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加入灵隐岛
查看: 856|回复: 1

宣化上人:成就自己的极乐世界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10-21 10:21:1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我们现在念“南无阿弥陀佛”,这就是每一个人造就自己的极乐世界,每一个人庄严自己的极乐世界,每一个人成就自己的极乐世界。这个极乐世界并没有十万亿佛土那么远,这个极乐世界也真是有十万亿国土那么远;虽然有十万亿佛土那么远,但也没有出你我现前这一念的心。因为它没有出你我现前这一念的心,所以也就没有十万亿佛土那么远,也就是在我们的心里面。

    这极乐世界就是你我众生本来的真心,你得到本来的真心,就生在极乐世界;你没有明白自己本来的真心,就没有生到极乐世界。阿弥陀佛和我们众生没有分彼分此,所以我说这个极乐世界并不是那样远,我们一念回光知道本来是佛,本来是佛就是极乐世界。

    所以你能把染污心去了,就是你的私欲杂念没有了,没有妒忌心、障碍心、自私心、利己心、学菩萨利人,觉悟一切众生,这就是极乐世界现前了。你没有杂念也没有妄想,你说这不是极乐世界吗?这若不是极乐世界,你说这是个什么?所以不要向外去找。

    各位善知识!你们都是有大智大慧的,都比我聪明,将来你们说法都会比我说得更好,不过你们现在不懂中文,我介绍这个老生常谈,古古老老的,没有什么新奇,但是将来你们神而明之,再变化出来,那就妙不可言了。我来给你们唱支歌:

    大圣主 阿弥陀 端严微妙更无过
    七珍池 华四色 涌金波

    这大圣主是谁呢?阿弥陀,他端严地坐在那儿,阿弥陀佛的样子,那可太妙了!太好了!没有比阿弥陀这个佛相再好的了。这个七宝的池,也就是‘七珍池’;‘华四色’,池里边的莲华有四色。‘涌金波’,七珍池的水和波浪都是金色。

    我们这儿念‘南无阿弥陀佛’,在西方极乐世界的七宝池、八功德水里边,就有莲华生出来。我们念佛念得越多,莲华就长得越大,但是它没有开,等到我们临命终时,我们的自性就生到极乐世界莲华那儿去。

    所以,你若想知道你品位的高下,是从上品上生?是中品中生?是下品下生?那就看你念佛念得多少!你念佛念得多,那莲华就长得大;你念佛念得少,那莲华就小。说:‘我不念呢?’你若念念佛就不念了,那莲华就干了、枯了,就死了,所以这全凭你自己去争取这个果位。
这件事情是九六年我在澳洲的时候,一位马来西亚信徒告诉我的真人真事。在马来西亚有一位师姑,从十几岁开始剃发念佛,没有受戒,自己盖了一间庙清修。这位师姑平日念佛非常精进,一句佛号常常挂在嘴上,可是没有甚么经典基础,只是喜欢念佛。她即使生病,念佛也念得好,很少看医生,十几二十岁一直念到一九九六年,已经八十多岁。
当她临命终时,有许多朋友、信徒,来替她助念。因为她平常佛念得很好,所以老毛病一发的时候,精进念佛,念到阿弥陀佛来,她也看到了,但是她说:「不去!我不去!」这个念头一起来,阿弥陀佛就不见了,别人还是在帮她助念,可是她却胡思乱想,眼睛睁大大的,看看这儿,看看那儿,三天以后死掉,脸色发黑,十分难看。
一个念佛人如果不是真正为求生极乐世界而念,到临命终时就用不上了。到底是甚么原因?原来她没有结婚,但有一个养女,感情很好,她临终的时候,没看到养女,于是念念记挂这个女儿,这样往生机缘就当生错过了。不晓得她要轮回多少劫以后,才能够再得人身,再闻佛法,相信净土。念佛了脱,一念之间而己!
印祖在《文钞》里面告诉我们,一个人临终念佛时,家人障碍,不能往生,这是自己过去生生世世障碍人家往生,跟人家结怨仇的果报。我们造的业障无量无边,要发真正忏悔心来念佛,将来乘愿再来普度众生。
念佛唯一的功德,唯一的目标就是求生极乐。奉劝大家,我们这一生决定不要空过,一失人身,永无出期。


净土的得生与否、全由信愿之无!!所以,往生视频的重点在于临终断气那一段,躺着坐着站着往生都好,最重要的是临终断气时正念分明,视频要有清晰的大特写。细心观看不少的往生视频,都难以看到临终断气时的细致情况,甚至有些根本就没有拍临终断气时,或只是远远的拍不能清晰看到,以当代高科技的摄影器材,在往生房间的任何一处都可以拍得很清晰的。


今天,在美国费城念佛堂,遇到一个虔诚拜佛的老外……

今天(2011年4月24日),我去费城唐人街念佛堂,看到一个老外的在我们念佛堂。

在美国,我们费城的唐人街佛堂虽然比纽约的,洛杉矶的佛堂相对来说很小,但除了华人来这里拜佛外,还有其他老外也常来参观。

但这次这位老外不一样,我们做早课时,我们在念经,他在那里看佛书(中英文的佛书,经书都是中文的,要想要念经有些难度)我们拜佛,他也拜佛。师父告诉我们,这位老外常常来佛堂。

