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加入灵隐岛
查看: 1776|回复: 1

刘伯承元帅拒看打仗流血的战争片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8-26 21:47:2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国内战争的大战役中双方伤亡的人数确实无法计算。人民解放军由小变大,由劣势变为优势,无一不是用双方重大的伤亡代价换来的,也就是说,我们是踏着无数同胞的尸体走上胜利之路的。
/ z3 A( v* v1 Y$ r3 X4 v& C6 r% g* P  e5 ~5 r, m% o- Z
9 _: f' N' k# {8 b

3 ^! R) k. x; u' [) w  C% J/ h
! l& F0 V% j1 M# n' L( \6 X2 ~' [* A$ o5 R0 Y* Q
, V) p: ?- L- _. Z. j, v
' k+ y2 V3 S3 }, A# M, U
刘伯承元帅故世多年了,现在的青年人还有几个知道这位曾叱咤风云的人物呢?前几天我偶然在一张文摘报上又看到了他的名字,是他生前的秘书所写的关于他的一件琐事,却引起了我的无限感慨。这件琐事不过是记刘伯承作为一员名将,自从他退出战争生涯以后,一直不愿意看打仗流血的战争片子,只要电视荧屏上出现战争情景,他立即关掉电视或更换频道,他自言自语地说,我们就是从大堆大堆我们的兄弟、父老、亲人的尸体上爬过来的,我至今仍看到他们为我们铺设的一条血肉模糊的路;“敌人”也一样,他们也是我们的同胞啊!他说时显得心情十分沉重。
/ ~) \* t) v. J' f% F7 v: Z0 R6 X0 S# f! ]( f8 B, ?

# s  {3 e" o8 Q" M: W( E. F  |9 ]) j4 o, V' i
- Q7 W. L# j! w5 ^1 n2 _& F

# `4 |# y9 @  y4 ?' A- u( W
3 O, v2 G) n0 N. U
1 ?7 U* q6 `" f; D: ]: i6 \, \5 v1 U. j2 [
无独有偶。1959年4月至6月彭德怀率中国军事友好代表团访问东欧七国,当地人民夹道欢迎,争睹彭将军的风采,并且呼喊着:“英雄,中国!英雄,彭德怀!”当此之际,彭德怀却一次又一次地对东欧人民及其领导人说:“不要喊我英雄,受欢迎的不应该是我们,应该是那些在战场上献出生命和鲜血的我们的同志们,应该是这些同志的母亲、妻子和他们的亲人。”(摘自《风雨彭门》一书)。诚哉斯言! ) J; K" f- H5 O! r

/ T, K1 v( N5 g  C) I( U% s
4 b* ?! b. r& l. |5 q: x2 M9 _" ], P0 u1 h( L. |
' ?) g+ j7 T/ x" G

  y( O( j+ W! ~0 q4 V$ ?0 [
, x: [: M1 ]' G+ y7 J7 e, X$ n' D, D! [: m. c- L
我个人对此生无限感慨,是因为我几乎在整个战争期间(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都是从事农民工作,即做减租减息和土地改革等发动农民的工作,然后就是在翻身农民中凡是合乎参军条件的动员他们去参军。那时,我们军队的骨干就是这些翻身农民。这些出去参军打仗的农民最后究竟有几人全身而归,就不可能知道了,谁能够做出这种统计呢?只是有时当路过一些村庄时总可以看到一些家门口挂着“烈士家属”的牌子。当时,也有不少农民去参军后不久就成为指挥成千上万人的杰出的指挥员的。但是国内战争的大战役中双方伤亡的人数确实无法计算。人民解放军由小变大,由劣势变为优势,无一不是用双方重大的伤亡代价换来的,也就是说,我们是踏着无数同胞的尸体走上胜利之路的。 8 V: e. M& A! L, ^
3 E6 h$ e. n* ~1 |9 e

- c* X6 g9 e) U, w+ U
' ^' Y+ c: K2 h" P, ?. |9 {3 a! q% f" |  ]

