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加入灵隐岛
查看: 712|回复: 3

三弥底部论卷;失译人名今附秦录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3-9 10:54:4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归命一切智。我从此语。如是是人临欲死时。成无记心。其以何业往生。答曰。有业记心惑业往恶道。无惑记心白业往善道。体性记心以是故随行。以无记心起无记业。为业制故往生如是。是故行无隔。若眠若闷若无心死。行制故往业道。此二段语显相应。第三段语显不失。彼业自作自业
  自作者何义。答受义故。自业者何义。答分义。何以故。不往他故。是生何以故。方便故。是行处。何以故。由彼故。是不灭。何以故。受故。此显现故。此世作业不灭故。由报业受生四处。此欲界死。欲界生有处。往中间有处受中间有。如是。若欲界处若色界处。第一处第三处。异生可说。如是从欲界中间有。受欲界中间有。从欲界中间有。受色界中间有。如是此欲界死受生中间有。如是。如是第三处。从色界中。间有受色界中间有如此。我等死受中间有如是。云何世尊声闻。从中间有受中间有。非凡夫。云何尔。须陀洹。从此七生七死受天中间有。住彼作斯陀含果证。是其从天中间有。受人中间有。住此作厌欲界证。是其从人中间有。受色界中间有。是其住彼中间般涅槃地作向一。从彼入别中间有。于此处而般涅槃。如是声闻过四中间有。有诸部说家已斯陀含。斯陀含人中间有处。至一间地处。度人中间有如是如是。从欲天受欲天。如是可知。有人舍五阴生有处。受五阴中间有处。如是一切。我从此语今当说。云何有我我舍。此有受彼有若为。问曰。何所疑。答曰。见先师意互相违故生疑。有诸部说实无我。唯阴处是我。何以故。苦起而已。故世尊语迦栴延。唯苦生生。唯苦灭灭。彼但见苦起而已。故知诸部见无有我。如是
  复次何义说言无我。答无说故。世尊又语先尼梵志。如师所见法谛实说无我
  世尊言。如是见者是名为师。是名为多他阿伽度阿罗诃三藐三佛陀。是我所说彼诸部。见无说故。是故无我如是
  复次何义说无我。答自见其身故。世尊说言。无闻无知凡夫见色是我。我亦是色。色在我中。我在色中。如是四种四阴亦如是。若有我者不应自舍。其身见五阴是其体。譬如有人。自舍其身取提婆达多身见为其身见。其身是提婆达多。其身中有提婆达多。提婆达多中有其身。如舍其眼根。取提婆达多眼见。象牙见为其知见。而非其见。是故无我。如是
  复次何义说言无我。答我我所不可得故
  世尊告诸比丘。若有我者即有我所。若有我所即有我。我及我所谛实不可得。是故无我。彼诸部见我我所不可得故。是故无我如是
  复次何以故说无我。答不实言有故。如富楼那语诸比丘长老。佛所说法甚为难测。于无物中有我
  佛自言。我亦有如是长老我。但知此语不测深旨如是。不实言有故。知诸部见不实义故。是故无我。如是
  又诸部说。不可言有我。不可言无我。何以故。答我相不可言故。答有我者可说。如行行相可说。如无为无为相可说。如是我我相可说
  彼诸部见我相不可说故。是故有我无我不可说。如是
  复次何以故有我无我不可说
  答直置问记故。何以故。问记有四种。一者一问直记。二者先诘然后记。三者反问而记。四者直置不记。今者问我直置不记。是故不可言有我。不可言无我。如是
  复次何以故有我无我不可说。答定异合故。若有我便应可说。为是行为异行。为是无为异无为。此二种说既不定。是故不可言有我。不可言无我。如是
  复次何以故有我无我不可说
  答常无常合故。若有我可说。为是常为无常。此二种说应必有定而不定。是故不可说言有我。不可说言无我。如是
  复次何以故有我无我不可说
  答有无中依止故
  佛告迦栴延。世间依二种。亦依有亦依无。以是故执有执无。是故有我无我不可说。如是又诸部说实有我何以故。语缚故
  佛言。是色痛想行识系缚。从此世渡彼
  彼诸部见系说缚故。是故有我。如是
  复次何以故有我。答正见故
  佛言。有人见化生故。正见
  彼诸部见。正见故。是故有我。如是
  复次何以故有我。答佛说四念故
  佛言。观见身受心法。若无我无可见四法。彼诸部见。佛说四念故。是故有我。如是
  复次何以故有我。答佛说声闻故
  佛言。有人事火自炙其身。劝人自炙。以是故佛说有人。如是。若无人自无炙。亦无他可炙
  彼诸部见。佛说有人。是故见有我。如是
  复次诸部何故说有我。答一人出世多人得安乐生故
  佛语诸比丘。一切功德人生在世间。多人得安乐故。若无人谁生功德
  是诸部见一人生故。是故有我。如是
  又诸部说五阴是人是我
  问曰。何以故。答说界门故
  佛语比丘。六界门六触是人
  彼诸部见。佛说六界门六触是人。是故是人。如是
  复次何以故是人无异人。答佛说。外国有最上女人修多罗等故
  佛言。我所说是最上女人。若白若黑若青若细滑。若方若长若短若细腰若肥。即是人更无异人。如是
  又佛语比丘。有人见一比丘可憎。若短若瘘若跃。如是
  复次佛说。我天眼见众生可爱可憎等。如是
  复次说彼地狱人如烧积薪。烧地狱人亦复如是
  前所说最上女人等及见比丘可憎。佛见众生可爱可憎。乃至烧地狱人如烧积薪等。但是五阴是人。更无异人。是诸部见。佛说阴是人。是故是人。如是
  又诸部说人异五阴。何以故
  答如担重担人故
  佛言。重担是五阴。担者是人。如是
  以是故人与阴各。是故人与阴异。如是
  复次何以故人异阴
  佛言人取。爱为。其第二久远轮转是故人与。爱异以是故人。与阴各如是
  复次何以故人与阴各。答受业果故。佛说偈言
  生世乐欢喜  异世乐欣然
  作福二处欢  自见其业净
  此世业报竟  来世复应受
  阴坏随业往  更受异阴身
  彼诸部见受业报故。是故人与阴各。如是
