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2-2-26 00:14:17
|
显示全部楼层
. |8 D) r" ?# u0 o/ Q, r麦方鼎 昭王 传清光绪年间浙江永嘉出土,高 16.4、口宽 14.5、口长 17.8cm 浙江省博物馆: O4 J" Q1 p8 W% _0 R
: y7 c5 v# e0 H) n7 ?$ R" M
七年趞曹鼎西周中期(恭王世)通高28、口径38.5釐米,重10.22公斤。上有铭文56字。 晚清吴大澄收藏,现藏于上海博物馆。 7 ]4 z/ f2 D7 u! _
6 k+ M2 J% H; H' \% a2 {西周恭王五祀卫鼎通高36.5厘米[1],口径34.3厘米,腹深19.5厘米,重11.5公斤。柱足,折口沿,立耳,腹部下垂而外侈,器腹较浅。口沿下装饰一周雷纹填底的窃曲纹。鼎腹内铸铭文207字,记载了裘卫和邦君厉交易土地的事情,并写明了是恭王五年的事情。该器物现藏于陕西历史博物馆
$ W6 U' }/ v- ^* ^+ Z西周大克鼎此件文物为西周孝王时期的青铜器。高93.1厘米,重201.5千克 ,口径:75.6厘米。现收藏于上海博物馆。
" h# b6 _; Q, h$ T8 h2 A1 l1 O0 p' o: A& O
西周小克鼎高:35.4cm,宽:33.6cm,重:12.54kg。 鼎圆形,硕腹,双立耳,蹄形足。耳上饰三头夔纹,颈饰窃曲纹,腹饰云纹带,足上部饰兽首纹。 器内壁铸铭文8行72字,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 3 Y D- ]: _; x2 V( @
/ S$ L/ g4 o( K. H
西周大鼎通高:39.7cm,宽:38.7cm,重:12.56kg。 此鼎平沿外折,深圆腹,有二立耳,三蹄足。器口下饰二道弦纹。鼎内壁有铭文8行82字西周时期饪食器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 .
- K* q( r$ C% n; F: n
, O1 o% R8 k- U! A# g" k: j$ d西周多友鼎
5 U+ R: q) u9 H4 \/ j$ S( G此件藏品多友鼎为西周晚期的文物,1980年出土于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斗门镇下泉村。高51.5厘米,口径50厘米。现收藏于陕西省博物馆。
7 d" Y+ q7 o) T8 I% I A
5 \1 A' c5 _. U2 D8 ^+ b毛公鼎为西周晚期的宣王时期器物,为皇皇钜制,被 毛公鼎誉为“抵得一篇尚书”。收藏于中央博物馆.
( `1 H; d, F1 u, B7 X: t/ p
4 @7 y0 v9 C# }& f6 H) D; \王子午鼎是春秋时期楚国的青铜器,墓中出土了一组共七件铜鼎,鼎上铭刻有“王子午”字样,七鼎由大到小排列,称为列鼎,此器是其中最大的一件。王子午鼎宽体、束腰、平底、斜立式耳,口部有一周厚 王子午鼎边,器身周围有六个浮雕夔龙作攀附状,兽口咬着鼎的口沿,足抓着鼎的腰箍,使鼎在香烟缭绕中有升腾的感觉。鼎盖作平顶微弧, 有圜形钮。盖、颈、腹内壁均铸铭文,腹铭84字,记述王子午作器的用途和歌颂自己的功德。6 s! p; L: G0 t$ b; T0 W
) s2 J3 T* l; N% @% Z/ T, J5 s, ]# R梁十九年鼎(亡智鼎)战国晚期 通高18.3、口径17.5厘米,重4.1公斤,容积3075毫升 扁圆体,附耳向外曲张,三条矮蹄足,浅腹圜底,盖隆起,上有三个凫形钮。腰上有一粗弦纹 铭文字数,口下刻铭文35字 / W: Z. Y) ]. {+ h
' a1 c/ [& t/ D! n
阳信家鼎高19.5cm;口径18.5cm 陕西茂陵博物馆藏品 高19.5厘米,口径18.5厘米 西汉中期。鼎作扁球体,弧面盖上有三个环状钮,钮上有圆锥体柱。口略敛,鼓腹,圜底,长方形附耳,蹄足。腹有一道扁凸的弦纹。盖、器各刻有铭文,记器主、器名、容量、重量、制作年月、产地等内容,对研究西汉度量衡制度,官营手工业等有重要意义。器主阳信家应属皇家眷属或朝廷重臣。, `+ D: j! v5 m& e, K
1 w% D! k8 b6 \+ h7 B
* Y0 M& B$ |, Q: o-----------------------------------------------------------------------------------------------------------------------------------------------------------
4 ~9 p& D( H8 j- Z0 U% P' a8 Z 本文搜集夏朝至汉亡目前已出土的古鼎中的大部分(少部分由于保密规定没有图片,没予介绍),鼎文化体现了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和灿烂文化。# S. ]; y6 f9 R3 c& K9 r* \6 p$ y
总之,鼎经历了几千年,一直沿用不衰。特别是它曾具有国家政权的象征意义,使其在中华文化史中享有崇高地位,迄今为中国人所尊重。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加入灵隐岛
×
|