中午饭的时候,我跟他用英语聊了起来,他说对对佛法很感兴趣。他说、一些世界上很多奇异事情根本无法用科学解释,像鬼魂、预言、轮回、风水(想不到老外对这个也很感兴趣)。他说科学家对这些无法用科学解释的事情,要么否认,要么就用很勉强的理由来解释(美国的专家和中国砖家有一拼)……

后来,他接触到佛法。他说,看了很多关于佛教的书,他说佛陀的言论给他很多启示,佛法解开了他很多疑惑。

我也用我烂英文跟他讲佛教的道理(我也是初学者,用中文讲佛法就说不好何况用英文),像万物由心造的,佛教的抱容等等,听他的回答,好像比我懂的更多。

晚课时候,他和我们一起做了晚课,后来我妈告诉我。她很佩服这位老外的认真劲儿。这位老外跟本听不懂我们念什么,他还是跟我们一起做完了晚课(整整三个小时)。我们拜佛他也拜佛,近两米高的大个子拜下去,一点都不犹豫。我们绕佛他也绕佛,我妈说那位老外比我还虔诚(惭愧!)。

我想,这位老外可能前世也是念佛人吧,很有善根,跟佛十分很有缘。

希望菩萨能够保佑他早日遇到善知识,皈依三宝,也希望佛法在美国兴旺。


念佛的人磁场好
1 念佛的人,功夫从哪里看?从相貌上看,从体质上看。念佛功夫得力,相貌就改变了,身体就强壮了!用什么方法改变的?用念阿弥陀佛的方法改变。这是真的,不是假的!

2 确实,我们的相貌会随着我们修行的功夫转变。你一天念几万声佛号,每天读几部经,你的心地清净慈悲,没有恶念,你的相貌自然就会变成慈祥,你功夫愈深,相貌也愈好。你这修行功夫骗不了人,一看就晓得。

3 心地险恶的人,心里都是恶念,相上都有杀气,你一看到,就感到很恐怖,不寒而栗,恨不得赶快远离他!俗话常讲,“相随心转”,这个相是好是坏,是由你自己变的,你是恶心就变恶相,你是好心就变好相。

4 真正念佛人,他心中没有恶念,他的心地清净慈悲,你坐在他身旁,你会感觉到身心非常舒畅。外国人讲磁场,念佛人的磁场好,确确实实跟一般人不一样!

帮助一切众生往生极乐才是究竟圆满的慈悲济世
1 我们要问,佛法除了教学,要不要做社会救济慈善事业?社会救济慈善事业都包括在教学之中,不是离开教学,但是特别去搞社会慈善事业,那你又错了。

2 佛法的慈善救济,是从根本上救起。哪是从根本救起?根本是教你转恶为善,这从根本救。

3 一切众生的灾难,种种不如意,从哪里来的?从恶业来的。佛做慈善救济工作,不是从枝枝叶叶,是从根本,我们要懂得这个道理。

4 佛家是“慈悲为本,方便为门”,不是世间人所讲的,他没有衣服穿了,去做几件衣服送给他,没有东西吃了,去送一点粮食给他,这是救一时,不是救永久。

5 诸位一定要晓得,最严重的、最大的灾难是什么?是六道轮回,是三恶道。佛讲经说法帮助我们觉悟,脱离六道轮回,这是慈悲救济到了极处!

6 佛的教诲,是救我们永久,也不疏忽一时,由此可见,佛做的是究竟圆满的慈悲济世!

佛是教我的不是教别人

1 我们展开经卷,一定要晓得,“佛是教我的,不是教别人”,我们要明白这一层道理。

2 教我的,我就得认真好好地学;不是教别人的,别人认不认真与我不相干。所以自己要想成就,首先要肯定,三藏十二部是诸佛菩萨教导我的。

3 我要发心作佛弟子,我要发愿接受佛菩萨的教诲,别人学不学与我不相干,这样你才能真正做到,像六祖惠能大师所说的,“若真修道人,不见世间过”。

4 学佛而不能成就,就是这个地方观念颠倒了,“佛是教你的,不是教我的”。

5 天天责备别人,“你破戒了,你犯戒了”,完全没有想到自己,起心动念都是找别人麻烦,这样造了一身的罪业,最后的结果三途轮转去了,亏还是自己吃,这个道理不能不懂。

6 我学佛,至今已五十八年,我心行在道、在经论上,我没有一天不读经。我读经不像别人,别人读经是增长知识,我读经是学佛。

7 我常说,经典里面的教诲,佛不是教别人,佛是教我的。我下定决心把它做到,把它落实在我的生活当中,这样子我才有受用。

8 我学佛,不是为别人学的,我学佛是为自己学的,是为提升自己的灵性。帮助呢?帮助真正好学的人。对大众讲经这是结缘,他听多少是他的事情,他领悟多少也是他的事情,不能勉强。

这一生的目标是往生西方极乐世界
1 学佛的人,一定要晓得,学佛的目标在哪里?学佛的目标一定要订在究竟圆满的佛果,学佛的人如果不发心作佛,那可以说,他的佛是白学了。

2 我这一生到这个世间来,我鲜明的目标是了生死出三界。不但是了生死出三界,而且是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亲近弥陀如来。

3 我来到这个世间,一心一意念佛求生净土,这是我的方向、我的目标,其他的统统不是。其他的,无论别人做的是什么,一概与我不相干,我走我的路。

4 很多年以前,我在美国达拉斯,尹建维居士有一天来问我,他说:法师,这一切经,《大藏经》摆在这个地方,假如说你只能够选一部经修行,请问法师你选哪一部?我跟他讲,我选《弥陀经要解》,我不会选第二部,这是实话!