  复次何以故人与阴各。答是我说故
  佛言。我前世时作转轮圣王。名曰善见。亦名大天。以是故今受新阴前我不异。是故人与阴各。如是
  复次何以故人与阴各。答无记处说故
  佛言。阴无常不说人无常。有时说。阴是无常相。有时说。阴是常相。以是故常相异无常相异。是故人与阴各如是
  又诸部说人是常。何以故。答无本故。人不应生死中行
  如佛所说。生死无本众生轮转。生死源本不可知。如是。是故人无本
  若人无本亦无其末。是故人常如是
  复次何以故人常。答忆过去世故
  佛言。忆一生乃至忆过去无数劫生。阴坏虽流转生死而人不坏
  彼诸部见。忆一生乃至忆过去无数劫生故。是故人常。如是
  复次何以故人常。答说处故
  佛言。渡彼岸住彼地名婆罗门。如是。佛复言。既已渡彼岸更不复还。如是。佛复说。渡彼岸者住彼处不堕落。既至彼岸无复忧恼。如是
  若人见渡彼岸者。住彼处不堕落。无忧恼故。是故人常
  彼诸部见。佛说处故。是故人常
  复次何以故人常。答至不动乐故
  佛说偈言
  如是正解脱  渡欲淤泥流
  智者莫能测  得至无动乐
  彼诸部见。佛说至无动乐故。是故人常。以是人至不动乐无阴故。是人不可知处。是故人常。如是
  又诸部说人无常。问何以故
  答有本故
  佛语比丘。有一人生为一切人安乐如是
  若有生有其本。若有本有其末。是故人无常。如是
  复次何以故人无常。答佛说语新故
  佛言。新生天好颜色端正威德。新者无常法名新。是故人无常。如是
  复次何以故人无常。答倒法故
  佛言。波斯匿王虽为人王。异世时倒如是。若有倒法成无常。是故人无常
  复次何以故人无常。答落生故
  涅槃常不落不生
  依佛说言。我见众生落生。以是故依佛说落生。是故人无常
  复次何以故人无常。答生老病死法故
  佛言。我是无数四部众善知识。以生死故来至我所得脱生死。生老病死是无常法。是故人无常。如是
  是故从此修多罗以为本。有说。无实我如是。有言。不可说有我如是
  有说。有我如是
  是故我等生疑。虽然为当实有我。为假设而已。以是故。有说五阴是我。有说我异五阴。有说常。有说无常。如是。是故我等生疑
  问曰。云何人舍此有更受异有
  答如修多罗意。教化力可知五盛阴。成人以为实人以五盛阴。成人以为实人故不可言。人常无常。如是
  难曰。前章所说无我为首。各有所执。云何解释。令得开解。答如前所说。苦起而已。无我如是。我等今说
  苦者苦生灭是苦性
  佛欲显示苦性。语迦旃延言。苦生生苦灭灭我相生灭不可言。是故佛说如是
  复次如前所说。无说故无我。如是。我等今说。我等相。从信受
  如佛为外道说。虽有我是假名我不实说我依有漏阴
  佛见去来法说是我非实我
  如佛说依行行故受名。是故佛说
  说名我如是
  复次如前所说。自见其身故无我。如是。我等今说。答曰。无明所覆。五阴无我谓为我
  如新生无知小儿。见余母人谓为其母五。阴无我谓为我亦复。如是是佛所说如是
  复次如前所说。无我。我我所不可得故。如是。我等今说。答曰。佛说依不自在我我所实性不可得。如是
  为他所制者不名自制。若自制者不名他制。是故断自他制不断我。如是
  复次如前所说。不实言有故无我。如是
  我等今说。答不实有故
  不实与无法共合无。而言有此言难信。是故断无言有不断我。如是
  如诸部前所说。相不可说故
  不可说有我无我。如是。我等今说。曰我常无常相等不可说。有我等可说
  如佛说。有人自炙身等一切
  复次如佛说。无闻无知凡夫以恶业为相。聪明之人以善业为相。是故诸部语不可依。如是
  如诸部前所说。有我无我直置问不记故。如是。我等今说。问不相应故。是故直置。相应故不直置
  如佛记。无知凡夫人不善。聪明人善。是故诸部语不可依。如是
  如诸部前所说。有我无我不可说定异故。如是。我等今说。若我验者应是行为异行。如是。正说为是行为异行应说。是故应遣诸部语不可依。如是
  如诸部前所说。有我无我不可说常无常故。如是。我等今说
  若我有无中可说成断见常见
  若依此二见佛所不许
  若言无人者成过不记之类。此言不可。何以故。若言无人者是名邪见
  若言有人者是名正见。是故有人可说
  如修多罗中说。若言无人名为邪见。若言有人名为我见。若言有者是其常无常故。若如此者行成常无常故。若同有有者。行无常无为常人不如是。同有不同常无常应可知。如是
  如诸部前所说。有我无我不可说。有无中依止故。如是。我等今说
  若都无我。佛不应说有依止。是佛说有依止故。是故有我可说。如是
  如诸部前所说。有我语缚故。如是
  我等今说
  无人可缚而有缚。如王狱缚。虽无人而有缚有结。如有绳有结。无绳无结。如是。无我而有语缚。如是。如诸部前所说。有我正见故。如是。我等今说
  依有漏阴。佛说有人以人见有人故。名为正见。如是
  如诸部前所说。有我。佛说四念故。如是。我等今说
  佛语迦旃延。唯心而已。欲显身受心法故。说唯心而已成诸法。更无异。如是
  如诸部前所说。有我。佛说声闻故。如是。我等今说
  声闻说处。依止法声闻说而已更无异。如诸部前所说。有我。有说故如是。我等今说
  佛说有人假名。是故是其朋。无我。若实无我不成杀生杀者。亦无所杀亦无偷盗邪淫妄语饮酒亦如是
  如是无我若无我者。五逆亦无纵任。诸根无起善恶者无缚。无解缚者亦无所缚。亦无作者亦无业。亦无报。若业无者果报亦无。业果报无者亦无生死。而众生以业果报轮转生死。若无生死者。生死因亦无。若无因者因灭亦无。若因灭无者趣道亦无。如是四谛亦无。若无四谛。亦无佛说四谛。若无佛者亦无有僧。如是无人者。三宝四谛亦无。如是诸说并所不应。以是故无人者成上诸过。后过亦生。若有人有我者。上所说无过。如佛说修多罗。真应当知。是故实有我。如诸部前所说。五阴是人是我界门故。如是。我等今说
  若人命我异。是修多罗不显。有我为阴是我我是阴。若阴是我。阴可说我不可说。若我是阴。我可说阴不可说。亦可两可说非五阴。是我如是
