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加入灵隐岛
查看: 804|回复: 0

佛弟子如何对待色情的诱惑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2-11 16:31: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了幻法师开示选——

人从爱欲生忧,从忧生怖

“一切众生皆以爱欲而正性命”,爱欲是三界众生轮回的根本。如《圆觉经》云:“诸世界一切种性,卵生、胎生、湿生、化生,皆因淫欲而正性命。当知轮回爱为根本。”也就是说有爱欲之心,就会轮落三界之中而不得解脱。

佛教把有意识的生命称为“有情”,如人、狗、鬼、神等皆是,佛教认为其组成要素:除地、水、火、风、空外,最重要的是要有“识”,即有知觉与认知的功用。在《增一阿含经》卷十二“三宝品”:“世尊告诸比丘:有三因缘识来受胎,云何为三,于是,母有欲意,父母共集一处与共止宿,然若无外识应来报,便不成胎,……”这段话说明受胎,除了父母外,还要有外识(神识)前来参与才可。

“神识”即现代人所说的灵魂,“神识”之所以来投胎,驱使它的力量就是爱欲心。

对普通人而言,人生最重要的是两件事,就是“饮食男女”。饮食是维持肉体生命的存在所必须,而男女欲爱则是维持人类种族延续的必要活动。

古人说:“饱暖思淫欲”,在饮食、安全等有保障的前提下,男女欲望的满足,往往上升成为第一需要。两性之间的迷恋,经过多生累世的熏染,于是在人们的意识深处,它已经变成了一种习性,以至变得痴迷坚固。故佛陀曾指出:众生对淫欲的执着,甚深甚巨;如果对世上还有一种事物,其迷恋程度若能与它相等的话,那么,便没有任何众生能超越生死,我也无法度众生了!如《佛说四十二章经》云:“佛言:爱欲莫甚于色。色之为欲,其大无外,赖有一矣。若使二同,普天之人,无能为道者矣。”由此可见,淫欲的力量何等巨大,这也是众生始终在六道中的轮回之因。

《佛说四十二章经》又云:“人从爱欲生忧,从忧生怖。若离于爱,何忧何怖?”;“佛言:爱欲于人,犹如执炬逆风而行,必有烧手之患。”

《佛说八师经》:“淫为不净行,迷惑失正道;精神魂魄驰,伤命而早夭。受罪顽痴荒,死复堕恶道;吾用畏是故,弃家乐林薮。”

下面,我们来看看爱欲在婚姻中的作用。

就男女的感情产生来说,最核心的元素是情欲(贪)。男女从相识到产生感情,是因为彼此爱慕的欲贪,因此通过交流、协调,而有可能发展成为夫妻。从贪的角度来分析男女的感情。贪的对象有很多,其中色贪第一、眷属贪第二,其它还有财、名、食、睡等,譬如有人贪对方的美貌,有人贪对方的钱财,有人贪对方烧的好菜,有人贪甜言蜜语等,这都是贪着。但是男女之间最深的贪着是情欲,这是维系男女感情最根本的东西。

男女的情欲有四个层次,这四个层次本质是一样的,但是程度有差别。
(1)色:也就是贪着外在的美貌;
(2)情:所谓情是两个人心灵有了沟通点,不管任何沟通点,都会产生情。不但男女之间如此,朋友之间也是这样;
(3)爱:爱已经是一种执着,就是不管你爱不爱我,反正我爱你!这跟情是不一样,它是不需要沟通的;
(4)淫欲:淫欲是生理的反应,比较污浊,不管有没有色、情、爱,它是一种经常出现的生理需求,属于动物性(众生性)的层面。

这四个层次,就是男女之间互相贪着的情执。所以如果没有办法超越这四个层次,就一定会堕入男女情欲的漩涡而苦恼。因为有爱欲,我们心性便无法达到最深刻的纯净。

不少男女今天为什么会离婚?一定是彼此的贪着已经没有了,或是外面的贪着比对妻子的贪着更强烈;今天为什么他会爱一个不该爱的人,而舍弃他该爱的人,就是因为他烦恼、愚痴,善性太弱了。如果人的心灵纯净,他站在任何角度,都会把他的烦恼降伏,让他的善性激发,面对再大的困难,他都不会使感情破灭。今天我们看到任何感情的案子,都可反省到人性的缺憾,知道必定是有烦恼障蔽人的心性,让他陷入愚痴执著的状态,而造成错误的决定。

所以如何激发人的善性,降伏人的烦恼,才是彻底解决人与人之间感情问题的关键。


问:如何对待色情的诱惑?

