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楼主 |
发表于 2007-8-28 17:34:20
|
显示全部楼层
 
 
 
褒公段志玄第十。  
3 S+ }  N" Y6 ~6 W4 n1 d" F0 V0 x: h! c8 k! B* L 
    李渊在太原时的旧部,首义功臣。参加李唐历次重要战役,以勇武著名。李世民兄弟相争时,拒绝建成、元吉的拉拢,忠于李世民,并参加了玄武门之变。其人治军严谨,李世民评价为“周亚夫无以加焉”。贞观十六年病故。  
" x, e. K+ n( f5 i  [7 U  L% o 
* `1 A7 l: S9 }" x' K    夔公刘弘基第十一。 * V' b& I, M1 c* C1 M 
( P6 k0 |& m3 s. V; v 
    游侠,隋炀帝征高丽时,因避兵役逃往太原依附李渊。太原起兵时,与长孙顺德一同负责招募勇士,有大功。进攻长安途中于霍邑之战阵斩隋主将宋老生,攻克长安后被评为战功第一。进攻薛举时在浅水原大败,力尽被擒,李世民灭薛氏后获救。又在刘武周进攻太原时战败被俘,侥幸自己逃回,随后配合李世民在介休歼灭宋金刚。因唐朝与突厥关系恶化,常年驻守北边抵御突厥。贞观年间曾随李世民征高丽。唐高宗时病故。  
. p1 D6 b' b  q1 g4 f  E; Q0 K8 Q( E# B; X% w0 k0 ]1 v 
    蒋公屈突通第十二。 0 E1 K) ]& E, c# V8 L 
9 R) l4 @3 p6 \( S 
    原为隋朝大将,历仕杨坚、杨广,战功赫赫。杨广南巡江都,委以镇守都城长安的重任。李渊起兵后进攻长安,屈突通率部下死战,力尽后自杀未遂,最终投降李渊,被封为兵部尚书。后参与唐朝历次重大军事行动,尤其灭王世充被评为战功第一。后被委派镇守洛阳,于贞观元年病故。 6 `: q6 n7 e; n0 N% l' E& S 
9 ]2 J( V0 y+ g* Y7 _ 
    郧公殷开山第十三。 : ^" I6 \- V/ k3 ` 
 
" I; H1 S2 }4 [$ o* o    李渊旧部,太原起兵时投奔李渊,参与进攻长安。进攻薛举时,在浅水原大败,与刘文静一同被追究责任,贬为庶民。后随李世民灭薛氏有功,得以重被任用。参加李世民历次战役,在进攻刘黑达时,得病身亡,是凌烟阁功臣中最先去世的一个。  
  ?1 J% i. @8 N% M9 `2 G( A 
3 t# x' D* B% w! Z0 b: k! y    谯公柴绍第十四。 4 c. U% @" a# Q; L 
0 n' o, A3 k3 w  W 
    李渊之婿,娶平阳公主。李渊起兵时身在长安,侥幸逃脱追捕前往太原。参与攻克长安、灭薛举、刘武周、王世充、窦建德等重要战役。贞观年间作为主将消灭最后一位反王梁师都。贞观十二年病故。  
, _4 i3 J3 G& h7 v" W 
' }  _# s' F8 U0 V; A7 q0 x    邳公长孙顺德第十五。  
/ T8 J& Z  J; F7 ^ 
$ W9 }- S( @' `! u& F) d) P8 y    李世民长孙后之叔,外戚。隋炀帝出兵高丽时,为避兵役逃往太原依附李渊,与李氏父子友善。太原起兵时,与刘弘基一同负责招募勇士,有大功。进攻长安时任先锋,擒隋主将屈突通。此后功劳不显。玄武门之变充当打手角色。贞观年间因多次贪污被弹劾,李世民不忍治罪,只贬官而已,病故。  
. D+ w+ G, z7 Q) o3 T. w3 y* l1 c' M 
    郧公张亮第十六。  
5 u2 C- [- V- |4 c; M! R; K 
0 b0 u! y2 w: w. d+ j; d3 C( x' o+ g    原为李密部下,隶属李世绩,随李一同降唐。得房玄龄、李世绩推荐入李世民幕府。李世民兄弟相争时,派其到洛阳招募私党,被元吉告发而下狱,张拒不招供掩护了李世民,因而有功。贞观年间,因善于行政而颇得信任,又揭发侯君集谋反、随征高丽而立功。但其后因好巫术而逐渐名声败坏,贞观二十年被告谋反,受诛。 . [- [: l$ u" Z1 v" @ 
3 e0 ?' P% c! `. r2 S 
    陈公侯君集第十七。 % g% |& b; Q" |2 q: ] 
 