  如诸部前所说。人异五阴。如担重担人故。如是。我等今说
  依担故说有担。若我异阴。坏时起时我亦起亦灭。如斫身一分。我亦应一分。如是一分成多分。一分多分还成一。随身存时命亦随存。命存时身亦存。是故阴即是我。是语可遣。如是。如诸部前所说。人异阴取爱为其二故。如是。我等今说
  若人正见无疑。如人有爱系缚。轮转生死
  佛欲显示。佛言人取爱。为其第二。长处生死爱断时。无复轮转。是故我不异阴。如是
  如诸部前所说。人与阴各。受业果故。如是。我等今说
  依有漏生死。此生来生受其果报。是故人与阴不各
  复次如诸部前所说。人与阴各。是我说故。如是。我等今说。依度说
  佛言。我过去无数阿僧祇劫时。曾为顶生王。是故人与阴不各。如是
  复次如诸部前所说。人与阴各。不记处说故。如是。我等今说
  阴我异不异不可说。是故法相以常无常为首不可说。我亦不可说
  若我异阴者。佛言。我异身异佛所不记。修多罗所不明。若我异阴者。亦可在阴中。亦可遍一切处。若在阴中。斫身时。破身时。我应可见。如蚊在优昙婆罗果中。破优昙婆罗果时蚊可见。我在阴中亦复如是。若我异身冷热触身。我不应觉知。复次若挑眼时。倍应见物。如是。诸根坏时。声香味触等。亦应觉知。如是
  复次若我异身。从此身入彼身还来入身。如人从此屋入彼屋还入此屋。我异者应如是
  复次我异阴者。我不应处处受生。若处处受生。应一念遍处受生。是故不应常在身中故。解脱难得。若处处行不应作业。若无业果亦无功业。亦无缚解亦无行禅。便应解脱。如是等不应。是故人异身语可遣。如是
  三弥底部论卷上
  三弥底部论卷中
 楼主| 发表于 2012-3-9 10:55:21 | 显示全部楼层
失译人名今附秦录
  如诸部前所说。人是常。无本故。如是我等今说
  若无本成常。生死无本亦应是常。此言不应。人无本不可说。如是
  如诸部前所说。人是常。忆过去世故。如是我等今说
  若我定异阴者。阴坏时人不灭。应忆过去世时事。只应此人不应有异人。而轮转生死无断绝时。此语不应如是
  如诸部前所说。人是常说处故如是。我等今说
  断苦流灭故。至有余涅槃故。身犹存住名之度彼岸住。婆罗门至无余涅槃。既至得无余涅槃故。是佛所说。是故不说人常。如是
  如诸部前所说。人常到不动乐故。如是我等今说
  得无余涅槃时。便至不动乐。若人常者。不生不死如涅槃。不生不死身亦不异。其智慧在所处处亦不异。食不食苦乐无异常故。过去时事不忘。常故无变异。亦无缚无解。是故人常此语应遣。如是
  如诸部前所说。人无常。有本故。如是我等今说
  有漏起故。是名说人。以是故。不可言阴与人异。是故人起不可说。以是假说即答解前次。佛说新等故
  若人无常者。众生轮转所作善恶业坏。不作善恶业自来无先因故。一切众生悉应一种不造业应。解脱者不由业自成。既不由业自成功德。无所为先世时生亦无可忆。是故人无常此语应遣
  以是假说即答解前次。倒法故落生故。生老病死法。人无常故。如是
  问曰。云何说有人
  答曰。佛说有三种人
  问曰。云何三种人
  答依说人度说人灭说人(说者亦名安亦名制亦名假名)
  问曰。云何依说
  答如佛所说。语跋婆耶言。是是行所依说。是是其名安
  是名依说如火譬。如佛语舍利弗。有人名象白净可爱。四大所成是名我。如是一切亦如乳譬。如是依修多罗等所说。是名依说
  如色得色人得色人不可说。异色色不可说。异得色人依色得名依色人。若人说是色是我。是其色成名我见。若人说色是我者以是过五阴人。前所说成是其过。复言。若人说得色人异色者。名异我见。若人说异我以是过人异五阴。成是其过
  得色人相从而已。非是真说。若人说色得色人相从而已。成其邪见。若邪见者。言无我。以是过前所说。成是其过。以是故。此是三过
  是故实异邪见。不随实异不随邪见。依色得色人可说。以是故。得色人共色实可说。是故是时色起是时得色人亦起是时色灭。是时得色人亦灭。不是不可说。如是五阴十二门。五道阿修罗道中阴为七道人。生有处迦罗罗阿浮陀那肉团支。新生童子年少中年老善恶记心。戒犯戒如是上一切合不合。依上诸法。是名依说人可知
  问曰。云何度说人
  答曰。以是时度异有是时。佛说度众生。云何度说众生。过去说未来说现在说。云何过去说
  如天使修多罗所说上启阎罗。此人先不知父母兄弟等。不知功德。不知善恶等。愿教其。如是
  如佛所说。我过去世时。曾作顶生王。是名过去说
  云何未来说
  如佛所说。转轮圣王在中有时。初入母腹。如入堂殿。如是。如佛语弥勒。阿逸多。汝后成佛时。名曰慈氏。是名未来说。如是
  云何现在说
  答曰。如佛说安伽人。有耳珰种种宝饰臂手。如是
  如佛所说。大富长者多有财宝大如意。如是。是名现在说。佛依三世行制三说。如是应知
  以是行度说是名度说
  云何灭说。答逐依说人度说人
  佛说灭说人。如过去身坏时。是名灭说。如是
  如佛所说。漏尽比丘五阴无常灭。是名灭说。如佛说偈言
  智者莫能测  得至无动乐
  是名灭说。如是。见依说
  度说。是故说有人。舍五阴生有处受五阴中间有。如是
  见灭说。佛说无复有受阴处。如是
  问曰。为舍五阴灭尽犹有所余
  答曰。何所疑。曰。见先师意互相违故生疑。有诸部见五阴一边。从此有往彼有。如是何以故。识上生故
  佛言。是人识戒熏定熏是其识上生胜处。佛复说偈言
  善恶二种业  是业人世造
  是业是其物  自捉自随去
  粗阴是恶业  细阴是善行
  善恶二俱造  随捉逐业往
  是人往生其受根义。是以故。其度。天眼人见其度
  如佛语比丘。我见众生落生如是一切是故。诸部见五阴一边。从此有往彼有。如是
  又诸部说人。如是。从此有往彼有。非是阴。何以故。佛说偈故
  佛说偈言
  生世乐欢喜  异世乐欣然
  作福二处欢  自见其净业
  护根往善道  不护堕恶道
  佛复说言。此死落生如是。是故。如诸部见人如是。从此有往彼有非阴。如是