答:在物质与精神的发展不能并重兼顾的今日,我们的社会充满着贪暴力与色情。此二者有时相连存在,有时各别发生。二者相较,暴力之心易制,而色情之欲难防。因此,今暂舍“暴力”而谈“色情”。
一般正常健康的人都会有色欲。问题出在色欲若不受控制,便易引生许多烦恼或罪恶,犹如其他各种欲望不控制,便易引生许多烦恼或罪恶一样。
孔子说:“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生存在今天的环境中,控制色欲大为不易。色情的画面镜头随时会映入我们的眼睛、脑海中,扰乱我们的思想情绪,减低我们读书、听课、工作与睡眠的效率,最糟的是破坏我们的健康,甚至做出伤天害理之事。
对治之法:
白骨观:设想自己的眼睛变成X光摄影机,将人体透视成为一具骨架。经常如此,色心自可渐次淡去。
不净观:设想自己的眼睛变成大型放大镜、透视镜或显微镜,看到人体皮肤上沾满汗垢、细菌、微生虫,更看到包裹在表皮下的脑髓、五脏、大小肠、膀胱、血肉、筋骨、耳垢、鼻屎、大小便,无一处香洁美好,自然不起非非之想。
佛教为了防止色情诱惑而提出以“九想”来排斥“六欲”,六欲是指男性对女性肤色、形貌、仪态、语言、细滑、人相六方面的欲望;“九想”是膨胀想(想象人是膨胀的尸体)、青瘀想(想象人是遍体青瘀)、坏想(想象人是坏烂的尸体)、血涂想(想象人体血肉涂糊)、脓烂想(想象人体浓烂腐臭)、嘬想(想象死后鸟兽来嘬咬尸体)、散想(想象被嘬咬尸骨散乱)、骨想(想象人是一堆白骨)、烧想(想象人死后火化成骨灰)。有了这“九想”,男女就成了极其丑陋不堪的东西,情欲自然就会消失。
无常观:心想一切美色只是一种短暂的现象,暂有还无,所谓“花无百日好”、“色衰则爱弛”。美色不是永恒的价值,犹如一切有形的物质,都不是永恒的价值;心灵的真、善、美才是永恒的价值。
亲属观:看到一切色情的场面、画面与镜头,心想假使这些人是我的兄弟姐妹,或是我的子女、父母亲,我当作何感想?是否觉得羞惭?是否尚有淫欲之想?
心灵观:孟子说:“人之异于禽兽者几希!”人之所以为人,乃在于他有仁、义、礼、智等四端,如果一个人整天心中尽是饮食男女之想,此人与禽兽何异?经常如此观察自心,其心自可日趋净化。
西方谚语云:“美只是一层皮。”皮下的血肉筋骨令人不忍卒睹,皮下那颗无形的污染与清净交杂的心,事实上不如想象中那般可爱。一般来说,暴露色相的人不是心灵低俗,便是为生活所迫;前者可鄙,而后者可怜。有了这层了解,人还会为色相所迷吗?
佛家将邪淫戒视为修身第一戒。古人说:“色是杀身之斧。”孔子也说:“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因此,自古相传“万恶淫为首”。为了健康、品德、学业、事业、前途、幸福着想,我们应该淡泊色欲,做到孔子所说的“贤贤易色”(尊崇贤德,便不在意外形是否美貌)。
古语说:“英雄难过美人关。”在今天女权伸张的社会,何尝不可说:“淑女难过俊男关。”过美人关者乃为真英雄,如关云长是也;过俊男关者乃为真淑女。而真正的淑女不会搔首弄姿,抛媚眼,或矫揉造作,表现“有气质”状,使假英雄颠三倒四,魂不守舍。
色欲是人的原始本能,也是生命力的表现,控制它的方法不在防堵或压抑,而在于转化或升华。佛家说:“火焰化红莲。”就是把欲望转为的意思。东西方有许多宗教家、哲学家、艺术家,他们保持独身,但是他们不但不苦闷,反而活得有意义、有价值,对社会做出伟大的贡献。
中国古代也有许多男女僧侣、道者,他们作为人格清高的模范,过着宁静、和谐的生活,大多获得而高寿。足见色欲的享受并非人生的第一义。要使生活真正过得多彩多姿,当知饮食男女之外,尚有人生“向上一路”。

附录:情欲冲动中的女人智商为零
作者 佚名

  我的一位女姓好友曾有一个富裕且幸福的小家庭,其生活上跟一般常人比起来已算是不错的了,人嘛,一但生活上满足了,自然而然就有了一点精神上的所谓需求了。正因如此,一次婚外恋却使她失去了这一切。  