5 弘扬《无量寿经》,是李炳南老师的嘱咐;《华严经》不是我想讲的,是华藏图书馆韩瑛馆长的启请。我过去年轻学佛,跟李炳南老居士学讲经,如果遇不到韩馆长这三十年全心全力的护持,我不会有今天的成就。

6 韩馆长在往生之前几天恳切的启请,希望我把《华严经》讲圆满,留一套录相带给后人做参考。我义不容辞的接受她的嘱托,我答应了她。

7 早年,我《八十华严》讲了一半,《四十》讲到三分之一,以后读夏老居士的会集本,我就不想再讲《华严》,为什么?《无量寿经》即是中本《华严》,《阿弥陀经》就是小本《华严》,讲这个多好!所以若不是她启请,这个缘就没有了。

8 我自己的修学是一门,简单扼要,我不喜欢麻烦,愈简单愈好。《弥陀要解》太好了,印光大师看重这个本子,我也看重这个本子。

9 但是修净土,《无量寿经》重要,《无量寿经》把西方极乐世界的事实、理论都讲得非常清楚、非常明白,使我们对于那个世界认识清楚。

10 换句话说,《无量寿经》是接引你,帮助你建立坚固的信心,帮助你发愿求生西方极乐世界。有信心、有愿心,怎么个修行法?《要解》好!《要解》的指导是第一殊胜,《要解》帮助我们修行。

11 你信心坚定,坚持这个法门,一生不改变,临命终时,阿弥陀佛就拿着莲花来接引。这个莲花是你自己心想变现的,你愈精进,花就愈大,光色愈好。

12 今天人家讲争,争什么?争我的莲花要大、要光好,这是真的。为什么?这是你将来可以得到的。

13 这个世间五欲六尘、名闻利养是假的,你一样也带不去。不但身外之物你得不到,身体也不是自己的,你也得不到。既然晓得死不带去,何必要去争这个?

14 争取将来到西方极乐世界,这个事情重要!所谓生不带来,死不带去,没有一样东西你能带去。可是你念阿弥陀佛,这个功德是完完全全能带走,这是真实的。

15 所以真正念佛人,对于这个世间一切人事物,没有一丝毫的留恋,他懂得把贪恋五欲六尘这个心,转变过来贪恋七宝池中的莲花。

16 诸位要晓得,这个莲花大小,是我们修行功夫之浅深,你念佛念得愈勤,莲花愈大,光色愈美。

17 我们天天念阿弥陀佛,求的是什么?求的是莲花要大,光色要好,品位要高。我专心只求这个,决定不能有其他的念头。有其他的念头,都变成了障碍。

18 我们今天修净土,我们终极的目标是西方极乐世界,我们这一生决定要成就,这个事情是真的,决定不是假的! 

度众生一定要先度自己
度众生一定要先度自己,自己都不能得度,决定度不了别人。可是,也许同修们看到佛经里面常讲,「自己未度,先度别人,菩萨发心」。

你们也听说过,你听懂了没有?那是菩萨。你是不是菩萨?你不是菩萨,不行。人家是自己未度,自己没有成佛,但是成菩萨了;成了菩萨,我慢一点成佛不要紧,我先度众生。他有能力、有本事,敢说这句话,我们今天是凡夫,不敢讲这一句话。

我们一定要先度自己,自己要不度先度别人,自己还堕三途、堕地狱,那不就糟了?我自己成了菩萨,不要紧,那我可以自己不着急成佛,那个说得度是成佛。像地藏菩萨一样,地藏菩萨的学生,就是接受地藏菩萨教化的那些人,成佛的不知道有多少,他老人家现在还是菩萨,他可以说「自己未度,先度别人,菩萨发心」,他是菩萨。这个话地藏菩萨讲没话说,当之无愧。我们听话要听清楚,那是菩萨不是凡夫。

我们决定要自己先度自己,先度自己就是决定要求生西方极乐世界。如果有这个大福报,这个福报,给诸位说,无量劫来希有因缘,哪一个人一生当中,不要说多,一年、两年好了;一年、两年什麽事都不干,天天听经、天天念佛,这还得了,解行相应,道业哪有不成就的。这个是世间,不要说是人世,三界里面有这麽大福报的人,也希有、也不容易。

未度众生要成就自己,成就自己第一要断烦恼、要除习气。烦恼的外缘,最困难的、不容易摆脱的,我们实际的生活,衣、食、住、行。我们福报不大,每一天为这些俗事忧虑奔波,心定不下来,这是客观的事实,谁都不能够避免。

有钱、有势力、有地位的人,说实在的话,那些财富、地位、权势,都很危脆、很薄弱、很容易失掉;失掉之後,你又怎麽办?所以没有一个人,不论富贵贫贱,生活都充满了忧虑、烦恼。很想自己心安定下来,来好好的用用功、修修行,没这个缘分、没这个福分,换句话说,业障习气太重。

因此,佛教我们「断烦恼、发大心」重要了。只要肯发大心、肯断烦恼,烦恼没断没关系,有心要断,有这个决心、有这个诚意,就得诸佛菩萨的护念、就得诸佛菩萨的加持,来帮助你,这是感应道交不可思议。断烦恼让自己心地清净,成就自己的德行。
 楼主| 发表于 2012-10-21 10:27:00 | 显示全部楼层
念佛的功德

