武周死了,他便归唐。李世民便杀了一个面目酷似刘武周的人,将人头送与尉迟敬德。尉迟敬德未能辨出真假,便归降了李世民。
* R. P8 _# v( T# M
) n( I4 u, `3 Y9 x 不料自那以后,李世民经常在梦中被两个无头的人惊醒。李世民仔细琢磨,心理辅导这两人一个像是原来隋朝名将宋老生,另一个却像那个被充作刘武周而割了头的人。徐茂公献策道:“主公屈杀这长得像刘武周的人,是为了尽早让尉迟将军归顺。另外,我听说宋老生生前很敬佩秦二哥,主公可以派尉迟将军和秦二哥守在门外,这样或许可以使主公获得安宁。”李世民依计行事,果然无头鬼再也没出现。7 T H( V% t: p& R
R S; b( y/ S6 w& f! h: K 这个民间传说,最终奠基了两位武将的“门神”地位。
6 L! D9 }+ l: j1 h1 S, y v7 w5 l
曹霸笔开生面! D0 \( w) L* _5 J& x+ F5 [
; j+ F, Q6 v' {& U- s
到了唐玄宗时,凌烟阁内原先栩栩如生的功臣像,显得色泽暗淡,失去了原先的光泽。为此,玄宗把曹霸召来,要他重新画。曹霸擅长画人物和马,京城长安几乎没有一个人不知道他。
$ v- H+ {/ O/ i
+ Q3 P% e/ d4 W7 Z 曹霸接受了这个任务之后,便着手准备材料。他查阅了大量的历史资料,到民间搜集了不少开国功臣的传说,这时,他才挥笔绘制。最后,这些功臣的画像终于以全新面貌展现在人们面前。
2 u4 \+ q3 M7 |$ ~- l, B' c: {1 Z4 b# w5 s1 z
唐玄宗看了之后,赞不绝口,并当即赏给他大量金帛,还封他为左武卫将军。著名的诗人杜甫看了这些画后,作了《丹青引赠曹将军霸》这首诗:“凌烟功臣少颜色,将军下笔开生面。”意思是:凌烟阁中的功臣像已失去了往日鲜艳夺目的色泽,亏得你左武卫将军下笔使他们重放光彩。1 R% D5 i% [9 r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