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31年9月18日,日本驻中国东北地区的关东军突然袭击沈阳,以武力侵占东北的事件。' f* i5 z* A8 C7 b3 v! M5 \
; H1 f0 Q( G" |( W @
19世纪末至20世纪前半叶,日本逐步确定了征服世界必先征服中国,征服中国必先征服“满蒙”的战略方针。1930年,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波及日本,为了转移日益激化的国内阶级矛盾,日本加快了武力侵华的步伐,于1931年7月和8月在东北制造了“万宝山事件”和“中村事件”。9月18日,日本又制造“柳条湖事件”,发动了侵略中国东北的战争。: z+ W- R4 T$ a$ p9 y
% |* p9 H9 n1 a. l. P' P% G* x 当晚10时许,日本关东军岛本大队川岛中队河本末守中尉率部下数人,在沈阳北大营南约800米的柳条湖附近,将南满铁路一段路轨炸毁。日军在此布置了一个假现场,摆了3具身穿中国士兵服的尸体,反诬是中国军队破坏铁路。日军独立守备队第二大队即向中国东北军驻地北大营发动进攻。次日晨4时许,日军独立守备队第五大队由铁岭到达北大营加入战斗。5时半,东北军第七旅退到沈阳东山嘴子,日军占领北大营。战斗中东北军伤亡300余人,日军伤亡24人。这就是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
H; H2 N+ X4 ?" h! |
+ m% C$ ~% a4 ?# K7 j8 @% J1 h; I! J 国民党政府对日本的侵略采取不抵抗政策。事变发生前,蒋介石于8月16日致电张学良:“无论日本军队此后如何在东北寻衅,我方应予不抵抗,力避冲突。”9月12日,他在河北石家庄召见张学良时说:“最近获得可靠情报,日军在东北马上要动手,我们的力量不足,不能打。我考虑到只有请国际联盟主持正义,和平解决。我这次和你会面,最主要的是要你严令东北全军,凡遇到日军进攻,一律不准抵抗。”事变发生后,国民党政府电告东北军:“日军此举不过寻常寻衅性质,为免除事件扩大起见,绝对抱不抵抗主义。”当时,日本关东军只有1万多人,而中国东北军驻在东北的有16.5万人。东北军部队多次接受不准抵抗的训令,在日军突然袭击面前,除小部分违反蒋介石的命令奋起抵抗外,其余均不战而退。( j6 T, x' K& B6 G
: d v1 v- o# b4 z& T7 p: M
9月19日上午8时,日军几乎未受到抵抗便将沈阳全城占领。东北军撤向锦州。全国最大的沈阳兵工厂和制炮厂连同9.5万余支步枪,2500挺机关枪,650余门大炮,2300余门迫击炮,260余架飞机,以及大批弹药、器械、物资等,全部落入日军之手。据统计,仅9月18日一夜之间,沈阳损失即达18亿元之多。此后,东北各地的中国军队继续执行蒋介石的不抵抗主义,使日军得以迅速占领辽宁、吉林、黑龙江3省。, i2 ~' |' I9 A% N% S/ M1 K# Z/ ~5 ?
% h. A) }" w/ T$ l6 W% Z0 q 九一八事变是日本帝国主义长期以来推行对华侵略扩张政策的必然结果,也是它企图把中国变为其独占的殖民地而采取的严重步骤。此后,中日民族矛盾逐步上升到主要地位,使中国国内的阶级关系发生重大变动。在中国**的号召下,中国人民掀起了抗日救亡运动。
1 u- H/ T( m: G) e国联调查团在沈阳对“九一八”进行调查( k$ L) O( s9 ?8 Q
* J% P+ s2 w# V# H- `3 ], N
8 D+ Z0 Q k* e' ~0 G& G3 D
9 x/ ?7 Q F- G2 |4 `. _7 J# x
1932年,以李顿为首的国联调查团在沈阳对“九一八”进行调查。
# n* H1 p( ?/ H0 z0 O9 N. n0 T8 B
' f+ U. o* @* _% f7 `) f; o/ T
日军入侵前,沈阳城内的繁华街市6 ^% F `) C, U5 A' S( \
" d% Y' h8 ~8 h9 k# | $ o8 Q2 n$ h# e
( F$ Y9 F$ x. t5 ]) h
$ ?3 A: ~$ b& }" \. p! j 1931年9月18日,日本关东军自行炸毁的南满铁路柳条湖路段
! F. s: ~' L3 j& x' p/ z
L( H {: s1 T [- _ 
2 R) [/ c6 {' p: q
& [. @8 _# V# Q8 z/ m9 H7 L
1 z8 k8 W: P P% P' B4 A$ o w( F% ?
“柳条湖事件”爆破现场9 M( C5 ^' b2 T6 V J
7 Q- I* H# n; I$ X$ R) N- w
" A8 n0 h. E2 c9 w. k( O* l9 J
# J3 d. ]' p7 L 1931年9月18日晚10时20分,日本关东军炸毁沈阳北郊柳条湖地段的南满铁路,反诬是中国军人所为,并以此为借口,进攻北大营。图为柳条湖爆破现场。
% t; z4 B7 ?9 L4 _+ f$ l
& K' z9 H9 X# x; W* `
3 `/ ?4 z9 p" _- r 柳条湖”事件中被炸死的中国人) K4 g# ~6 U B
" f7 v% R# W$ r# M8 Z7 G