  又诸部说无人。从此有度彼有。何以故。如佛言新天人。人见如是
  佛复说言。是是行行所依。是是受其名。如火依薪受其名。如是
  佛复说一切德人。生世间多人受安乐。如是前世已生不复更生。是故无人。舍此度彼有。是故生疑
  曰。前所问为舍五阴灭尽。犹有所余。今若舍五阴。五阴无遗余。从此有度彼有。如佛说偈言
  弃舍此人形  受天身具足
  如佛说人无。财宝一切舍。随所往。如是。如佛说临死时。舍其身独自去。在世之时言。皆是我有。临死之时。一切舍。独自去。戒定熏心藉此善业上生。是故佛说善心而已。上生胜处。是故舍五阴灭尽往彼胜处。依业不灭。佛说偈言
  是业是其物  自捉自随去
  中阴根故。往生彼处。受根义行中阴处天眼见中阴色
  如诸部说五阴一边。从此有往彼有。是故舍此语。如是
  前所说。如是人从此有往彼有。唯人而已。若尔者。应至道实异无往。若实异若常若不常。成邪见。如前所说实。异常不常。成邪见遮。以是故。人共阴实异不可说。是故是人而已往生处不可说。如是
  问曰。云何人身灭时。五中有起
  答曰。人欲灭时中有起时。依五中有。是名五中有人可说。逐过去说依度说人可说。以是故不依人。是故不依义。不是人可说。如是见法念灭。念灭不灭行念念是名佛说。应当知。以是故。舍五阴身都尽人从此有度彼有。是故说有人舍五阴生有处。受五阴中间有如是
  问曰。为前受五中阴处。后舍人五阴。答曰。不如。若如所问。生成有间。若生成有间者。圣人灭应更受有。不成灭四取。若阴与人别是所不应。如是
  问曰。为先舍人五阴。受五中阴身。答曰。不如。若如所问。一人一念中。便应成两种有是所不应。如是
  问曰。今者云何舍人身。受五中阴身。为一时而受。为不一时
  答曰。是一时。问曰。云何
  答曰。人临死时。最后一念心现起时。中阴心未起。最后一念心灭时。中阴心方起。中阴心起时成五中有人。是故说舍人阴受中有。何以故中阴心起时成。从人中落中间有处成时。心住是处时是名落生。是故相应时应当知。有人舍五阴生有处。受五阴中间有。如是一切。曰当说。我今
  问曰。阴有源本不。而从阴次第生至今。为有本为无本。如是。曰何所疑
  答曰。佛语比丘。生死无本。众生轮转生死源本不可知。如是。为无实故不可知。为有实故不可知。如十二门说。有十三门实无故不可知。为无智不可知。何以故无色界人。余二界人无智故。不知。如世界成不成。直置不可答。有展转源本是初有可说。是故我等生疑
  问曰。人前生源本不可知。为实有。为实无。若有知见可说
  答曰。实有不可知。何以故。譬如实有物覆故不可知。亦如一毫微尘细故不可知。又如地旷故不可知。亦如眼皮极近眼故不可知。又如海岸极远故不可知。复如眼根弱故不可知。如发毫端。亦如芥子聚。以一芥子投聚中。色相似故不可知。又如恒河流水。以一把盐投河中淡。水力多故盐不可得。亦如宝物在壁内隔障故不可见。亦如鬼神隐形故不可见。如无知人不知命所余故不可知。如宝物在壁障隔等实有不可知。如是人源本实有不可知。如是
  难曰。从此源本。若尘及毫端等。实有不可知者。余人见。如天眼见毫端
  又如地旷边际。唯天眼者见。复如眼皮自不见近其者见。如海岸不可知渡。到者见。如发毫端明眼者见。以一芥子投芥聚中。明眼者见。恒河水以一把盐投之。唯鱼近其边知。覆障财宝。天眼者见。隐形鬼神。唯同类见。有方术人见余命不可知。他心智人见如是。上所说一切有言不可见不可知。然一切可知可见。源本无人知是故。如覆障宝物等实有。不可知非因。复说实有不可知。何以故。无能测量故。如雪山实有不可称量。何以故。无能测量故
  难曰。若为知雪山称量实有不可知。答曰。见雪山石有量数挍略。雪山称量实有可知。是故无能测量不可知。难曰。若挍略可知此非知。但挍略知非称量实知。便成无明
  又问曰。不实故。称量不可知
  答曰。不实不可知。何以故。如修多罗中所说故。佛言。物不实处无知声
  如佛语比丘。如酥油灯灭其灰其墨不可知。如是须弥大海大地劫尽火劫起时。一切烧荡尽其尘。其墨不可知。如是
  佛言。源本不可知。亦复如是。如酥油灯灭其墨尘不实有不可知。如是源本不可知。亦复如是
  问曰。如实物。有处佛说不可知声
  答如律中所说。若人酒着手若器。此人以手捧器奉上比丘。盛食比丘不知得食无罪如是。是故此非因
  又说不实不可知。若源本实有者。佛实智应从彼起。不应说言不可知。以佛说不可知故。是源本不实有
  答曰。此义处不尔。佛实智不从彼起。如世间问常无常等处。佛不答。是故无因。复说不尔故源本不可知。佛说不可知。若佛直说无源本。成断见。若佛说有源本。复成常见。此二种。语不应。是不应故。佛说不可知。如是
  问曰。若生死有本者。成常见。若无本者。成断见。圣人生死本已尽别本更起。应知而不尔。别本更起者。便成断见。生死源本不实有不可知。何以故。生死轮转无穷故。佛语诸比丘。有依爱本不可知。从此起爱谢在过去。从此起爱未来当起。如是一切。以是故。无有爱本。是故生死无实。本不可知
  复次生死常起故。若无生死亦无涅槃。如佛语阿难。有漏五阴灭尽时。是名灭。是名涅槃
  佛又语阿难。涅槃虽灭尽不无本。以是故生死灭有本。是故生死本不实有本不可知。如是
  复次因展转合故。一切人不以我为因本。若以我为因本。生死不尽。是故无本。如是
  复次忆知过去无数世界。如佛所说过去时若欲知法识随起知。以是故。识无数故。境界亦无数。应知亦无数。是故生死无本。如是
  复次生死无本故。若生死有本者。过去生本亦应有。是故不实有过去。生本不可知。如是
  复次有爱展转故。佛说过去生本不可知。若生死本无者亦无其名。若无法不应有名如是
  答曰。无法无名。无名名不实。虽无名以无名便是其名。是故有名故是其不实。如所说。过去源本名实故。源本应实。此语不是。曰不尔。如所说。无法有名故。有实者。有法有名。亦应无名不实。何以故。无名故。若尔无法不实。其名亦不实。实有法其名亦实有。是故无法之名亦不实。以是故。源生不实有验矣