净空法师 主讲



内容提要

   第一天揭示:佛教非宗教、非哲学,而是佛陀对九法界众生至善圆满之教育,其最终目的在追求‘无上正等正觉',也就是究竟圆满的智慧。

   修行是以戒定慧为手段,伏断妄想、分别、执著,而得破迷开悟,离苦得乐。而八万四千法门当中,又以净宗持名念佛法门为现今末法众生最方便、最究竟、最契机之法门。

   第二天揭示:净土五经之来源,《无量寿经》汇集本之因缘始末,及现所采用夏莲居老居士汇集本之殊胜处,并以‘善根福德因缘成熟'勉励大众。

   第三天揭示:六道、十法界之因缘,三福为修行成就之基础,而其中又以‘孝亲尊师'为大根大本。

   第四天揭示:三归依之真实意义乃是归依自性之觉正净,即觉而不迷,正而不邪,净而不染。

   修行之要不在形式,而是在日常生活当中依教奉行;学佛是学阿弥陀佛的心,愿、行,并深信‘念佛是因,成佛是果。',则念佛之功德及其殊胜利益,必定现前可得。

第一天

   台南净宗学会会长、诸位同修、诸位大德:
   这一次有这样殊胜的因缘,在成功大学庄严的会场与大家来谈谈佛法,这次共有四次的讲演,题目是‘念佛的功德'。这些年来,佛法在台湾可以说有相当的成就,尤其是念佛法门,念佛的人虽然多,可是究竟为什么要念佛?要怎样念佛?念佛的好处到底有多少?一般大众对于这些问题,多少都还有一些疑惑,我们这次的讲演就把重点放在这方面。

   首先我们对佛法要有正确的认识,然后才会对学佛生起欢喜心,佛法的功德利益就很容易得到。佛法在民国初年,欧阳竟无先生曾经作了一次很重要的讲演,他这篇讲词是他的学生记录下来,在台湾有流通,也许有同修们见到过,他的题目是‘佛法非宗教非哲学而为今世所必需',当时是在第四中山大学发表的讲演。那时的第四中山大学就是现在的南京师范大学,在抗战胜利后是金陵女子大学,现在改成南京师范大学,民初那学校是第四中山大学。

   他的意思就是告诉我们,佛法确确实实为这个时代所必需,我们不能把它看作是宗教,宗教是狭义的,不能包括佛法,而佛法包括宗教。这情形就好像佛法是一所完整的大学,宗教与哲学都是学校里的一个科系,科系不能代表整个学校,而学校确确实实有这么多的科系。

   我们仔细去观察,佛法究竟是什么?欧阳先生说:‘佛法就是佛法',当然这说法绝定没有错,但是我们在修学当中依旧感觉茫然,会感觉到神秘,于是我们再仔细地观察,佛教确实是很类似我们所讲的教育,而实实在在说,它确实是教育。

   释迦牟尼佛当年在世创办这个教育,很像我们中国孔子的创办私人教学;我们读历史知道,孔子是在不得志之后才退居从事于教学的工作,而释迦牟尼佛的情形与孔老夫子恰恰相反,舍弃政治而从事于教学,与孔夫子的情形是不相同的。但是他们在教育上的成就可以说是都非常的伟大辉煌,这是我们一定要认识清楚的。

   所以佛教传到中国来之后,佛门弟子对于释迦牟尼佛尊称为‘本师',正如同中国后来的读书人尊称孔老夫子为‘先师'。我们称‘本师',根本的老师,创始这个教育的这位老师,创始人,而我们自称为弟子,这可非常明显看出我们和佛的关系是师生关系,我们对佛陀的尊敬是把他当老师来看,绝定不是把他当神明来看待,要是把他当神明来看待,那它就是宗教了。

   所以今天有人说佛教是宗教,我们也不能反驳,为什么呢?它确实变质了,真的变成宗教了,一般社会大众都把佛菩萨当作神明来看待,这是变质成宗教了。我们要学,但不是学宗教,是学教育的这部份,我们才能得到真正的利益,这是认识清楚。

   过去的菩萨都是佛的学生,换句话说,他们都是我的学长,他们是早年和佛陀学习,我们是后来和佛陀学习,这些关系我们都要搞清楚。佛的学生太多太多了,认识清楚了就不致于迷信。佛教导我们‘信心'非常重要,《华严经》上说‘信为道源功德母。',在佛门里的术语‘修行证果',以我们现代的话说‘完成学业,成就圆满的智慧德能。',这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因素就是‘信'。

   信心非常重要,佛法里讲信心,第一个是讲自信心,第二个是信老师,对老师要有真正的信心,为什么?对老师有坚定的信心,老师的教导你才会认真去学习;对老师没有信心,老师纵然再高明,你也不愿意学习,换句话说,佛法的教学内容,你依然是一片空白,你学不到。

   所以在中国,可以说立国的精神就是‘孝亲尊师',佛法也是建立在这个基础上。佛教我们修学是从‘孝敬父母,奉事师长。'而立定根基,这可以说佛法和中国儒家传统的教学立在同一个基础上,这也是佛教育传到中国后,很容易为中国朝野士大夫们所乐于接受的原因。它的内容非常丰富,非常完备,这我们可以从遗留下来的经典中,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我们既然和佛是师生的关系,我们晓得佛对我们是真诚的教诲,佛法教学的内容是些什么?目标是些什么?这是我们不能不知道的。佛教就是佛教育,所追求的只有一个目标,经论上常讲的‘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这句话是从梵文音译过来的,就是佛教教学的总目标。