2 \) `3 e. d0 q    李世民心腹,常年担任其幕僚。玄武门之变的主要策划人。贞观年间,担任李靖副将击败吐谷浑,又任主将击灭高昌。回朝后因私吞高昌战利品而被弹劾,为此怀恨在心。李世民诸子争当太子的斗争中,依附太子李承乾,图谋杀李世民拥立承乾,事泻被杀。 9 C+ f' ]5 H, s/ m' L 
! ~5 E5 ^5 r$ I: U/ y1 E8 B$ c 
    郯公张公谨第十八。  
  j7 ~4 f) X' X0 [. O7 Q% w& Q4 |# E. C& i 
    原为王世充部下,后投降唐朝,受李靖推荐进入李世民幕府。因参与玄武门之变的谋划而得到赏识,又在事变时充当主要打手,功劳很大。李世民登基后,以其为李靖副将抵御突厥,协助李靖灭亡突厥。次年病故,仅三十九岁。  
7 M0 @6 H- f+ }" M9 z* K& e6 U# \# G$ ?* L( n 
    卢公程知节第十九。  
7 J7 L& N2 n/ ^ 
) G6 r- q- K+ w4 ]    本名程咬金,原为瓦岗军勇将,李密失败后降王世充,因不满王的为人,与秦叔宝一同降唐,分配到李世民帐下。参加李世民历次战役。玄武门之变的主要打手。唐高宗时出征贺鲁,屠杀已投降的平民,因此免官,后病故。 0 j' ^+ j8 s7 l8 [) o 
. L7 O& ~& a' ?0 _! v: F 
    永兴公虞世南第二十。 : q5 \$ F1 T! S1 E 
 
. ^3 C% u0 s8 C! `! e    隋朝奸臣虞世基之弟,自幼以文学著称。宇文化及江都兵变后被裹胁北返,宇文被灭后归窦建德,窦死后入李世民幕府。此后尽心辅佐李世民,被评价为德行、忠直、博学、文辞、书翰五绝。贞观十二年病故。  
7 |& |. [1 f* N% X8 I, a7 E  |2 \: T+ R* V 
    渝公刘政会第二十一。 ! F% Q5 c* u4 L 
% i( {  o) x3 Y3 B! s 
    李渊任太原留守时的老部下,随李渊起兵,首义功臣。此后负责留守太原,刘武周进攻时被俘。忠心不屈,还找机会打探刘武周军情秘报李渊。刘武周灭亡后获救。曾担任刑部尚书,贞观九年病故。  
, k; r9 ~0 z5 |7 L0 h/ e% ~ 
/ M; o: @+ g- W' ^    莒公唐俭第二十二。  
8 @  R5 U$ `! A4 I9 y 
. [$ T' g9 ^) i# I    唐家与李家均为北齐大臣,有世交之谊,唐俭亦与李渊为友。参与李渊太原起兵的策划,为首义功臣。最大功劳是揭发独孤怀恩谋反,被特赐免死罪一次。贞观初年负责与突厥外交事宜,被李靖“谋害”,竟奇迹般逃生。后来任民部尚书,因怠于政事贬官。唐高宗年间病故。  
, Z- \4 Q9 O3 T5 q) f, A, X: n7 c+ M8 C+ d! p) Z/ M- b; ~ 
    英公李世绩第二十三。 + r% D+ [2 }9 d& R: p7 u  X2 d 
 
/ Q2 }4 [; A6 o% l) z- D    原为瓦岗军大将,少年从翟让起兵,翟死后跟随李密。李密降唐后成为独立势力,但仍坚持以李密部下的身份降唐以示不忘故主,被李渊称为“纯臣”。遭窦建德进攻后,因父亲被窦擒为人质不得已投降。密谋暗杀窦重归唐朝,但未能成功,侥幸逃走。随李世民灭王世充、窦建德、刘黑达,又担任主将灭徐圆朗,随李孝恭灭辅公佑。拒绝李世民的拉拢,未参加玄武门之变。贞观年间与李靖一起灭亡突厥,此后十六年负责唐朝北边防御,多次击败薛延陀势力,又随李世民进攻高丽。李世民死后辅佐唐高宗,被委以军事,担任主将再次出征高丽,终于将高丽灭亡。唐高宗重画其形象于凌烟阁。灭高丽后次年病势。 . p" A) o# @3 D2 [1 i7 W. h 
; m+ f3 W) o* j; r 
    胡公秦叔宝第二十四。  
0 ]2 i5 x" ?& a- c& y& D 
; b/ z/ w# y) ~: D4 l8 n    本为张须陀部下勇将,张死后归裴仁基部下,又随裴投降李密,为瓦岗军大将。在李密与宇文化及童山之战中立下大功。李密失败后投降王世充,因不满王的为人,与程知节一同降唐,分配到李世民帐下。参加李世民历次战役,每战必冲锋在先。玄武门之变的主要打手。后因历次作战负伤太多而疾病缠身,贞观十二年病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