  难曰。若尔实不实便是不定。不实成实实成不实。是所不应
  复次有法遮言。无有法无法始显胜降实不实可见以是处无遮言。有是名实。如打物发此声。此声无本故如是。源生可说如兔角。是故生死是源本。难曰。若生死无本者。亦无其末。如是无本无末与涅槃无异。是所不应。如是。答曰。是实无本。五阴展转相生故
  是故无常。因展转果亦展转
  问曰。若生死无本者。中末亦无。中末无者生死亦无。如林无本无末。亦无中。便无此林。如是无生死。如是
  答曰。不尔。何以故。如团圆物。无本中末不。无圆物生死亦尔
  难曰。若团圆物无本中末。而有者无。第二未可坏。生死亦尔
  答曰。恐如是生死不灭。如所执本无故。一切法无。此是下执以前生因展转故。是故无本。因坏故生死尽。生死坏因亦尽。如是前忆过去无数世界故。是故佛说无源本。若生死源本。阴展转无本故。成常见。依阴依度佛说有众生。如是
  说曰。阴展转无本者。众生展转亦无本。众生不应展转。何以故。佛已说生死无本故
  问曰。若生死无本。佛何故说不可知。何不直言无
  答曰。若佛直说无者。不应起三种邪见。三种邪见者。第一我前身曾生不。第二我后更生不。第三我今若为生不。应生疑。以是故佛说不可知。是故佛说应当知。如是。佛说法有二种。何者二种。一为法。二为众生
  云何为法。如佛所说。源生不可知。有爱本不可知。为法故。说无生死源本可说。云何为众生无明覆众生。轮转生死。为众生故说法。众生轮转生死。是故佛为说。说曰。如是时法至其心依度。是时佛说是众生
  问曰。何故佛说有法源生不可知
  答曰。佛不应为众生说无源本
  难曰。如是时法依度。是时佛说是众生。尔时法无常可说。不应说众生常无常。如是源生可说不可说。可知生死无本验矣
  三弥底部论卷中
  三弥底部论卷下
  失译人名今附秦录
  如是所说。有人生阴处。舍五阴受中阴五阴。问曰。云何知有中阴
  曰。何所疑。答曰。有诸部说无中阴。何以故。道处不说故
  佛语舍利弗。地狱我知人往地狱。我亦知可往地狱道。我亦知乃至众生往到涅槃。我亦知佛不说。我知中间有不说。我知众生往中间有。不说道可往中间有。如是
  彼诸部见。佛此修多罗中不说。是故见无中阴
  复次生处。佛不记故。生五处佛悉记。如佛记调达应入地狱。记都提婆罗门生畜生处。记姑罗柯生饿鬼处。记给孤独氏生天。记儴佉王生人处。如是等记。不记一人生中间有
  彼诸部见。佛不记五生处。是故诸部见无中间有
  复次佛说业故。此业应受地狱。此业应受畜生饿鬼人天五道。如是等五道生处。佛说业中间有。佛不说业。是故彼诸部见。无中间有。如是
  复次佛说此定。是实有五道故。此是地狱畜生饿鬼人天等。不说此定是中间有。彼诸部见。佛不说定中间有。是故诸部见。无中间有。如是
  复次生无间故
  佛言。人造五逆罪。身坏直入无间地狱。若有中间有者。佛不应说直入无间地狱
  彼诸部见。佛说直入无间地狱故。是故诸部见。无中间有。如是
  复次无定故
  若死生有处。是其中间名为中间有者。中间有于生有处。其间复应有中间有。是故诸部见无中间有。如是。复次无用故。言有中阴者。此言无用。何以故。中间有处无长短寿。病不病亦无。受苦不受苦业亦无。爱不爱色声香味触亦无。服饰庄严亦无。是故若言有中间有者。此言无用
  复次同法生不同法生故。若中间有共生一法者。是其生有。非是中间有。若不同法生成别道名。如八正道。如是同法不同法成过。是故无中间有。如是
  复次不说相故。佛说有五道相。中间有相。佛不说
  彼诸部见不说相故。是故无中间有。如是
  复次自身生故。佛说有众生。从其身落无间。一念中受生
  佛说一念受生。不说中间有处可生
  彼诸部见。一念从其身落受生。是故无中间有。如是。从因等故
  诸部见无中间有如是此说受五阴中间有处。是诸部执灭中间有
  问曰。若为遣所执。若为因成有中间有。曰听今所说。如诸部所执灭中间。有欲令是因还有中间有
  难曰。如诸部所说。五道处不说故无中间有。答曰。不说五道处乘故。是故佛不说中间有。非是无中间有故。如从此城往彼城。不说乘应至彼处不可。以不说乘。应至彼处言无乘。中间有亦如是
  复次如诸部所说。生处。佛不说故。无中间有
  不住处故。佛不记中间有。是处众生命根苦乐法非法交关胜处。是佛所记。是故佛不记中间有
  复次如诸部所说。佛说业故无中间有。是人积聚造业应受六道生。色界无色界。是其所向道。以此业成中间有。乘至受生。是故佛不说中间有业。佛不说中间有业故。是故无中间有。不应尔
  复次如诸部所说。佛说此定是实有五道故。无中间有应说不说故。如佛语叶波国人。应多有所告而我不说。不可以佛不定说故。言无法可说。是故佛不定说中间有故。是故不可说无中间有。可知
  复次如诸部所说。生无间故无中间有。断异道故。佛说无间。是故不可说无中间有
  复次如诸部所说。无定故无中间有。如佛所说有中间禅非是不定。如第一第二禅是其中处。佛说有中间禅。中间禅中佛不说更有中间禅。如是应知。中间有非不定
  复次如诸部所说。无用故无中间有。应到彼故。有用用中间有故往彼受生。是故中间有非无用
  复次如诸部所说。同法生不同法生故。无中间有
  二处生故生中间有处往受生处此二处同法不同法。云何同法。同界故。云何不同法。乘与生处异故。是故不可言无中间有
  复次如诸部所说。不说相故。无中间有。多论处不应说此语。若佛说有中间有生多论处。不应间有中间有无中间有。是故不可说无中间有
  复次如诸部所说。自身生故。无中间有。未生彼故。是其身应生彼。而未至生中间有。成生从种类中落受空处中间有。自见其身细微细滑。如在地无异彼。随爱制故。依愿乐其身。是故以此语不断中间有
  有中间有。何以故。断间故
  如佛语摩楼柯子。是时汝见闻觉知而已。汝尔时不在彼世界不在此世界。不在中间处。是名苦尽。我等见佛遣中间处。是故有中间有
  复次有中间有。如佛说跋蹉耶那修多罗。尔时佛语跋蹉耶那。舍此身未生彼处。是时意生身爱取合故。我说名为众生。我等见佛说跋蹉耶那修多罗。是故有中间有