   这句话在过去翻译时‘尊重不翻',实际上是可以翻出来的,为什么还要保留原音?对它尊重,这是佛陀教育的目标,这是音译,它的意思是‘无上正等正觉',所以其实是可以翻出来的,这意思翻得很圆满。

   我们现在听到‘无上正等正觉'这名词也不好懂,也得费点事去解释,如果换成现代的名词,实在讲呢,大家就不难懂了,它的意思是什么呢?就是究竟圆满的智慧。我这样讲法,大家就好懂了。

   这个智慧,实在讲是无所不知,无所不能;不但对于现前,对于过去、未来也统统的明了,而且是正确的明了,绝定没有错,究竟圆满的明了,不是局部的明了,这是佛法教学的目标。由此可知,佛法所追求的是智慧,佛法是智慧的教育,智慧的教学。

   我们乍听总不免要加很多疑问,这可能吗?真有这回事情吗?一个人对于过去、现在、未来、此界他方都能明白吗?在宗教里我们听到赞美上帝,上帝是无所不知,无所不能的,而人也能做到。其实诸位要是在佛法里稍稍涉猎一些,你就明了了,上帝确实不能,那是赞美他的话,而人的确能,依照佛法的修学,确确实实能够达到这个目标。

   所以佛法教学没有别的,恢复我们本有的智慧德能而已。我们常常在大乘经上读到,佛度一众生,像《金刚经》上说的‘实无众生佛得度者。',佛度一切众生,佛又说实实在在没有度一个众生,这话是什么意思?因为智慧是他的本能,他本有的,不是佛给他的,佛只是一切众生在迷失时,帮你点一点而已,这一觉悟是你自己本有的。

   佛在《华严经》上说得很好,‘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智慧'就是刚才说的究竟圆满的智慧,对于整个宇宙人生究竟明了,这是你本来的智慧,你本来就有的。‘德能'是什么?是讲作用,智慧的作用广大无边,真实而不可思议,尽虚空遍法界都是自己德能变现出来的。

   我们的智慧德能到底有无失去?绝定没有,既然没有失掉,为什么我们在变得这么苦恼呢?佛说因为你迷了。怎么迷的呢?佛说的很清楚,‘但以妄想执著而不能证得。',这是佛把我们的病根说出来了,只要把妄想执著消除了,你的智慧德能就恢复了,妄想没有了,智慧就现前;执著没有了,德能就现前。

   有关智慧德能,天亲菩萨在《往生论》里说了二句话,这二句话综合起来讲‘清净句。真实智慧。无为法身。',妄想没有了,真实智慧就现前了;执著要是破除了,无为法身就现前了,这个境界就叫‘成佛',成的是究竟圆满佛,这是在佛教学中真正是毕业了。

   所以佛的教学也分三个阶段,就像我们现在学校的制度,有三个学位,三个阶段,大学毕业了是学士,再念研究所是硕士、博士。佛教里也有三个学位,最低的是阿罗汉,阿罗汉是学位的名称;比阿罗汉高的学位是菩萨,最高的学位是佛陀,所以你要是证得究竟圆满的觉悟,那你就得到最高的学位了。

   所以佛法当中是人人皆有佛性,人人皆当作佛。

   这在宗教里头是没有的,宗教里头不可以人人都当上帝,所以佛法是平等法,一切众生都应当成佛。我们要把佛、菩萨、罗汉这三个名词认识清楚,他不是神明,他是学位的名称,代表修学到某一个阶段。阿罗汉是‘正觉',再往上是‘正等正觉',就是菩萨了,加上‘无上'就是佛了,这三个名词是这样来的。

   我们不是这一生才迷的,很久以前就迷了,愈迷愈深,没办法觉悟了,其实说,觉悟也并不是那么难,难在那里呢?刚才讲了,你的妄想执著不肯放下;假如你的妄想执著肯放下,成佛很容易,所以这桩事情不是求人。世间求人最难,佛法不是求人,是求自己,你自己真肯就容易了,你自己不肯,那就难了,难易操纵在自己的手上,不是操纵在外面的境界,也不是操纵于别人。

   佛法修学的目标晓得了,怎么迷的,迷的根源也知道了,于是我们体会到释迦牟尼佛一生的教学,也就是指我们现前所遗留的经典所汇集在一起而称为《大藏经》的,这《大藏经》的内容是什么?就是说明宇宙人生的真相,是一个真正觉悟的人,他所见到的,是一个彻底觉悟的人所见到的。

   我们每一个人不止只有这一生,我们有过去世,过去世还有过去世;我们有未来世,未来世还有未来世。生命是永恒的,生命是不生不灭的,这是事实的真相,这不是宗教里所说的。而我们活动的空间,也就是我们生活的范围,是无量无边,不限于这一个小地区,不限于这一个地球。

   佛在经上告诉我们,虚空法界,有无童无边诸佛如来的刹土,所谓‘佛的刹土',就是指一尊佛教化的范围,我们今天讲教化的区域,在佛经里称为‘大千世界',一个‘三千大千世界'是一尊佛教化的范围,这个范围究竟有多大?在过去有很多人认为经上讲的‘三千大千世界',大概是我们现代科学家发现的银河系。

   可是这些年来,在中国大陆有位黄念祖老居士,他是研究科学的,他在天津教书,天津大学是从前的北洋大学,他告诉我们,这一个银河系,实在讲就是佛法里讲的一个单位世界,一个小世界;那三千大千世界是多少个小世界呢?一百亿个,这范围就太大了,一百亿个银河系是一尊佛的教区。