她原是很爱她的老公和家庭的,去年冬天的一次同学会,她跟一在读初中时曾暗恋她的男同学相遇了。自己在此前并没有任何非份的想法,只是礼貌地絮絮往日或谈谈现在。自那次聚会后,这位男同学立即对她三天两头地开展了攻势,慢慢地她也对他产生了好感,时间一长也就产生了些许的感情。(按:现在这样的事很多。许多无耻之徒说发展婚外恋就要在同学、朋友等熟人间进行。男人多数是抱着玩乐、刺激的心态搞婚外恋的,这一点女士要看清楚。我身边就有这样的例子。在闲谈中,我说那个男人太不是东西了,一开始说的话不算数。女的离婚了,他那还没事似的,一开始就不能欺骗人家。一个很色的同学嘲笑我说:你没搞过婚外恋吧!说真话能搞到手吗?!)

在男同学的甜言蜜语的诱惑下,她犹豫过,她想:难道这就是她向往的人们常常挂在嘴边的真正的爱情吗?男同学信誓旦旦、山盟海誓,并在同学圈内大声宣告:他愿放弃自己的家庭,给她一身的幸福!(按:这男子为了得手,真是不择手段!)最后她动摇了,并下定了决心,她也愿意放弃她现在家庭的一切来换取自己的幸福。于是他们常常私会,看起来两人很幸福。为了跟他真正走到一起,她回家跟老公不止一次地吵、闹,坚决要求离婚,老公不明白,她又说不出。最后她以死相逼才得以离婚。(按:女士冲动起来十分可怕!爱情中的女人智商为零,信夫,斯言!阿弥陀佛!)  

事已至此,大家都认为似乎以后事情发展都是顺理成章、水到渠成的事了。可事物的发展并不是你想象的那样,有时节外总要生枝的。有一次他跟她说:他很爱他的女儿,为了他女儿的成长,让她等他八年,八年后他一定娶她回家。他为她开出了一张空头支票!于是他们之间的感情出现了裂痕。她已离婚了,为了他,原来家庭的东西什么都没要,一心只为现在的他;他呢?不但没离婚,在两人感情上也不比从前了,总是说等八年等八年,等女儿长大了就彻底自由了。现实吗?可能吗?他伤了她的心,打破了她的好梦,她于是从情感的高峰一下陷入深深的低谷,她后悔了。一再指责自己当初太理想、太专一、太重情、太轻信、太傻、太......经过几次三番的思想斗争和朋友的相劝,最后还是放弃了这段情感。(按:这也是前世业力。愿当事者理性承担。)  

她现在很低落,心情特坏,这段情感经历对她打击实在是太大了。到现在为止,她还走不出这段情感失败在她心里造成的阴影。想不通,不明白自己为什么要这么做。她现在什么都没了,家庭、工作、爱人、情感......什么都没了。她常问我:世上真有真诚的情感吗?有永远的爱情吗?她说她到现在还始终相信有的!(按:还没有醒悟!应好好思维爱情是个什么东西?!)



忠告天下女人:

1、不要迷恋爱情!爱情是短暂的,感情是长久的。

2、不要被男人的花言巧语所迷惑。

3、要敢于迷途知返,用最大的付出、忍耐、真诚,挽救自己的婚姻。

4、男人是一种用下半身思考的动物。

5、情欲冲动中的女人智商为零。

我们生存在一个民主、自由与法治的社会,按理说:“这是何其有幸。”但是许多利欲薰心徒却滥用自由,以自我中心来蔑视法律,造成社会乌烟瘴气,罪恶充斥。明眼人皆知,所有民主国家的人民,若不能启开良知,自我约束,那么,无可避免地,大家须为民主自由,付出沉重的价值。
   在物质与精神的发展不能并重兼顾的今日,我们的社会充满着暴力与色情。此二者有时相连存在,有时各别发生。二者相较,暴力之心易制,而色情之欲难防。因此,今暂舍暴力而谈色情。
   色情最简单的解释即男女之欲,告子说:“食色,性也。”《礼记》说:“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孔子说:“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以上说明,一般正常健康的人都会有色欲,我们不能说色欲是一种罪恶,一种见不得人之事。问题出在色欲若不受控制便易引生许多烦恼或罪恶,犹如其他各种欲望不控制便易引生许多烦恼或罪恶一样。
   生存在今天的环境中,控制色欲大为不易。色情的画面镜头随时会映入我们的脑海中,扰乱人的思想情绪,减低人读书、听课、工作与睡眠的效率,最糟的是破坏人的健康,甚或做出伤天害理之事。在此我谨提供一些对治之法:
   一、白骨观:设想自己的眼睛变成X光摄影机,将人体透视成为一具骨架。经常如此,色心自可渐次淡去。
   二、不净观:设想自己的眼睛变成大型放大镜、透视镜或显微镜,看到人体皮肤上沾满汗垢、细菌、微生虫,更看到包裹在表皮下的脑髓、五脏、大小肠、膀胱、血肉、筋骨、耳垢、鼻屎、大小便,无一处香洁美好,自然不起非非之想。
   三、无常观:心想一切美色只是一种短暂的现象,暂有还无,所谓“花无百日好”、“色衰则爱驰”、“秋扇见捐”。美色不是永恒的价值,犹如一切有形的物质都不是永恒的价值:心灵的真、善、美才是永恒的价值。
   四、亲属观:看到一切色情的场面、画面与镜头,心想假使这些人是我的兄弟姊妹,或是我的子女、父母亲,我当作何感想,是否觉得羞惭?是否尚有淫欲之想?
   五、心灵观:孟子说:“人之异于禽兽者几希!”人之所以为人乃在于他有仁、义、礼、智等四端,如果一个人竟日心中尽是饭食男女之想,此人与禽兽何异?经常如此观察自心,其心自可日趋净化。西谚有云:“美只是一层皮。”皮下的血肉筋骨令人不忍卒睹,皮下那颗无形的污染与清净交杂的心,事实上不如想象中那般可爱。一般说:暴露色相的人不是心灵低俗,便是为生活所迫,前者可鄙,而后者可怜,有了这层了解,人还会为色相所迷吗?
   古人说:“色是杀身之斧。”孔子也说:“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佛家更将邪淫戒视为修身第一戒。因此,自古相传:“万恶淫为首。”为了健康、品德、学业、事业、前途、幸福着想,我们就应该淡泊色欲,做到孔子所说的:“贤贤易色。”古语说:“英雄难过美人关。”在今天女权伸张的社会,何尝不可说:“淑女难过俊男关。”我认为那些自命的“英雄”,往往只是些不明理的粗人,而自命“淑女”者,只是些肤浅的浪荡女性。我又认为:“过美人关者乃为真英雄”,如关云长是也。“过俊男关者为真淑女”,而真正的美人,想必不会使英雄过不了她那一关,不放他一马,也就是说,真正淑女不会搔首弄姿,抛媚眼,或矫揉造作,表现“有气质”状,使假英雄,颠三倒四,魂不守舍。
   色欲是人的原始本能,也是生命力的表现,控制它的方法不在防者或压抑,而在于转化或升华。佛家说:“火焰化红莲。”就是把欲望转为智慧的意思。西洋有许多哲学家、艺术家、宗教家,他们保持独身,但是他们不但不苦闷,反而活得有意义、有价值,对社会做出伟大的贡献。中国古代也有许多男女僧侣、道者,他们作为人格清高的模范,过着宁静、和谐的生活,大多获得智慧而高寿。足见色欲的享受并非人生的第一义,正如饮食非人生的第一义一样,要使生活真正过得多采多姿,当知饮食男女之外,尚有“向上一路”。


有很多师兄会有这样的观念:就是觉得色情的图画看一下也没关系,只要不手淫就行了,有些人确实当时是能忍住,但他不知道,他已经深深的种下了邪淫的种子在阿赖耶识里了,遇缘就会产生作用,这就是为什么过几天会破戒的原因,所以认识阿赖耶识是戒邪淫最关键的地方。那什么是阿赖耶识?

简单说人有八识,前六识是:眼,耳,鼻,舌,身,意。这六识看字面也能理解。第七识是末那识,它就是一个传递作用,把我们所有眼、耳、鼻、舌、身、意所感知到的一切讯息全部传送给第八识——阿赖耶识。第八识阿赖耶识就是专门记录我们所有善恶事的仓库。我们所做一切善恶,或非善非恶的种子全都储存在阿赖耶识里,纵使百千劫也不会遗失和消亡。因果就是从这里面来的。为什么看过色情电影,当时控制住没有手淫,但过几天就会破戒呢?那就是阿赖耶识已经记录下眼睛看到的色情画面和第六识——意识所产生的淫念,只要机缘成熟了,它就会现前起作用,导致戒淫道路上屡戒屡犯,这就是因果规律。八识一直以来都在主导我们的行为和心理。