  复次有中间有。中间入涅槃故
  佛语诸比丘。五种人名龙驹马。何等五种人。中间入涅槃是名第一人。生入涅槃是名第二人。行入涅槃是名第三人。不行入涅槃是名第四人。上行入涅槃是名第五人
  我等见佛说中间入涅槃故。是故有中间有
  复次身不至故。识无身不至彼
  我等见身不至彼。是故有中间有
  复次天眼力故。佛言。我天眼见众生落生。如是一切。若无中间有者。佛不说我天眼见众生落生。我等见佛说。天眼见众生落生。是故有中间有
  复次如佛说揵闼婆处。故。佛言。三处合时。然后度入胎。何等三处合
  父母和合揵闼婆来至前立。三事合时。然后度入胎。是名三处合。若无中间有。佛不说揵闼婆处
  我等见佛说揵闼婆处。是故有中间有。复次得相关故。柯罗罗作本。乃至老无中间色得相关。我等见得相关故。应有道度处从死有受中间有。应有相关可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3-9 10:55:57 | 显示全部楼层
复次稻苗譬故。从稻生苗从苗生稻。是色定法何等为稻。前生有为稻。何等为苗。中间有为苗
  又生有为稻
  我等见稻苗譬故。是故有中间有
  复次光明世间故。如阿难所说。我闻世尊为菩萨时。从兜率天上。忆念智明下降母胎。是时一切世界光明普照。菩萨是时在中间有处光曜遍照。然后入胎。我等见光明世间故。是故有中间有
  复次人欲受生转变故。是人是其可往道近其边。其人欲受生心转变。不转变不受生。如人从般稠摩偷罗国落。还从中生。何以故。不见异生道故。无转变。若无中间有不成转变。不应见其所往道。是其所依处是处见其所往道。如天眼见游空如神通。我等见人欲受生转变故。是故有中间有
  说曰。如前所说。断间故有中间有
  断三缚故是。是时三处中是处断三缚无此。无此有何义。曰不着内门无彼。无彼有何义。曰不着外门。不着中间。不着中间有何义
  曰不着六识。是佛所说不明中间有
  复次如前所说。跋蹉耶那修多罗故
  说三界故。佛已说三界。舍此身有何义
  曰舍欲界。未生彼有何义。曰未生色界。是时有何义。曰生色界。意生身。爱取合有何义。曰着禅味爱相合。是佛所说。不明中间有
  复次如前所说。中间入涅槃故
  行过去。若说中间入涅槃者。成生中间有。恐如是行入涅槃者。成生共勇猛。是语不应不明中间有
  复次如前所说。身不至故。曰影现摸像如人映井面像影现。如死受生处。如是不明中间有
  复次如前所说。天眼力故。曰细道故。有道细微余人不能见。天眼力乐见是故说天眼力。不明中间有
  复次如前所说。如揵闼婆处故。曰向道故。是人先造善恶道临死时。随善恶业道向其人。曰。是故佛说揵闼婆处。不明中间有
  复次如前所说。得相关故。曰何故如汝言。从此死有生中间有。相关如我从死有受生。有相关不明中间有
  复次如前所说。稻苗譬故。曰道不胜故。何以故。稻苗为譬。道成不胜。何以故。稻性生苗。既生苗已。复能生稻。从人落起中间有。不能生人而已。是故此譬殊险。不明中间有
  复次如前所说。光明世间故。曰间过故。此语阿难已说言。我闻世尊。为菩萨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时。光明照曜一切世间。恐如是。如此曜照。在菩萨成佛中间光明。非成佛时。光明此语不应。不明中间有
  复次如前所说。人欲受生转变故。曰梦见故。如人梦在般稠摩偷罗国。倚见摩偷罗。北界所领国。如是无中间有
  人欲受生转变亦如是。不明中间有
  难曰。若无中间有者。佛不应说。告诸比丘。如二屋多有门户。唯一大本门有一人立。守此门见人出入。如是我以天眼见众生落生
  若无中间有。与修多罗所说相违。若以天眼见众生往还。应无众生可见
  复次若无中间有者。不应从人落生余道。何以故。此生灭时。是其生异处如是
  若无中间有。天眼不应知。此人造善恶业生善恶道。不应知。佛前已说。我以天眼见众生落生。如是一切
  是。故我见从人落有处可依受生。是故我见定有中间有。中间有既定。我今更有所说
  问曰。如上所说有人舍五阴生有处。受五阴中间有处彼人若为
  答曰。人初凡夫未厌欲界五阴具足五界受柯罗罗处。彼柯罗罗处无空界。彼处有二门。身门意门。化生处在六界六门。彼化生处不聋不盲如是应可知。有九善根不善根。于三界七见谛烦恼七思惟烦恼。如是十四九十八使烦恼。在三界五种如是。第二凡夫离欲界生无想天。处受二阴五界五门。彼处无合阴。依意界门下彼处有如厌离。欲界应知
  第三凡夫。厌离色界。从色界下生欲界
  问曰。如从无色界落。昔所造业与禅定合色界处生有想天处。何以故。不如是。前所造业。共无想三摩提合。从无色界落生无想天处。如是
  答曰。以是故无处可说从无色界落生无想天处。是故应思惟。在此欲界毁想。生色界无想天。如是别有处毁欲毁觉毁喜毁乐。从无色界落生色界有想天处。如是别有处毁想。从无色界落生色界无想天处
  如所说言。余人生胜处可说应当知。如是从无色界落生色界无想天。无处说应可知。难曰。有想三摩提处业相异。无想三摩提处业相异。是故觅说处可知。第四阿罗汉。问曰如是人欲受生转变故。复无道故。无人不受生。何以故。作此说断九十八使。无人受使生处。如是
  答曰。三有。生有业有死有是名三有。此中生有所说
  第五。二人一人七死七生。须陀洹一人斯陀含
  第六一人中间入般涅槃
  第七二人一人生已入般涅槃一人行入般涅槃
  如是第八不行入般涅槃
  无色界。此示面而已。不具足说。如是人处所说。一切凡夫不执
  十三种人可作。云何十三人
  第一凡夫未厌欲界。第二凡夫厌欲界。第三凡夫厌色界。第四七死七生。第五斯陀含。第六家家斯陀含。第七一间斯陀含。第八厌欲界阿那含上生。第九三人生已入涅槃行入涅槃不行入涅槃。第十中间入涅槃。第十一厌色界上生。第十二生行入涅槃。第十三阿罗汉。如是。彼第一凡夫二种生善处恶处。第二凡夫二种生欲界色界