   诸位想想,佛要是没有究竟圆满的智慧德能,他怎能教化这么大的区域?而佛告诉我们,像这样的教区,在太空当中无量无边,世界无量边,诸佛无量无边,那众生的数字更是无量无边,这都是我们生活的空间,都是我们活动的范围。诸位要是细读《华严》,你就能略略知道一个仿佛。

   怎样能够恢复我们的智慧本能呢?恢复我们大自在的生活空间呢?这就是佛法之所以要教我们的。所以我们的心量要拓开,像佛一样‘心包太虚,量周沙界。',这心量有多大?虚空法界。

   我们再回过头来看看自己,看看我们周边的一切众生,心量之小啊,二个人都不能包容,二个人是谁呢?夫妻还要吵架啦,还常常闹离婚,你才晓得佛说我们迷,迷到什么程度了,所以佛在经上常常感叹,叹惜众生‘可怜悯者。',可怜可悯。他要是没有智慧而来迷惑颠倒,就不可怜不可悯;他有智慧,他有德能,和诸佛如来没有两样,现在居然迷到这个程度,这才叫真正的可怜可悯。

   这是我们认识经典的内容,实在讲,经典就是教科书。佛当年在世和中国孔老夫子一样,虽然教学四十九年,但没有编教科书,每天和大众讲学,有些是主动为学生说的,有些是学生提出问题,老师为他解答的,这种情形我们在经典里都看得出来,所以经典就是教科书。

   为什么当年老师不编教科书留给后人方便?孔老夫子也没有编教科书留给后世,这二位是东西方的圣人,这是什么道理?我们深入去体会了解,能得到一点消息,那就是佛陀所说的字字句句都是活的,不是死的,因此记录就非常困难,写成文字就变成死东西了,对于后人的修学产生了许多障碍,这是佛法难懂的地方;关键也还是出在妄想、执著上,对佛法也生了妄想,也起了执者。

   实在讲,世出世间圣人的教诲,我们要体会他的意思而不能执著他的言语,他的东西是活的,不是死的,这才叫‘真实智慧'。以现代的话来说,他的言语超越空间,超越时间,因为超越时间,三千年他这样教是正确的,三千年后的今天,我们听他的话还是正确的。因为超越空间,世尊当年教印度人,印度人得利益;拿到中国来教中国人,中国人也得同样的利益,无论把它传到那一个国家,那一个种族,依照他的教诲去做,绝对得真实利益,所以他的教诲是超越时间及空间,这是很难、很难做到的。

   我们明白这个大前提、大原则,我们才能谈得上读经,所以诸位一定要晓得,要老实去读经,不要求解,经的这一段怎么讲,那一段什么意思,你这样就是打妄想了,起了执著,为什么呢?实实在在告诉你,经典里没有意思,你要是在这里面找意思,你不就叫打妄想了吗?

   因为没有意思,所以有意思就不能超越空间、超越时间了,因为没有意思才超越了,时空局限不了它,所以经是活的。三千年前有三千年前的讲法,放在我们现在中华民国有中华民国的讲法,绝定没讲错。对中国人是中国的讲法,对外国人是外国的讲法,都得利益,所以它不是一个讲法。也就是说它没有意思,但在用上时却有无量义。

   《般若经》上教给我们,‘般若无知'所以‘无所不知',经典没有意思,所以它有无量义;这个事实,大家稍稍细心点能看得出来,我们看经典的注解,注解就是讲法,你看汉朝的注解,就是这部经在汉朝时候的人的讲法;它那种讲法一定是让当时的人得利益,它的总目标就是‘真实智慧无为法身'。

   我们再看唐人的注解,同样一部经,唐人的注解一定是唐朝那时的讲法,和汉人讲的不一样,如果一样,何必再作注解?我们再陆续的看,宋朝的讲法,明朝的讲法,清朝的讲法,都不一样,经文一句也没更动,但讲法不一样,不一样就是无量义,所以经文没有意思,但用的时候是无量义,如果经文有意思,只有一个意思,那个意思是死的,不能讲出第二个意思了。

   这是经典翻译之难,所以现在有人提倡要把佛经翻成白话文,那个问题就严重了,白话文一翻,那经都有意思了,不是没有意思了,就把活的佛法变成死的佛法,那白话文一翻,佛法就宣告死亡了,它不能有第二个意思了,这是我们必须要认识清楚的。

   古人译经,这实实在在说,我们从历史可以看到,中国人有福,这历代译经的人都是修行证果的人,他不是普通人,他不是照字面来翻,他是自己确确实实也达到这个境界,纵然不能达到究竟圆满,也达到了‘正觉'、‘正等正觉'的境界,所以翻出来的经文和佛所讲的,还没有变质,虽不能翻的百分之百,大概也有百分之八、九十,所以我们确确实实能得受用。

   现在要是去译经,我们是不是已入了境界?你不入此境界,你怎会知道事实的真相?佛所证得的率嫡嫦啵 切┢腥 ⒙藓阂财跞肓耍  运 前丫 涞囊馑冀哺 颐翘  皇怯梅卜蛐模 皇且牢慕庖猓  圆皇且酝 搿⒎直稹⒅粗 唇饩   允裁捶椒ɡ匆刖 坷次 颐墙簿 空媸抵腔郏 褪怯谜飧觥?br>
   真实智慧从那里来的?从自己开悟来的。那我们要问,我们为什么没办法开悟?他为什么能开悟?悟是本有的、本能的;迷,本来没有。马鸣菩萨在《起信论》里告诉我们‘本觉本有。不觉本无。',‘不觉'就是迷,本来没有;所以究竟圆满的智慧是你本来就有的。