! S$ |. t# u' p
, R9 f6 C# l" F) U
- M: m* F2 |6 ?' |2 ]3 g: H" T& b7 U" [& b- `! D# H% T
激战后的北大营残堡3 v) l! |6 y' p& ?5 c( F
1 D7 W: r1 \7 v% Z! c) m; Q, m 
' Y4 M" A) C# _5 n
9 [4 b6 I N/ w. b, j) u8 K 北大营的官兵在遭日军突然袭击时,曾自发地英勇抵抗。图为激战后的北大营残堡。
0 I6 q$ E9 H7 g' h3 @
3 n& n- T# v0 W1 ~5 w$ ? 2 e9 ]- g1 k) ^+ {% M
9 l4 @" t+ v! a5 b, _
九一八事变 东北军北大营成废墟* f: ]' L) g+ A" F
6 U- O0 M) z; f" Z# B# y6 ~! B8 Q

; v1 C% f( k" G, o* T* z" }# G, d* X5 T* ]
日本军国主义者乘中国处于长期内战之机,迅速扩大了对中国的侵略。1931年9月18日,日本关东军按照预谋,将沈阳北郊柳条沟附近南满铁路的一段炸毁,并诬为中国军队所为,由此挑起“九一八”事变,日军炮轰东北军驻地北大营。同时,他们利用蒋介石采取的不抵抗政策,迅速占领了东北三省。图为被日军炮轰成一片废墟的东北军北大营。
: g7 K. p: I! @) P& ?0 W; z! S; X" @: A' k
$ b9 g, a) L7 S$ r# K0 T 九一八当晚 日军攻占东北军驻地北大营+ T$ H. l' m6 _2 k/ L
6 E# |& {- l% y' O" C 
$ B" k' Q; O' w3 u6 ?5 h+ ^7 h# \+ ~: e! H9 k
1931年9月18日晚,日军炮轰东北军驻地沈阳北大营,“九一八”事变爆发。南京国民党政府采取“不抵抗”政策,日军很快攻占了东北军驻地沈阳北大营。
1 R6 @7 a; J* w f+ {) @6 W; N3 U& F0 h$ l: H7 g$ c
8 h- m. z) m: B9 ~, N 九一八日军进攻东北示意图
+ Z; M# }/ m# [5 [- H& y
& T) G' }2 B! b. L9 ^ X 
, V( J1 W- S$ k
! n1 H! S) C( o9 j3 T
2 ?- _' n, s, t( l' {) w" ]
. l7 Z* p% g& Y2 r: E3 H0 ?6 L 中日双方军队序列
! ]% X# [- w8 x; _, ^: a9 w2 b. i0 d) K

. u/ d7 Z7 L3 B+ Q b, v" |" o) {6 w) N
3 ~- g1 R* Z5 I) [4 x, M X
日军占领营口9 a5 e$ b) w- G, A1 t" q" I
* [; N8 M, u3 a) |% b 
% v! P. G$ U, c7 E% b6 K% b/ a5 t* N$ S/ Q* u
“九一八”事变后的9月19日,日军占领营口时在满铁事务所(现市少儿图书馆)门前布设阵地。/ `: {8 x/ |. Z2 @9 k
' |. Y6 g- Y7 a' F! P* ] , k" ~! u; F$ E$ Y) k7 [
九一八事变后日军进占沈阳
( }2 H5 v% @6 @" a, m* W3 ^$ s
0 @( A q8 [5 Z3 y- y& [ ( n9 K& D4 w6 W# z. S1 D+ K" a
( k' x6 ~2 @9 }- U: E. o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日军在东北到处挑衅。9月19日,日军侵占了北大营、沈阳、辽阳、营口等地。图为日军进占沈阳。
! h0 K: J8 [& }; Q+ j. B+ E$ _. x- Y- v7 R* j! ?
G t/ A$ w$ p9 W! B
1931年9月19日,日本侵略军占领营口县公署9 l. u7 y( s* }6 \( O
X, w- M, U" H9 O ! r b* Z$ G' f3 T
. [5 b! i3 o% p$ d/ ]: B8 I 1931年9月19日,日本侵略军占领营口县公署(今营口市二职高)。+ B! r! S6 q2 ]. t
, h3 f, D% P4 S/ D: a* `1 O
, l7 K8 s3 J, |2 G. }6 a: B4 } 1931年9月19日,中国外交部向日本提出严正抗议
0 ^1 b" _0 ?5 g# W; [# [, {! L: Q/ d$ [2 g1 D. [% m }2 T

8 U/ f4 ~2 Z/ I6 D) m. N* e, ~) b3 e1 W1 N, }: K
# o( N, z/ c% @3 z3 e. p- g+ D
日军占据“东三省官银号”大金库
- q' N8 e5 A. r8 Y! s
! w+ \1 m3 q, j5 J0 S& A! R6 ~2 k ( B. y, M( K9 |# v4 l7 L, G6 L- w+ ?
[% k$ O0 M6 E0 @* [1 y 9月19日,日军占据“东三省官银号”(中央银行)的大金库。门前有日军站岗,门上贴着“日本军占领,犯者死无赫”字样。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