  第三凡夫。三种生欲界色界无色界
  世尊声闻未厌欲界有二种。生人天二处。厌欲界有二种。生欲界色界
  厌色界三种。生欲界色界无色界。如是阿罗汉三种。生欲界色界无色界。彼凡夫未厌欲界五阴处。一切具有五阴界处八种。曰云何尔。答欲界一切中间有处。五阴六界六门。是故作中有验竟。生有。我等今说。有人舍六界生有处。受六界生有处。复舍六界受六界生有处如是
  第二舍五界生有处。六六界生有处如是
  第三舍六界生有处受五六界如是
  第四舍六受六五如是
  第五舍五受五六如是
  第六舍五受六五如是
  第七舍六受五五如是
  第八舍五受五五如是
  彼第一云何。从具足根体有落
  从化生有度化生有
  第二从柯罗罗阿浮陀伽那肉团落。从化生有度化生有
  第三从具足根体有落。从柯罗罗等度化生有
  第四从具足根体有落。从化生有度柯罗罗。第五从柯罗罗等落。从柯罗罗等度化生有
  第六从柯罗罗等落。从化生有度柯罗罗。第七从具足根体有落。从柯罗罗等度柯罗罗
  第八从柯罗罗等落。从柯罗罗等柯罗罗。如是门处八种
  善根处。第一一切处九
  第二无人舍善根生有处。受九九生有处如是。复从地狱从断善根有落。从共善根有落。从共善根有度共善根有
  如是应作第五五种。无第七第八
  有诸师说。唯断善根人。从地狱复生地狱。是故八种可作如是不善根处。使处一种
  厌欲界五阴处。第一一切五
  第二舍二阴生有处。受五生有处
  如此复有人从无想天。有落从有想天有度有想天。有如是五种应作
  有诸师说。如如是逐先所作业。积聚与禅定。合复复无间生。有想天处
  如是逐先所作业。积聚无想定。合复复无间生无想天处。是故八种可作如是
  如是界门处共二门四种。云何四种。舍六入生有处受。六二如是
  第二种舍六受五二
  第三舍五受六二。第四舍五受五二。从前说应可知。以是故凡夫胎处不至厌。是故四种可作。如是。共善根共不善根共。使。第五可作五种。无第七第八
  厌色界阴处五种。如是。共六界五种云何二种共五若为。答有人舍一界生有处。受一五生有处。舍六受一五如是。共入七种。共二入二种
  如是。善根处不善根处。使处十一种。七死七生五阴处。一切五。界处门处。五种善根等处。一种
  如是。斯陀含不善根处。一切七
  使处。一切十长家家
  阴处。一种。界门处。八种。善根等处。如斯陀含。一间。阴处。一种。界门处。四种。善根处。一种。不善根处。使处斯陀含二种。厌欲界阴处。一种。界门处。二种。上生善根等处。一种。行成等二种如是。厌色界
  阿罗汉五阴处。二种。界门处。三种善根处。三种。不善根处。使处四种。如是中间有处。应当知
  如是。初有处。第二有处。未离欲
  第三处。离欲。初有处。离欲
  第二第三处。离欲。如是。应当知
  如是共十八界。十二门有漏阴如是。应当知如是阴展转共因缘起。是故若欲除阴灭阴。因当勤正精进如法修行
  依说论竟
  三弥底部论卷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3-9 10:57:42 | 显示全部楼层
序听迷诗所经一卷

尔时弥师诃说天尊序娑法云。异见多少谁能说。经义难息事谁能说。天尊在后显何在。停止在处其何。诸佛及非人平章天阿罗汉。谁见天尊在于众生。无人得见天尊。何人有威得见天尊。为此天尊颜容似风。何人能得见风。天尊不盈少时巡历世间居编。为此人人居带天尊气。始得存活。然始得在家安。至心意到。日出日没已来。居见想心去处皆到。身在明乐静度安居。在天皆诸佛。为此风流转世间。风流无处不到。天尊常在静度快乐之处。果报无处不到。世间人等。谁知风动。唯只闻声颠。一不见形。无人识得颜容端正。若为非黄非白非碧。亦无人知风居强之处。天尊自有神威。住在一处。所住之无人捉得。亦无死生。亦无丽娑相值所。造天地已求。不曾在世间。无神威力。每受长乐仙缘。人急之时。每称佛名。多有无知之人。唤神比天尊之类。亦[纟*奂]作旨尊旨乐。人人乡俗语舌。吾别天尊多常在。每信每居。天尊与人意知不少。谁报佛慈恩。计合思量。明知。罪恶不习。天通为神力畜养。人身到大。亦合众生等思量。所在人身命器息。总是天尊使其然。众生皆有流转。关身住在地洛。为此变造微尘。所有众生皆发善心。自纪思量。生者皆死。众生悉委。众生身命。为风无活。临命之时。风离众生。心意无风。为风存活。风离众生。有去留之时。人何因不见风去风颜色。若为若绯若绿及别色。据此不见风。若为众生即道。天尊在何处。众生优道。何因不见天尊。何因众生在于罪中自于见天尊。天尊不同人身。复谁能见众生。无人敢近天尊。善福善缘众生。然始得见天尊。世间元不见天尊。若为得识。众生自不见天。为自修福。然不堕恶道地狱。即得天得。如有恶业众。堕落恶道。不见明果。亦不得天道。众生等好自思量。天地上大。大诸恶众生事养者。勤心为国多得赐官职。并赐杂菜无量无量。如有众生。不事天大诸恶。及不取进止。不得官职。亦无赐偿。即配徒流。即配处死。此即不是天大诸恶自由至。为先身缘业种果团圆。犯有众生。先须想自身果报。天尊受许辛苦始立众生众生理。佛不远立。人身自专。善有善福。恶有恶缘。无知众生。遂[涺-十+(此/土)]木驼象牛驴马等众生及獐鹿。虽造形容。不能与命。众生有知。自量缘果。所有具见。亦复自知。并即是实。为此今世有。多有众生。遂自作众众作士。此事等皆天尊。遂不能与命俱。众生自被诳惑。乃将金造象。银神像及铜像并[涺-十+(土/此/土)]神像及木神像。更作众众诸畜产。造人似人。造马似马。造牛似牛。造驴似驴。唯不能行动。亦不语话。亦不吃食。息无肉无皮无器无骨。合一切由绪不为具说。一切绪内略说少见多。为诸人说遣知好恶。遂将饮食多中尝少。即知何食有气味无气味。但事天尊之人。为说经义。并作此经。一切事由。大有叹处。多有事节。由绪少。但事天尊人。及说天义。有人怕天尊法。自行善心。及自作好。并谏人好。此人即是受天尊教。受天尊戒。人常作恶。及教他人恶。此人不受天尊教。突堕恶道。命属阎罗王。有人受天尊教。常道我受戒教人受戒。人合怕天尊。每日谏误。一切众生。皆各怕天尊并绾摄。诸众生死活管带绾摄浑神。众生若怕天尊。亦合怕惧 圣上。圣上前身福私天尊补任。亦无自乃。天尊耶属自作 圣上。一切众生皆取 圣上进止。如有人不取 圣上驱使不伏。其人在于众生即是返逆偿。若有人受 圣上进止。即成人中解事。并伏驱使。及好之人。并谏他人作好。及自不作恶。此人即成受戒之所。如有人受戒。及不怕天尊。此人及一依佛法不成受戒之所。即是返逆之人。第三须怕父母。祗承父母。将比天尊及 圣帝。以若人先事天尊及 圣上。及事父母不阙。此人于天尊得福。不多此三事。一种先事天尊