   本来有的,现在没有了,这个原因就是妄想、执著。所以佛法讲到修行,关键就在禅定,这是佛家讲的修行的总纲领,因戒得定,因定开慧,智慧就开了,本能就恢复了。所以‘定'是佛法里修行的枢纽。

   整个佛法从纲领上来讲就是戒定慧三学,释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教导一切众生,教什么?戒、定、慧,这是他教学的三大纲领。

   戒,它的内容教我们修福,人不能没有福报,没福就很苦。福从那里来呢?断恶修善,我们一切苦难是恶业感召的,我们的幸福快乐是善业得的果报,善因一定有善果,恶因一定有恶报;造恶会得善果,修善会得恶报,绝定没有这个事情,所以戒是教我们断恶修善,因为恶业里的妄想、执著特别强烈,你的清净心很不容易恢复,所以佛首先教给我们‘断一切恶。修一切善。',从这里入门,在这个基础上去修‘定'。

   ‘定'就是清净心、平等心,清净平等心起作用就是智慧,就是无所不知,特别是平等心现前就无所不知了。

   我们为什么不能知道过去未来呢?为什么不能知道此界他方呢?因为我们的心不平等,有界限,界限就是障碍,这界限不是外面来的,是自己造成的,叫‘作茧自缚',不是别人障碍你,是自己障碍自己。

   所以佛法修行的枢纽是‘定',初学佛法对于这些名词、定义只能说一个模糊的概念,并不是很清楚,这在修学过程当中必然起障碍。

   佛法讲的戒学是广义的,不是狭义的,佛法里讲持戒,特别是大乘佛法,大乘佛法修行有六个纲领,我们称为‘六度',布施再来就是持戒;持戒的意思,以现代话来说是守法,遵守老师教导的方法,不违背老师教导的原理原则,这叫‘持戒'。不能把持戒只看到五戒、十戒、比丘戒、菩萨戒,那你看的范围太狭小了,你这样去做法,你想想看,不但没有破执著,反而加重执著,执著在五戒、执著在十戒,执著在菩萨戒。

   佛是叫你破执著的,不是叫你增长执著,你要懂这个意思,所以它是广义的,不是狭义的。不但佛的教诫我们要遵守,世间的法律要遵守,道德要遵守,乃至于风俗习惯都要遵守,这个社会才和谐,大众才能过得幸福,才能过得快乐。所以六度里的持戒就是守法,一定要养成守法的观念,要认真的去做到。

   我们能守法,心自然就安,心安理就得到了;心安了,心清净了,人就聪明了,他为什么聪明呢?就是他心清净了、烦恼少了、妄念少了,他见事见理自自然然要比过去清楚、明白,这就是我们讲的‘智慧开了'。

   智慧的大小与他定功的浅深恰好成正比例,换句话说,你有一分清净心就有一分智慧,你有二分清净心就有二分智慧。佛的心是圆满的清净,佛的智慧也是圆满的,佛的能力超越一切。我们现代科学家发现这时空里确确实实有不少障碍,科学的术语里讲‘次元',三次元、四次元、无量的次元,这就是时空里的障碍,这些障碍从那里来的呢?都是从妄想执著里生出来的。

   所以佛法高明,得清净心之后,妄想执著没有了,所有一切次元的时空全都突破,宇宙人生的真相才看清楚。我们今天只能接触到三度空间,四度空间、五度空间我们就接触不到了,无限度的空间我们怎能够达到呢?

   实在说,梦中有梦中的境界,定中有定中的境界,随著定功的浅深而境界不相同,诸位细细和科学合起来看。譬如阿罗汉,我们在《地藏经》里看到,婆罗门女的母亲去世了,她知道她的母亲生前造作很多恶业,依照佛的教训,她一定堕恶道,究竟到那里呢?不知道。

   她请求阿罗汉,阿罗汉定中见到她的母亲在地狱里受苦,这就说明地狱道的次元和我们人间的不同,他入定就能突破,他能进入五度空间、六度空间,用入定的方法就能突破、能见到,是这么一回事情。

   他见到之后出定再告诉她,我们从这里来观察时,这就是事实,这不是幻觉,确确实实可以用现代科学来证明。阿罗汉的定功并不很深,佛在《楞严经》上讲他的定功是第九次定,菩萨的定功更深。菩萨有很多等级,如果从《华严经》上看,从初住到等觉共四十一个阶级,换句话说,他们的定功有四十一个不同的层次,层次愈高,突破的次元就愈多,这样才能把宇宙人生的真相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佛说的不是假话,经典里所描绘的他方世界,像《华严经》讲的毗卢遮那佛的华藏世界,《无量寿经》、《观无量寿经》讲的阿弥陀佛的极乐世界,这与我们的次元绝定不相同。而我们这个世间,在过去修行的人,他修定到相当程度,榷确实实有见到极乐世界,这例子很多很多,像我们净土宗的古德传记里,慧远大师当年在世,一生曾经见过三次,都是在定中见到的。

   天台的智者大师读《法华经》入定,见到一千年前释迦牟尼佛在灵鹫山讲《法华经》,超越了时间,也超越了空间。天台在中国浙江,他跑到印度去了,定中所现的境界是印度,是一千多年前的印度,所以他出定告诉人,释迦牟尼佛讲《法华经》,法会还没有散。