- V: m$ u9 k1 c, G% _' ]5 |. w) K4 F  f" m7 _' y

' s4 S1 U3 @9 S. `: W( I我们的古人有言:“兵者,凶器也,圣人不得已而用之”。自从人类从动物分离出来成为万物之灵以后,仍有正义的和非正义的权力和利益之争,这就是政治。战争就是政治的继续,同时也是人身上固有的某些动物性的表现。战争在人类生活中有时确实是难以避免的。 5 b) R% `. [& r" K; P
  s3 C: B$ z- b
+ }9 B( _1 Y6 g4 T! I- V

' L1 k+ f2 k4 F* f' |
6 i  L% u% k0 O  K3 A, ]2 |7 r! s5 K  ^

8 F* @" B2 ]. i# t8 w7 u, F+ `: V' @2 \2 g3 I  b
革命胜利了,建立了共和国(就是号称民主运用权力的机构),有卓越战功的将军大都被授以军衔,以十位元帅和十员大将为首。刘伯承为共和国元帅,这自然是终身的荣誉。在被授军衔的将军们中间,除了极少数怀着“打天下的坐天下”的旧观念,因此一心追求特权和高位的人以外,无数在战场上舍生忘死建立奇功的将军们都保持着革命的本色,不是归功于己而是归功于人民,特别归功于那些战死疆场的战士们,他们牢记“一将成名万骨枯”的名言,念念不忘那些牺牲者,关心他们的亲人并尽可能节衣缩食帮助他们,不忍再目睹过去那种残酷的战场情景。刘伯承就是这样一个人。
& A* R2 a; k2 Z4 q* D+ h3 n% }, E& M* p- G4 Y

+ v1 @) e7 p$ P0 P6 ^; B- p; j/ n% U
9 H) `6 C: e, J. u4 e% I6 |
9 a- B+ t) ?, r& m; _9 \8 r6 u

7 K6 e% P" A4 ]! u/ n; d- n1 T# A& I; }6 u8 S
刘伯承不仅是一位大军统帅,是带兵、练兵、用兵的全才,而且是一代军事奇才。他在四川曾击败过不可一世的军阀吴佩孚,加入红军后为首任参谋长,在万里长征中曾具体指挥红军在极困难的条件下四渡赤水和强渡金沙江等著名战役。红军过少数民族地区时受阻,刘伯承不顾个人安危孤身深入少数民族地区与其首领谈判,两人竟是喝血酒结拜为兄弟,因此避免了一场不可预测的战争,为红军抢渡天险大渡河扫除了后顾之忧,其历史功绩当在诸葛孔明“七擒孟获”之上。所以朱德总司令称刘为“军事奇才”,陈毅更有“论兵新孙吴,守土古范韩”的赞誉,而国民党的将领则称刘为“战神”。
. t5 j' \5 Q- t2 M# u4 k
) H" f5 u0 m% @6 r
+ \0 M8 }. j* ^4 Z% U5 M( f: C, C8 U3 O6 m- g: N2 J
% s+ ]6 F; m& T  c$ C5 O# e) d# R; O

: e" O, j' M! W" `( ]& d
" @/ T9 R8 u+ J* p2 R) }5 a
( v. X5 Y, }. b  w人类的战争既然无可避免,人民自然就有研究战争的兴趣。我们的人叹息我们今天还能读到《孙子兵法》,而却无缘读到《刘氏兵法》了。我想这也不难,为此我请读者找一本李普同志所写的《记刘帅》一书来细心研读一番。李普是解放战争时期跟随刘帅征战中原的著名战地老记者,晚年,他在夫人沈容协助下用尽心血写成《记刘帅》一书,此书应看作是当代著名兵书之一,其中记述了不少刘帅神奇的用兵之策。我在这里想告诉读者的就是,读此书当知《刘氏兵法》尽在其中矣。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加入灵隐岛

×
发表于 2007-8-29 15:04:39 | 显示全部楼层
过来人,看了难免心中沉重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灵隐岛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灵异志

GMT+8, 2025-11-4 17:30

灵隐岛灵异社区

© Since 2006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