第二事 圣上。第三事父母。为此普天在地并是父母行。据此 圣上皆是神生。今世虽有父母见存。众生有智计合怕天尊及 圣上。并怕父母。好受天尊法教。不合破戒。天尊所受及受尊教。先遣众生礼诸天佛。为佛受苦。置立天地。只为清净威力因缘 圣上唯须勤伽习俊 圣上宫殿。于诸佛求得 圣上身总是自由。天尊说云。所有众生返诸恶等。返逆于尊。亦不是孝。第二愿者。若孝父母并恭给。所有众生孝养父母恭承不阙。临命终之时乃得天道。为舍宅为事父母。如众生无父母。何人处生。第四愿者。如有受戒人。向一切众生皆发善心。莫怀睢恶。第五愿者。众生自莫杀生。亦莫谏他杀。所以众生命共人命不殊。第六愿者。莫奸他人妻子自莫宛。第七愿者。莫作贼。第八众生钱财见他富贵并有田宅奴婢天睢姤。第九愿者。有好妻子并好金屋。作文证加禖他人。第十愿者。受他寄物。并将费用。天尊并处分事。极多见弱。莫欺他人。如见贫儿。实莫回面。及宛家饥饿多与饮。割舍宛事。如见男努力与努力与须浆。见人无衣即与衣。著作儿财物不至一日莫留。所以作儿规徒多少。不避寒冻。庸力见若莫骂。诸神有威力。加骂定得灾鄣。贫儿如要须钱。有即须与。无钱可与。以理发遣无中布施。见他人宿疹病。实莫笑他。此人不是自由。如此疹病贫儿.无衣.破碎。实莫唤。莫欺他人取物。莫枉他人。有人披诉。应事实莫屈断。有惸独男女及寡女妇中诉。莫作怨屈。莫遣使有怨。实莫高心莫夸张。莫传口合舌。使人两相斗打。一世已求。莫经州县。官告无知。答受戒人一下。莫他恶向。一切众生皆常发善心。自恶莫愿恶。所以多中料少。每常造好向一切众生。如有人见愿知受戒人写。谁能依此经。即是受戒人。如有众生不能依不成受戒人处分。皆是天尊向诸长老及向大小。迎相谏好。此为第一天尊处分。众生依天尊依。莫使众生杀祭祀。亦不遣杀命。众生不依此教。自杀生祭祀。吃肉啖美。将[潳-者+禹]诈神。即杀羊等。众生不依此教。作好处分人等。众生背面作恶。遂背天尊。天尊见众生如此怜愍。不少谏作好不依。天尊当使凉风向一童女。名为末艳。凉风即入末艳腹内。依天尊教。当即末艳怀身。为以天尊使凉风伺童女边。无男夫怀任。令一切众生见无男夫怀任。使世间人等见即道。天尊有威力。即遣众生信心清净回向善缘。末艳怀后产一男。名为移鼠。父是向凉风。有无知众生即道。若向风怀任生产。但有世间下 圣上放 敕一纸去处。一切众生甘伏据。此天尊在于天上。普署天地。当产移鼠。迷师诃所在世间居见明果在于天地。辛星居知在于天上。星大如车轮。明净所天尊处一尔。前后生于拂林园乌梨师[佥*殳]城中。当生弥师诃。五时经一年后。语话说法。向众生作好。年过十二求。于净处名述难。字即向若昏人汤谷。初时是弥师诃弟伏 圣在于硖中居住。生生已来不吃酒肉。唯食生菜及蜜蜜于地上。当时有众生。不少向谷昏浑礼拜。及复受戒。当即谷昏遣弥师诃入多难中洗。弥师诃入汤了后出水。即有凉风从天求。颜容似薄合。坐向弥师诃。上虚空中问道。弥师诃是我儿。世间所有众生。皆取弥师诃进止所是处分皆作好。弥师诃即似众生天道为是天尊处分。处分世间下众生。休事属神。即有众当闻此语。休事[潳-者+禹]神。休作恶。遂信好业。弥师诃年十二及只年三十二已上求所有恶业众生遣回向好业善道。弥师诃及有弟子十二人。遂受苦回。飞者作生。瞎人得眼。形容异色者迟差。病者医疗。得损被鬼者趁鬼跛脚特差。所有病者求向弥师诃边把着迦沙。并总得差。所有作恶人不过向善道者。不信天尊教者。及不洁净贪利之人。今世并不放却。嗜酒受肉。及事[潳-者+禹]神。文人留在着遂诬或趐睹。遂欲杀却。为此大有众生。即信此教。为此不能杀。弥师诃于后恶业结用扇趐睹。信心清净人即自平章。乃欲杀却弥师诃。无方可计。即向大王边。恶说恶业人平恶事。弥师诃作好。更加精进教众生。年过三十二。其习恶人等。即向大王毗罗都思边言。告毗罗都思前即道。弥师诃合当死罪。大王即追恶因缘共证。弥师诃向大王毗罗都思边。弥师诃计当死罪。大王即欲处分。其人当死罪。我实不闻不见。其人不合当死。此事从恶缘人自处断。大王云。我不能杀此恶缘。即云其人不当死我男女。大王毗罗都思。索水洗手。对恶缘等前。我实不能杀其人。恶缘人等。更重谘请。非不杀不得。弥师诃将身施与恶。为一切众生遣世间人等知其人命如转烛。为今世众生布施代命受死。弥师诃将自身与遂即受死。恶业人乃将弥师诃别处。向沐上枋枋处。名为讫句。即木上缚着。更将两个劫道人。其人比在右边。其日将弥师诃。木上缚着五时。是六日斋。平明缚着。及到日西。四方暗黑地战山崩。世间所有墓门并开。所有死人并悉得活。其人见如此。亦为不信经教。死活并为弥师诃其人大有信心人即云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加入灵隐岛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灵隐岛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灵异志

GMT+8, 2025-11-20 15:03

灵隐岛灵异社区

© Since 2006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