   这些道理许多科学家都肯定,但是想不出什么方法教时光倒流,回到过去。佛法就有办法,这个方法就教我们修定,定是清净心,是个总名词,在教下里称为‘止观',在密宗里称为‘相应',在念佛法门里称为‘一心不乱',名词不一样,事实是相同的,禅宗里称为‘禅定'。

   我们现在提倡的《无量寿经》,采用夏莲居老居士的汇集本,这本子在所有一切《无量寿经》经本当中,是最好的一个版本,我明天会向诸位做一个简单的报告。经题上就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修净土的人希望得什么?希望得‘大乘',希望得‘无量寿',希望得‘庄严',这三个是所求的,特别是‘无量寿',真的是无量,不是‘有量的无量',确实是无量。

   ‘庄严'就是我们世间讲的真善美,世间人讲真善美是有名无实,这三个字确确实实都没有得到,都是假的,都得不到;但是西方极乐世界的确是真实的,这叫‘庄严'。用什么方法求呢?这是佛教给我们修学的标准,也是修行的标准,‘清净'、‘平等'、‘觉',为我们提出这三桩事情。

   你要想得‘大乘',你要想得‘无量寿',你要想得‘真善美',你一定要修清净心,你一定要修平等心,其实只要心能够做到清净、平等,‘觉'自自然然在其中了,前面的期求,你就能如愿以偿。将来在西方极乐世界是果报,我们要问,现前能否得到?现前一定能得到。

   如果说现前不能得到,而将来会得到,这个事情不但不能教人相信,我都不相信。现在就能得到,将来也能得到,这个我相信。现在就得到啊,你不能得到,必定有不能得的因缘。

   从前章嘉大师曾对我说过一句话,‘佛氏门中,有求必应。',他说这句话是真实的,可是很多人求,为什么求不应呢?一定有障碍,你要把这个障碍找出来,把这个障碍消除掉,感应就现前了。

   所以当你有求而求不应时,不能怪佛菩萨不灵,与佛菩萨不相干,这是实实在在的。佛为你讲道理,佛给你讲方法,佛为你讲事实,这些你要懂得。所以佛法里头绝对没有迷信,‘迷'正是佛法要破的,佛法是破迷开悟,佛法怎么会迷信呢?而我们自己迷了却不自知,还以为自己是虔诚的佛教徒,为什么佛菩萨不保佑我?这就天大的冤枉,完全变成宗教了,把老师当作神来看待。

   神能保佑你吗?神也不能,神果然能保佑人的话,我早就拜神了,我就不学佛了。神也不能保佑人,我们中国古人常讲‘聪明正直谓之神。',我们如果是无理的要求,求神保佑我发财,求神保佑我升官,我又贪赃枉法,神还保佑我,那这神不是还和我一样贪污吗?一样贪赃枉法嘛。这不但对神不敬,对神是侮辱,你们诸位想想对不对?

   我们拜神,给他一点贿赂,供养他一点,希望他给我发财,我发一百万,我供养一万给你,一本万利,诸位想想,那有这种神明?所以这真的是侮辱神明,对神明是大不敬。由此去观察世间人的颠倒错乱,再看看佛经上佛所讲的话,你会点头,佛讲的的确不错,字字句句都真实。

   我们既然知道这个法门,想认识它,想修学它,一定要清楚,一定要明了。前些年我在美国迈阿密作了一个专题讲演,题目就是‘认识佛教',录音带此地有流通。讲演当时有英语翻译,有很多外国人参与,录音带现在把它分开了,国语和英语分开;今年年初,有些同修发心,把录音带整理出来,现在印成一本小册子,我好像看到外面有结缘的本子,诸位应当细细的去看看。对于佛法本质我们认识清楚,我们修学的方向、目标才不会错,然后我们才能谈到念佛成佛。

   念佛是佛法里许许多多方法的一种,我们为什么选择这个方法?成佛,什么叫‘成佛'?成佛就是成就究竟圆满的智慧,唯有真实的智慧才能解决一切问题。我们现在生活的问题、家庭的问题、事业上的问题,乃至于讲到生死的问题,统统都圆圆满满的解决了,没有智慧不能解决啊。

   没有智慧天天在打妄想,那时就愈来愈苦,苦中加苦,不能解决问题,一定要真实的智慧。从真实智慧里面把自己本来面目找到,禅宗里有句术语‘父母未生前本来面目',那是真正的我。

   大家都晓得佛法里讲‘无我',‘无我'是我们凡夫观念里错误的观念,这东西没有,可是有‘真我',常、乐、我、净四净德,这是真的,那个‘我'就是禅家讲的‘父母未生前的本来面目',也就是刚才我提到的,天亲菩萨在《往生论》里所讲的‘无为法身',那是‘真我';把这个‘真我'找到了,就得大自在了。

   那自在的样子是什么呢?我想不少同修念过《普门品》,《普门品》里讲的三十二应身,那就是大自在的样子。如果你把自己本来面目找到了,你就有能力分身,就有能力变化了,应以什么身得度,你就能现什么身,这个多自在啊。
(现为五浊恶世,邪恶,灾祸不断,是故请您让;戒毒所  看守所,监狱,养老院,劳教所;开办设立;佛法图书室)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灵隐岛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灵异志

GMT+8, 2025-11-20 05:44

灵隐岛灵异社区

© Since 2006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