这个聚集我们多生累劫善恶种子的阿赖耶识,如同大仓库,收藏今生已不复记忆的爱恨恩怨种种,不时左右我们现世一切行为的抉择,佛教称之为“无明烦恼”。由于无明烦恼的业力因缘,我们投胎转世;当过去所种的恶因种子现行时,我们心烦意乱,六神无主,更造恶业,又成恶因种子;当过去所种的善因种子现行时,我们心明智朗,良心不昧,多做善业,善因种子回熏阿赖耶识。这是佛教唯识学理论的“种子起现行,现行熏种子”,藉以阐释人类一切行为的心理动机。

所以今天你以为看一点点色情的东西不要紧,只要不手淫就行了,这种想法大错特错。只要眼睛看见了染污的东西,第七识末那识就会毫无遗漏的把这些讯息传送到第八识阿赖耶识储藏起来,一旦遇缘,就是内心有贪、嗔、痴等颠倒妄想,而外在又有五欲六尘的诱惑,这颗含藏在阿赖耶识里的种子就会马上现行起作用,让你在戒邪淫道路上屡戒屡犯。这才是戒不掉邪淫的根本。为什么净空法师再三强调如果想不受外界染污,保持清净心,就要“不看电视,不看报纸,不听广播”,现在要加上一个“不上网”。就是因为我们六根(眼,耳,鼻,舌,声,意)接触六尘(色,声,香,味,触,法)会起心动念,落下善恶的种子在阿赖耶识,将来遇缘都会开花结果的,这是很可怕,很危险的事。电视看新闻就行了,报纸看个标题,下面的内容不要看,是染污。上网只是为了查阅一些学习工作方面的资料,或者佛教论坛是可以的,但别的网站就千万不可以上,现在什么网站上没有点色情的内容,通通把染污种到阿赖耶识去了,将来的果报全是从这里来的。

所以色情的东西一眼也不能看,无意弹到你眼前那叫没办法,还故意去下载点色情片子不是地狱无门你偏要入吗?“祸福无门,唯人自招”,不是老天让你倒霉的,不是别人欺负了你,更不是佛菩萨不保佑你,而是你问问你自己阿赖耶识里种下了多少染污的种子。我们平时所遇到的一切境遇皆是阿赖耶识现行起作用而招感到的。

真正能明白八识的作用,尤其是阿赖耶识的功能,你就知道平时要避开哪些事,该熏修哪些善法了。为什么不能杀生吃肉,你杀他的时候不但在你的阿赖耶识里种下了杀生的种子,在对方阿赖耶识里也种下了仇恨的种子,畜生也有阿赖耶识的啊。将来它投胎做了人,即使还是做畜生,机缘成熟了他是一定会来报复你的,到时候你这笔债会不得不去还,比如你本来是一个聪明人,但你就会被他骗,这就是由业力牵引的。你不要说不亲自杀它就不认识你了,但在你的阿赖耶识里种下了杀生的种子,将来你自己就会送上门去还债的,这个其实也很容易理解。我们想想自己曾经有没有自己去招来祸害。而放生能使彼此阿赖耶识里种下慈悲良善感恩的种子,对方将来遇缘就会来报答你。我们一生当中遇到的贵人有些就是这样来的。

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


看色情物品的地狱苦报:
又彼比丘。知业果报。次复观察合大地狱。为当更有异处以不。彼见闻知。复有异处。名为团处。急团相似。是合地狱第五别处。众生何业生于彼处。
彼见有人杀盗邪行。乐行多作。堕合地狱。生于团处。杀生偷盗。及以果报。如前所说。
何者邪行。所谓有人。若见牸牛若草马等淫道处已。心生分别。此如是处。
与人妇女不应有异。如是念已。即便生于人妇女想而行淫欲。
彼人以是恶业因缘。身坏命终。堕于恶处合大地狱。生于团处。受大苦恼。所谓见彼若牛若马恶业因故。
地狱中见。自心分别。如前忆念人妇女想。
若本牸牛。若本草马。见已即生人妇女想。
欲心炽盛。即便走向如是牛马。有铁炎火。
满牛马内。彼人既近牛马根门。恶业因故。
入彼根门。即入其腹。满中热火。彼处受苦。
乃经无量百千年中。常被烧煮。其身熟烂。不能出声。于彼腹中闇处苦逼。乃至恶业未坏未烂。业气未尽。于一切时。常被烧燃。若恶业尽。彼地狱处尔乃得脱。若于前世过去久远。有善业熟。不生饿鬼畜生之道。若生人中同业之处。则生无礼非仁之国。以己之妻令他侵近。不生妒忌。邪行业因。余残果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灵隐岛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灵异志

GMT+8, 2024-6-9 20:20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